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纪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推动技术创新为显著特点的元宇宙等一系列技术变革构成了当下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暨新闻传播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近日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江淮论坛》《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传媒观察》《教育传媒研究》等杂志社协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杂志社共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在线上和线下参会。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杨柏岭主持开幕式,安徽师范大学彭凤莲副校长致欢迎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作为学界代表致辞。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寻踪与现实启迪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建设发展过程中党对新闻传播工作的核心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勇教授认为,当前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理论阐释,全面梳理互联网环境下新闻实践的基本理念、原则、方式方法,充实和完善新闻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构建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地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朱鸿军提出新闻传播学要结合中国特色建立本土知识体系。他指出,在目前教学与培养中,西方新闻学的印记十分深刻,传播学概念本土发展不足,并对未来学科发展进行了预测。
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振祥教授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期间各项新闻传播方针、策略归纳为善待记者、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四个方面,强调在政府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以及党的喉舌的重要作用。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沈正赋教授对新闻舆论工作与意识形态建设的联系和影响进行深刻解析,将意识形态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影响归纳为营造社会与理论环境、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战略思域、充分发挥和拓展新闻舆论构建三个方向。
在分论坛中,人民网安徽频道编辑中心主任李阔结合人民网媒体融合创新,提出了党性原则、按新闻规律办事、以人民为中心、正确舆论导向四大融合创新路径;合肥工业大学人文与传播系副主任王剑飞副教授在将新闻观与出版观进行诸多对比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中国化构建与逻辑演进展开了详细论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邓涛副教授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文风建设中总结出宣传工作要提倡讲短话、讲明白话、讲管用的话;合肥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王书川、魏修治通过分析热播剧《觉醒年代》的出圈,对主旋律影视的创新生产与传播策略进行了较深入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新闻传播领域,《传媒观察》主编助理颜云霞通过对中央政策、新闻传播界的重要期刊专栏以及学术成果发表量等方面的回顾,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视角需要不断被拓宽;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叶盛世提出了全党及全国人民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思想,要強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铜陵学院杨龙飞副教授认为党的思想理论传播核心要义是实现理论的通俗化、普及化、群众化,在新媒体语境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存在产品、传受、渠道、推广分众化四条实践路径;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朱晓凯教授及其研究生蒋冰倩总结出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外国记者交往中的超强亲和力、说服力、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五大特点;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王仕勇教授提出,要从接轨和自觉内外两个层次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土化,解决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中的真问题,并把实践中的经验概念化。
二、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元宇宙世界对新闻传播学的影响与启发
元宇宙技术的潮流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具象意义上的关于数字文明社会的未来景观。
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数字文明时代是社会的媒介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过程,而元宇宙即人类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元宇宙的实现过程最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过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沈阳教授以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系列成果展示了国内元宇宙实践领域现状,以三维化、三元化、三权化分别概括元宇宙的定义,从哲学角度阐释了元宇宙对用户的实现在人类哲学意义上的三种需求和三重满足;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陈龙教授表达了对元宇宙制度化构建的规划与想象。陈教授认为元宇宙制度化构建困境在于虚拟现实的制度体系始终不能替代现实世界制度体系,未来传播制度构建的出路是现实与虚拟制度互嵌的长期动态过程。
围绕着元宇宙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产生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诸位学者在分论坛中各抒己见。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兼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唐远清教授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重角度对元宇宙发展提出建议;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博士生导师吴锋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主播发展加快了当前传媒行业媒介融合的进程,但也要加强内容把关和深入思考,克服机器生成内容的模式化和浅薄性;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来安教授表达了元宇宙背景下的广告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元宇宙背景下广告的变化,并将元宇宙为广告带来的变化放入人类传播发展史中思考;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程忠良教授提出元宇宙时代的媒介产业既需要在管理层面着力,也要坚持决策过程中人的主导作用。
三、新闻传播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各新闻传播院校讨论的重要话题。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严三九教授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略,其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党建引领、品牌项目五个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晓锋教授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为例,在学院发展脉络、办学理念、学科特点、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展开纵向比较,对当下一流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本次论坛分成了新闻学建设和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两个分论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加彪教授以《新文科建设宣言》为切入点,认为新文科建设给传统的新闻传播学提供了发展契机,新闻传播卓越人才的培养需要“新文科”建设土壤环境;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爱凤教授认为,要从国家、行业、教育三重角度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以精准、精进、精品的标准适应目前不断变化发展的传媒行业;新华网安徽频道主编、主任记者汤阳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孜彦从业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认为要把高校打造成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第一阵地,媒体机构应成为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充电站”;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姜德锋副教授充分讨论了“新闻学+外语”教育的创新可能性,在国家培养对外传播人才、应对国外舆论等方面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朱江丽副教授分享了南大新闻学在学术交叉、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培育等多个方向的专业建设路径;安徽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主任、博士生导师肖叶飞教授从团队建设、平台建设、课堂思政建设三个角度阐述了安徽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搭建全方位、全过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系的过程;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朱松林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新闻教育范式转变需要从教师教育方法和专业核心课程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塔里木大学王中伟副教授提出了以影像化案例教学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可能路径;成都体育学院讲师成帝成从理论困境、传播困境、现实困境三个维度讲述多元联动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
聚焦于广告学专业建设的讨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新利教授从新时代、新文科、新技术背景对广告学专业建设进行了解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报主编、编审陈博及其研究生吳卉仙提出了广告学科业界理论创新及国际话语权不足、学术自信不够的困境;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佘世红副教授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建设为分享主题,在成果展示、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与同行分享了宝贵经验;铜陵学院广告学主任钱敏副教授亦从专业发展沿革、专业建设思路、实践教学改革三个角度就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尝试进行了交流。
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的交流中,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任林燕副教授从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平台构建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思考与建议;铜陵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主任姚小烈副教授从服务网络强国战略、立足媒体融合发展、培养复合传播人才三个角度分享了铜陵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人才方面的经验。
中国传媒大学詹新惠教授在同数据新闻方向的学生交流中对专业建设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数据新闻学生的培养要加强在数据敏感度、技术更新、团队合作、数据新闻细节等方面的把控;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清果教授总结了开展华夏传播研究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认为学科建设要继续推进传播观念和理论的系统建构,对社会主战场和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勇于面对,要全方位地参与社会和国家治理实践中去。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梅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闭幕式。本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暨新闻传播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元宇宙、新闻传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探讨,在秉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放眼于未来的新闻传播路径和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对新时代的传播和传播的新时代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前瞻性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