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应
(1.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300 ;2.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安徽 六安 237300)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以下简称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依托大别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其从大革命失败后开始创建至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历经创建统一、巩固发展、坚持保卫、游击战争四个阶段,贯穿10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心区位于鄂东北的黄安(今红安)、麻城、黄冈,鄂东的黄梅、广济,豫东南的商城、光山、罗山,皖西的六安、霍山、寿县、霍邱等县域。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1]。这一重要论断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是对鄂豫皖苏区开创性的定位,也指明了鄂豫皖苏区研究的新方向。
本文梳理总结了鄂豫皖苏区建党的主要特征、重大贡献及宝贵经验,尝试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初步阐释。笔者认为,鄂豫皖苏区的称谓在时间上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0年(1927年7月到1937年7月),但实际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7月),党已经在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建立组织并开展活动。若缺失这一时期谈鄂豫皖苏区是党的重要建党基地,这一论述的历史溯源将不完整,故将这一时期纳入本文论述。
鄂豫皖苏区建党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党的组织早、规范发展党员早、发展党员人数多、组织建设规模大。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来自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一批先进分子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参与了建党伟业。中共一大召开时的全党58名党员中,董必武、张国恩、赵子健、陈潭秋、包惠僧、陈独秀6人均来自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他们较早地在家乡传播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员并建立党组织,是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建党的播火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黄冈和寿县很快建立党组织。1922年春,陈潭秋回家乡开展建党活动,其家乡黄冈诞生了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第一个党小组——中共陈策楼党小组。1920年10月,陈独秀指派高语罕在安徽从事建党工作,高曾回家乡寿县活动。不久,寿县建立了小甸集党小组,1923年冬,扩展为小甸集特别支部,是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2]8。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帮助黄安(今红安)较早建立了党组织。1922年,他曾3次回家乡黄安宣传革命思想。1923年冬,他将在武汉入党的黄安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中共黄安工作组,并派回家乡。1924年初,黄安开始建党[3]2。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党组织在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如,1924年秋,商城南部地区(1932年划入立煌县,今属金寨县)建立了中共笔架山农校党支部[4];1924年秋,固始建立了中共志成小学支部[5];1925年冬,六安(今六安市区)建立了中共六安县特别支部[6];1925年冬,麻城建立了中共麻城县特别委员会[3]2;1926年夏,罗田建立了中共罗田县支部[7]等。
1929年12月2日,鄂豫皖苏区颁布了组织问题决议案,决议案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一是规范了发展党员的程序。规定“介绍同志须经过相当的手续:(1)考察对象其条件;(2)谈话;(3)经过支部通过,上级批准;(4)举行入党式——宣誓;(5)经过候补期╳(1)档案文件中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用╳号代替。作正式党员;(6)按期交纳党费。”[8]21二是规定了考察对象条件。要求考察对象条件为:经济地位低;革命性强;忠实、勇敢、吃苦耐劳;与反动的关系不密切;无恶劣嗜好[8]22。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召开的古田会议提出发展党员新条件为: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9]。可以看出,鄂豫皖苏区对发展党员的条件作出书面规定比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后属中央苏区)要早20多天。三是明确了“上级批准”和“候补期”。不同对象有不同规定:产业工人、手工业工人、雇农、贫农不需经上级批准,无候补期;自耕农需经区委批准,候补期1个月;知识分子需经县委批准,候补期3个月[8]21。决议案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随着决议案的落实,鄂豫皖苏区发展党员的质量有了保证,建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党员人数在全党中占比较高,有两个时间点可作比较参考。第一个时间点是中共四大召开时,全党共有党员994人,到1924年底,在全国各地入党的皖西六安(含今六安全市和2015年从六安市划入淮南市的寿县)人就有34人以上[10],约占党员总数的3.4%。第二个时间点是中共五大召开时,全党共有党员57 967人,其中湖北有1.3万人,河南有1 300人,安徽有233人[11],三省共计14 533人,约占党员总数的1/4,其中,来自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党员较多。
