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雪
兰州工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教育强则国强,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其英语教育模式必须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改革,才能探索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英语本身属于文化的载体,英语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激发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但由于传统英语教育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缺少传统文化的科学融入,导致英语教学存在片面性,不利于素质教育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大学英语作为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也能在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和优化时增强大学英语的育人作用和育人价值,实现英语教育的新生。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能优化英语教育目标,确保在英语教学和发展过程中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借助英语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培育文化自信能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还能助力其走出国门,有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传统文化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传统文化也逐渐被世界所认知和了解,将其融入于英语教育中有利于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也有利于增强其文化自信。具备文化自信的大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传播传统文化,并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活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
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具备主体性、指向性、包容性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能体现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更能推动英语教育迈上新的发展阶段。梳理英语教育特点,旨在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强化优势互补,希望真正助推英语人才个性化成长,并在助力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自信的主体是大学生,英语教育展开时大学生会接触很多西方文化,其思维意识也可能因此发生转变。积极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能提升大学生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使其在提升精神层面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不同文化氛围下,人的言行举止会完全不同,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会改变大学生,因此,文化自信培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尊重和重视,根据其发展需要,在课堂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这才能推动大学生利用英语传播好中国故事。
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不同时代文化和价值观会有所不同,传承精华,摒弃糟粕,助力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能使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了解民族精神以及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文化自信能帮助大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道路,满足其精神需求。民族文化本身具备一定抽象性,通过中西方文化交融,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具备抽象性的传统文化,为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扎实基础。例如,英语教材中融入的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大学生提升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材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能使大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提升思想认识,加强文化自信。
不同时期的文化内容会有所区别,但文化在创新过程中不断传承和优化,这也使其本身具备包容性特点。树立文化自信不是指一味摒弃和否定西方文化,而是要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时,学会学习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大学生需有能力在客观角度上了解具备差异性的文化,例如,功利主义和金钱主义会侵蚀大学生思想,影响大学生思想发展,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升辨别能力和辨别意识,才能保持文化审视的客观性,坚持文化自信。当然,西方文化中也具备很多优秀文化和思想,通过借鉴相关优秀理念,借助其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英语教育模式,更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语言教学中积极融入文化资源,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也能帮助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时树立辨别意识,避免受隐蔽性较强的负面思想影响。例如,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功利思想和自私主义等,披着自由的外皮展示在学生面前。因此,只有提升大学生的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助力其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英语教育本身属于通识教育,大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时也会传播与发扬传统文化。但由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传统文化内容,导致学生容易丧失文化自信,不利于传达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态度,讲好中国故事。中西文化相互交融能助力大学生拓展视野,创新教学资源。例如,英语教材、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都应强化对学生的科学引导,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表现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方面,消除其文化偏见,能确保其正确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英语教材革新与完善时,应选择一些反映真实社会和多元文化的内容,相应内容有利于学生提升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也能构建有温度、有内涵、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学习信心。不同教学内容能反映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内容要便于学生分析与欣赏,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听说读写译能力。互联网时代,高校可积极完善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多元化学习资源。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模式和学习理念有所不同,多元化学习资源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助力大学生个性化成长。线上动态化教材革新和优化速度较快,将其作为纸质教材的补充,能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促进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深入融合,促进学生提升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教师展开教学时,须认真筛选科学的教育内容,并确保理想信念教育贯穿课堂。通过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这能使学生深入分析英语教育背后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内核,表达对文化的独到见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可构建多元化文化体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外文化节、阅读不同翻译版本的经典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名著的翻译版本侧重点和优势不同,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名著能感知汉语的魅力,也能通过中英互译了解世界文化,并促进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会有所不同,我国崇尚敬畏自然、尊老爱幼,通过强化对相关文化的深入认知,学生也能感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虽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在特定时期我国技术、经济相对落后,导致很多年轻人丧失文化自信。故此,教师可适当在英语教学中增加时事热点内容,通过相关时事热点,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这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复兴。
英语教师必须加强系统性学习,创新教育模式,构建科学化培育方案,才能用思想武装学生头脑。英语教师需要对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认知,促进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成长与进步,只有教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英语教师长期接触西方文化,自身必须树立坚定的 “四个自信” ,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传播传统文化。优秀英语教师掌握着许多中西方文化相关内容,并随时根据教学发展需要拓展教学维度。例如,教师在讲述圣诞节时,可适当向大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并通过中西方节日对比,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英语学科中融入多元文化,能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也能更好地继承我国优良传统。英语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与外国友人进行沟通和互动,友好沟通能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了解西方的优秀文化。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能自觉承担文化传承责任,提升文化传承意识,创新文化传承渠道。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机遇,借助信息技术推动语言教育现代化发展,既能拓展语言教育内容,又能在语言教学优化和创新时完善传统教育架构,提升文化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助推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相关语言内容,引导大学生接触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可使其坚定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不动摇。首先,创新线上教育模块,融入多元文化内容。传统线上教学平台应随着学生发展需要而不断创新和优化。例如,可在其中上传一些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英语词汇,引导学生在阅读与记忆英文词汇时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助推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教师可基于学习者的发展需要构建文化型微课件,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时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其次,借助线上教育平台为学生开拓实时沟通和交流模块,为学生营造英语应用环境,使学生在不断沟通和交流中真正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新时代大学生习惯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娱乐,但尚未习惯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学校适当为学生开拓线上交流模块,并引导学生借助多元化社交平台与外国友人进行交通流和互动,既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语言能力发展时体会语言的文化魅力。最后,助推专业教育与语言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语言,提升语言学习趣味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深刻体会专业性知识。不同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可基于学生所学专业为其构建新真实化对话场景。相关场景能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时,也能和谐教育氛围,助力其感受专业教育与语言教育背后共同存在的多元文化,以此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无处不在,助力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提升文化自信,有利于语言教育的新生。
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能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推动素质教育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语言人才也相对稀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认同感的学生,能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弘扬中国价值的基础,只有大学生具备文化自信,才能通过多元化语言传递民族精神,引导世界感知民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