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路径

2022-11-23 15:52陈海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高质量数字化

陈海霞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121)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数字经济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更好地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集群。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在黄河流域建设数字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完善黄河流域在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基础性设施体系,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赋予黄河流域产业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新路径[1]42。在国家大力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构建和完善数字技术基础建设提升产业的融合发展,结合数字技术治理体系形成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引领并带动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15。

一、数字经济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数字经济能够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黄河流域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上进行创新谋求新的发展动力,而当前黄河流域在生态资源、生产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过度开发、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制约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3]73。近年来,数字经济在社会各个领域发展迅速,对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引领作用尤为显著,当前,数字经济在推动技术创新,培育新业态,推动消费新需求,带动黄河流域传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其次,数字经济能够为黄河流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数字经济目前已经成长为一种成熟、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核心生产要素,在当前科技大发展,产业大改革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通过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了传统产业体系的优化,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农业、工业制造业等产业的作用,使其向专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加速重构经济发展。黄河流域跨度较大,沿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数字经济促使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拓展新型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题,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为黄河流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夯实了基础。

二、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取得的主要进展

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比重持续上升。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在各个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黄河流域各省在互联网信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大,网络覆盖与信息传输能力发展迅速,为实现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的规模化、创新化以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2020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迅速,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仅山东、四川、河南、陕西四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元,其中山西省增速高达10%[4]18。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数字经济在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2.数字经济在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效用日益凸显。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必不可少。黄河流域沿线城市农业体系相对发达,要确保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当前,黄河流域各地区在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智能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体系建设以及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取得重要成就,“互联网+农业”以数字化为手段,为农村电子商务夯实了基础。例如,山东省打造的“济南样板”和“农业先行区”建设,通过建设高品质、可追溯的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向周边不断拓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农业产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树立了典范;河南省通过与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深度合作,实现了农业产业数据化、定制化服务的深度发展,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也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3]73-74。

3.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工业向数字化稳步转型。随着我国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改革,新能源建设发展迅速,实现工业发展低碳化、智能化、集约化是我国未来一阶段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黄河流域沿线城市中,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是我国工业发展型城市,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储量,随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相关城市的发展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在低碳集约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发展的可持续化,是当前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重点,要着力实施数字化转型,将新的生产要素和发展理念融入工业体系,实现企业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将传统工业与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有效结合,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黄河流域工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高速发展。

4.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了多彩的文化历史资源,随着黄河流域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当前,疫情防控对人员流动有一定的限制,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文旅产业中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通过搭建现代化的文旅平台,开发云旅游、智慧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例如,陕西省将数字技术融入文旅产业,将山西文旅资源通过虚拟现实、5G等技术呈现,开创了智慧旅游新局面;河南省的博物馆数字化展厅,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让人们感受身临其境的观赏感受;四川省的“智游天府”智慧文旅平台,将数字技术纳入智慧文旅平台,让游客更加深入、便捷地感受巴蜀文化的魅力。数字技术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正是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的体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黄河流域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黄河流经9省区,横贯东西,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以2020年为例,山东省数字经济规模高达1万亿元,是宁夏、青海数字经济规模的13倍之多,数字经济规模趋势整体呈自西向东逐级加强的特点,可见黄河流域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数字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5G基站建设是决定网络信号覆盖面积和强度的重要因素,截至2020年底,黄河流域沿线城市中,山东、河南、四川等地5G基站均超过30,000个,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宁夏、青海等地的5G基站仅有不到4000个,这也影响了数字经济在当地的发展。可见,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阻碍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必须予以重视和及时解决。

2.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黄河流域跨度较大,沿线城市较多,且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黄河流域整体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网络覆盖面不足,数字经济发展网络供给以及核心技术支撑不足,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整体发展受到制约。随着“宽带中国”“普遍服务”战略工作部署的推进,我国整体网络建设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由于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黄河流域西部区域的网络基站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转型的推动需要较强的内生动力。由于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中上游城市尤甚,导致区域壁垒、思想观念、人才建设、创新资本以及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制约。例如,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中信息社会指数前10名中仅有山东(第9名)和内蒙古(第10名),而河南省和甘肃省在全国信息社会指数中分别占据第28名和第30名,由此可见黄河流域的社会信息化程度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仍旧是相对落后的,导致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不足[2]15-16。虽然有一些地区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也出台了一些产业规划,但是受制于创新要素、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制约,导致产业规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而单纯的市场机制以及区域自身能力推动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4.数字人才缺口较大。人才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任何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经济水平发展影响,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建设相较于沿海地区缺口较大,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属于新兴经济形态,需要海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当前,黄河流域中西部区域人才发展相较于沿海地区存在天然弱势,且传统的人才无法实现与信息技术的匹配,涉及数字经济的高端专业性人才更是缺口较大,无法有力承担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三、以数字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激励技术创新,完善现代化数字技术体系

