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以普洱学院为例

2022-11-23 19:29汪丽波李孟珂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普洱中药资源

汪丽波,李孟珂

普洱学院 咖啡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泰王国易三仓大学,泰国 曼谷 10240

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中医药和大健康事业获得蓬勃发展,国家将中药现代化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明确了中药的重点任务。中药资源是我国重点保护和支持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人民健康生活的保障、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源头。云南省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业的高速发展,产业对相关科技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人才和技术的储备不足,专业人才和技术缺口也越来越大。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是适应新的社会分工和新交叉学科对人才旺盛需求[1],在新机遇下,普洱学院在原有学科基础上积极发掘和培育新的交叉学科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现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和以及国家和地方对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进行思考,以期对完善其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1 开设 “中药资源与开发” 专业的背景

1.1 云南中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有 “十里不同天” 的气候类型和复杂的 “立体气候” ,特殊的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同时也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不可多得的宝地。据第3 次云南省中药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中药资源占全国中药资源总数的一半以上,有中药资源6 559种,包括药用植物6 157 种、药用动物372 种、药用矿物30 种,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5%、24%和25%,其中1 200 多种为云南特有[2],丰富的中药资源为云南省天然药物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03 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云药产业发展战略,把云药产业作为云南省支柱产业[3]。2013 年提出重点打造 “云药产业” 发展战略,建设GAP 中药材种植基地。2015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打造 “滇中现代中药(民族药)经济圈” 。根据云南省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 年全省中药(民族药)总产值达到1 400 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4]。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中药资源得到开发、保护、利用,同时推动云南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变云南农业结构,提升了云南省中药材 “云药品牌”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实民族特色资源利用和建设[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

1.2 普洱市中药资源开发前景较好

普洱市将生物医药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出台《普洱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普洱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启动编制《普洱市生物医药产业 “十四五” 规划》,市财政每年安排1 000 万元专项资金并设立10 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生物医药发展。至2020年普洱市已建立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平台28个, “滇及” 牌白及、 “康恩贝高山铁皮” 牌石斛被评为云南省 “十大名药材” ,大唐汉方公司(普洱公司)研发的植物饮料 “不染汤” 、保健品 “龙血竭牙膏” ,血竭片年销售额占全国市场70%,普洱云茯苓占有全国60%份额。培育了 “龙血竭片” “滇草六味” “滇及” 等一批特色产品。目前,全市生物药种植面积达56.14 万亩,建成林下优质原料基地20 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云茯苓、普洱白及主产区,林下三七种植示范区。2020 年全市生物药产量3.99 万吨 (干品),综合产值71.3 亿元,其中加工产品产量6 076.1吨,加工产值7.74 亿元[5]。中医药国家战略的形成及生物药发展平台的搭建,为天然药物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1.3 普洱学院具备开设专业的各项条件

普洱学院地处滇西南,有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 的区位优势,办学始终坚持根植普洱、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学校是以 “应用型、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 为办学定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2019 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办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该专业以新农科、新医科人才培养为载体,多学科交叉融合,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而设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服务 “云药” 产业发展,对接云南省 “八大重点产业” ,为地方经济打造一流 “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 的三张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这些目标的实施和完成必然需要大量的中药类复合型人才。2019 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21 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现在校学生人数学生130 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就业服务于全省各中药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能为医药保健服务提供需要,并促进云南中药事业的发展,为云南省乃至全国中药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中药资源与开发” 专业建设的内容

2.1 中药资源与开发的专业定位及特色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作为普洱学院新建设专业,其主要以服务云南省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依托生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构建适合自身的、有地域和办学特色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专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前沿性和发展潜力,符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按照 “专业指导、准确定位、注重内涵、强化特色” 的原则,系统推进专业综合建设,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主要学习中药学、中医学、生物学和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课程设置上增加了民族医药学、石斛的栽培技术等。该专业既具备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又体现中药资源保护、生产、开发、道地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特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强,可有效满足云南省中药产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并有利于云南省中药学学科的专业布局。

2.2 专业课程建设及实践平台建设

国内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优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要求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它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证。专业建设过程中重新修订和制定了第二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的修订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包含了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及论文、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4 个模块。

2.3 理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具有自己特色,专业从课程体系整合、教育教学方法与成绩考核、科研和教学的互动等几个方面对理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整理优化。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 的课程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讲、学生的学和做融合为一体,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全真的教学环境,采用 “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 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

2.4 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专业教师积极尝试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将中药资源与开发生产实践中的例证、技术、图片收集进行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教学内容、查找资料、观看教学录像、下载教学资源、师生互动交流等进行教学。

