从苏轼诗词里的菜园描写看其躬耕思想

2022-11-24 04:11杨景春刘亚珍
关键词:黄州东坡苏轼

杨景春, 刘亚珍

(1.四川工商学院 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2.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江苏 江阴 214405)

苏轼有很深的菜园情结,有许多关于菜园与蔬菜的诗词,这些作品别有一种趣味在,审美意蕴丰盈,有的土气十足,内涵厚重,有的画风清润,令人垂涎欲滴。通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些关于蔬菜的诗词不仅反映了作者不同时期复杂的心路历程,对仕途的疏远与迷惑,隐喻着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困顿,也折射了苏轼由忧郁孤独转为旷达洒脱、脱胎换骨的蜕变、涅槃重生的过程,也透露了作者的人格魅力与躬耕思想。

一、苏轼诗词里描写的蔬菜

文学史上,歌咏瓜果蔬菜的古诗词不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关雎》),在漫长的光阴里,《诗经》里的许多植物已经湮没无闻,在现实生活中无从寻找了,当然也有一些植物历经岁月的烽烟依然风流绝美艳压群芳,如荇菜,犹如一位窈窕淑女,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有人说“荇菜是中国进入文学作品的第一棵菜”[1]。汇集305篇诗歌的《诗经》,不亚于一个菜园,五颜六色,果蔬飘香。苏轼诗多,其中涉及蔬菜类型也有好多,陆生连水生、藤本接草本,这些蔬菜意象,倾注了苏轼的情感与认知,是一种独特而高雅的符号,表达着灵动的中国式美学。先看一首仄声韵《雨后行菜圃》:

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平明江路湿,并岸飞两桨。天公真富有,膏乳泻黄壤。霜根一蕃滋,风叶渐俯仰。未任筐筥载,已作杯案想。艰难生理窄,一味敢专飨。小摘饭山僧,清安寄真赏。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

此诗作于绍圣二年(1065年)底,苏轼时年60岁,被贬于惠州时期。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草木发荣滋长图。全诗一共二十句,前十句是第一层,后十句为第二层。第一层开头“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腊月时节,很久没有下雨。好不容易,昨天晚上下了场雨,心里想自己种的菜一定会长势喜人。拂晓起来,雨停后,急忙赶到地里一看还真是这样,心里喜悦万分。“菜甲”,草木刚刚出生时候全都可以叫甲。对这首诗,[诰案]纪昀评曰:“淳古中自出本色。”[2]4696或许是久旱逢甘雨,心情好,看什么都高兴,所以,作者描写了大路上湿气弥漫,江河里双桨飞扬。春雨贵如油,老天是慷慨的,用甘甜的乳汁浇灌饥渴的土壤。广东惠州属于亚热带气候,但每年两个月的冬天也有一点点冷,有些年份会有低温、冷雨或霜冻。冬去春来,经霜的菜根经过一番雨水的滋润,绿叶婆娑,俯仰有致。最后两句“未任筐筥载,已作杯案想”。筐筥,盛物之竹器。《诗经·召南·采蘋》“于以盛之,维筐及筥”。“方曰筐,圆曰筥”(《毛传》)。这两句诗写得脑洞大开,想象联翩,写得让人口水横飞。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仍对生活充满希望,在艰苦的劳动中体验人生的美好,在萌芽中体会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还没等拿着方形的筐啊圆形的筥啊采摘呢,作者神思就飞到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餐案之上杯盘之中了。也就是“吃货”才能写得出这样的诗句来,第一层写出了雨后菜园欣欣向荣的长势以及想象的美好,小小的菜园,其景象之热闹,给苏轼带来了快乐与福祉,原来幸福如此简单。

