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下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2-11-23 18:56李新仓
关键词:协同培育原则

李新仓,邢 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命题。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要培育大学生守法遵法意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形成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合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是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要达到目的的概括和总结,培育目标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供了方向指导和价值指引,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的工作路线图和具体实现方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具有阶梯性。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需兼顾法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主要包括初级、中级、高级等3级培养目标,3级培养目标形成有机整体,相辅相成,辩证联系。

1.初级阶段培育目标:传授宪法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与职业法律素养

传授宪法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初级阶段目标。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对宪法等相关法律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这有利于其增强维护宪法、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全国高校要通过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面向大学生进行宪法知识专题讲授,使其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和维护宪法。培养大学生职业法律素养也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初级阶段目标。高校要通过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使大学生熟知职业法律常识,明确职业法律法规中的权利及义务,提高职业法律素养,做到学法知法懂法。

2.中级阶段培育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中级阶段培育目标主要强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是主体对既定目标的不断探求,信念是对某观点或理论的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理想以信念为基石,信念决定理想的宗旨与方向。理想会在自我效能感增强的情况下转化为信念,并转化成为具体行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的关键时期。“四有”新人的“四有”中“有理想”处于首位,说明树立远大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极其重要。在大学阶段,高校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法治精神的“四有”人才,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学识,增强才干,进而实现人生理想。

3.高级阶段培育目标:弘扬法治精神,创造人生价值

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高级阶段目标是弘扬法治精神,创造人生价值。法治精神属于精神领域,是社会规则及秩序的内化表现。高校通过法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法治精神有更深刻的领悟,进而身体力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领悟法治精神内容,强化守法用法能力,并倡导大学生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示范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人生价值是人类活动对整个社会及个体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人类存在于社会中的作用所在。人生价值只有在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弘扬法治精神、创造人生价值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终极培育目标,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理论传授与实践导向引导大学生清楚认知法治精神培育目标、深刻领会法治标准,进而培育正确的法治观念,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法治精神,做新时代法治精神的践行者。

二、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指导思想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至上理念,引导大学生弘扬法治精神。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层面价值取向为导向。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追求;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奉行的准则;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的财富;和谐有利于推进世界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为标杆。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剪影,凝聚着一个国家国民的意志。自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就国家而言,自由意味着民族解放独立、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对公民个体而言,自由意味着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不受外界客观条件的制约。平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与需要的重要保证。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存在的终极价值所在,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根本准则及发展方向。在新时代,公正主要体现在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以及重视人民主体地位并切实为群众谋福祉的伟大使命。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治理的根本途径,集中表现了我国国情的核心价值诉求,映射出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诉求的实质,旨在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优化调节生产关系,促进公平与效益平衡发展,促成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打下牢固的价值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个人层面价值取向为基础。无论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还是法治实践,都应以爱国价值观为导向。大学生需有爱国情怀、奋斗意志。敬业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人们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法治精神与敬业精神相辅相成,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要将法治精神培育融入敬业精神,使大学生深知爱岗敬业是其安身立命的关键。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是人的德行的基石,也是促使人类社会持续稳固发展的必要保证。对个人来说,诚信是社会交往的有效工具;对社会来说,诚信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制胜法宝;对一个民族来说,诚信是民族发展的必要加速器。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要基于诚信价值观基础,并将诚信价值观与法治精神相融合。友善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传承的美德,是维持社会健全有序发展的基本伦理,能有效推动人们深度协作,消除矛盾,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与安定和谐。

2.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核心要求

观念是行动的基石,正确的法治观念对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要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提高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效果,让法治观入耳、入心、入行[1]。

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高校要依靠法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一,通过法治教育,大学生能获得对法律的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理论,进而增强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在实践中学以致用,自觉约束行为,在内心形成固有的行为准则。第二,通过法治教育,大学生能深化法大于权的意识,学会依法监督各级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养成依法依规办事的习惯。第三,通过法治教育,大学生能增强对法律的认知。知法懂法是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根基与先决条件,大学生不仅应自觉学习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遵守法治观念,还要明确权利的范围与边界,懂得越界的后果,在学习和工作中遵循法律基本原则,不超越法律界限,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统筹推进[2]。

3.以“法律至上”为价值观念

法治属于治国策略,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运用法治手段治理国家,旨在选择以法律为主的社会治理模式。法治的第一要义是“法律之治”,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具有法律观念,树立“法律至上”理念,明确法律的确立与推行需要人们将“法律至上”理念铭记于内心、外化于行。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时刻铭记“法律至上”的理念和原则。在新时代,大学生只有具备法治观念,树立“法律至上”理念,才能依法做事、依法化解消除矛盾,培养良好的法治思维。

“法律至上”即法律在社会秩序中处于至上的地位,任何组织及个人皆需依法行事,不可越过法律界限。任何政府、司法组织及群众都应依照法律处理政事、依法审判、遵法守规。“法律至上”理念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用法律知识武装头脑,进而推进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有效开展。

