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108”

2022-11-23 21:56彭芳蓉
传媒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贵州攻坚

文_彭芳蓉

2020年,我用5个月时间绕着贵州与外省交界的31个县(区、市)行走,写了108篇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新黔边行》报告文学系列稿件;2021年,我又用了大半年时间,走完贵州50多个县(区、市),用108个故事,记录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中的贵州乡村。

从《新黔边行》到《新黔中行》,一年多时间,216篇文章,七八十万字。我从一名长期关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记者,迅速蜕变为一名时代故事的记录者,这其中的经历已经成为我12年记者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录贵州的千年之变

《新黔边行》是由贵州日报报刊社文旅新闻部于2020年在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推出的报告文学系列报道,总共有108篇,包含了视频、图片及文字稿件,另外还有约20篇记者手记。在新媒体客户端推送的同时,文旅新闻部也对部分文章进行精编,以不同的主题在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以专版形式共刊发了10余期。《新黔边行》获得了贵州省2020年度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由孔学堂书局于2021年正式出版。

在媒体传播形式不断变革的时代,一个报告文学专题通过3种媒介形式呈现,让这一专题的意义与影响力得到充分释放。而这背后的缘起,还得追溯到2020年4月的一个夜晚。

那天晚上,我接到直属领导、贵州日报报刊社文旅新闻部主任李缨的电话,她说:“部门近期有一个重要策划,但是需要频繁出差,很辛苦,不知你愿不愿意做?”随后,详细地给我讲了《新黔边行》的策划背景和她的构想。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贵州作为主战场,脱贫攻坚的工作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发生了千年之变的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贵州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记者作为这个时代的记录者是不可缺席的。而文旅新闻部作为一个长期聚焦文化艺术和旅游发展的部门,在面对这一主题时应该如何运用自身优势,选取最佳视角和表达方式,推出具有特色的新闻产品?李缨主任围绕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也时常在家与她的爱人、美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索良柱先生共同讨论。在聊到脱贫这个问题时,索良柱先生提到:“如果贵州曾经最贫困的地方都已经脱离贫困,那不就恰好能说明贵州的脱贫工作做得很成功吗?”

“什么地方才算是曾经最贫困的地方?”

“比如麻山、瑶山、乌蒙山、月亮山等等……”

这番对话之后,李缨在贵州省地图上找到提及的几个地区,发现都处于贵州与外省交界的地方。“这不就是‘黔边’吗?”《新黔边行》这个名字因此诞生。

之所以突出一个“新”字,有两个原因。1985年,《贵州日报》曾在一版推出专栏《黔边行》,用了大半年时间,不定期发布刘庆鹰、蒙应富两位记者前辈在黔边采写的文章。这个专栏在贵州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沿用“黔边行”这个名字,也算是对1985年的两位前辈的致敬。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希望在这个专题中,呈现一个从里到外都是全新的“黔边”故事。

李缨主任讲完她的策划方案之后,表示希望我一个人来承担这个体量庞大的专题,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持统一整体的写作风格和文章质量。她强调:“需要以‘朴素地讲好故事’的方式进行写作,必须跳出过去新闻通讯的写作思维。”

同时,她也提醒:“可能会经常出差,非常辛苦,不知道你是否能够承担?”当时,我的女儿不到4岁,虽然我母亲会帮忙照顾,但离家太久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但是,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0年,内心也十分渴望突破,况且,我对非虚构写作一直有浓厚的兴趣,非常期待能在这一领域留下作品。

在与家人商量之后,我得到家庭的全力支持。带着感动和使命,2020年4月底,我整装出发,开始了《新黔边行》的旅程。

在一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个人,5个月,31个县(区、市),108篇文章。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漫长之旅。

尽管,在出发之前,我按照李缨主任的要求,先将1985年版《黔边行》的所有稿件都进行通读,又根据刘庆鹰、蒙应富两位前辈走过的路线,来梳理我此次采访的行程,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并对各地的采访选题做了预设,还仔细阅读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吴毅博士的《小镇喧嚣》等书籍,但在实际采访中,仍然遇到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

在采访的第一站水城区,我就发现,我并不了解农业、不懂如何与村民沟通、写作时无法跳出新闻写作的思维……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只能一边走一边去解决。

除了在采访当中不断磨练与不同人群的沟通技巧,在写作题材的选择上,我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大约写到20篇,采访就遇到了瓶颈,我自己感觉正在不断重复类似的故事,李缨主任和索良柱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向我提议,要关注大扶贫。什么是大扶贫?就是除产业之外,还有基础设施建设、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扶贫搬迁、返乡青年、乡风文明、东西部协作等。我拓宽思路,在接下来的沟通中,提前了解当地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算是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看来,《新黔边行》的采访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是基础性的,而在2021年开启《新黔中行》的采访后,遇到的问题则更复杂。