下一层开头“艰难生理窄,一味敢专飨”。生理,找寻维持生活的路子,生之道理。杜甫《北征》中说“生理焉得说”。一味,一味菜肴。敢,岂敢。飨,独自享受,古又同享受的“享”。《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生活艰难,都不容易,美味佳肴岂敢专享!不专享送给谁呢?于是有了“饭山僧”,给山僧吃。宝马陪壮士,不想独享的小菜打算送给“真赏”——清平安宁的山上僧人。接着还是描写蔬菜的美味,以及蔬菜带来的快乐,写了三种蔬菜。第一是“芥蓝”,芥蓝,蔬菜名,叶柄长,叶面短而阔,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炒食、汤食,配菜均可。这种绿油油原产于广东揭西县的蔬菜,因其茎粗壮直立、表皮又有一层蜡质,所以嚼起来爽而不硬、脆而不韧,娇嫩而清甜,怪不得东坡极力赞赏,将其与菌蕈对等。第二种是“菌蕈”,菌蕈说白了就是蘑菇之一种,属于真菌。陈仁玉《菌谱》中说“芝菌最为上品,蕈凡九种,味极香美”。蕈这类真菌喜欢森林和草地,滋生于朽木与泥土中。肉眼可见,由两部分组成,杆状菌柄和帽状的菌盖。“蕈”种类多,木耳也是“蕈”类。有的能吃,像香菇,有的不可以吃,像毒蝇蕈。苏轼把普通的小青菜比作“味极香美”的香菇。第三种是“白崧”。这个会意字“菘”值得一说,苏轼诗歌屡屡出现这个字。《本草纲目》李时珍解释曰:“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寒晚凋,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埤雅》原文:“菘性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羔豚:乳羊和乳猪。蹯掌:兽之脚掌。蹯,兽足。《左传·文公元年》中记载:“王请食熊蹯。”杜预注:“熊掌难熟。”前面小青菜可以吃出香菇味,白菜是“百菜之王”,百菜不如白菜,这里大白菜可以吃出牛羊肉的味道,冬季白菜似熊掌。按理说,清素寡淡的炖白菜风味和喷香扑鼻炖牛羊肉的味道差太远了,真是“物色生态,描写曲尽”[3]。甚至菜苗新出土,刚有一点点牙尖就联想到熊掌的味道。最后两句“视火候”才能“小灶自养”,讲的是蔬菜的烹饪。苏轼诗里有不少诗涉及美食和烹饪的,如烧猪肉怎么做,说得非常详细,锅要洗净,水要少放,点着草与木,还要控制火势,不能烧得太旺,小火慢炖。不能催,不要急,“火候足时他自美”(《猪肉颂》)。烹饪最关键的是炉灶,是火候。养,《公羊传》中记载:“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厮疫扈养指马夫、炊事等仆从人员。何休解诂:“炊享(烹)者曰养。”“养”苏轼作动词用,指炊烹。烹饪的时候,应该把握好火候,分文火与武火,火候作用关键。火候得当,拿捏有度,则品蔬自养之乐,自在其中矣。菜肴制作讲究小灶,以区别于中灶、大灶。小灶肯定比大锅饭好吃。如果说,第一层说的是想象的美好,那么这一层则是写雨后视察菜园想象的具体内容。纪昀曰“艰难生理窄”“生出一波,方不浅直”(《纪评苏诗》卷39)[4]。《雨后行菜圃》这首诗抒情性很强,理想与现实结合,时间与空间交汇,现在与未来一体。苏东坡认为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其实这首诗也是这样,表面质朴并不怎么华丽,淡极始知菜更美,内在丰满。尽管如此,涉及具体的蔬菜种类并不是很多,仅有四种。