鄂豫皖苏区的党员人数在全党中占比较高,还有三个时间点可作比较参考。第一个时间点是1929年6月,全党共有党员6.93万人,据粗略统计,鄂豫皖苏区部分县共有党员4 800人左右,约占全党党员人数的7%,其中鄂东北4个县:黄安1 200余人、麻城480余人、孝感180余人、黄陂280人,共2 140余人;豫南7个县: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新蔡、罗山分别为40余人、200多人、1 000多人、40余人、300余人、40余人、170人,共1 790余人;皖西5个县:六安182人、霍山120余人、霍邱115人、寿州(今寿县)400余人,共820多人[12]。第二个时间点是1931年10月,鄂豫皖苏区党员人数约2.3万人以上[12],全党共有党员20万以上[13],鄂豫皖苏区党员约占全党党员人数的10%。第三个时间点是1933年6月,鄂豫皖苏区有党员2万人,当时全党共有党员29.87万人[14],鄂豫皖苏区党员约占6.7%。
鄂豫皖苏区党的组织建设规模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体系全。建立了中央分局、省、道、县、区、乡6级党组织。1930年2月,党中央指示组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这是继湘鄂赣边特委之后建立的第二个跨三省边区的党组织。1931年5月,中共鄂豫皖特委撤销,新成立的鄂豫皖中央分局是党在苏区设立的3个中央分局之一。1932年1月,鄂豫皖省委正式成立,属省级党组织。1932年6月,鄂豫皖苏区共成立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北3个道委,下辖约26个县委,县下设区,区下有乡。二是支部数量多。据统计,除红军中的支部外,鄂豫皖苏区共有地方支部近600个。“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仅1930年9月,鄂豫边所辖各县先后建立了281个支部,1931年2月,皖西所辖各县先后建立了293个支部。”[15]
在党的领导下,鄂豫皖苏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人民军队和中国共产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党的人才高地和精神家园。
鄂豫皖苏区孕育、点燃了革命星火。一是蓬勃开展的农民运动孕育了革命星火。大革命时期,党在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开展农民运动,锻炼和壮大了革命力量。1927年5月,黄安县建立了“十个区农协,二百一十个乡农协,会员达五万六千多人”[16]。1927年4月9日,商城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下辖8个区97个乡农协,会员达1万多人[2]66。二是全面掀起的武装斗争点燃了革命星火。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成功发动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为创建鄂豫皖苏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7月至1930年春,鄂豫皖苏区还发动了12次起义(信阳四望山,确山刘店,黄冈回龙山、大荒坡、白沙关、卡房、桂店、罗南、杨山煤矿,潜山请水寨,商北,光山殷区等)及黄(梅)广(济)秋收暴动和南司暴动。革命星火渐成燎原之势,鄂豫皖苏区在斗争中壮大。三是相继创建了两大苏区。鄂豫皖苏区组建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曾先后转移到川陕、鄂豫陕边区,创建了川陕、鄂豫陕两大苏区,革命星火从这里燎原。
鄂豫皖苏区的人民军队创建早、力量强。一是创建早。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但当时起义部队仍称国民革命军;8月21日,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工农的革命军”[17];11月,鄂豫皖苏区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要求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定名为红军[17],7月下旬,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二是力量强。首先,鄂豫皖苏区的人民军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主力之一。鄂豫皖苏区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组建和多次重建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四方面军组建时近3万人,在川陕苏区壮大到8万多人,长征结束时3万余人;在土地革命时期总歼敌达36万人,位居三大方面军第二位(红一方面军歼敌约42万人、红二方面军歼敌不含地方反动武装约11万人)[18]。1932年11月,重建的红二十五军7 000余人,1933年4月,发展到1.2万多人,长征结束时,只剩3 400多人。1935年重建的红二十八军1 000多人。主力红军长征后,红二十八军是在南方游击区转战的唯一一支成军建制的红军队伍。其次,鄂豫皖苏区的老红军是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初期的重要兵力来源,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时共5万多人,其中来自鄂豫皖苏区的老红军就有1万多人(2)郑位三同志谈话记录(第一次),1958年11月23日,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号:SZA-2993。,约占1/5。
鄂豫皖苏区人才辈出,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输送和培养了一批治党、治国、治军人才。首先,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鄂豫皖籍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今湖北大悟(原礼山县,1933年划鄂豫两省交界区一部分设立)的刘华清,红安(原黄安)的董必武、李先念、秦基伟、陈锡联、韩先楚,麻城的陈再道;河南新县(原经扶县,1933年划鄂豫两省交界区一部分设立)的李德生、许世友;安徽金寨(原立煌县,1932年划鄂豫皖三省交界区一部分设立)的洪学智等。其次,鄂豫皖苏区是人民军队将领的摇篮。鄂豫皖苏区早期领导人郑位三曾说过:“军队中的老干部,全国算鄂豫皖最多。从中将起,大将、上将不多,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这一级干部多得很……。徐立清(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同志说:在军委总政治部看到一个表,上面鄂豫皖地区师级干部在全国占70%。”(3)郑位三同志谈话记录(第一次),1958年11月23日,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号:SZA-2993。据笔者统计,在鄂豫皖苏区战斗过的鄂豫皖籍开国将军有326人,占开国将军总数的1/5,其中,大将2人,上将18人,中将38人,少将268人。
