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2021年初,教育部发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南》提出“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方式,深入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理应发挥关键育人作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构建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2]。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全过程的重要学习主题之一。
当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偏重知识讲授,忽视价值内化;偏重单篇设计,忽视整体架构;偏重课内学习,忽视课外拓展。为解决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将教材中所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有序推进、长效落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进阶。本文以部编教材中“传统节日”内容为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进阶路径。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载体主要包括历史故事等人文典故、传统节日等基本常识、传统医药等科技成就、民间艺术等特色成就。其中,“传统节日”相关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材编排中占有较大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传统节日”相关内容分布
通过对教材中“传统节日”相关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
其一,教材既介绍了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经典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介绍了各少数民族、各地区的传统节日。这就充分体现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一中华传统核心思想理念。
其二,教材不仅关注各传统节日的习俗,更关注习俗背后积淀的丰厚文化。例如“中秋节”不仅要吃圆圆的月饼,挂圆圆的灯笼,赏圆圆的月亮,更传递着“人团圆、国团圆”的美好祝福与期待。
其三,同一节日在不同的学段重复出现,其目标指向有所不同。如“清明节”在三年级教材中指向的是感受节日中对亲人的思念与缅怀,在四年级教材中指向的是对于传统节日中的风俗,如何结合时代要求衔接古今,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面对丰富的教材内容,笔者依据新课标、《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要求,厘清小学阶段基于“传统节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并明确要分级达成的学段目标。(如表2)
表2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基于“传统节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第一学段以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了解春节、中秋、重阳等有趣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里浓浓的团圆情感,培养学生孝老敬亲的品行。
第二学段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传统节日背后的美好祝愿和情感,并对传统节日中的习俗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第三学段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重点,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螺旋上升式的学段目标达成中,最终实现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三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在教育内容上,过去的传统文化教育往往选择经典的内容。虽然经典的内容有其价值,但是由于它的成人化、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取向,则会造成它与儿童经验之间的冲突。”[3]要让经典的传统文化与学生当下的真实生活双向对接,就要坚持儿童立场。“通过发掘儿童因素,我们可以做到寓教于乐、以小见大、润物无声,让儿童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实现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的有效对接,逐渐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和认同,避免假、大、空的灌输式教育。”[4]根据三个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第一学段的学习方式以游戏体验为主,第二学段以合作探究为主,第三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经历体验、感悟和行动的历程,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如图1)
图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方式的进阶
第一学段,以游戏体验为主。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胜,乐于接受新鲜好玩的事物,同时,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在这个学段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学习“快乐过新年”时,可以在读春联中感受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在现场贴春联、贴福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团团圆圆过中秋”时,可以尝一尝不同种类的月饼,做一做简易的灯笼,写一写美好的祝福。在游戏化的体验活动中,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生活经验被充分激发,感悟和体会更加深刻。
第二学段,以合作探究为主。中段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较之前有一定的发展,在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同伴交往等方面具备了初步经验。在这个学段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例如,在学习“我们当地的风俗”时,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各地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可以通过多途径调查的方式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加以变革的风俗。在充分的资料查找、调查研究之后,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交流,在合作探究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创造性传承。
第三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逐渐增强,同时,随着生活领域的拓展,他们乐于参加社会活动。在这个学段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思悟行。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介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还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去体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加强课内课外联结,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无论是游戏体验、合作探究,还是实践活动,都要始终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让学生完整经历真实性体验、自主性反思、创造性传承的全过程,以此来达成基于“传统节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
“德育引导的根本要旨是在把人培养成自觉的生活建构者。”[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难点在于很难真正将课堂学习所得内化于心从而外化于行。以作业的进阶为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作业长期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空有形式、成效甚微的尴尬局面,还可以有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生活的建构。
第一学段,以践行类作业促行为落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知、情、意、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般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解决了知与情,意与行的实现有待于课后去落实,而课后的实施情况与具体效果常常被忽略。在低年级,可以通过设计践行类作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认和实践转化。以“团团圆圆过中秋”为例,在课文第三框“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中,教材重点介绍了重阳节的习俗,课后可以依托“我给老人送温暖”行动卡,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老人,在社区、在社会尊敬老人,并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长期坚持,解决知情意行中“意”的问题,将尊老、敬老化为实实在在并久久为功的行动。(如图2)
图2 “团团圆圆过中秋”课后作业设计
第二学段,以调查式作业促生活融通。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带着生活的经验和体会进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实施,帮助学生唤醒经验,从而关注生活、反思生活,进而改变生活。随着学生资料收集与整理、提炼总结与归纳能力的提升,在第二学段可以布置调查式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前就充分关注生活,也为课堂教学积累真实资源。以“传统节日中的家”为例,可以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以“了解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主题设计调查作业,如表3所示。
表3 “传统节日中的家”调查作业设计
第三学段,以主题性作业促综合发展。主题性作业,就是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开展的作业活动。“在主题的探究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感知、观察,通过主动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通过自主查阅、记录等方式,感受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课堂以外的丰富学习经历,学会学习,在操作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6]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主题性作业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实现课内课外的对接与转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表4)
表4 “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性作业设计
综上所述,深入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遵循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从学段目标、教学方式、作业设计三个维度出发,层层推进,同向共行,可以有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进阶。以进阶的方式进行课程推进,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坚持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布局”[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布局安排更加系统完整,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生动,促使学生真正坚守住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