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探论

2022-11-24 03:07纪中强
关键词:农村基层指标体系指标

纪中强,马 越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党的群众组织力,是指各级党组织组织、动员、领导和凝聚群众等方面的力量与能力,是党内聚和外溢力量的整体性显示,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在农村基层社会,植根于数量最为广泛的农民群众之中,其群众组织力不仅关系到党的大政方针在农村基层落实的效果如何,更关系到党能否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树立起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政形象。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应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功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的内聚力与外溢力等为依据,并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实际经验,建构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一、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设定的基本依据

“以人为本”是党的宗旨和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也是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必须要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此外,党根据新时代农村的实际状况重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这一条例不仅有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而且为党有的放矢地做好农村群众工作、增强农村群众组织力提供了基本遵循。由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体系指标的预设,主要应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主要包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遵循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刻诠释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依据这一思想,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的效果,一是看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否被确立。如邓小平所言:“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1]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应把基层群众放到主人的位置,将群众视为服务的对象而不是恩赐包办的对象,甘于当好他们的“服务员”。二是看基层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了维护。“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上,农村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大小,主要是看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各界群众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满足程度。”[2]要想让基层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心甘情愿接受党的领导,我们必须让群众感受到党是他们的“恩人”,党员干部能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感同身受地帮助他们出主意、找出路,坚定地维护好他们的现实利益。三是看基层群众能否共享发展的成果。带领基层群众发展起来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让群众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否则,人民群众往往会因为贫富不均而导致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实现共享发展的状况,是考量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重要参照。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功能

习近平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3]农村工作在党的工作中有着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功能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也是群众组织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执政功能,一是政治功能,包括组织宣传群众、落实上级党组织的政治任务、完善基层治理制度、稳固基层政权等;二是社会功能,包括服务凝聚群众、教育引导群众、表达民情民意、整合利益和乡村治理等。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的成效如何,可以从其执政功能发挥的情况作出判断。群众组织力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应地也必然发挥得好,反之亦然。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功能整体发挥的情况,是考量其群众组织力建设状况的重要依据和参照。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的内聚力与外溢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是其群众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包含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及制度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内聚力和处理与群众关系的外溢力。“打铁必须自身硬”,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聚力是增强其群众组织力的基础。通俗地讲,内聚力就是要把党自身建设好,党员干部具有过硬的素质和作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到为民、亲民、爱民、惠民,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好务的思想觉悟,更要具备为人民服好务的能力。同时健全优化党内提升群众组织力的各项制度,夯实筑牢制度根基,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内聚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增强内聚力的前提下,才能具有联系群众的外溢力,做好组织、动员、凝聚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让群众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做群众工作时才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主要是指,评价指标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和评价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更新调整。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村的发展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农村群众的结构层次、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等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动员、凝聚、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而是需要通过调研把握农村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深入了解农村群众工作的新问题、新特点、新动向,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动态地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增加或删减某些指标。

(二)系统性原则

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内聚力和外溢力的综合体现,不仅体现在领导力、凝聚力、引领力等内在向度,而且体现在执行力、整合力、服务力等外在向度。因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系统性原则,要把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包含若干子系统的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把握好子系统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不仅要通过子系统科学、客观地反映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水平,还要从系统论的角度考量其综合能力。此外,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也要遵循系统性原则,通过主客观评估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内部和外部评价相协调的方式进行,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三)导向性原则

评价是改进工作的手段,评价不仅要总结过去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而且为未来的工作明确目标和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更高质量地做好农村群众工作为导向,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整合力、公信力和服务力,提高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党群、干群关系,筑牢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固堡垒。2019年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新时代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遵循,当然也是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依据。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主体是农村群众,评价指标的选设要树立“以农村群众为中心”的导向。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4]。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成效如何,不能自说自话,要始终坚持“人民说了算”的导向性。

