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转型

2022-11-24 04:1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支行章瑛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农发行政策性贷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支行 章瑛

一、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核心依旧是帮扶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性业务上,包含有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扶贫攻坚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城乡建设一体化服务等。

(一)政策性业务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业务改革步伐的加快,农发行政策业务不管是规模还是范畴上都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尤其是粮油信贷、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上涨幅度最为显著,其他涉农贷款业务发展态势也呈现一片良好局面。

首先,粮油信贷业务上,发展势头始终较为良好,发放粮食收购贷款、支持粮食收购量都呈稳步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早已突破60%,进一步巩固了粮食市场主导银行的重要地位。信贷资源也呈现集中化趋势,战略性客户数量激增。

其次,棉花信贷业务上,农业银行始终积极支持国家棉花临时储备政策,2019年,累计发放的棉花收购贷款超过800亿元,支持国家收购皮棉9392.51万担,贷款余额约为608.45亿元,累计发放棉花流转、预购、技改等贷款超过100亿元,贷款余额80.2亿元。

再次,其他类涉农信贷业务,像我国所大力推崇的农机、农种、灌溉等科技层面的农业科技贷款近几年深获发展,2019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额大约有405亿元,支持企业数量达到389家。

最后,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上,2019年,农发行累计发放相关贷款超过2047.58亿元,支持项目超过2300个。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有2.93万亩,整治村庄数量达到801个,另外,农村路网、农村生态、农村公共设施等建设贷款超过697亿元,支持项目452个,新建或者改建农村道路、供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等都呈现不断上涨态势。

总而言之,粮棉油收储信贷依旧是农发行一大重要支柱业务,这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新农村建设贷款增速明显,大大反映了新农行在当前时代下的使命以及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农发行在支农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发展空间都有所增长、拓展,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方面,农发行贡献巨大。

(二)商业性业务发展现状

首先,中间业务,2019年,农发行中间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在营收中占比达到2.39%,当中,咨询顾问业务增长明显,代理保险业务也保持着平稳上涨态势,但相较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中间收入,农发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存在一定距离,还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其次,投资业务方面,2019年,农发行增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9亿元,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债券承销业务、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金托管业务等方面也有明显发展,可以说农发行投资业务呈现全面发展态势,并获得诸多突破性进展。

再次,国际业务上,2019年,农发行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89467笔,金额约为120.23亿美元,同比上涨2.8%,累计办理贸易融资业务约3482笔,金额34.6亿美元,增幅约为35%,累计发放外汇贷款9725万美元,到年末开办外汇业务的农发行经办机构、境内外代理行都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三)资金筹措管理现状

一方面,资金筹措上,金融债券始终是农发行筹措资金的重要路径,2019年,农发行人民币债券8729亿元,比往年增长了2037.3亿元,发行的增长和支农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存款上,2019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824.6亿元,相较于年初有所增长。

另一方面,资金管理上,2019年,农发行加大了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力度,同行业内资金交易发展迅速,银行间市场排名跃升到前五位,全年完成各类资金交易金额共12.75万亿元,全年资金交易实现利息收入90.7亿元,票据买断业务约 1834.2 亿元。

二、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发展转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足之处

(一)有利因素

一方面三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也是我国头等问题,而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稳定、粮食的安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性,而且农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的经济繁荣。

在我党工作中,三农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最近几年更是不断颁布政策方针,帮扶和支持三农事业发展。不过因为农业具有弱质性,尤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相较于其他产业,农业发展相对落伍,粮食安全、农村生态环保等问题严峻,农业科技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也导致诸多社会资本对三农投资意愿不高。

在当前常态化经济形势下,大众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观光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政府要向三农事业发展倾斜更多便利和优惠,比如,提供财政补贴、技术指导、政策引导等,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资金引入方式。农发行在这一背景下,必然要担负起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责,而这就要求农发行加快改革步伐,促使更好地发挥出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建设与发展。

另一方面,农发行自身发展的诉求。农发行创建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而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农发行虽然在业务上尝试过探索,但却是顺应经济发展的一种被动化选择,依旧存在改革力度不足的弊病,而这也使得业务品种、业务范畴、机制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这些都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制约农发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因此,想要推动农发行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履行好农业金融政策性作用,必须要进行业务发展上的转型,也唯有深化改革,农发行在业务范畴、激励机制、治理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二)不足之处

1.职能定位不清晰

农发行的创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一直以来职能定位只是有规章,并无确切的法律保障。所以,很多经营活动展开时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缺失了法律的保障致使其政策支持随意性较重,经营发展业务开展等不清晰不稳定,令农发行业务发展持续性偏低。除却粮棉油政策性业务之外,其他业务并无实质明确的定位和范畴,依旧在业务转型探索当中。职能定位的不准不清晰令农发行为了获得业绩的提升,更看重和倾向于商业性信贷业务发展,忽略了政策性业务发展,和国家创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要求有所偏离。

