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斌,黄孟茹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00)
当今世界政经格局嬗变,国际形势诡谲多变,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这样一个国际和国内问题交叠、风险与机遇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该如何发展,不能不引起世人瞩目。习近平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延续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形成的群众观点,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而蕴藏于其中的人民情怀则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人民情怀凸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使当代的治国理政方略和措施成为有温度的政治实践,也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情感特点。关于人民情怀的研究,学术界刚刚起步。本文拟从习近平人民情怀的生成逻辑入手,探讨其时代性、民族性、战略性和情感性等特点,藉以探索情感因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体现及作用。
情怀是一个人含有某种情感色彩的心情或心境,以发自内心的感情为基础,与经现实感染的情绪相对应,是个人主观情感和思想的充分表达和显露。世界上任何政党的杰出领袖和普通党员都应该是有情怀的,在这种积极的心理态度的影响下,去承担伟大的使命,筚路蓝缕、百折不挠,完成伟大的事业。与其他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有着鲜明的特征,这就是“人民”二字。
自诞生以来,“人民”二字就印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抽象性理解不同,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理解是具体的。早在1847年,马克思就界定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具体范围,指出“真正的人民即无产者、小农和城市贫民”[1]。列宁继承并创新了马克思的思想,认为“人民”不仅仅含有无产阶级,更应该包括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再次厘清了“人民”的概念。1949年6月,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反之则是人民的敌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纠正了“左”倾错误,重新划定了“人民”的范围,认为凡是赞成、拥护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成员和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人民”作为一个特定内容的政治概念,其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始终不变的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传承执政为民的情怀,造就了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人民情怀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始终葆有对人民纯真而热烈的情感,满怀牵挂人民的赤子之心,发自内心、出于精神追求地去热爱人民并服务于人民。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是有情感色彩的、有温度的表达,体现的是对初心使命的勇敢担当,并通过治国理政中的各项具体实践展现出来。
习近平人民情怀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价值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理论、跨越时间和空间,正是由于其具有深刻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认识并解释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科学阐述人的本质,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通过揭露黑格尔关于君主立宪制的荒唐观念阐发人民主权的民主制国家的理想,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详细阐述为什么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直至《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推翻资产阶级最强大的武器,马克思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毛泽东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而后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逐步树立群众观点,同人民统一战线,并进一步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共和国的构想。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地位得到充分保障,又一次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客观总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本质问题,指出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展现,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落在实处的关心。其后,江泽民将人民利益置于国家发展的高度,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一次次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迈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实践,充分凸显了国家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价值的传承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创新。作为一名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是从点滴生活中凝聚而来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是党成立以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初心的缩影,是对中国共产党追求世界人民共同繁荣与幸福理念的情感补充。
自习近平从政以来,发表过多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系列讲话:从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到北京文艺座谈会上集中论述在文艺工作方面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又到十九大报告中频繁出现的“人民”二字,再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上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提出要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逐渐成为较为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
同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相辅相成的,是习近平坚持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国理政。他描绘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并用这一发展思想带领全党全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全方位多领域关注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不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还是治国理政的相关实践,其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就是习近平浓厚的人民情怀。正是因为自始至终都饱含对人民的热爱与关怀,才使得习近平在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去往何方时,坚定不移地走向为人民这条光明大道。正是由于发自肺腑地想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才使得习近平在制定国家相关发展策略时,永远从为人民的角度出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总之,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是他的精神标识和情感底色,人民情怀和人民思想有机统一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实践之中。
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由不同情感附着,人的思想的温度和高度就有很大不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温暖随和又亲民近民,能够深入人心、激发情感共鸣,正是人民情怀的作用。
习近平人民情怀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诲和熏陶。
习近平对人民的责任心、使命感,最初来源于幼年时家庭环境的陶冶。父亲习仲勋是经历战火洗礼的拥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共产党员,始终一心为民,坚持家国为重。在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的七年中,习仲勋坚持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打击国民党顽固派骚扰的同时抗击日寇的入侵,保护了关中人民群众的安全。1943年,习仲勋调任绥德地委书记。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结合绥德地区的发展情况,制定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让绥德百姓能够吃饱穿暖。2001年,习近平在给父亲的拜寿信中,提到要学习父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庭的这份忠贞忠诚的心。父亲为党和人民奉献终身的精神激励着习近平“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3]。
在习近平小的时候,母亲齐心就用岳母刺字的故事来教育他:刺字的疼铭记的是为人民的心。“精忠报国”四个字也成为习近平时至今日未曾更改的信念。
父母的赤子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习近平,在他心中种下了人民的种子。习近平认为:“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4]他在良好家风的滋养下成长,继承了父母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在“胸有家国、品自高洁”的红色家庭中孕育出了爱民初心。
习近平人民情怀的形成离不开他备尝艰辛的成长经历。
由于家庭突逢变故,未满16岁的习近平申请到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父亲受到迫害命运未卜,母亲苦苦支撑家庭,自己和兄弟姐妹因“黑帮子弟”的身份备受歧视,习近平遭受的精神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知青岁月”也不容易。当时的农村极度贫困,窑洞里到处是跳蚤,习近平被咬得浑身上下都是血包。村里缺油少粮,一年到头难得沾上一点油水,腌酸菜已经是少有的蔬菜品类。知青们没做过农活,一开始只能干挑水挑粪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计,山路窄陡,扁担把肩膀都磨破了皮。但习近平并没有消沉。他扎根农民,踏实苦干,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乡亲们眼中能“吃苦耐劳的好后生”,成长为一位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的大队党支部书记。
