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华俏,李 煦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12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社会由原始迈向文明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强调让涉农高校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定位耕读教育的时代内涵、明确其实施路径,已然成为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迫切要求。那么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在耕读教育的背景下能否做好农耕文化教育的服务工作,推进传统农耕文化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素养课程共同发展,使涉农高校的学子树立关爱“三农”、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呢?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农耕文化教育实践探索为例,解读该项实践的架构及成效,探索“耕读相兼”的农耕文化教育新模式。
对涉农高校的学子而言,农耕文化教育是提升专业认同的必要方式。只有让学生走进农村大地、走向农业生产、深入农耕生活,体验寒暑、历经春耕秋收,才能在实践中体会“耕耘”深意和“收获”快意,将理论认知深扎于田野沃土。我馆为突破农耕文化课程的发展困境,推进学校的大思政格局建设,从我馆实际出发,契合“耕”与“读”的特点,在融入“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农业生产规律及“三余读书”耕读文化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地域特色构建了能充分体现校本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两馆一基”农耕文化教育链。
“两馆一基”农耕文化教育链是指高校图书馆结合本馆馆藏资源、本校教学资源、农耕博物馆资源和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资源,通过重构耕读教育的伦理空间、认知空间以及情感空间,使农耕文化教育贯穿学农、知农、爱农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育链中3个单位协同合作,互惠互益,不仅实现了传统耕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构建了具有现代特色的耕读教育新范式,形成了图书馆的一项特色服务。
“两馆一基”农耕文化教育链框架设计4个节点,即图书馆开设农耕文化课程,实施农耕文化理论知识及传统农业技术教育,形成农耕思想观念;博物馆开展农耕工具演进展示,农耕场景再现和农耕古籍、图片、图画陈列,塑造农耕思想认知等活动;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实施劳动实践、农艺学习、农耕文化应用及艺术创作;最后回归图书馆的耕读书院,评选耕读大使,分享阅读心得,开展以耕读为主题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引领文化传播。这4个节点融合了现代科学思想知识体系,形成知识传授、认识体验、应用实践、阅读分享四位一体的教育链。其内在驱动机制是:教师引导→学生启蒙→教师设“榜”→学生增强农耕文化意识→教师进一步解惑→学生建立正确的农耕文化价值观、“三农”观和现代世界观(三观)。
“两馆一基”农耕文化教育链是一个渐进的摸索过程,版块的设计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推进的。根据农耕文化教育链的设计理念与框架,服务内容将通过以下这4个版块逐级递进实施。
1.2.1 图书馆文化理论学习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理论学习中不仅要包含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内涵与特征以及功能与价值等,而且要赋予传统农耕文化新时代的内涵,形成既有传统文化深度又有现代实用科技的综合性耕读教育内容体系。我馆在正式开设农耕文化课程之前为了普及相关知识,分别于2017和2018年举办了农业文献和科研成果展以及“改造传统农业”阅读作品展。通过连续的宣传和报道,为2019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及留学生开设农耕文化课程奠定理论基础。2020年我馆联合院系专家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启动《农耕文化》教材撰写。其课程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仔细挑选并加以提炼,不仅有农史农俗、农耕器具、人文故事、民风民俗、乡村治理和乡村艺术等知识,还涉及了农业科技创新,将农业政治法规、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等都纳入了内容体系。2021年成立湘农读书讲座,举办了“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立德树人”“乡村经济”“乡土中国”等一系列以农耕为主题的经典农学著作阅读分享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穿耕读教育始终,让学生在学习农耕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家国情怀与“三农”信念。
1.2.2 博物馆认知体验
博物馆在农耕文化教学中具有展示手段多样性、展示方式直观性和叙事方式故事性等优势,能全程化、全媒化、全域化地再现某个知识点,让大学生在实景中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全方位提升个人综合能力[1]。我馆借助地域优势于2019年与隆平水稻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在多次的信息资源交流互动后于2021年共建思想教育基地,水稻博物馆也成为我校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与教学的新阵地。我馆支援隆平水稻博物馆古旧农书1万余册,并选派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到博物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对展品陈列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隆平水稻博物馆则配合农耕文化课程教学给予学生稻作文化、农具的变迁和二十四节气等认知体验。博物馆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传承农耕文化的兴趣,增强理论学习效果,是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
1.2.3 农耕基地教育实践
现代农耕文化教育应注重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意、建立对“三农”事业的情感认同。我馆联手隆平稻作公园建立了双向服务通道,图书馆农耕课程老师在春秋两季带领学生到基地体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让学生走下农村,走近农民,在劳动中实践农耕文化及农业理论、技术,运用、创新农耕文化。稻作公园则聘请我馆的农耕文化课程教师为美学顾问,协助隆平稻作公园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在隆平稻作公园的业务骨干中传播农耕文化的理念和思想,提供“稻作文化”义务教学服务,引导并助力隆平稻作公园开展“稻作文化”研学[2]。暑期与院系共同组织学生到乡村基地开展“科技支农”社会调研实践,通过走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唤醒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记忆,培养他们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意识,为农耕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1.2.4 “耕读书院”引领新时代阅读