此外,农村扶贫、开发等是农发行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却因为制度的束缚而无法顺利展开,这大大影响了农发行职能作用的发挥和业务的稳定化发展。

2.筹措机制不完善

农发行资金来源渠道包含有财政资金、债券发行、企事业单位存款、财政性存款、人民银行再贷款等,其中,农发行债券成为其核心来源,由此可见,其融资渠道便狭窄,这大大影响了资金来源的持续性,而且发行债券由于深受市场、利率等影响,所以也加剧了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很明显这大大加重了农发行的营运压力,而这也是其业务转型必然要攻克的一大难题。

3.业务结构过于单一

从广义金融种类来看,理应包含有保险、信贷、担保等多种类,尽管近几年农发行业务范畴得以开拓,不过业务始终限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棉油收储等方面,前者稳定性偏低,后者占比较重,这使得其对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欠持续性。

2019年,农发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率并不高,也很好的佐证了其当前的一大问题,是收入来源盈利渠道太过单一化。如今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改革进度加快,项目建设融资主体、融资模式都有明显改变,倘若农发行不抓紧时机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后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非常之大。

4.经营管理机制落后

农发行是国务院直属金融机构,行政色彩浓重,所实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现代政策性银行的要求也有一定距离,这大大束缚了其持续化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其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农发行采取的是总行-省级分行-地市二级分行-县支行的管理模式,该模式链条偏长,和市场化运作需求极为不符,极容易出现办贷时间长、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

其二,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业务规章较为重复,流程不够精简,制度落实不到位,农发行业务因多是政策性或者政府主导型贷款,因此,风险评估不完善,对于贷后风险有所忽视,风险管控举措不健全,管控能力偏低。

其三,员工团队素养有待提升。欠缺专业化的人才,和商业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差距非常大,特别是基层队伍整体素养都不高,不管是知识储备、年龄结构还是经验方面都明显无法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三、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的探究

(一)明确职能定位

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要明确农发行的职能定位,它和商业银行的职能要加以区分界定,农发行的职能定位要在国家支农体系、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内进行确立,涉农领域贷款不能只局限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而是要进行延伸和拓展。因为实际社会中,农业生产包括生产、流通、销售多个流程,农村的发展也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生活水平等均属在内,所以,农发行定位具体可界定如下:为三农发展提供多维度全面化扶植性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唯有如此才能明晰农发行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朝着其定位更坚定的发展。

(二)积极发展多元化投融资业务

首先,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不断健全中间业务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并加强对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的建设。

其次,开拓融资渠道,比如发行金融债券上,不断丰富债券期限品种,不断推出中长期金融债券;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像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都是时刻吸收的对象,这样大大增加了吸储能力,降低了资金的外流,提高资金的灵活度;吸纳民间资本,面向社会公众吸纳储蓄存款;境外筹资,更好地利用外资,同时,也能增强对外资的使用流向把控,还可以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实行低息优惠贷款。

(三)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首先,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发展。农发行发展数十年,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却极为滞后,这大大影响了其持续化发展,所以,要结合当前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现状,参考优秀的经验,订立适合农村金融体制的法律,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朝着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法律当中要确立监管、治理、业务、融资渠道、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具体内容,从而确保农发行的营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强化外部监管体系创建和完善。比如,确立农发行监管机构,改变多头监管模式,同时,订立符合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特征要求的指标体系,并强化外部审计机构对农发行内部财务的监督管控。

(四)健全内部控制体制

首先,健全治理机构。可以依照当前企业的要求,建立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对三者间的权利关系进行界定,形成一种互相制衡的局面。同时,加强对组织机构的整顿,如今农发行要对自身分支机构的设定予以革新,对人员力量重新调配,精简管理层级,开展扁平化管理模式,降低地级分行管理职能,增强其业务践行能力。

其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在全行内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对每个流程都要加强风险管控,每个人都应意识到风险管控是人人有责的一项工作,同时,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贷款,实行贷前风险管理,并加大贷后风险管理力度,贷前,对立项予以周密调查,严格监督贷款资金动向,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对信贷风险的甄别,创建风险补偿机制,确保资金的供应稳定化,并对企业财务活动予以监管,增强贷后监测力度。

最后,加快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将借款人还款能力当作核心放贷指标,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也可以借鉴优秀信贷管理经验,丰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工具,采取定量、模型分析法,提升贷款量化评估水平。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发行对于我国三农产业经济的持续化稳定化发展以及金融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性,而在当前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农发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极大地束缚了其长远化发展,所以,展开业务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对此展开了分析和阐述,相信未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农发行必然会更好更快地完成战略升级转型,在推动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尤其是三农建设、社会民心的稳定作出最大贡献。

猜你喜欢
农发行政策性贷款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政策性担保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
政策性小微担保业务创新案例分析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政策性银行合规管理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开展学习“最美农发行人”活动
旧信封
靖宇县农发行积极开展健身活动
农发行抚松县支行5亿元贷款支持棚改
农发行债券的“晴雨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 祝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