三、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原则

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要从4个角度坚持4个原则:教育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教育内容上,要遵循道德和法治相融合原则;教育载体上,坚持选择实践性载体原则;教育主体上,要坚持协同育人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

人是社会的主宰,是一切社会工作的中心[3]。“以人为本”原则即以人为中心,从“人”这个角度出发,要求因人施教,把学生的主观需求放在第一位,有针对性地施策,进而有效实现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

“以人为本”原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要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强化学生主体地位[4]。落实“以人文本”原则,就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法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要求高校将学生作为法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求高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要求和个性特征,尊重学生和满足其不同需要。第二,尊重个体差异性,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方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主体差异,充分考虑并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尽可能创新教育方法,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灵活有效的“全纳教育”,改革创新教育评价模式,使受教育者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第三,关注学生内在需要,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要增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效果,高校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方法,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主体作用,使其从被动转向主动,获得全面发展。

2.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原则,筑牢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思路,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规范,达成实践共识,提升思想道德素养,践行法治精神,增强宪法观念,提高法律意识[5]。

德治和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两种手段,二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功能互补性。开展法治教育要处理好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6],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相融合,最大程度地引导大学生向上向善。二是相互渗透性。道德的法律性和法律的道德性是道德和法律相互渗透的具体体现[7]。在辩证关系中,道德的法律性是指道德具有法律效力的功能,表现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法律强制性。法律的道德性是指法律体现了道德精神,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三是培养思想道德素养的共通性。作为行为准则,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具有共通性,具体表现为“认知—内心认同—自觉践行”的统一,能系统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和法治践行能力。

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要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基于协同理论和系统理论,用道德教育推进法治教育,用法治教育保障和巩固道德教育成果,两者融合有利于规避和纠正“重道德、轻法律”问题,使大学生将法治思维与道德理念内化于心。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还可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法治观念。

3.坚持实践育人原则,提高大学生学法用法能力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育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依据,具体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实践方法论原则要求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通过实践去发挥功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凸显实践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导向作用[8]。实践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与坚定法律信仰要求坚持实践性,提高大学生法治能力和水平也要求坚持实践性,要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学法用法能力。

实践具有强化教育的功效。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实践要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坚持主题化原则。将大学生法律精神培育实践性总目标和具体要求以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二是坚持项目化原则。项目化原则是主题化原则的补充和延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定法治精神培育实践活动主题后,以投标竞选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高校组织专家评选出可实施性强、具有教育意义和政治引领价值的课题予以立项,给予经费投入和人力支持,对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进行项目化管理。实践活动团队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实践活动遵循项目化原则,有利于发挥团结协作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三是坚持全程化原则。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实践开始前,高校要将实践活动纳入教学大纲和学分管理体系,并加大实践课时分配,优化实践学分制的管理模式;理论课结束后,适时适量以适当方式开展司法实践活动,将法治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领悟和理解;司法实践活动结束后,根据大学生实践活动表现和活动任务完成度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估,实现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实践的全程化[9]。

4.坚持协同育人原则,构建动态联动的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长效机制

协同育人原则旨在建立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标的资源整合教育新模式。坚持协同育人原则,有利于实现家校互动、校社协同互动,协调和整合各教育要素,形成教育合力。

协同育人是指在系统内坚持资源共享原则,将不同资源整合共享,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实践活动[10]。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原则是指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各子系统或各构成要素通过协同模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实现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11]。坚持协同育人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整体性思维。任何事物都是由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包括诸多子系统,构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机制要运用整体性思维,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有机协调诸要素。二是形成育人主体合力。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要发挥各育人主体功能,形成校际-社会-政府-家庭-企业-科研机构育人合力。三是发挥育人主体的整合和合力作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不能仅依靠单一主体,需要多个育人主体协同发挥作用,共同增强大学生法治认同感[12],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原则旨在构建大学生法治精神协同培育机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构建多维共治的法治精神教育管理协同机制。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协同育人系统中,多维共治教育管理协同机制是指在高校党委领导下,以强化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共同体意识为起点,构建以协同调配、共同合作为特点的协同育人管理模式,实现诸部门和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融合,共同推进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工作,从整体和全局上提升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效能。二是促进校外资源与校内要素协同共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具有系统性,在具体培育过程中既包括校内各主体、客体、介体要素,还包括家庭、校外各种社会资源,需要协调推进,构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格局。三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理论融合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以集群性、信息化便捷沟通为特征的历史时期,系统论融入现代管理领域,催生了协同理论创新,要将协同理论作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的基础理论,探索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用协同理论引导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创新,实现协同理论与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相融合。四是探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的实践规律。要将协同育人理念和协同理论融入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过程,实现教育主体之间的融合互动和有效衔接,构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法守法用法[13],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14]。

四、结 语

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内容呈现阶梯性。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需要在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目标导向下,坚持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将大学生培养成法律知识的传播者和新时代法治精神的践行者,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猜你喜欢
协同培育原则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