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白城市农牧机械化研究院
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烦琐、系统的工作,具体包括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保管等。档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为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开辟了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引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逐渐构建网络档案管理平台,优化和促进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技术为档案管理、文化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契机,突破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桎梏,推进了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大数据技术的不可控性,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当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学会趋利避害,优化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跨入新的阶段,踏上新的征程。具体从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手,阐述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改革发展的主要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剧烈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档案管理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它能够很好地记录过去,反映历史,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指导和数据支撑。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迎合时代的变化,顺应时代的潮流,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时代改革的重大时机,加强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工作的创新力度,推进整体的创新进程。大数据技术的主要优势能够为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改革创新保驾护航,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
档案是一种最根本、最原始的记录形式,作为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及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其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档案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和图片,还可以是雕塑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档案的记录形式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直观,包括音频、影像等。档案管理包括多个环节,即档案收集、整理、价值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统计、编辑、研究、提供使用等,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必不可少。也正是因为多项工作内容之间的有机整合,才形成了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作为国家重要的文件信息系统,是整个社会信息的核心基石[1]。
在大数据背景下,新技术为档案管理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使档案管理呈现出更强劲的生命力。另外,可以将档案原本的旧形式转变为新形式,以大数据技术为桥梁,将纸质档案、泥板档案及石雕档案等进行扫描,转变为电子档案,其在形式上发生了质的改变,让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充实。这既能节省档案的保存空间,延长保存时间,又能优化档案的使用价值,整体上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
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国家层面立足于整体和长远发展,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长远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是国家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量,文化氛围对提升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具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给予社会民众潜移默化的熏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另外,文化建设也能够推进档案管理的新发展,提升其文学性和艺术性,丰富其内涵,以此使得社会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状态。
档案建立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有效利用档案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撑。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整体的模式比较落后,整个工作环节比较枯燥、乏味、无趣,人才的引进也相对困难,往往会降低人才引进的门槛。这说明参与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工作思维比较落后,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没有有效衔接大数据技术来开辟新的管理、发展思路。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都以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此外,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更多的是按部就班、机械重复地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资料的破损与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这不利于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2]。
当前,由于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信息素养不高,档案管理缺乏技术和硬件设施的支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纸质管理为主。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纸质档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档案资料缺失、损坏。而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建设,则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但当前档案管理没有衔接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加上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难以满足时代对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这导致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出现了滞后性、落后性,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整个工作进度变得更加缓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机构和组织也在发生颠覆性变革。有些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但同时也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如何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分工、有机合作,有序、顺利、稳定地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发展和文化建设工作的新进程,是目前工作人员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信息化建设着重强调相关档案资料的统一调用,从而使基础性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标准、科学、合理,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便利。然而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则是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各种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各类档案之间的兼容性比较差,这导致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和文化数字化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3]。
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档案资料的“搬运工”,其实不然,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远不止这些。档案管理人员在完成基础性的工作任务后,还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研究,将工作的重心从“搬运工”转变为“美化工”,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管理人才。
首先,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深刻的认知和领悟,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岗位职能培训,提升其信息素养。在大数据背景下,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员,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觉能力、信息敏感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强化自身的新技能,提升信息素养,能够运用自己的各项能力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创新,构建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并通过搜索引擎快速获取一手档案资料,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最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更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所以档案管理机构应该不断引进更多高质量人才,为整个工作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融入更多的新理念、新模式,使整个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保持活力[4]。
在大数据背景下,全面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注重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软件建设。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烦琐、复杂的原因在于以管理纸质档案为主,其数量过多,在整理和收集时非常麻烦。所以为了突破当前所面临的管理瓶颈,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桎梏,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优化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加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档案管理机构应该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加强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设。这可以使各个部门之间统一调用各种档案资料,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同时也能够方便各个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合理利用,以此探索出一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新路径。
在软件建设方面,可以组建一批高质量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他们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多样化途径,开发各种检索工具,能够快速、精准地找到需要使用的档案资源,提高工作的便利性,让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更具有活力、更加有序。
建立规范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供行为规范指导。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制度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更好地满足时代对档案管理提出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档案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创新改革至关重要。比如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优化人才引进制度,在数字化背景下,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专业队伍的构建。
此外,还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检查,并对具体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基于制度的支撑和引导,档案管理人员之间可以有效配合,并进行及时调整,这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二者密不可分。档案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料,具有多元的价值和丰富的功能。然而很多档案工作人员文化建设意识薄弱,导致档案文化建设的进程相对缓慢,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状况,注重从意识领域进行转变。当前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文化建设意识的培养和引领,加强对档案文化的宣传力度,明确档案文化的定位,开发档案文化产品,让档案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
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紧密相连,二者相互成就、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档案资料能够呈现出某个时期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格调,同时也对社会文化的整体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文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落脚点。而如何加大档案文化建设力度,首先应该提升档案文化的定位,奠定档案文化的调性,加强档案文化宣传力度。
档案文化本身属于一种静态文化,如果不加以传播、弘扬,就无法被广大的社会群众所知晓。所以当前相关部门应该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类平台,加强档案文化介绍、普及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文化。同时在传播档案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培养社会大众的文化自信[5]。
相关部门则应该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化运用,丰富档案的内涵,优化档案的形式,以文字、图片、音频等方式介绍档案知识,使档案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让档案具备更多元的文化韵味,提升其文学性和艺术性,以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扩大档案文化的服务范围,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对档案和文化产业的打造,以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进一步发挥档案文化的影响力,让档案文化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引领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从文化市场着手,构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对市场的分析,明确市场对档案文化的需求,精准定位档案文化的角色,奠定档案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构建数字化文化档案,推进产业链发展,将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迎接挑战,牢牢抓住机遇,优化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文化建设力度,重视档案文化产业的打造,开辟出一条更广阔、更自由、更具有前景的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道路,充分凸显档案的价值和优势,以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