我们再看一首《春菜》,此诗苏轼于元丰元年(1078年)春夏之交写于密州任上,因春菜而动思乡之情,写了蔓菁、韭芽、蕨菜、青蒿、白菜、葛根、香荠、白鱼、凉饼、茵陈、波棱、苦笋、鲙缕、江豚、酒等15种食物,其中10种蔬菜。说到这里,我们真为作者丰富的植物学、蔬菜学知识而感到惊讶,为其生动的比喻、细腻的描写而惊讶。苏轼2700首诗300首词,描写过多少蔬菜?这应该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此诗描写韭黄,他说“韭芽戴土”,韭芽即韭黄,味鲜质嫩。韭芽黄色的形成原理是遮光,主要做法是培土覆盖。戴土,芽顶着土出来。“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王象晋《群芳谱·蔬谱》),春初的韭黄最好吃,经霜的白菜最好吃。描写蕨菜,苏轼说“拳如蕨”,蕨菜出生时似小儿拳。描写冬天雪里的菠菜,他说“波棱如铁甲”。波棱,也作菠薐,即菠菜。宋张耒作诗,认为菠菜自波陵国传入,波陵就是波斯,现伊朗。钢铁铠甲,可以傲霜斗雪战严寒。“雪底波棱如铁”,生动描绘了菠菜耐寒不怕冻的特点。密州位于现在山东潍坊诸城市,宋代密州有多冷?“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淮南子·说山训》)。中国对于天气观测较早,甲骨文时期就有记录,但有准确的气温纪录却比较晚。密州现在属于山东潍坊诸城市,根据1971—2000年的气象记载,潍坊冬季天气最低记录达到-17.8℃。这个温度滴水成冰,一盆热开水在空中一泼,马上就会变成散开的银花。这个温度足以把人见人爱的小苹果变成可以钉钉子的铁榔头。聂绀弩有干校时期经历,创作了非常生动而有意思的咏白菜佳句“方思寄与旁人赏,堕地惊成破碗瓷”(北方气温低,冬天的大白菜凉凉的,硬硬的,冻得像一坨坨的绿玻璃)(《刨冻菜》)。

有诗人说蔬菜有朴素的光辉,是土地美丽的女儿,能赐给人间蓬勃的生机与美德。谁不说俺家乡好,诗词里苏轼常夸自己的家乡与家乡的蔬菜。苏诗有一大特点即以文为诗,就是把散文的结构、句法入诗,使诗如散文,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平实自如天然美妙。赵翼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瓯北诗话》)。以上两首诗《雨后行菜圃》和《春菜》,尤其是第二首,很好地体现了苏轼以文为诗的特点。苏轼诗词题材广泛,类型众多,比如农家风俗、乡村四时、山川景物等,“细雨郊园聊种菜”(《次韵杨褒早春》),这些诗词相当大一部分借蔬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潇洒自如、机智风趣的性情,显示了不为物扰的定力以及寓情于物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浣溪沙》中的“衣巾落枣花”“古柳卖黄瓜”;如《惠崇春江晚景》描述的情景:鸭知春江水暖,桃树刚刚开花。芦苇蒌蒿遍地,河豚逆水到家。拥有一颗依恋泥土的赤子之心,才能产生如此情怀如此心思,有心之处连蔬菜亦可以盛开,这些皆归属于童话,归属于大自然。