我馆与新华书店合作在图书馆馆舍内进行局部空间改造设计,结合校园文化和农耕文化特色打造了“耕读书院”这一多功能、复合型、体验式的具有浓郁农耕文化氛围的阅读场所。“耕读书院”的建设是我馆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内容,是校园文化、特色农耕文化和终身阅读理念推广的体现,也是我校以“农”为特色创建的文化品牌形象[3]。书院不仅为图书馆的农耕文化课程提供所需教材和共读图书,并通过统计借阅图书排名、阅读分享和阅读效果3个纬度评选出“耕读大使”,成立“耕读大使团”。书院内定期举办以耕读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由“耕读大使团”的成员们在书院的研讨区分享农耕文化学习心得,引领新时代阅读。参与耕读文化课程学习的同学们还可以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交流“晴耕雨读、昼耕夜读”的耕读生活。“耕读书院”赋予了图书馆更多的灵魂与活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分享阅读、交流体验和传承农耕文化的家园。
经过5年的摸索与尝试,“两馆一基”农耕教育文化链已成为我馆的一项创新特色服务和我校耕读教育的主流模式。以下将探讨该项实践的成效与有待改进之处。
我馆的农耕文化教育充分利用了学校、专业和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在对涉农专业人才的教育中,植入了文化育人功能来满足当代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两馆一基”教育链的引导,学生通过“耕”体验了“读”的宝贵,通过“读”内化了“耕”的精髓,学生们耕耘于教室、实验室和基地之间,接触水稻栽培育种、稻田生态种养和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从对专业、对劳动不感兴趣一知半解,逐渐变为主动投身其中深入学习,进而建立涉农高校老师和学生对“三农”事业的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在“三农”中寻找人生的目标,坚定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使通识课程、实践课程和专业课程相互融合、互通互补,实现了传统农耕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农耕文化教育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范围,使图书馆服务对象由本校学生拓宽到社会大众;服务层次由教学服务提升到文化服务;服务内涵在农耕文化理论基础上,植入红色文化、耕读教育精神、新时代劳动精神教育;服务影响由图书馆辐射到全校及相关单位。“两馆一基”农耕文化教育链沉浸式教育方式吸引了我校20个专业28个国家1 000余人次学生选修农耕文化课程,这为湖南农业大学的耕读教育创造了良好氛围。与隆平水稻博物馆、隆平稻作公园的联盟在深化农耕文化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助力了“隆平水稻博物馆”的建设,并为隆平稻作公园的研学项目提供了文化服务支持,促进了当地的农村建设和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耕读教学团队还受邀完成了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活动的申报与执行,并受到《湖南日报》《红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推动了我省耕读教育新高潮。
2.3.1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教师的价值观和教学能力对课程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团队的结构中既要有专职开展农耕文化理论课程的教师,还要有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耕读教育的专业教师,以及一大批手工工匠、非遗传人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特聘教师,教师之间深化合作,积极探索当地特色农耕文化,力求提升课程教学内容,共同挖掘特色农耕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在教学水平上,学校应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提供教师参加培训、考察交流机会,以及到基层农村挂职学习的机会,持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教学能力、设计耕读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在指导学生实践中处理团队合作、危机公关和安全事宜等方面的能力。
2.3.2 深化产教融合,拓展耕读教育的实践形态
涉农高校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自然观以及道德观,构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课程实践模块。通过结合学校和当地的地域特色资源,探索田间劳作、社会实践、趣味游戏、艺术创作和赏析等种类多样的耕读教育实践形态,将农业生产、农耕民俗及民间文学巧妙地融入耕读教育的全过程。比如:举办农耕诗词朗诵比赛、农耕场景的舞台剧表演、农耕文化知识竞赛、非遗文化寻访采集和农耕教育基地生产实习等。让农耕文化教育融入大学各个阶段的德智体美劳课程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实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育人”目标,进而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升其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4]。
2.3.3 多方合力,协同育人
农耕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全的领导机制。图书馆应牵头成立高校的耕读教育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全校的农耕文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实习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让耕读教育的各环节都能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持续发展的协同育人体系。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媒介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做好农耕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工作。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和新闻媒体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将农耕文化通过短视频、宣传片和舞台剧等方式展示给在校大学生,以扩大耕读教育的影响范围,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力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培养其奉献担当的精神[5]。只有学校、社会、媒体的多平台合作才能让耕读教育真正成为串联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学校与社会、农业生产和专业文化的纽带。
2.3.4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教学评价反馈机制能从多角度反映出农耕文化课程教学的效果,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农耕文化知识并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课程高效持续地发展。学校应将农耕文化课程的教师团队及参与学习的学生全部纳入考核评价主体,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进行及时跟踪记录,全面掌握学生对农耕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思想价值观层面的变化,并针对农耕文化课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实时动态调整,从过程中展现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农耕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涉农高校图书馆如何赓续农耕文化、传承文化底色,做好农耕文化教育服务,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馆将以新农科建设为特色,以“农耕文化”为桥梁,将高校的专业课程、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贯穿在一起,从而辅助涉农高校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