在党的领导下,鄂豫皖苏区军民用奋斗、奉献、牺牲培育了苏区精神、老区精神、长征精神,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第一,鄂豫皖苏区是苏区精神培育地之一。苏区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党在全国各苏区的革命实践,全盛时期的鄂豫皖苏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鄂豫皖苏区是老区精神形成地之一。老区精神是在老区人民拼搏奋斗和无私奉献中形成的。鄂豫皖苏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鄂豫皖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不竭资源,为革命前赴后继,作出巨大牺牲。第三,鄂豫皖苏区是长征精神发源地之一。鄂豫皖苏区诞生了最早完成长征的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人数最多的红四方面军,他们与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共同创造了长征奇迹、铸就了长征精神。第四,鄂豫皖苏区依托大别山而建,依靠大别山人民而立,是大别山精神的铸造地。鄂豫皖苏区的10年历程是铸造大别山精神的重要阶段,鄂豫皖苏区的斗争实践是铸造大别山精神的重要源泉。
在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中,党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有: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建立并保持血肉相连的党群和军民关系,建设具有坚强领导力和战斗力的队伍,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这些经验是党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最大底气、基础保障和基本方法。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19]鄂豫皖苏区不论是武装起义,还是政权建设,党始终是领导核心。党的统一领导是鄂豫皖苏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鄂豫皖苏区“三大起义”的成功离不开党的统一领导。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胜利后分别组建了人民军队,创建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三块苏区,这三次起义是鄂豫皖苏区创建过程中的三座里程碑,研究者称其为鄂豫皖“三大起义”。直接领导“三大起义”的党组织分别是:中共黄麻区特别委员会、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员会、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其中,中共黄麻区特别委员会是领导黄安、麻城两县的党组织,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是领导河南商城南部、湖北罗田北部和麻城东部两省三县边区的党组织,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是领导六安、英山(今属湖北)、霍山、霍邱、寿县、合肥6县的党组织。这些跨省或跨县区的党组织为“三大起义”提供了组织保障,它们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三大起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鄂豫皖苏区每个阶段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党的统一领导。创建阶段,党成功跨省、跨县统一领导了“三大起义”。统一阶段,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完成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三块苏区党的统一领导,在中共鄂豫皖边特委领导下,鄂豫皖苏区的红军队伍完成了合编,实现了党对红军的统一指挥;成立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实现了党对政权建设的统一领导。巩固发展阶段,在鄂豫皖中央分局和鄂豫皖省委领导下,鄂豫皖苏区的面积扩大到4万平方公里,所辖有6座县城,人口达350万[2]258。鄂豫皖中央分局转移后,鄂豫皖省委领导军民完成了坚持保卫鄂豫皖苏区的重任。游击战争阶段,鄂豫皖苏区形成了以原鄂豫皖省委常委高敬亭为主要领导的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体系,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清剿”。在鄂豫皖苏区发展的每个阶段,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是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20]党在鄂豫皖苏区建立并保持了血肉相连的党群和军民关系,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是党战胜敌人的终极武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最大底气。
党扎根人民,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一是,在鄂豫皖苏区的一切奋斗,党都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有所呼,党就有所应;人民有所盼,党就有所为。党带领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制定颁布土地法规,废除苛捐杂税,改变了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命运;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开荒种地,发展工业,创办被服厂、印刷厂、炼铁厂,帮助人民提高经济收入;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设立报社、剧团,创办列宁小学,成立红军医院,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二是,鄂豫皖苏区人民一直热爱党、拥护党、信赖党、跟党走。商南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建立了人民政权。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中“爱政府呀就是爱自己”“爱政府爱家庭要有一条心”是对党最直白的表达[2]133。“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2]260这一歌谣再现了黄安人民拥护党、拥护红军的动人场景。“红军都是英雄汉,白匪再多干瞪眼。总有一日天要红,人民定要坐江山。”[2]640面对敌人“清剿”和凶残杀戮时,鄂豫皖苏区人民创编的这一顺口溜表达了对党的信赖。鄂豫皖苏区流传的故事“舍子救红军”、小调《送郎当红军》是人民永远跟党走的生动体现。
