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艳慧
(郑州轻工业大学 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服装工艺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极具实践性和应用性。它主要研究服装与人体各部位合体度与舒适度的关系,以及功能性设计与装饰性的规律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制图、排料、裁剪、假缝、试穿、修正、缝制、熨烫、加工顺序等。服装工艺课程是款式设计的延续与实现,验证款式设计图中结构是否合理、面辅料选择是否恰当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工艺制作能力。任何一幅好的设计作品都必须通过服装工艺手段完成,娴熟的工艺制作技能是理想作品实现的保证。对学生而言,学习服装工艺课程更是服装专业学生实现个人专业理想的重要环节。掌握服装工艺、了解服装美学不仅对课程作业、毕业设计有直接指导作用,更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何优势互补,利用线上线下课堂有效开展混合式服装工艺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
在信息技术革新和互联网+的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成为各个高校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大学生慕课网、爱课程、智慧树等全新完整的在线教学模式,定期开课、简短视频、提交作业、互动交流、考核评价、批改作业等实现了线上可能。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不但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而且学习效率更为高效。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所言:“以慕课、微课程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已经成为改变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目前高校服装专业服装工艺课程传统式教学模式让人忧心,教师在教学组织中非常被动,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比较少,总结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服装工艺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上教师在机位上分段操作演示,学生围在周边观看后再回到机位实践练习,最后教师指导。由于教师演示空间和学生观看角度的局限性,学生在练习时只能凭借记忆和手机录制或拍摄的过程图,学习的流畅度和准确度不能保证。加上课时紧张,教师为了保证一定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课堂演示时间较长,往往忽略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导致学生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思维拓展方面得不到训练,并且造成与其他课程联系不起来,不能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另外艺术类学生追求个性化、多样性发展,基础类款式的练习不能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秩序方面,因为教师需要在课堂演示多个环节,学生在教师演示时要多次往返于机位和示范机位之间,课堂秩序的管理不能兼顾,课堂节奏更不好把握,导致授课计划和实际教学进度不一致。在课堂时间分配方面,因为服装工艺是一门极具实践技术的课程,如果课堂前期教师操作演示时间过长,后面辅助指导学生的时间肯定受到影响;而对于低年级学生使用缝纫机和简单维修的熟练度不够,那么在实操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等不良行为,影响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服装工艺课程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教师面对40名左右的学生,为兼顾所有学生,分组示范操作是常事,加上部分学生反复询问,相同的内容教师多次演示的情况非常普遍,造成教师重复劳动、费时费力,还会延缓整体教学进度。在拓展练习方面,更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由于服装工艺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完成一件成衣需要掌握制图、面辅料性能、工艺等,而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学往往止步于衬衫、裤子或连衣裙的简单制作,工艺远达不到市场要求。例如衬衫的合片环节,企业和市场要求使用握手缝法,工艺处理相对较难,即所有缝边能全部隐藏,成衣效果平整干净。学校教学往往使用简单的平缝加锁边工艺,降低成衣平整度要求。学生缺乏对工艺设计和制作的认识,不利于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服装工艺设计与制作都是服装设计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必备技能之一,显然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对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是亟需的。改变教学模式和思路,完善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利用互联网+优势,才能实现对学生个性化需要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准备线上教学资源,包括理论课件、工艺制作的小视频、图片资料、学习任务、问题讨论材料。利用互联网+优势,结合大学生慕课网、爱课程、智慧树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资源保障和参考,并梳理出适合自己的教学逻辑和思路。在搭建平台方面,目前方法有两类,第一类是使用大学生慕课网、爱课程或智慧树平台,教师可以在其中一个平台上传学习资源、作业任务、问答等教学任务,并通过后台获得学情分析、作业完成度、问答情况等。这种教学模式高效便捷,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学习节奏获得清晰有效的教学内容,线下操作时,可以一边观看一边制作;教师在线下的课堂组织中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第二类是具有较大网盘功能的平台,如百度网盘、QQ群等,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这些具有网盘功能的平台,学生也可以提前下载进行预习和参考。这种模式能让学生避免跟随现场演示学习的局限性,不过网盘模式缺少学情分析和作业完成度,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自觉性。从教学便利和效果来看,第一类教学平台优势明显,更能使教师真正实现从内容的传递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因此本课题教学改革使用第一类线上平台。
2018年参与了黄河科技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等高校教师在爱课程网共同创建的线上共享课程“创意立裁”,该课程是针对校内线上课程的共享平台,目前该课程已经线上运营两个学期。将创意立裁课程内容整理为6个章节,根据课程章节录制18个学习小视频,每个视频长8~15 min,制作10个PPT课件,上传16次学习任务、单元测试。课程内容提前一周上传爱课程平台,线下课堂主要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作业和问题解答。在提前了解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在课堂实践环节中,学生不但可以边看视频边做,而且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发挥更多创意思维;教师也由课堂讲授者转变为管理者,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作业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包括自主探究、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服装工艺和创意立裁两门课程都属于实践类课程,参考创意立裁课程改革的案例,对服装工艺教学改革的探索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衔接课程、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工艺设计课程前期的准备纸样阶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需要提前准备标准纸样,方便学生统一使用,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试穿自己完成的成衣作品,调整版型不准。教师提前将纸样设计应用方法和案例进行录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提前掌握设计原理,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快速准确地完成纸样准备。工艺制作过程的录课优势更明显:首先,不存在学生观看的视角问题;第二,解决了学生理解快慢的问题,因为视频播放可以倍速也可以反复看;第三,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研究热情。因为所有课程内容都是提前精心录制,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得到了保证。在面料的裁剪和熨烫方面是学生最容易忽视和不重视的地方,录课方法可以展示细节和强调工序,尤其是常见错误操作的后果,更能起到警示作用。教师立足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性效果,一对一检查作品,逐渐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实践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定期组织教学讨论和分享教学成果,适时调控学习进度和发展方向。
服装工艺课程的实践特征决定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操经验才能对工艺设计有准确的认识。教师结合线上、线下和实践拓展给出评价,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环节进行指导和把控,实行过程作业检查形式,随时掌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通过线上视频和作业布置,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保证课程最终作业的效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注重过程性考核和多元化评价,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线上学习、线下实验、课后复习和实践拓展等进行全过程考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的革新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互联网优势和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激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了授课形式,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但在优质资源建设方面还比较单一,更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还需要继续优化和摸索。希望在不久的未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服装工艺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生跨界学习、合作,高阶思维和工艺设计创新能力都能得到更好的训练,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