首先注重技术创新。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黄河流域城市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必须转变粗放、传统的经济增长形式,在资金和技术领域优先向云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倾斜,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5]8。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过程中,要树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市场的导向作用,强化企业、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集中精力促进产业薄弱环节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在技术创新的资金保障方面,通过优化金融体制,建设专项的银行信贷和投资基金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融资支撑,通过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和孵育[5]8。推动黄河流域沿线智慧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其次注重数字经济方面的人才培养。随着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应用的逐渐深入,资源配置和生产方式无可避免地都会发生变化,这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劳动者的数字化意识有了新的要求。黄河流域各区域之间可通过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共享等形式加强人才培养;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三者之间强化合作关系,可通过数字经济学科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平台、数字化人才孵育基地等形式培养数字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最后强化“互联网+”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互联网+”是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资源和配置优化的一种形式,将其应用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中,能将生产生活、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各领域之间生产要素的对接,赋予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展形式。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要想得到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必须得到有力实施。首先,黄河流域农牧业较为发达,耕地资源保护、智慧农业等为数字经济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空间,数字经济也为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升级转型提供契机,是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数字经济实施的转折点,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数字化,让农业生产管理者掌握更加完善的涉农信息,进一步增加黄河流域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其次,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传统工业基础雄厚。随着“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以及能源储量和开采成本的制约,黄河流域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亟需进行数字化转型,可利用人工智能、AI等现代化技术提升工业生产效率,降低工业生产成本。例如,5G技术可以降低工业互联网的延迟,提升传输速率,帮助实现虚拟化和远程工业生产;云计算可以帮助工业数据便捷存储,并提供多种在线拓展功能,方便满足不同施工条件下的使用。最后,将数字经济应用于制造行业,有助于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将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解放现有制造业劳动力制约,形成数字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格局,为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6]32。

(三)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能力建设

数字经济要想得到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建设必须得到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网络建设成就斐然,但是黄河流域东西跨度较大,各省市经济水平发展不一,地理位置、地形差异都导致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建设不均衡,不充分。基于此,首先要扩大黄河流域全线的网络普及率,确保网络服务能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可通过财政补贴进行网络扩建和基站升级,建立黄河流域全领域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高速传输,提升网络服务跨区域交互水平。特别是对于黄河流域农村和贫困地区要做好网络覆盖,减少城乡信息差异,确保数字经济全方位发展。其次,要对黄河流域传统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转型。一方面大力扶植AI、物联网等互联网应用,通过对传统基础设施的升级加速实体经济优化与转型,另一方面,将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交通、电网、物流等平台,通过智能供给和资源以及废弃物的控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确保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同促进[7]28。最后,要提升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建设投资的积极性。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制定对相关产业实施税收减免,同时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的后顾之忧,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为黄河流域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实施产业优化整合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予以重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对黄河流域进行保护,在黄河流域各省市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果,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中的问题已经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亟需改善。首先,黄河流域各省市应根据各自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分工,在国家黄河治理顶层政策框架下制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实施政策,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管作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河滩资源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推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合理利用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将其与黄河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开发休闲养老、文体旅产业、特色农业等完善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通过产业优化寻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黄河沿岸整体安全,为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最后在黄河流域产业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各主体要强化合作,形成多主体协同治理新局面。政府要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将实时在线监测体系应用到环境保护全过程,形成针对水源、河滩、土壤和大气的立体化动态监测系统,与企业、环境保护部门等形成全方位生态资源协同治理体系,通过对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的产业进行优化,形成低碳环保的良性生态循环,确保黄河流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8]30。

(五)分段治理与分工协作并举,开创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黄河流域横跨东西9省,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各具特色。为实现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根据黄河流域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筹划,实现跨区域的分工协作和协同治理。首先,在黄河流域的上游区域。黄河流域上游区域属于资源能源的富集地,必须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实施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产业布局要建立在与水资源支撑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动态把握资源能源开发范围和强度,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资源管理信息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同时注重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利用优良的地理环境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9]41。其次,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区域。黄河流域的中游区域属于能源化工密集区,水资源污染和土壤流失较为严重,在治理过程中应加强节水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水资源流失严重的区域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建设能源供给、生产、转化、运输等全流程能源综合检测系统,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10]64。最后,在黄河流域的下游区域。黄河流域的下游区域经济活动强度较高,城镇化水平和制造业较为发达,农业规模普遍较强。例如,河南省和山东省既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制造业大省,以郑州、洛阳、济南、青岛等城市为中心的制造业、现代农业与金融业发展较为迅速。数字经济应加快与相关实体经济的融合,形成城市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高质量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