党依靠人民战胜敌人,夺取斗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皖苏区先后开展的五次“围剿”、多次“清剿”,每次出动的兵力都是鄂豫皖苏区红军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同时还想尽一切办法,使出各种手段,妄图切断鄂豫皖苏区水乳交融的党群、军民关系。如第四次“围剿”时,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推行保甲制度,一户“通共”、十户杀绝的“十户连坐法”[2]498,“清剿”时提出“铲除干净,绝尽根苗”[2]523,叫嚣“有民就有匪,民尽匪尽”[2]639。事实证明,敌人的一切疯狂都是徒劳,党与人民紧紧相依,坚持斗争,赢得了胜利,革命的红旗在鄂豫皖苏区高高飘扬。
在党坚强领导下,鄂豫皖苏区建设了一支以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为主体的组织队伍。他们忠于信仰、忠于革命,勇于战斗、敢于胜利,不畏牺牲、甘于奉献,是鄂豫皖苏区屹立不倒的基础保障、屡战屡胜的力量之源。
忠于信仰、忠于革命是这支队伍的鲜明本色。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斗争多么艰难、敌人多么凶残,这支队伍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意志坚如磐石。如游击战争阶段,红二十八军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主力仅有1 000余人,面对十几万人的敌人,坚持以游击牵制强敌,有力地支援了长征中的红军。哪怕在“左”倾错误思想影响下,这支队伍中有一批人在错误的内部肃反中蒙受冤屈,也仍始终如一、不改初心。如红二十五军中有一些指战员在鄂豫皖苏区就被错误打成“反革命”,这些“反革命”依然紧跟红二十五军,踏上万里长征路,战斗中依旧冲锋在前、毫不退缩,到陕北后,组织上为这些“反革命”平了反。
勇于战斗、敢于胜利是这支队伍的显著特质。据笔者统计,《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一书共记载了发生在鄂豫皖苏区的战役战斗约440次。1932年至1937年,战斗最为频繁,共354次,平均每年70余次,每月近6次。在当时敌强我弱的背景下,这支队伍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取得超九成的胜率和辉煌的战绩。440次战役战斗中,失利或没有实现目标的战斗仅30次,战胜率约为93%;一次歼敌1万人以上的战役有4次,一次歼敌1 000人以上的战斗达30次。
不畏牺牲、甘于奉献是这支队伍的崇高风范。这支队伍中大部分人献身革命,不求回报,虽民政部门已登记了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烈士130 351名,但大部分先烈牺牲后连姓名都没留下。如1951年中央访问团在金寨县(原立煌县,1932年划鄂豫皖三省交界区一部分设立,1947年改为现县名)调查,初步统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县共有99 703人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幸存的金寨籍老红军共4 200多人(含红军流散人员3 597人)[21],有9.5万余人牺牲,而已登记的金寨籍烈士仅1.1万多名。
党的奋斗经验表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赢得胜利,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遭遇挫折。鄂豫皖苏区不论是“三大起义”策略的调整,还是每个阶段战术的制定,党都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党在起义中总结经验,针对本地革命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起义策略。1927年爆发的黄麻起义,其经过是“全面集中,直取县城,转入农村,曲折建军”。即,集中了黄麻两县农民武装直接进攻黄安县城,虽取得成功,但敌人迅速反扑,导致坚守县城失利,被迫转移到鄂豫两省交界的农村地区继续战斗,建军过程历经曲折。1929年爆发的商南起义,其经过是“多点集中,汇合建军,立足农村,再取县城”。即,多个地方集中在同一天成功起义,马上汇合各地武装组建红军,在商南农村地区建立政权、壮大力量,再成功夺取商城县城。六霍起义的经过是“长期多点,立足农村,汇合建军,攻取县城”。即,从1929年5月起至12月,六安、霍山、霍邱三县多地发动起义,在三县农村地区积蓄力量,再汇合起来组建红军,马上解放了霍山县城。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斗争实际,调整起义策略,在鄂豫皖苏区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了胜利。
党在战斗中总结经验,根据武装力量强弱和阶段的不同,在鄂豫皖苏区采取了不同的对敌战术。当红军千余人、几千人时,运用“八会”游击战术和“游击七原则”[2]146;发展到1万多人时,调整运用“飘忽战略”[2]190;壮大为3万多人时,成功实施“集中优势兵力,围点打援”[2]257,在正确的战术指导下,红军接连取得胜利。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力量锐减,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兵力长期在1万人以下,党创立了便衣队并制定“十六字方针”[2]596。红二十五长征后,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仅存1 000多人,党制定并运用了“四不打”[2]664等斗争策略,粉碎了敌人一次次“清剿”,保存了革命力量。
综上所述,作为重要建党基地,鄂豫皖苏区建立党的组织早、规范发展党员早、发展党员人数多、组织建设规模大。在党的领导下,鄂豫皖苏区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为党输送和培养了大批人才、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在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党积累了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建立并保持血肉相连的党群和军民关系,建设具有坚强领导力和战斗力的队伍,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的宝贵经验,至今仍对做好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