还有的借蔬菜为名,表达寄托别样的感慨与情怀。如押元韵的七绝《撷菜》,引言曰:借王参军不及半亩菜园,爷俩得以终年饱饫。一天半夜喝醉了,没什么解酒,于是弄点青菜下锅煮煮。菜是自己种的,内有泥土芬芳,饱含风霜雨露,即使美味佳肴也不能相比,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从人生的艰涩品味出甘甜。《撷菜》作于惠州,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蔬菜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蔬菜可以救命,俗语“瓜菜半年粮”。黄州时期,苏轼千古传诵的《黄州寒食诗帖》写的境况很惨,春季长江水暴涨,眼看就要浸入屋中,又赶上暴雨倾盆,破房子如扁舟一叶,在苍茫烟水中飘摇,“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贬于惠州时期苏轼也没有好到哪去,《撷菜》小引告诉了我们。从几句小引中,可以想象诗人惠州时凄苦窘迫的生活。《撷菜》全诗四句,前两句“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霜露满园之际,菜地采撷,采撷到了什么?芦菔与芥兰。芦菔,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中说:“种菘、芦菔法,与芜菁同。”石声汉注:“‘芦菔’,现在写作‘萝卜’。”芥,芥蓝,也叫蔓菁或者芜菁,前面讲过的像圆萝卜一样的食根蔬菜。《撷菜》后两句“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何曾,晋朝公爵,奢侈无度,讲究饮食。《晋书·何曾传》中说:“日食万钱,尤曰无下箸处”(何曾爱好奢华,名车宝马艳丽异常,其家膳食一度超过了皇宫,还吵吵没什么好吃的),典故有“何曾食万”。岭南温暖,秋冬两季,种的菜更甜美。法国作家于·列那尔描写过一棵普普通通的树,他说这棵树就是一个大家庭。此大家庭成员包括树叶、树干、树枝和树根。“枝柯相互抚摸,像盲人一样,以确信大家都在”。苏轼也是,说入秋之后,霜露降临,园子里萝卜芥蓝都儿孙满堂了,已经成了一大家子人,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我与何曾同样都只求腹中一饱,不知他为啥非吃鲜鸡肥豚不可呢!说明苏轼对穷苦生活的态度,旷达是旷达,但也话里有话,别有洞天,这个何曾,每天吃上万元的东西,还说没处下筷子,对何曾者流是鄙薄,是抨击,也表现了他甘于淡泊的素朴之情。读书写诗是东坡乐于做的,倾其一生的笔墨与情感,致力于描写大自然,大自然里的雨雪风霜尽收笔底,细腻而传神,把菜园写活了,各有特色的蔬菜意象,营造了传神生动的文本模式,丰富了诗词的象征意义,诉说出平淡自如的人生体悟与复杂难言的美学体验。苏轼是设计园林的高手。凤翔东湖公园有内湖、外湖,内湖是苏轼26岁时任凤翔府签判时完(外湖为清光绪时期修建)。二十多年后,又主持修建了名扬天下的西湖,广东惠州也有西湖,苏轼到哪里都搞水利,这都是永垂不朽的大工程。搞庭院建设,种菜栽花养鱼弄草的小工程苏轼也有一套,比如七律《新葺小园二首》(其一)所描述的那样:幽芳代替乱草,墙头竹影婆娑。使君临池赏景,乡邻借树安歇。杏树枝繁叶茂,黄莺卖力高歌。身闲外加酒美,天光水光相接。

二、躬耕及躬耕思想的内涵

历史上,有些人本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或窘迫,或孝心,或个人情趣,洁身守道,种田的还真不少。有的躬耕实践行为令人们津津乐道,甚至万世景仰。“耕于富春山的严子陵和耕于柴桑的陶渊明,都堪称此类士人的典范。而躬耕于黄州的苏轼,也成就了‘东坡’这一美名”[5]。回首平生,只有贬谪?在仅有四句话的六言诗《自题金山画像》里,暮年苏轼总结自己平生功绩,唯有三州,即黄、惠、儋。考察苏轼一生行迹,其躬耕种菜也主要在这三个时期。黄州、惠州、儋州,可以看成是自嘲,也可以说是把最困苦低落时期看作最值得珍视时期,苏轼躬耕,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时期。当然,三个时期作比,黄州躬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用力最勤,收获最丰。谪居黄州四年又两个月,此是东坡生活与创作的关键,官场受到冲击,文学上却收获满满。《东坡八首》(其一)序言中说“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我到黄州次年,生活日渐困顿,故人马正卿看我可怜)。在《与王定国四十九首》之十三曰:“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远不止十亩八亩,而是“数十亩”。《与章子厚书》说得十分具体:“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6]从耕种作物的类别看,非常丰富,有粮食作物,冬麦夏稻,应有尽有,还要栽花养竹,挖水塘,买耕牛,打水井,造房子。另外还有瓜果,诗文中提到枣、橘、来禽、青李等。还有蔬菜,如芹菜、白菜、元修菜等,从《南堂五首》其四“为割千房蜜”,“新畦五亩蔬”以及《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推断,除了其他作物,黄州种菜五亩,规模也不小了。惠州躬耕规模要简单得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种菜,一为种药。苏轼对中药有研究,有收集中草药备用的习惯。苏轼被贬惠州以后,在罗浮山下开辟了药圃,搭建了东坡山房,自种了一些中草药,而且写成《小圃五咏》,点赞他所种的药材,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等,前面提到“借王参军地种菜,不及半亩”的《撷菜 并引》也是惠州躬耕的纪录。到了儋州,当然也要躬耕,开始仅仅限于房前屋后、田头地脚。这是因为儋州不同于黄州,黄州时期家里人口众多,上有老下有小,与被贬之前比,薪金基本没有。实在不行只得实行计划开支,每顿饭只能一个菜,遇到客人来也只能增加到两个。把每月该花的钱币分30份挂于天棚,用竿子一天挑取一点。在儋州只有自己和小儿苏过两人,俗话说,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生活压力大大减轻,不必大规模开垦荒地来补贴家用,因此对土地的依恋也就不必像黄州那么强烈。尽管如此,苏轼到儋州也没有泯灭种地的想法,苏轼“向当地官府要求在桄榔庵附近拨给他一块荒地,他又像当年在黄州时一样,躬耕田间,同苏过一起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7]。

