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倩(新乡学院)
现如今,我国综合实力已经有了跨越式进步,并实现多个农村地区的全面转型,逐渐接近于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现象也越发普遍。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加快农村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又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度,对此,需做好正面、负面影响的分析工作,以保证城镇化有效、良性推进。
城镇化的概念较为复杂,需从不同角度来解读:(1)产业调整。城市化可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使其从低级转向为高级,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城市在产业体系上已基本完善,还创新出多个产业结构包括信息产业、服务业、工业等。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解放劳动力,由农业聚焦于城镇,并参与到第二、三产业中,以此得到更为完善的产业结构,构建出全新的城市体系;(2)人口转化。城镇化是在大量人口转化的依托下实现与发展的,站在“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大量农村人口走入城市并更改为城市户口,而以“质”的视角对城镇化概念加以解析,可将其概括为流动人口从农业转化成有着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并具备正确价值观、经济观、职业技能的人口;(3)资本聚集。当城市总人口数量增多时,土地、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也会向着城市汇聚;(4)科技进步。城市有着较为全面的信息资源,且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城镇化也可看做成生产技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此改变乡土社会结构,并打造出信息交流、科技创新中心;(5)区域性。城镇化还可以空间的角度进行概括,通常在一个区域内进行。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外力推动,比如相关政策,实现地区内物力、人力的聚集,以此推动城市转型;其二,内部促进,该范围内的其中一个地区拥有极为显著的资源优势与就业优势,即使在没有政策的扶持下,也可吸纳更多劳动力,从而打造出一个城市[1]。
城镇化的实现可基本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并加快城乡消费结构转型,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而这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可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准,从而达到强化市民消费水平的目的;其二,农户聚集于城市后,为城市化的消费创设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现阶段,农村人口是总人口数量的56%,而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农民消费比例大幅提高,实现该区域经济消费的显著增加。此外,城镇化还能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也可起到升级城乡产业结构的作用,是增强城区经济发展水准的结构性因素。对此,我国各地应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政策,推动工业信息化发展,并着手于工业服务化的转型,搭建起相对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制与市场体系,通过创新技术实现传统工业的升级。同时,还需将建设、发展绿色和环保工业以及多元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旅游等作为工作重点,并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研发区的指引下实现城区经济的发展。此外,城镇化还可大幅降低农业产业比重,相反,非农业增加值比重得到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非农业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丰富人力资源等优势,提高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服务化、合理化程度,有助于城区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城镇人口数量在区域内所占比例是评价该地区城镇化率的关键,若城镇人口越多,则说明该地区城镇化率越高,并意味着区域经济社会越发达。因此,我国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原则,重视改革工作的落实,积极处理城乡协调发展期间存在的户籍轻视等体制性问题,打造城乡一体化劳动市场,以此根除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构建人人平等社会,赋予全体公民公共服务享受权利,缩小区域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并形成协调发展局面。对于经济水准较低的地区,更应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做好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充分发挥服务产业支撑作用以及公共管理职能,促使城镇就业空间的再次扩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空间,达到革新区域人口城乡结构的目的,还能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有助于人均收入、城区经济发展水准的进一步提升[2]。
城镇化中含有内需空间,而内需是促进城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还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表示,即使我国快速发展城镇化,也可持续较长时间,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生长至65%,且大部分城镇会陆续增加3亿多人口,这一数据说明,消费会呈现出长期扩大趋势,而投资需求也随之增长。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更多消费群体,并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水平,增加人均收入;城镇化可解放农民生产力,由小规模个体生产转变为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农户消费水平、经济总实力的提高;满足公共服务设施、城镇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投资需求,实现投资市场的全方位延伸,既能够推动我国城区经济整体发展,还能发展成为我国同其他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基本前提。
阻碍城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因素有两个:其一,城镇化造成的区域经济低效问题。我国多数城镇化建设项目的主导为当地政府部门,并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始终围绕本地区利益进行,若按照该政策内容落实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工作,极易出现功能相似、定位不清等问题,难以形成、协调大区域内各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影响区域内城镇体系的经济效益。其二,相比较小城镇,大城市具有经济辐射以及聚集功能,可通过发展城市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为保证农村与城市之间协调发展,就需注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当地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即“控制大城市建设规模,重视中等城市的发展,并加强小城镇发展力度”,方针的实施与落实,尽管实现了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的有效协调,却也间接增多小城市、小城镇数量,而小城镇不具备较强的聚集功能与经济辐射作用,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城区经济发展进程。
