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11-23 22:30张明佳武光庆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公众部门

张明佳,武光庆

(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临沂 276400)

引言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分析论证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环境防治措施。这几年来,我国环境恶化问题较为严峻,酸雨、雾霾等由环境污染所引发的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人们愈加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几年来,环境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立法,通过出台系列制度主张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将其纳入城市规划范畴。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意义深刻。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相关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构想,也是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降低战略性,规划行为破坏环境的概率,同时也可以为环境管理工作规划落实提供依据。事实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我国并不属于一项新内容,只是在传统的系列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为经济发展而服务,在方案选择阶段更加关注环境影响是否能够接受,而没有真正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环境问题受全球瞩目,无数国内外学者为环境综合治理付出大量心血,如英国学者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概念,即对计划、政策、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综合的评述过程[1]。

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状

2.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结合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情况来看,其核心内容包括两项,一项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另一项则是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其中,前者又可以再进一步划分为建设项目的相关基本情况、环境影响相关预测与评价、项目周边环境现状等;而后者通常情况下涵盖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预测以及评价。除此以外,在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也有针对影响而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结论。

2.2 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于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来,环境影响评价的规范性始终被重点强调。甚至,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包括规划环评内容。整体来说,国家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培养是高度重视的,为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2004年,我国出台了注册评价工程师资格制度,为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除此以外,在2006年,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武汉市等地推出规划环评试点工作,在人才培养、法规制定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推陈出新。在漫长的探索与实践中,各地区因地制宜,出台了与区域发展相一致的地方性规章制度,为规划环评工作实施提供了根本保障。

与此同时,虽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出台及落实时间较短,但是与之相关的评价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却相对较为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相关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研究。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然走在世界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却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不完善的评价指标、欠缺成熟的技术方法都是限制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的拦路虎,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缺乏战略性,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在后续工作中付出大量努力,逐渐补齐上述短板问题[2]。

3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普法不够深入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推广普及,我国曾经在法律层次上给予明文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制度相对较为健全。但事实上,其普及力度不容乐观。比如说,有些企业总认为环境和经济是相互对立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采用不正当手段逃避环评。尤其对于部分技术落后、粗放式生产的小型企业而言,其污染问题极其严重。但是,现阶段我国环评管理相对较为滞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易被忽略的薄弱环节,环境污染问题无法从根源上得到治理。归根结底,这是由于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普法不够深入,导致环境影响评价不能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这个问题在后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重点改善。

3.2 法律保障缺乏力度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顺利开展最坚实的后盾,只有法律制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有条不紊地按照预期开展。但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出台的《环评法》来看,法律条文中仅规定环评结果是决策的一项参考依据,其并不具备强制性。自2009年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颁布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各项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使得规划环评在法律层面上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条例》中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法律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中不断补充。

3.3 民众参与率低

民众参与率低是我国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落实所面临的客观而又现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共参与机制落实不到位。民众参与率低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其一,相关部门对于环保工作的宣传不到位,公众不具备环保意识,自然无法产生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系列活动中,绝大多数人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甚至部分参与者也不过是走形式、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二,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阶段我国公共参与机制并不健全,有关部门忽略了广大公众的知情权,不能及时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信息传递给公众,自然会导致公众无法参与。其三,公众不具备选择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方式的权利。通常情况下,有关部门会选取部分代表人进行民意调查,但代表人是否具有代表性尚且是个问题,并不能确定如此调查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3.4 基层执法力度不足

随着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框架修订已经较为完善,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但在部分基层地区,违反环评法规的行为仍时有发生。之所以会存在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基层部门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违法行为的追究和惩处有心而无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基层地区部分环境影响评价违法行为情况特殊、界限模糊,执法人员可能会选择对该类问题放任不管。除此以外,部分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当地经济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仍旧采取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违法行为管理不严,导致部分企业和人员愈加肆无忌惮,区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5 缺乏完整的系统规划

以我国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地市级,都存在系统规划不完整问题,绝大多数开发区只是简单的进行区位界定或产业定位,部分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内容模糊不定,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没有明确对象,影响其作用发挥。除此以外,对于地方性政府而言,少数政府为谋求自身快速发展,开发大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项目,忽视环保检测标准,忽视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权利,为违法企业的开办及发展提供了温床。

3.6 建设项目与批准环境不一致

在现代企业项目建设环节,环评报告被视作是施工通行证。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单位在施工中不能遵循环评报告要求,建设工艺、污染防治均存在隐患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沦为形式主义的产物。

3.7 缺乏完善的技术方法

由于现代化工程规模普遍较大,各相关单位普遍需要对其展开高层次规划,一方面会引起施工过程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具体来说,由高层次规划模糊性和非线性所引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不确定性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其二,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其三,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于上述不确定性问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缺乏完善的技术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准确性较差,难以在决策中提供精确的环境评价结果,导致环境影响评价缺乏说服力。