我们看《籴米》中“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邦君”即儋州军使张中,苏轼好友。海南荒地很多,故苏轼有赐给“一廛地”的请求。这首《籴米》诗,至少体现了以下躬耕思想。一、劳动应该是每个人的事情,不能好逸恶劳“百物资之市”,劳动才能得食,辛勤耕耘才能获得丰硕成果。二、躬耕光荣,只有劳动换来的米粮日用,方能“免内愧”,方能欣然受之而心底安稳。自己整天不耕不种,应该觉得“饱食殊少味”,缺少滋味的白饭你吃得下?三、通过躬耕,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不但创造物质财富,还可以创造精神财富。这个时候的苏轼,“官粮”不能吃,“官舍”不能住,“公事”不能签办,万般无奈之中,怎样打发寂寞摆脱忧郁?要挣扎方能摆脱心灵的压抑。对苏轼来说,通过劳动接触大自然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躬耕使人进步,使人健康,躬耕陇亩是排遣郁闷打发光阴提升思想的绝佳管道。苏轼要做躬耕自食之人,可是,“怅焉抚耒耜,谁复识此意”。失意地抚摸着劳动工具,我的心意谁能了解?

苏轼的躬耕思想体现得最充分的,当属作于儋州的《和陶劝农六首》,引言大意为海南岛儋耳地区荒废田地很多,大都做沉香生意。所产稻谷根本不够,没有办法,只能以红薯魔芋掺点杂粮聊以取得温饱。我怜悯之,因而和陶渊明《劝农》诗,用以劝告那些明智的人。对海南向来以沉香作买卖,宁可田园荒废也不愿意种地的做法苏轼很不赞同,主动向黎民劝说开荒种地的道理,从思想上开导他们,希望黎民能够改变没有稻谷而以番薯为食的困苦生活。如《和陶劝农六首 其三》指出,海南有肥沃的土地,但因为长时间无人耕种,以至于遍野“兽踪交缔,鸟喙谐穆。惊麏朝射,猛豨夜逐。芋羹薯糜,以饱耆宿”。如《和陶劝农六首 其四》,诗人有意识地把中原的耕作方法传递给他们,宣传内地的耕作经验,劝告当地父老“利尔耝耜,好尔邻偶。斩艾蓬藋,南东其亩”,要以己之辛勤换来“其福永久”的好生活。如《和陶劝农六首 其五》,说服黎族百姓一定要重视农业生产粮食,几乎到了婆婆妈妈的程度,“春无遗勤,秋有厚冀”,鼓励黎民树立“有耕耘就有收获”的信心。