七年里,习近平告别了“高干子弟”的身份,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农民,吃大锅饭,干苦力活,为乡亲们解决难题,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他从不搞形式主义,不务空名做实事,在融入人民群众的过程中真实地了解乡亲们的疾苦与需求。他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是实在的、具体的。他说:“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5]
知青岁月里,习近平亲身感受到乡亲们生活的艰难困苦,也切身体会到人民群众为创造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为他干一切事情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供了本源,为他形成人民情怀打下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人民情怀的形成离不开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改革开放初潮涌动的正定,急需解放生产力,习近平也正是在这里开启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在正定工作期间,制定“正定人才九条”,邀请各领域专家担当顾问,广纳贤士;摘“高产穷县”的帽子,减负减指标,破除人民群众收入低下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正定办学条件,大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荣国公府”,以文化拉动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习近平的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求真务实,只为正定长远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习近平到厦门后,面临着城市规模小、基础设施差、工农业总产值低、市容市貌旧等问题。他提出:“我们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我们一切工作,基层最重要。”[6]短短三年时间,他骑着自行车去过厦门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进行实地调研,为厦门发展制定规划。后来虽然离开了厦门,他对基层百姓的生活仍然无比牵挂。
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时,习近平敢为人先,为国企改革吹响冲锋号角;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倡导“水滴石穿”的精神,搞以吃饱穿暖为主题的摆脱贫困、脱贫致富;四下基层,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主动贴近百姓,为人民群众找到真正的致富之路。他从宁德升迁时,老百姓自发前来送行。这不是依靠官架子就能摆出来的阵势,而是和老百姓之间真挚情感的流露。
多层次、多区域的地方工作经历丰富了习近平的人生阅历,使他的政治能力和治理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历练。他把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理论运用在具体实践之内,并在工作中融入了浓厚的情感,这为他人民情怀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最终落实在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上。
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鲜明表达了他始终把人民的梦想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国家的需要的治国理政观。
2016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针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针对当前国内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全党全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用双手闯出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在习近平眼里,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党执政的源泉和力量。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真实地享受到各项具体权益。
随着习近平的成长,“人民”二字在他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他在父母的熏陶下萌生了爱民的初心,在知青岁月中感受了人民的力量,在基层工作中磨练了为人民做实事的本领,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展现了人民情怀。习近平在不同的时期和场合始终着眼于人民的未来,人民群众也始终能深切地感受到他无处不在的关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守和创新,也是习近平的人民情怀的具体、深入展现。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最新理论成果增添情感底色,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当代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的新时代展现,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一种有温度的思想。习近平深厚的人民情怀,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价值指引,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实践中凸显了时代性、民族性、战略性、情感性等诸多特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当代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规律科学把握的基础之上,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人民情怀的时代性首先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时代的情感展现。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初就明确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毛泽东率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确立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创造性地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江泽民坚持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观点,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如今,习近平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现实出发,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他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将人民群众的地位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新的时代内涵。
人民情怀的时代性同时也体现在它始终关注当前人民群众所面临的最重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如何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安居乐业,是新时代条件下中国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习近平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针对人民群众面临的紧迫问题,在经济建设上,促进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进程,提升民生建设水平,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人民群众全方位感受到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为人民的创造导向,指出文艺创造不是空中楼阁,其根本来源是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其根本价值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其根本目标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生态建设上,划定生态红线,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绿色生活,创造美好家园。习近平理解人民群众渴望更高的物质生活、更好的社会条件、更丰富的精神产品、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需求,并着力解决,赋予了人民情怀更深层次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究其理论渊源,一是主张“以民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坚持“群众路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将习近平的人民情怀刻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
人民情怀的民族性首先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上。民本思想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是他人民情怀的情感根源。习近平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出:国始之于民。人民之于国家,重如千钧,人民乃固国之根,唯有根须繁茂,方能生命旺盛。习近平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表达出自己时刻牵挂人民群众,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真情实感。习近平引用“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强调要重视民众的意见,关注民众的需求,回答了“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人民群众最能体会出政治治理的真实状况,政策合乎实际,人民生活安稳,自然能够获得人民满意的评价。习近平在经济发展中凸显人民利益,在政治建设中强调人民地位,在社会生活中肯定人民价值,他将厚重的人民情怀融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民情怀的民族性同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群众路线上。旧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便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动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毛泽东认识到必须要动员和依靠人民,主张人民自我解放,强调党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方法,为群众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战争年代的群众路线进行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从人民群众中吸收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对群众路线的坚持;江泽民要求领导干部应亲自听取群众呼声,深入群众、团结群众是党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胡锦涛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创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进行社会管理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更加重视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扬,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基层改进作风问题,真抓实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坚持群众路线,本质上就是坚持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而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均彰显和传承着这样的人民情怀。
