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研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企业融资在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及我国整体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经营业绩,甚至影响着整个农业行业经济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但目前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难等问题。所以,解决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实现我国农业企业的稳定发展。
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从不同渠道获得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的融资方向。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按融资双方的关系基本分为内源融资及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外源融资在融入资金中占有很大比例,在外源融资中更偏向于进行股权融资,而后是进行债权融资。
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次序的选择上存在较为显著的“股权偏好”现象,我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赖外源融资,而内源融资相对占比较小,企业的内源融资风险小,保密性好,并且基本没有借款成本;外源融资具有较大的风险,保密性差,这就意味着我国农业企业需承担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且需要偿还较高的借款成本;另一方面,外源融资又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我国农业企业目前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债权融资次之,这是因为我国农业企业普遍规模小,收益低,获得债权融资的渠道少,难度大,而股权融资则是通过减少对企业部分控制权方式获得投资,并且无须到期偿还本金与利息,与投资者共享盈利成果,共担亏损风险。但股权融资的股息无法抵税,将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的纳税负担,相反债权融资可在税前冲减利润,起到抵税的作用。
从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债务融资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我国农业上市企业中,短期债务融资占据较大的比重,而长期债务融资占据的比重较小,短期债务融资一般需在一年以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偿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借款程序简单,但短期融资债务只能作为企业为满足临时资金需求的一种手段,不宜占比过大。长期债务融资一般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负债筹资,满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由于程序烦琐,时间长,占比较小。农业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为主要手段,与农业产品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不相符,增加了农业企业隐形的财务风险,一旦农业企业遭受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且需要偿还金额巨大,还款压力大,企业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偿还,资金无法正常周转,将会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公司治理的根本。我国农业企业在刚刚起步时,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农业行业大多数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这是由于初期需要国家资本大力扶持,企业才能持续发展下去。但企业控制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流通股占比小,可能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受限,并且在国家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可能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即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都由经理人控制,而农业公司国有资本一家独大,主要依赖于政府监管,一旦政府监管疏忽,极易出现内部腐败现象。
农业企业一般指农林牧副渔产业,对自然具有极大的依赖性,抗风险能力差,经营业绩具有不确定性,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可抗力及突发事件,农业活动一般都是露天进行的,一旦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作物生长受损,产量急剧减少,将导致农业企业无法按时按量售出农业产品,最终导致经营业绩下降,面临经营风险,融资难度大。虽然有些龙头企业采用生态化大棚及人工降雨等高科技手段,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自然的依赖性,但这种情况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农业企业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采取传统的生产方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同时,农业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在作物生长初期,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物力,短时间内资金无法收回,所以,农业企业的融资活动须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周期性相匹配,导致了农业企业大多选择短期融资。
“自主创新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联合攻关探索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得商业利润,以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创新活动。”我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淡薄,大部分采取粗放传统的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重视度较低,特别是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质量及品牌效应等方面。企业对研发技术创新的投入资金占比较小,科研经费匮乏。并且缺少创新型人才,未形成完善的研发团队,农业企业科研人员学历相差较大,而且科研人员在企业员工总数中占比小,工资待遇与投入不成正比。农业企业一般规模较小,除了部分龙头企业外,没有自身独立的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相分离,导致研发成果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自主创新收获期太长,即使自主创新成功,新技术一转化为市场,马上被仿制,也往往带来较大的损失。农业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各部门职能不明确,分工不合理,缺少统一长远的规划与战略部署,并且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可能会缺少对经理人的有效监督。
农业信贷机构主要分为正规金融信贷机构和非正规金融信贷机构,二者在资金供给中占比几乎相同,我国农业企业通过担保方式向金融机构借款,该方式受国家监管和法律保护,而有的农业企业则通过非正规信贷机构获取资金,该方式并未纳入国家信贷监管体系之中,缺少法律约束。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农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农村等偏远地区,正规金融信贷机构很少设在农村,导致许多中小型农业企业偏向选择非正规机构,选择正规机构的较少。
我国农业信贷担保必须具有可信贷担保物,但目前在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农业企业的信贷担保物非常有限,不动产(权利)的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均不能作为信贷担保物,信贷担保途径单一,所以中小型农业企业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我国农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及华东地区,具有极大地分散性,信息获取难度大,不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信贷信息系统。并且大部分中小型农业企业集中于农村地区,财务制度不健全,农村地区数字化程度低,电算化并未普及,部分企业采用传统财务方式,信息极不对称,金融机构获取此类农业企业财务信息的渠道单一,难以掌握农业企业全面的营收及信贷情况,从而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估和后期追踪。难以建立全国联网的农业信贷信息系统,信息获取主要依靠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深入当地进行访查和统计,极大浪费人力与物力,并且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也很难得到保证,主观性强,缺乏可持续性。
3.1.1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农业企业仍有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农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重视农业企业的作用,保证对农业企业的资金投入稳定增长,防止出现阶段性和间歇性投资问题。由于农业企业投入资金的回收期长,企业内部资金很难完全满足生产需要,资金不能快速周转、资金是否充足成为影响农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元素。政府应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完善农业资金管理机制,设立单独财政管理部门进行农业资金的分配,以防出现资金滥用或吞并资金的现象,保证资金能够充分应用到农业企业的发展上。
3.1.2 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政府应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首先应放宽对可信贷担保物的要求限制,将一些固定资产纳入可担保范围,拓宽信贷担保途径。其次,促进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将一部分的信贷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减轻金融机构的压力,加强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连接贷款需求者和金融机构,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最后,健全并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法律体系,使农业信贷担保有法可依,保证农业信贷担保合理稳定运行,完善扩大农业信贷担保物范围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支持农业发展,规范政府对农业企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实现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双赢,进而保证农业信贷健康发展。
3.1.3 建立统一的农业信贷信息系统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业信贷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信息平台,消除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与外部的交流,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程度,逐步普及电算化,推动中小型农业企业使用计算机进行记账,解决企业财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全国联网,使金融机构能够全面了解农业企业的财务及信用状况,拓宽了解渠道,便于信用等级评估及后期追踪,同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线上可直接查询统计数据。也可与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性能完善、功能强大、运行稳定的农业信贷信息系统,完善业务分析及数据核查功能,实行数据集中式管理,建立完善的账务信息系统。
3.2.1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
农业企业应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首先,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经营,实施统一化经营、生产与服务,提升农业产品质量;其次,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防止资金滥用和误用,有效预防腐败与舞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行职务分离,避免降低失误及不合理行为,尤其要加强财务核算与监督,重视货币资金管理机制。农业企业应使股权比例平均分配,发挥管理层的作用防止股东一家独大,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充分的人才储备、日常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将客观的评价标准作为员工薪酬及职位晋升的标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3.2.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作用
农业企业过分依赖自然环境,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将遭遇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农业企业应进行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突破环境约束;采用生态化大棚及人工降雨等高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的依赖,减弱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机制,推广人工降雨等技术手段,农业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自主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推动龙头企业继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中小型企业应建立独立的科研机构,使得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盈利能力,缩短时间,提升转换效率;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产生研究成果立即申请专利,防止知识产权被盗用;引进高科技专业人才,培训科研人员,提升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实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对研发人员的学历要求,提升研发人员的质量和素质。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性行业,农业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对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从企业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农业企业的建设及融资有所启发,从而实现我国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