3.8 影响评价质量不高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属于一类新兴行业,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第三方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是,新兴行业必然存在人员水平层次不齐、工作经验缺失、战略眼光不长远等问题,导致部分工作受传统环评思维的限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9 环评机制相对落后

结合我国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落实情况来看,环评单位与项目建设单位之间的利害关系不可忽略。该问题若无法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出现环评机构迎合建设单位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违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给出失去公正性、严谨性和客观性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近几年来,与设计环评质量问题相关的案件层出不穷,侧面反应了环评机制落后的问题[3]。

4 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应对策略

4.1 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宣传工作

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并出台了相关法律制度,但广大民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了解和认知不足,环境影响评价推广范围也不够广泛。因此,有关部门需要持续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具体来说,环境管理相关部门首先要提升自身对环评工作的重视,按规定严格开展环评检查和验收。在此基础上,定期向各大企业推广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其认识到环评工作重要性。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要着重开展环评工作的宣传,确保中小企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

4.2 建立环评工作参与制度

为了切实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加强公众参与。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赋予广大公众环境影响评价参与权利。首先,应从法律层次赋予公众环评参与权,同时对其参与范围、程序方式、期限等作出明确界定。其次,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示公开同名机制,促使相关部门向公众公示环境相关信息数据,充分发挥公众监督权,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公众参与主体范围应得到明确,确保公众具有较强代表性,能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次,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方式不能局限于开展听证会、论证会等,否则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次数可谓屈指可数。随着线上媒介的不断发展,环境管理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民众意见。最后,工程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制度应尽快完善,无论是采纳还是不采纳公众意见,审批机关都应该给出有理有据的公众声明。

4.3 提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为早日达成这一目标,有关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深化环评机构改革视作一项长期战略,形成由真正独立的环评中介服务机构、独立市场主体承担环评业务的局面,加大对环保部门人员谋取私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相关部门应做好信用平台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充分发挥环评影响评价信用平台作用,全面加强环评机构管理,对于评价方法不科学、分析指标不完整、环评结论不明确的环评机构以及环评人员,进行扣分惩戒。最后,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对环保审批人员的监管机制,严格按照行业法律制度健全审批工作制度,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人员及行为依法追究责任,肃清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风气。

4.4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为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度的有效落实,必须从法律层次为各项工作落实提供指导依据。对违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项目,不仅要依法进行罚款,同时要责令其停工整改;对于触犯刑事责任的行为,同样要依法追责。我国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不完善的事实客观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国家职能部门首先要采取措施,针对行业发展和现实需求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条文与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要求高度契合。而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中所产生的系列新问题,有关部门应着重注意立法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尽快补全相应法律法规,避免部分非法分子钻漏洞。其次,对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的人员,有关部门应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最后,对于环保审批机构人员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同样要注意加强监管,若证实其存在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

4.5 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联动性

结合目前形势来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贯穿现代化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无论是施工规划、资金管理还是工艺选择等都需要参考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由此可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政策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特征,需要包括环保、国土、工商、电力以及公安等各单位联合履行职能,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落实。具体来说,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协同开展会议,针对施工项目环境影响展开重点分析,严禁开发高能耗、重污染的项目。与此同时,在大量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中,有关部门要尽快确立环境影响评价的规范标准,优化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技术方法,并推动防治污染和修复生态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应用。近几年来,信息化时代帷幕拉开,相关部门应把握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尽快结合区域环境标准要求构建基础资料数据库,为后续各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入落实提供便利。

4.6 注重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建设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具有法律层次、制度层次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依托高素质的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因此,环境管理部门应立足长远,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内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道德培训提升环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除此以外,由于规划环评工作内容较为繁琐,涉及到诸多领域的项目,因此该项工作不仅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环保知识,还要求具备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已满足多元环评工作的需要。所以,在环境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规划环评人员专业培训时,应结合其具体专业背景,适当补充工业、农业、土地、水利等培训内容,提升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4.7 实行项目公开招标

秉持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有关部门可以推广环评公开招标,建立竞争机制,有效解决传统项目委托制的弊病问题,打破行业垄断局面。具体来说,公开招标必须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时间以及评价费用问题,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

4.8 完善配套设施

在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合理运行的实践中,配套设备对于机制运行影响重大。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必须明确两个主体,即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若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需要征收补偿资金。除实践配套以外,有关部门还需高度重视理论配套,和学术界共同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完善和深化补偿机制建设展开研究,以确保在实践中精确高效明确生态补偿主体、方式以及资金来源。除此以外,相关部门可以在日常实践中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从而整体提升生态补偿机制实践效果[4]。

5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识别和预测工程项目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推进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而面对我国现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持续深化规划环评体制改革、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规划环评理论、提升环评人员综合素质,从而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搭建起科学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公众部门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公众号3月热榜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