领袖人物的作用,就是以自身的特质影响历史进程。这就需要领袖能够洞悉时代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领袖气质,全面规划、统筹协调,推动事业发展。习近平在赋予“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情怀的同时,展现了卓越的战略眼光。
人民情怀的战略性首先体现在“四个全面”的宏伟规划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妥善处理各类矛盾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政策,把公私兼顾、军民兼顾落到实处;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转折关头,提出“三步走”战略,为改革开放事业夯实了基础;江泽民从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要求在改革中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给予这一方针更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丰富和升华了统筹兼顾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方法,坚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党和国家锲而不舍追求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梦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中华大地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信心百倍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体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尊严感、价值感。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人民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具体更实际的民主政治权利。全面从严治党立足群众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保持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习近平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内监督,要求党建工作围绕人民,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体现出习近平心系民众的人民情怀。
人民情怀的战略性同时体现在五大发展理念始终聚焦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昭示着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为转变中国的落后局面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为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探索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鲜明号召“发展才是硬道理”,对内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制度体制不断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借鉴优秀经验,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江泽民认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阐明了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锦涛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发展理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使党的发展理论升华到新境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人民群众勇于开拓创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让人民群众通过创造实现人生理想,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悬殊、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失衡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绿色发展理念旨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舒适、纯洁、绿色、健康的高质量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开放发展理念旨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和开放程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发展领域和发展空间,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中国自信”。共享发展理念是为了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主体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所在。五大发展理念更是习近平人民情怀的充分体现。
在一般意义上,情怀是指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并不具有感情色彩。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使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浓郁的个人情感,他的人民情怀也就有了深厚的情感融入,并展现在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人民情怀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习近平总是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在知青年月中,他简单淳朴地想以陕北农民的身份为梁家河人民做点实事,用实际行动带领当地群众开创了红红火火的新局面;在河北正定,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200多个村子,和群众同吃“大锅饭”,在群众中感悟民生冷暖,敞开县政府的大门倾听人民的意见;在福建宁德,因为交通不便,群众要想到地委来反映情况比较困难,习近平就安排干部直接下访,亲自接待群众了解情况,回应民意呼声;在福建福州,习近平“一餐一饭系心间,一举一动为人民”[8],带动市委班子面对人民事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努力把群众的事情在基层就解决好。习近平把深厚的情感融入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亲身体会百姓的悲欢喜乐,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才能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人民情怀的情感性也体现在习近平矢志不渝的人民立场上。党的历史印证了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习近平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9],认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10]137。习近平坚定人民立场,始终从人民的角度思考国家民族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并认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11]。他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体现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人民情怀的情感性还体现在习近平质朴温厚的群众语言里。习近平善用“群众语言”,言语质朴、情真意切。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道理,他更愿意用朴实的、人民能够听懂的语言去阐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百余次重要讲话,都是使用轻松自然的话语和姿态,尽最大可能在语言上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保持与普通群众的密切接触。十九大报告的外籍翻译之一、老挝专家拉姆恩·乔维吉对习近平的印象就是“平易近人,衣着、说话、笑容等都很接地气”。习近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群众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从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0]144他立足于时代之基,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为指导,继承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秉承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路线,将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融入战略思维,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最终落脚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彰显了他人民至上和以人为本的人民情怀。
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脚踏实地为人民做实事,这不仅是习近平人民情怀的丰富内涵,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科学把握习近平人民情怀在其治国理政中的生动诠释,科学领悟人民情怀这一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有助于在实践基础上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有助于从全新视野深化对党和国家执政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倍道而进,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为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