三、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依据系统论方法,根据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要求,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践经验和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农民等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情况,同时借鉴长期从事基层党建、“三农”问题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即函询形式让专家进行集体匿名交流,通过多轮次征询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建议,经过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再对评价指标进行多轮筛选,将指标分解成一级、二级和三级,从而构成一个较为科学全面、可行性较强的指标评价体系。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群众组织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内在力量与能力的外在体现,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需从内外两个向度进行把握。据此,我们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的内在向度和外在向度设定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打铁必须自身硬。”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从根本上讲,必须在强化政治属性、政治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5]。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把自身建设好才能领导、组织和服务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具体贯彻和执行者。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如何,关系到党能不能赢得人民的认同和信任,直接影响群众组织力的效度。列宁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6]坚守科学、民主、依法的执政原则,把握“严、紧、硬”的总基调,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依规管党治党,培养一支对党忠诚、综合素质高、热心于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和优化党员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前提条件。增强党的内聚力,是为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提升党领导、组织、服务群众的力量和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外在向度,是党组织内在力量的外在延伸,是由党组织的内聚力而形成的外溢效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聚力和外溢力呈现的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内聚力强,外溢力也会相应变强,反之亦然。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聚力与外溢力混为一谈,外溢力也不是必然随着内聚力的增强而增强,外溢力需要通过在组织、领导、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与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得以提升。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

围绕两个一级指标,笔者预设了相应的二级指标,通过与专家学者、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深入交流和对问卷调查结果的隶属度分析,最终选取其中的10项指标。

从内在向度上评判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主要依据以下几个二级指标。一是政治领导力。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领导力是党政治建设质量的直接体现。新时代,站稳政治立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凝聚群众力量等,都需要以党的政治领导力作支撑。因而,从内在向度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首先要强调政治领导力。二思想引领力。“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7]435思想是行动的动力,思想引领力为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共同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思想意志不仅能够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而且能够教化群众、凝聚人心。三是组织凝聚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堡垒”建设好,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增强党组织的内聚力,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四是作风保障力。“政者正也”,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而形象本身就是政治力量。以优良的作风作保障,党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从而做到“一呼百应”。五是制度保证力。“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先进的制度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8]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党领导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也是党增强群众组织力不可或缺的根本保证。

从外在向度上评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主要从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考量,设定的二级指标包括:一是政策执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好的政策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政策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镜中花、水中月。二是领导发展力。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8]467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若要增强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必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三是利益整合力。邓小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不无忧虑地指出:“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9]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整体上看,我国广大农村已经达到或接近较为富裕的水平,但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不公等利益不协调问题随之凸现出来业已成为农村许多矛盾和冲突的诱因。因而,利益整合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四是社会动员力。社会动员力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党与群众之间相互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关键性指标。五是服务群众力。全方位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折不扣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度、信赖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二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化、细化,该类指标的设计以基层党员干部、农村基层群众的建议为基本依据,同时参照了部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最终确定了48项三级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意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重任,责任重大,工作环境复杂,工作任务繁琐。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要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效果如何,尤其要看党在农村是否具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丰富党的基层建设理论,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查摆问题,发挥好自身的功能和作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制度化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党执政根基的稳固。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评价党在农村群众工作中的成效?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如何?如何避免“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现象的发生?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寻找答案,同时也需要我们做出制度性的回应。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10]党群众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严密科学的制度能够避免随意性、盲目性,提升农村群众工作制度化水平,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障。没有科学的评价,就不能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评价是我们制定制度的依据。建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评价的原则、主体、方法和标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能够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让群众有效地监督我们的工作,而且有助于我们补齐群众工作中的制度短板,为做好群众工作建立规范化的制度。

(二)有助于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沟通与反馈的平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受生存环境、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群众的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做好群众工作当然不能靠“拍脑袋”决策,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解决矛盾问题。否则,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工作,恐怕都不能做到让群众满意,甚至会适得其反。面对处于不同境遇的群众个体和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善于调查研究,经常倾听群众的声音,学会与群众沟通,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建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当然不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到群众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打个什么样的分数上,而是要以此为平台激发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动力,密切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创建民情、民意动态沟通机制,深入了解群众的想法和需求,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三)有助于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评价机制

建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评价检视工作成效,激励和引导党员干部为农村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查找工作中的纰漏和不足;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评议接受群众的监督,发挥好群众监督主体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是农村群众赋予的,群众是权力的赋予者也是权力的监督者,农村基层党组织被赋予领导权之后需要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行使权力,以避免权力的滥用。评议的过程本身就是监督的过程,通过评议监督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中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是否有违纪违法的行为,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但不应将其定性为一份硬性考核表,更不能因之增加农村基层党组织无谓的负担。设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群众组织力的指标,主要是为了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查摆问题,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为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提供目标指引。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指标体系指标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