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帅,董晓薇,李潘坡
(1.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35;2.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高职教育作为劳动力供给侧和涉农产业需求侧的结点,三者之间动态影响。高职教育是乡村技能人才的供给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办学模式不断革新,但在人才培养、课程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难以满足乡村技能人才振兴需求侧的诉求,造成培训内容与乡村技能人才培训需求相脱节。面向乡村技能人才培训的供给与乡村产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体系供给不足,涉农高职院校较少,且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和北部地区;二是高职教育内容供给不足,涉农专业能够向乡村振兴输送技能人才,然而涉农高职院校匮乏,非涉农高职院校开设涉农专业偏少;三是高职教育制度供给不足,高职教育重学历轻培训,如何因地制宜建立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制度,亟待破解。
高职教育作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赋能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大有可为,但目前,高职院校针对区域内乡村技能人才的培训效果不理想,高职院校面向乡村技能人才的培训在项目设计上,存在培训对象识别不精确,培训内容脱离实际需求及培训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培训对象参加培训动力不足,难以满足培训对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同时,由于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培训标准、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培训效果和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大智移云技术的发展,乡村振兴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农业领域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应向政府、高职院校、农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培训模式发展。然而,在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实践中,政府统筹乡村技能人才培训的治理力度不够,相关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不到位,高职院校面向培训对象识别不精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需求方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需求难以满足,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培训平台,形成一个不同角色分工和功能定位的主体结构,成为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技能人才培训的必要前提。
产教融合,校企、校农合作是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技能人才振兴的必经之路,然而,高职院校针对区域内的技能培训,多数选择行业内经济效益好、发展规模大的企业展开,较少考虑到乡镇中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校农合作力度不够。但是,在实际生产经营中,乡镇中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专业技术的供给、技术人才的培训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高职教育作为横跨教育链、技术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结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是新时代赋予的选择和应承担的责任。
政府主导型培训模式是指通过政府农业项目、高职院校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或者创业扶持的形式来培训拔尖型乡村技能人才,以政府部门或者高职院校为培训主体,通过开展与农业项目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方面的知识为培训内容,提升乡村拔尖型技能人才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该模式能够在政府的推动下实现资金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覆盖范围广泛,保障力度较强,但是容易出现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资源配置和培训监控难度大等问题,需要有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培训标准等制度予以保障。
政企配合型培训模式是指通过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相配合,由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依托半市场化的形式来培训生产经营型和技术服务型的乡村技能人才,以农业科技园区、农技推广机构或农业科研项目单位为培训主体,通过开展与科技示范基地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技能为培训内容,实现乡村技能人才科技知识、生产技能、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的提升。该模式能够将先进的技术予以推广,满足乡村技能人才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示范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对农业技术和培训人员的要求较高,推广范围受到限制。
市场运作型培训模式是指通过自由市场运作的方式,由农村产业化组织提供保障,培训生产经营型的乡村技能人才,以农民合作组织或者农业企业为培训主体,通过开展与区域特色农业相关的农业标准化流程、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营销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为培训内容,提升区域农业产业或者农业企业技能人员的技能水平。该模式在培训内容上能够与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相对接,培训的针对性强,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是因严重依赖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导致应用区域较窄。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应向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式发展。政府、高职院校、农业企业及农户等构成了乡村技能人才培训的参与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引入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乡村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自媒体、在线直播等途径,通过乡村技能人才协同培训平台数据资源,整合优势培训资源,拓展培训项目,配备优质师资,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不同培训目标,选择最优培训模式,满足参与主体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解决参与主体之间培训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培训质量,实现多元参与主体互利共赢。
高职院校赋能乡村技能人才培训以政策引导和乡村产业需求为起点,依托培训平台开展培训,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同时,政府要转变职能,发挥政策规划、协调监督的角色定位,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市场配置机制,实现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多元主体的利益整合;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高职院校、农业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农业专家等,积极参加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建立参与主体地位平等的对话机制,促使参与主体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决策。同时,政府应通过财政专项拨款、税收减免等经济手段予以支持和鼓励,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等信息工具及时发布培训信息,加强信息传播;高职院校、社会公益组织等参与主体应强化专业支撑和社会公益宣传,形成一个完善的治理工具体系。
乡村技能人才培训需从多维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平衡积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价,能够从不同维度评价多元主体参与培训项目的绩效。从财务维度评价培训项目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方面创出的经济利益,从客户维度评价乡村技能人才关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收获大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从内部运营维度评价参与主体在组织管理、项目选择、培训投入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从学习与成长维度评价乡村技能人才在学习获得度、知识运用程度、技能水平提升等方面的技术赋能程度,依托培训项目,从平衡积分卡的4个维度,可以全方位评价培训项目的实施绩效。
推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依托培训项目,引导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优势,组建涉农专业群,针对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开设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农林经济管理等涉农专业,打造一批涉农特色专业集群;构建乡村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发挥高职院校的训育功能,建设校企农共享的示范性培训基地,为培训项目实施提供软硬件保障;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和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以产业学院为桥梁,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提供科技普及、文化传播等社会服务,多维度、多层面提供高职教育的培训输出,满足乡村技能人才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
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应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强化精准培训,适应农业信息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开发培训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和培训标准,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乡村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工匠精神;创新培训模式、方法和途径,依托培训项目,采取“互联网+在线课堂”“案例教学+现场模拟”“基地培训+生产指导”等方式,突出培训的需求导向;依托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等作为培训基地,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训育结合。同时,应加强培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培训内容建设和培训制度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能过硬的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团队,提升乡村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战略。
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向多元化方向推进,政府、高职院校、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等应明确自身定位和分工,政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承担监督管理、沟通协调的职责;高职院校发挥乡村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等训育功能;农业企业参与培训方案制定及项目指导,促进校企、校农合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参与培训,认真消化吸收培训内容,发挥工匠精神。同时,根据培训项目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培训模式,驱动政府、高职院校、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融入到乡村技能人才培训的队伍,形成多元协同参与的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共同体。
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在整体上要引导农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乡村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试点,引导农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技能专家与高职院校教师联合制定乡村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培训教材、校企共建实践培训基地;同时,深化校农融合,促进专业与农业产业相对接,推动涉农专业群面向乡村技能人才振兴;推动定向培养,依托培训项目,开展订单班培训,通过产教融合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促进校村合作,把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引入农村;促进校农合作,在高职院校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共赢机制,实现校企、校农深度合作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