《新黔边行》有一个鲜明的时代背景,即脱贫攻坚。而《新黔中行》则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期诞生的。相较于前者,《新黔中行》的故事显然更不容易挖掘。在专栏推出之初,李缨主任为《新黔中行》加上了一个副标题——村寨采风,将这个专题的定位聚焦在乡村,也明确了我接下来的行走方向。

因为要同时兼顾部门采访任务,又要尽量在每周抽出2-3天出差采访,《新黔中行》断断续续写了9个多月才最终收官。虽然《新黔中行》在交通、采访沟通上的压力略小于《新黔边行》,但在选题角度和写作方面仍让我常常陷入艰难之中。

我明显感觉到,这一年行进得更加艰难。虽说这次的内容和《新黔边行》是不同主题,但故事都发生在贵州农村,如有雷同那真的是纯属巧合,但这样的巧合太多,未免也对不起读者。因此,我只能在选题上寻找更特别的人,在对话中绞尽脑汁,希望能“淘”点不一样的故事出来。如果说《新黔边行》是脚力的挑战,那《新黔中行》对我来说更像是脑力的比拼了。

写作上亦是如此。就像许多当母亲的人一样,第一次当妈经验不足,留下不少遗憾,有幸迎来第二个孩子时,就恨不得把所有遗憾都弥补回来。我对待《新黔中行》的心态也是这样。所以,我在写稿中,往往字斟句酌,在结构上也时不时用一点小心思。大约写到第50篇时,就像健身减肥一样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回头看前50篇稿件,发现许多让我不够满意的地方,再想想接下来还有近60篇稿件要完成,而时间已经进入处暑之后,内心更是油然升起一阵恐慌。

磕磕绊绊,《新黔边行》于2020年9月底正式收官,《新黔中行》则在2021年的12月画上句号。这两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剪视频、编辑图片中度过的,强度固然很大,对体力和精神都是巨大的挑战,但最终所得到的结果,也让我尝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

朴素地记录这个时代

在《新黔边行》的行走中,我看到许多从贫困中挣脱出来的人们,向崭新的生活飞奔而去;而在《新黔中行》的行走中,我看到了更多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人们,带着在外打拼得到的财富和智慧,回归乡梓。在出山与回归中,我看到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有农妇学会了写剧本;有曾经流离失所的小孩如今成了致富带头人;有人守着古村落,期待用艺术改变命运;有家族世代种茶的年轻人,如今顺应时代寻求突破……

我想,很多年过去之后,乡村的发展或许已经不再需要在这些过往的故事中寻找经验了,但这些人物的故事却永远生动,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可复制的、独特的人生。在戏剧领域有一种即兴剧场,叫做“一人一故事剧场”,会请观众分享一个自己的故事,再由演员通过声音、形体以及话剧的形式将这个故事进行重现,以此作为礼物回馈给观众。在完成我的第二次108篇故事的写作时,我感觉自己也像这个“剧场”,只是这方舞台不在某个实体空间,而是化作文字、图片和影像,作为礼物,回馈给每个把故事放心交给我的人。

《新黔边行》推出后,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天眼新闻客户端上,专题的阅读总量不断攀升,截至2021年7月,已突破400万次。《新黔中行》也是如此。业界的好评也常常鼓励着我,中央级纸媒、网站和省级媒体、各县(市、区)媒体相继刊发了相关评论20余篇,并转载了部分文章。

贵州省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裴先生撰写评论《见证千年梦想的大道之行》一文,将“新黔边行”归纳为“书写脱贫攻坚的大道之行、见证千年梦想的大道之行、锤炼提升‘四力’的大道之行、传承时代精神的大道之行”。

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喻子涵在评论文章《大写脱贫攻坚,重塑贵州形象——〈新黔边行〉系列报告文学阅读体验》中评价:“这组行走‘黔边’的深描,不仅为贵州减贫史留下精彩的一笔,也为贵州新闻传播史增添了典型案例。”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颜同林刊发于《中国艺术报》的评论文章《“新黔边行”千山万水不等闲》评价:“其内容朴实、特色鲜明,体量较大,原生态地多方面贴近黔边生活,是反映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又一引人注目的文艺现象。”

《新黔边行》先后获得贵州新闻奖一等奖、首届贵州省文学奖报告文学类三等奖。

好评和荣誉鼓舞着我继续前行。2022年,我再度启程,继续行走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在这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中,还有很多故事等待挖掘。我想,媒介方式纵然不断更新,新的传播形式永远都在迭代,但无论工具如何变化,记者的内核始终如一,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朴素地讲好时代的故事,便是在履行作为记者的使命。

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 不断磨练与不同人群的沟通技巧;

■ 采访既是脚力挑战也是脑力比拼,努力寻找“更特别”的人和事;

■ 朴素地讲好时代的故事,便是在履行作为记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贵州攻坚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