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淮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时代使命。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育也在寻求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建设新方向。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给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线上线下”融合进行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研究就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线上线下”课程是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它的提出与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习惯相符合,也为大学生的自学提供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平台。而且它强调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这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也应是高校体育教育实现自我革新不能忽视的新途径。因此,立足“线上线下”融合视域建设高校体育课程需要引起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首先,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个体身体健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仅没有出现明显向好的势头,反而呈整体下滑态势。将“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引入高校体育课堂,能够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使高校体育发挥出国家体育教育体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其次,体育教育不仅强调对体育技能的培育,更在于终身体育理念的传递和树立。体育运动在培育大学生的品德素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即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团队协作、顽强拼搏、互帮互助等精神。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入大学体育教育,能够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线上线下”模式是对传统体育的一种变革,有利于提升全体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对实现“体育强国”也是一种强大助力,同时有利于“健康中国”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首先,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科技力量,“互联网+”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教育事业作为国之大计,应该积极与科技碰撞、与时代接轨,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模式,注重对智能化工具的使用,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其次,以“00 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于网络环境下,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较以往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网络的依赖性极强。此外,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其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排斥,自我意识更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作为时代的产物正好与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相吻合,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发展需要。最后,改革开放环境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的体育素养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在合格人才支撑方面的最大保障。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快速适应社会环境,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首先,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课时有限,但是体育课堂不仅要给大学生传递理论知识和健康意识,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时间不足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教学时间的延伸,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切实提升体育教学实效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高校体育课程为公共课程,体育教师需要同时任教不同专业或者班级,传统课堂的重心放在了体育技能的示范与锻炼上,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互动的机会较少,学生遇到体育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答疑解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给师生的交流搭建了便捷的桥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在传统体育课堂上,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由教师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并且项目的选修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多元化,学生不但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思维的开阔。
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融合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子教材、电子设备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体育教育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然而,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师资、学生以及平台建设和维护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很多高校领导层对体育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依然以应用型专业课程为教学重点,体制机制建设力度不足。特别是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很大问题,大部分仍然依照网络参与度反映课程质量的高低,不能真实反映课程质量,于是出现了“线上线下”课程评价体系看似一体化,实则各行其道,没有融合发展。其次,很多体育教师对网络课程的深刻内涵认识不够,把网络课程等同于网络课件,将自己做的课件传到校内教学平台,或者下载体育课程视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就算完成了网络课程教学。这种做法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实践性,部分教师只看到了网络课程的资源性,没有看到应用性,导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偏离了预期的轨道。最后,“线上线下”融合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对资源的利用存在瓶颈,影响二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多数高校对网络资源的挖掘都停留在互联网现有资源的搬用上,或者过分局限于发挥校内师资力量来支持网络课程建设,忽视了对社会资源的挖掘,缺乏市场经济视野。
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多数是体育专业毕业,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较为完善,体育运动技能也很扎实。但由于他们在学习生涯中并没有接触过系统的在线体育教育,加之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中缺乏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渗透,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对线上体育教学的了解,部分教师因为长期从教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对全新的“线上线下”模式产生了抵触心理。其次,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融合对体育教师的软件运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欠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从教学内容的选取到教学方式的运用都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堂智能教学没有打破视频播放、图片展示和PPT 讲解等固定的模式,实效性较差。最后,“线上线下”教学能力并不是教师应聘的必备技能,日常教学考核缺乏明确要求,使体育教师丧失了提升自我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信息素养得不到提升,制约了高校“线上线下”体育课程模式的顺利推广。
首先,虽然高校各个专业的体育课程大多都以公共必修课的身份存在,但是其所受到重视却不够,学生不愿意投入过多时间学习体育知识、锻炼运动技能。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这种消极的体育意识不仅造成线下体育教学效果停滞不前,大学生体质整体下滑,还使得体育课在线课程访问量和参与学习的人数也不尽如人意。其次,线上教学开展已久,引起了师生群体的关注。但是线上体育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比如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课程模式单一,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体育网站从初期的设计建设到后期的运营维护得不到可靠保障,推广力度和宣传强度不足等。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不高的客观因素。最后,“线上线下”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之间的结合不紧密,没有充分发挥出二者融合的最佳效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为在线体育课程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五花八门的在线课程因与线下课程的紧密度不够,无法发挥供大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后答疑解惑以及对后期进行实践指导的作用,“线上线下”融合的体育课程建设并没有达到提升大学生参与度的实效。