2.5 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以学科为依托,围绕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组建药用植物、中药资源、药用植物培育、中药资源经营等方面的教学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将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培养能站好课堂讲台、守好校园阵地的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加强教师与生产、管理部门、企业的融合,组建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2.6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把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之中,聚焦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校教学监控与督导制度下,教学专家 “适时监控督导制度” 、专任教师 “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学习委员 “学生考勤签名制度” ,促进教学环节的规范性。

教学质量评价从教师职业素养、课程教学文件、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目标等4 个层面开展 “评教活动” ;从学习态度、课堂气氛、有效学习时间、课后练习、学习成果达成度等5 个层面开展 “评学活动” ,促进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

3 “中药资源与开发” 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3.1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交叉连贯性强等特殊性,专业培养涉及化学、资源学、植物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从事的工作相对的艰苦,如野外资源调查、野外育种等。从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已有毕业学生的各大院校培养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中,向药剂、药理和化学领域转移的较多,毕业学生留在基层单位的人员少,造成该行业中具有中药学知识又熟悉栽培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6]。

3.2 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学校现有专业教师中,毕业于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专任教师较少,构建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生师比均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7]。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行业部门建立 “双师型” 教师队伍,教学活动中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聘请兼职、客座教授,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工作才刚刚起步。这些现状和问题给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较大困难。

3.3 专业建设中毕业学生的质量跟踪反馈现状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紧跟国家 “大健康” 建设,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等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中药资源调查、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生物技术和中药产品与开发等方面的突出能力。由于普洱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学生,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反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培养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情况、录用毕业学生的原由等等情况缺乏信息反馈,制约着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继承、创新和发展人才培养。

4 对推进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建设的思考

4.1 专业建设的主要思路

以 “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 计划2.0为指导,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树立 “大健康” 理念,从资源配置与整合、政策激励与支持、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

4.1.1 发挥专业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思政教育为前提,坚持思政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学能力培训;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开拓教师视野;培育教学名师和中青年教学团队;实现专业教师职称比例合理、规模达一定数量的师资团队。

4.1.2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人才教育合作育人示范基地” ,与企业合作建设 “中药资源与开发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依托现有产业平台建设 “产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做好云南 “云药” 课题。

4.1.3 突出改革与创新,引导和培育标志性成果。建立学科和专业联动体制,打破学科壁垒;落实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创新平台资源建设,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实现学校目标管理,培育质量工程、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标志性成果,打造金课。

4.1.4 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培养师资后备力量。加强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研教研项目,推动老中青教师教学团队协同发展。引导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进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积极申报省级以上 “创新创业” 。

4.1.5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专业建设。申报省校两级学科专项的建设经费,实现省-校-院-系协同教学体制,加大优质基础教学资源配备建设,推动专业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4.2 专业综合建设的举措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综合建设可归纳为1 个理念、2 个建设、3 个平台、4 个结合、5 个层次。

4.2.1 确立人才培养的 “1 个理念”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家论证和毕业生信息反馈等方式,对专业人才方案做出全面分析,人才培养应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教育理念,有效践行以思政人员、专任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为承担主体,分班、分阶段、分课程的 “三全育人” 工作体系,积极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2 提升和拓展教学条件,推进 “2 个建设” 。通过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学术水平、双师型专任教师和科研团队,建设稳定型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开发多媒体课件(如微课、慕课及在线课程等)和专门的 “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基本建成 “特色教材-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现代优质教学资源。

4.2.3 以社会实践为补充,搭建科研平台、教学平台和实践平台 “3 个平台” 。通过 “产-学-研-用” 结合打造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实验实训教学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专项竞赛、科研训练、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2.4 做到 “4 个结合” 。强化 “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支撑” 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构建了多元化培养方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导向,实施了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项目教学、 “双创” 教学等多维教学体系,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显性与隐性教育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4.3.5 实现人才培养的 “5 个层次” 。通过期中、期末检查和考核、教学督导、学生评价及用人单位反馈等形式对学生的德育素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5 个层次” 的培养质量进行跟踪和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循环改进,确保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各环节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构建全方位教学考核评价和质量监控体系。

5 结语

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GAP、GMP 等规范的推进和实施,中药资源和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力度增强,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由应用型、实用型转变为创新型、创业型,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面临着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的巨大压力[8]。专业建设要抓住 “保证中药材质量、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这一中心任务[9],以服务人民对中药需求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以专业内涵提升为主线,推动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通过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普洱中药资源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中药零食”怎么吃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