城镇化发展不仅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还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但在发展期间,很多地区会无节制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以保证各产业的持续发展,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此外,城镇化建设内容较多且覆盖面广,其中,土地建设即为城镇化发展重点,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加以考虑,在保证土地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确保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但当前,很多地区为早日完成城镇化建设任务,过于追求建设与发展效果,仅站在乡村土地向城市用地转化的角度执行土地规划利用工作,并着手于城镇景观的设计,未充分考量土地利用率问题,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既影响生态环境又不利于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有序、顺利进行。此外,城镇化建设目的是发展共同经济,发挥出城市的主导力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并将农村资源环境作为支撑,促使农村经济体系得以优化,以达到经济整体发展的效果。因此,很多地区选择建厂的方式来促进当地居民消费,但却存在大搞形象工程的不良现象,未对废气、废水、废物进行加工处理便将其排放,严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这与城镇化建设最初目标相违背,需加以重视[3]。
工业化发展为城镇化转型输送动力,二者存在较大关联性,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等同于工业化。这是因为,城镇化的概念多元化,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居民素质、生态环境等,应将城镇化看做成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结果,若在发展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加以干预,则会引发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问题。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为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会选择加大工业化发展程度,甚至还有部分政府始终认为二者相一致,可通过投资建厂的方式实现城镇化的建设,或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盲目招揽工业项目,这种发展理念尽管达到高速发展工业化的目的,却也造成另一不良影响,即城镇化以及与城镇化相关的产业、服务业、社会保障等内容被忽视。对此,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强人文环境、农村文化价值的融合程度,杜绝出现脱离本地现状盲目发展的现象,以此增强工业化发展合理性。不仅可发挥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化所具有的推动作用,还能大幅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并保证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实现城区经济的高速、稳定、持续发展[4]。
为充分发挥城镇化在城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需始终围绕区域实际开展建设工作,革新、优化以往所运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并对土地、户籍、行政管理等内容加以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落实相关体制机制革新工作,推动城镇化高速建设与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实施者深化区域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全方位落实各项制度内容,包括耕地保护与集约节约用地等,有助于城市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加大对区域土地资源状态的关注程度,依托于区域发展现状展开深层次分析,以此实现各类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能够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还能够有效保障耕地资源与农民权益[5]。此外,做好区域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统筹与推进,为城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还需科学引导人口迁移工作,确保有序进行,有助于区域结构的深度优化。同时,应保证人口聚集适度化,对城市人口规模加以科学管控,推动城市区域经济良性、健康发展。
首先,需合理利用农村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完成城镇配套设施与场所的建设,在此期间,尽可能扩大绿化覆盖范围,可采取修建小区绿化带、在道路两侧栽植绿化植被、建设公园园林工程等方式达到这一目的。其次,做好工厂与企业的选址工作,并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还需科学落实设计工作,合理确定工厂数量,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建设区域,规划生产项目,确保各项因素均在较为合理的区间内,以此规避工厂建设与生产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定期抽查各工厂废水、废气排放情况,并出台、实施相应的行政法规,借助法律手段来约束工厂经营行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6]。
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领导作用,确保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工作有序进行,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流程进行细致规划,并组织专业人员展开实地考察工作,制定极具科学且可行的建设方案,对各环节建设工作加以严格管控[7]。与此同时,还需施行相应的政策,以此来扶持新城区,比如针对当地企业出台优惠政策,为当地居民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率,解决因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而引发的人口就业压力问题,确保城市秩序运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便利[8]。
要让城镇化更大程度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则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文旅及生态城市的打造,从而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为此,要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高起点以及科学化的规划,并且以严格的标准来执行,积极改造老旧小区及棚户区,开发地产项目以缓解刚需住房压力;通过主题公园、绿化建设、污水官网治理、垃圾科学处理等措施,提升城市的综合环境及品位;同时,要立足当地的特色,挖掘其文旅产品,进行开发和打造,包括对各集镇的特色进行挖掘,从而通过文化、民俗及旅游小镇的打造,建设文旅、休闲等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城镇化的实施可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相互进步的效果,有助于城区经济的大幅提高,为经济发展带来更为突出的效益,但也伴随着多种不良冲击。对此,为规避不利影响的发生,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就需深层次剖析遭遇的负面影响,采取可行且科学的措施,确保城镇化良性发展,促使城市区域整体经济水平得以提升。
相关链接
所谓城镇化,就是农乡格局进一步提高综合配套设施,个体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现代进程。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一词出现很显然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不过,就数量看,对城镇化“概念”的论述要少于“城市化”。据粗略估计,在2012年之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在20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后,《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有望对外公布,该规划将涉及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未来受益城镇化的地区会在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周边的三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