首先,在线课程数量不足,与线下课程的配合度不高。当前的网络体育资源看似非常丰富,视频、音频、文案资料也较多,但是从可靠数据中不难发现,高质量的高校在线体育课程数量并不充足,无法为线上课程的延伸提供相匹配的课程,自然也不能为教师的线下备课和学生的课后自学提供应有的帮助,这也充分显示了国内体育在线课程还未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及重视。其次,专业课程建设不均衡,不能全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蓬勃发展,在线体育课程初具规模,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科学性。比如公共体育课程和专业体育课程没有突出差异性;体育人文学科、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知识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明显滞后,降低了在线课程的供给针对性。最后,高校体育课程线上课程的维护不到位和更新不及时,制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效果。线上体育教学课程能够以其强大的功能给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但是线上课程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时代的发展进步和体育教学水平的普遍提升需要加大在线课程的开发力度,也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维护。目前,在线课程资源前期开发力度不够,后期维护没有人力、财力保障,导致实际运行效果与预期差距较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体育课堂带来了新鲜血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空间,强大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课堂,也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激发了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基于“线上线下”融合视域,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网络课程建设和大学生群体参与度提升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实现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一体化的“线上线下”体育课程体系。
首先,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特别是体育教师,必须走出固定思维模式,看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科技力量,认识到“互联网+”趋势的不可逆转性,也要看到互联网给体育教学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现实困境,激发自我提升的内驱力,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避免被时代淘汰,积极加强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学习,勇于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次,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者也要转变认知。传统体育意识的局限性对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有较大的阻力,体育课程的“孤岛效应”亟需被打破,高校体育的学科基础性作用应该得到高校全体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认可。要打破学科界限,让不同教学工作部门形成合力,调动校内外的积极因素,激发体育教育热情,共同构建“线上线下”体育教学体系,让高校体育在与其他专业的融合中乘着科技的翅膀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后,大学生也应更正错误认知。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终身体育的直接受益者。大学生群体必须要改变体育课程没有经济价值的错误看法,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身体素质提出的现实要求,以及体育素养在未来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主动了解现代体育的丰富内涵,自觉配合体育教师开展“线上线下”体育课程,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并为校本课程构建贡献力量。
首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操作常用软件,将网络资源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方面,高校必须要对新入职教师的信息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持续性、长效性的学习体制机制,同时要在体育教师的考核中突出对教师信息能力的评价。其次,相比信息能力来说,信息素养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要,其核心在于信息资源的选取和加工,强调教育工作者对体育学科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敏感性,这对于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非常重要。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保持对体育事业和现代科技教育教学工具的高度关注,树立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后,线上体育课程是线下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延伸。线上课程的开发和维护不仅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也需要专业人才的加入,这样才能保障线上体育课程真正发挥作用。高校要对这方面给予特别关注,选择合适的体育专业人才教师,完善长期培训机制。校外专业人员的积极吸纳也不能松懈,多途径加强线上课程建设队伍,使线上课程更加完善、更科学有效。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工具支持。基于“线上线下”融合视域进行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要充分开发和运用网络技术,站在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角度,不断提升在线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比如网页打开速度、网页版面设计以及网页功能设置等。其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教育模式要注重二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相互补充和配合。特别是对于包括较多动作技能的学科,更要在“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共建上下功夫。高校应该考虑“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比如利用网络课程多维动画视频的立体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利用线下教学进行实操锻炼,使“线上线下”融合加深,提质增效。最后,在“健康中国”和全民体育理念的引导下,体育事业迈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可以积极与社会企业寻求合作,比如线上课程可以邀请专业摄影和网络技术人员参与,提升课程吸引力;体育俱乐部和健身场所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场地,高校也能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培育对口人才。
首先,针对“线上线下”体育教育忽视大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问题,高校在新课程模式的构建中要倾听大学生群体的诉求,树立长远发展理念,加强社会调研,培育高素质人才,融合一线教师的经验反馈,注重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课程建设初期的实际效用,以提升体育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其次,相比其他学科,体育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更高。在线课程教学不仅能够通过科技手段展现运动技能,也能为学生解答体育专业问题。但其在实践方面存在短板,学生实践锻炼还需要依靠线下课程和课外活动。高校要确保课程的课时设置比例科学以及早操、校内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配备充足的师资队伍满足大学生体育实践需求,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全面提升。最后,作为高校的特色组织,社团给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发挥提供了土壤,社团活动在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体育教学新模式,高校应该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技术、场地和实地锻炼的各种机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参与新时代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加强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对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高校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拓宽教学思路,立足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提升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教学顺利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