苏轼的躬耕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再看《和陶西田获早稻》,这是自己的一篇种菜心得,躬耕体会: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尚恨不持锄,未免骍我颜。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

此诗写于海南儋州,元符元年(1098年)年底。诗是儋州生活实录与心情之写照。从开头“蓬头三獠奴”到“夜气乃潜还”,一共八句,为第一层。这层主要描写三个黎民帮作者洒扫庭院躬耕园圃从早到晚的过程。开篇头两句“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獠奴,獠,又作僚,少数民族,古代居于西南与华南地区。獠奴指作为家奴的獠人,亦泛指家仆。愿,朴实、敦厚。端,正直。这两句诗夸奖帮他干活蓬头垢面的三个黎族同胞善良朴实,愿意干活且听从调遣。三至六句“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少,稍微。资,供给。主,主人。游观,犹游览,此言种菜聊备观赏。此四句诗大意说,早晨打扫完屋子庭院,这几个人吃了饭也闲不住,愿意整理出这一畦菜地,除了实用之外,还可以让主人观赏游览。七八句“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昼功,白天所做之事。不自觉,自己未感觉到。夜气,夜凉之气。这两句还是夸獠奴劳作辛勤,躬耕勤谨而专心,不知不觉一天结束,凉气降临。第二层共四句,“早韭”至“艰难”。这层主要通过对“争春”的“早韭”和“破寒”的“晚菘”等蔬菜的描写,归纳躬耕田园的体会,由叙事层面上升到哲理层面。“霜打白菜分外甜”,“晚菘”只有“破寒”才有味道,丰腴而脆美的白菜,必须经历过浓霜,好吃的白菜低温是必备因素。岂止“晚菘”,茼蒿、萝卜、菠菜等亦是。有艰苦的耕耘,才有金黄的收获,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好味道,所有的美好都是从艰难的境地中演化而来。第三层,一共八句,从“早知农圃乐”到“菜食何所叹”。这层主要写自己没有躬耕田园的感慨与自责。一二句“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非意干,恶意相犯。早知道侍弄菜园也快乐,怎能不愿意拿起锄杆躬耕田间呢?三四句“尚恨不持锄,未免骍我颜”,骍,赤色马,此言因羞愧而脸红。这次整理菜地,是请别人帮忙,自己没有亲自挥锹上阵,想到这里未免心里发虚,面红耳赤。《籴米》也表现了这个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苏轼自己此生没有干过多少农活,很年轻的时候就和苏辙对床夜话,要早日告老还乡,回归田园。遗憾的是这个想法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五六句“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间关,崎岖辗转。说自己甚高的志趣,即回归乡里躬耕田园的想法未肯降心从俗,不管到何处何时都崎岖辗转难以实现。七八句“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既然归乡的愿望不能实现,那么就不要休息了又休息,只叹田园里是不会自己长出蔬菜的,写出没有参加劳动的自责。

“躬耕”这个词意思是亲自耕种,如诸葛亮一介平民“躬耕于南阳”(《出师表》)。《和陶西田获早稻》这首诗深刻体现了苏轼的躬耕思想,人是要吃饭的,吃饭就要劳动,劳动才能改变世界。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该都知道的。”高尔基说:“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不劳而获应该被鄙视,“不持锄”不劳而获应该感到羞愧,汗颜脸红。一个人身体不行了,常说的话是丧失了劳动能力。我们要为苏轼的觉悟之高而点赞。

普通的蔬菜能吃出肉味,这是东坡吃菜最大的亮点。东坡爱吃水果,是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到凤翔一个月,便栽了好多果树,有桃、枣、李、杏、松、槐、柳等十多类三十多棵,又以斗酒换了一丛牡丹栽上。“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柳》)。“何年去”无所谓,东坡享受的是这个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和陶西田获早稻》序曰:(小园里的蔬菜渐渐成熟)“取渊明诗有及蔬谷者五篇,次其韵。”孔凡礼云:“此五篇,除《和陶西田获早稻》外,当为《和陶下潠田舍获》《和陶戴主簿》《和陶酬刘柴桑》《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此五篇,集丁连载,皆及草木蔬谷。”[2]5002这五首均写于四季不分明的海南,都和蔬菜谷物和草木花果有密切关系,写园圃躬耕之劳苦,更写园圃躬耕之快乐,取粪施肥,凿泉引水,木耳生于树,土地竞膏腴,青菜如碧玉,兰菊宜人,佳植满眼,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五首诗均属于和陶田园诗,是理想的田园牧歌。

联系和陶诗的来龙去脉,可知苏轼躬耕思想有更深刻的内容。乌台诗案影响巨大,是苏轼一生命运之拐点。在黄州时候冥思苦想,只为得到一部《陶渊明诗集》。听人说九江东林寺有,正要派人去找,没有想到九江李江州送来一册。字体大纸质厚非常可心。每当身体不适就读一读,只不过每次只读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而后在“二年阅三州”的不断贬谪中,尤其是躬耕陇亩之时,愈发和陶渊明心灵相通。如《江城子》:“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大量和陶诗是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接受陶渊明的方式很多,或饮酒寄傲,或赏菊抚琴,或躬耕田园等,但如果没有对土地的深刻依赖,再多的形式也无法促成对陶渊明的深入理解和接受”[8]。黄州东坡躬耕,苏轼初识陶渊明,耕作是领悟陶渊明的重要手段,假如不把全部身心乃至生命和脚下的泥土融为一体,单凭躬耕经历对陶渊明认可程度也不会太高。陶渊明诗歌特点是平实质朴,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124首和陶诗萌发于扬州,兴旺于黄州,继续于惠州,终结于儋州,都和被贬有关,都和躬耕有关。苏轼躬耕期间不但学会了作诗,也学会了做人,即作诗要平易,做人要简单。田园躬耕不但随时有新鲜的蔬菜吃,解决温饱,还可以锻炼身体,避世远祸,还可以求得心灵的宁静,陶冶性情,虽贫穷但能清洁自守,境况好时能讲究,是著名的美食家,境况差时能将就,是难得的乐天派。如儋州时期,海南米贵如珠,粮食不够吃,一天小儿苏过用芋头加点碎米做了一碗粥,苏轼高兴得眉飞色舞,和白菜吃出肉味一样,一碗平常的蔬菜粥竟品出了宫廷玉液,“香似龙涎”“味如牛乳”,即使南海名菜也比不上这碗普普通通的菜粥(《过儿忽出新意》)。苏轼菜园描写内涵深刻,躬耕精神可圈可点。有凌寒不凋不向困难低头的“晚菘”即白菜精神,有不劳动“不持锄”不得食的光辉思想,有“菜肥人愈瘦”的躬耕哲理等。

三、躬耕的缘由以及苏轼不躬耕的设想

苏轼黄州躬耕,绝对属于阴阳出错,是一个偶然。名字都不是随便取的,苏轼躬耕东坡而又自号东坡之缘由,主要基于两个。第一个缘由是羡慕白居易,白居易诗里出现过“东坡”。公元818年冬天,46岁的白居易被调任为忠州(重庆)刺史,忠州公务之余,经常带领手下人到城东的山坡上去栽花种草植树,饮酒作诗,如“东坡何所爱,爱此新生树”(《步东坡》)。对东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而且离开忠州还念念不忘,“东坡红烂熳”《西省对花忆忠州》,“桃李种新成”(《别种东坡花树两绝》。自娱自乐,这些是白居易命名此地为“东坡”的缘由。苏轼不轻易夸奖人,唯敬白居易,还采用白乐天的诗歌形式创作。周必大言:“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9]根据苏轼自注,深感与白居易心有灵犀,佩服白乐天的人生态度,经常自比乐天,“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

第二个缘由,当然是乌台诗案。不能“追陪新进”,只能“牧养小民”(《湖州谢上表》),几句牢骚话惹下滔天大祸。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狱中被关押一百三十天,受尽非人折磨。出狱之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没有什么权利且被监视居住,从一心报国的朝臣跌落成农夫隐士。黄州四年,苏轼是在实践中学习白居易,赞赏其品行,于勠力躬耕中效仿。初到黄州,家里二十多人,生活陷入贫困,吃饭成问题。前面说了,幸而通过友人马正卿向官府要了一块废弃的营地,苏轼于此下了大力气,除了蔬菜以外,还广种五谷杂粮,花草树木,为了照看方便,还盖了房子,苦中作乐取名“雪堂”,向来善于把地狱变成天堂的苏轼,发现此地躬耕还可以修身养性,于是自号“东坡居士”,从此人们称他为苏东坡。

假如苏轼不躬耕、不种菜,就不会有苏东坡?或许是。北宋国力不强而文化鼎盛,文化水平科技程度取得了极大提升,“这主要归功于宋代那些杰出的知识精英都具有综合型的知识结构,他们的才能体现在多方面,苏轼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王水照《苏轼传》)。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美食、医药等方面,苏轼均有造诣。经霜以后的萝卜白菜更好吃。由苏轼而到黄州磨难之后的苏东坡,境界更加豁达,人生更加睿智,作品更加好看。姬昌被拘羑里才有《周易》,孔丘处于困境而作《春秋》。一个人的文学程度与其遭遇密不可分。有压力才有动力,苏轼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是被贬谪时期所作,黄州四年、惠州三年、儋州四年,海南人常说:东坡不幸海南幸。假如苏轼不种菜、不躬耕,中国文坛肯定没有苏东坡,没有了“苏东坡”三个字,那要减少多少趣味和情调啊。

苏轼一生主政八州,居住为政十六个城市,留下了五百多处纪念性人文景点。假如苏轼不躬耕,没有了苏东坡,那么,黄州不会有东坡赤壁,儋州不会有东坡书院,“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拿什么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呢?有一个城市,住的是东坡酒店,走的是东坡大道,玩的是东坡公园,喝的是东坡老酒,吃的是东坡饭店,腌的是东坡泡菜,看的是东坡新闻,逛的是东坡竹林,火的是东坡水街,感觉满城都是苏东坡,假如苏轼不躬耕,眉山市的人们该多么寂寞。在我们的生活里,东坡已经成了一个品牌,一个符号,一种文化。假如苏轼不躬耕、不种菜,当然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菜园诗词。

“细雨郊园聊种菜”(《次韵杨褒早春》),苏轼关于蔬菜的诗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诗词里直接出现“菜”字的有三四十首,诗词出现“笋”字的有六七十首,如“新笋出林香”(《大老寺竹间阁子》),出现“瓜”字的有三四十首,如“瓜蔓网疏篱”(《江村二首》),出现“韭”字的有十几首,如“春盘得青韭”(《元祐九年立春》),出现“葱”字的,有近二十首,如“汤饼泼油葱”(《和参寥见寄》),出现“姜”字的,有三十多首,如“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和蒋夔寄茶》),再如“柿”“豆”“椒”“椿”“芋”等。学术界较为关注苏轼农村词,这些农村词涉及不少蔬菜元素,最接地气,不仅写蔬菜,而且写人,“路长惟欲睡”(《徐门石潭谢雨》),从听觉、视觉、嗅觉多角度全方位描摹菜园景致,表现躬耕思想。“多酿莲花酒”(《题冯通直明月湖》),“种藕春满湖”(《浰阳早发》)。学术界关注苏轼的蔬菜诗词的人极少,渗透在蔬菜诗词里的躬耕思想,亦是苏轼诗歌研究中少有人关注的话题,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关注苏轼这个美食家笔下的蔬菜与菜园。

猜你喜欢
黄州东坡苏轼
杨优秀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东坡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