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思,王 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北京,100078)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类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动为特征,同时可伴有语言障碍或不自主发声。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ics)”、“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 syndrome)”,简称“抽动症”,是一种无意识、不间断且迅速的、易反复的,一种或多种的全身肌肉抽搐或声带抽搐的症候群,临床中多表现为眨眼、挤眉弄眼、踢腿、耸肩、挺胸等运动抽动,或清嗓子、吭吭声、吼叫或秽语等发声性抽动。此病可伴有行为障碍、情绪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静坐不能,多动等[1]。
中医认为抽动症的主要病位为肝,可累及脾、心、肾。肝血不足,不养肝筋,肝风内动,风动止于头目则出现眨眼、皱眉等;肝失疏泄,则脾失运化,脾弱肝亢,则噘嘴,口唇蠕动。常见证型为脾虚肝亢证、肝亢风动证、阴虚风动证、痰火扰神证、气郁化火证、脾虚痰聚证。近年研究[2]表明,患儿多在4~12 岁发病,其中以4~7岁最为多见,部分患儿的发病时间可延长至12~14 岁。抽动症发病趋势呈上升阶段,且男孩多于女孩,患儿及家长的身心受到很大影响。皮内针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素问·离合真邪论篇》有“静以久留”的刺法,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无痛、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方便运动及长时间留针的特点[3]。本文总结运用皮内针治疗1 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性,8 岁,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眨眼症状,伴随有清嗓子症状,于2021年9月至本院门诊治疗,刻下症:患儿频繁眨眼,时有清嗓子症状,偶有吸鼻症状,家长代诉患儿精神集中时出现不自主扭头、耸肩症状,易怒,易受惊,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萎黄,纳呆眠佳,小便调,大便干结,舌淡,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抽动障碍,辨证分型:脾虚肝亢。西医诊断:抽动症。患儿入院后,根据症状实施皮内针干预,2~3 d/次,2次/周。治疗1 个月后,患儿眨眼、清嗓子、吸鼻及不自觉扭头等症状基本消失,注意力不集中情况稍有改善。患儿耶路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由干预前24 分降低为5 分,中医证候积分由干预前的6分降低为3分。
参考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4]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估,YGTSS 量表分为运动性抽动与阵发性抽动两类,包括抽动次数、频率、强度、对生活的影响等条目,每项按0~5 分计分,总分最高为25 分,最终最高得分为50 分,病情与得分正相关;<25 分属于轻度,25~50 分属于中度,>50 分属于重度。中医症候积分根据患儿的精神、面色、食欲、睡眠、二便、舌、脉象等按照0~1 分的形式计分,得分与症状程度呈正相关。患者YGTSS 得分24 分,中医证候得分6 分(见表1)。
该例患儿护理诊断分析为以下3 点:①自我形象紊乱,与抽动发作时,行为异常有关。②焦虑与受到家长焦虑情绪感染有关。③存在外伤的危险,与抽动发作时,躯体不受控制有关。
根据患儿现有的临床症状,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给予中医特色护理皮内针治疗,以缓解眨眼、清嗓子等抽动症状。一般常规护理在饮食、生活、情志方面给予患儿及家长指导。
2.4.1 中医特色护理
医护人员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DSM-5)的有关诊断标准[5],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辨证取穴进行皮内针治疗。皮内针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皮内针针刺入相应穴位,经过对皮部长时间的持续刺激,从而刺激神经传导,兴奋末梢神经。
2.4.1.1 操作前评估:①患者的病情、主要症状。②患者皮肤情况。③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4.1.2 操作前准备:①准备75%酒精、皮内针、棉签、镊子等用物。②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坐位。
2.4.1.3 操作:①根据患儿年龄及胖瘦选取针长0.6 或0.9 mm 的揿针。②协助患者取坐位,用75%酒精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③打开包装,剥除针体上的胶布,用镊子取出揿针,将针体刺入所选穴位上。频繁眨眼、皱眉:太阳(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取一横指的凹陷处)、丝竹空(在面部眉梢凹陷);皱鼻:配迎香穴(在面部鼻翼旁开约1 cm,鼻唇沟中);异常发音、咽痒:配天突(位于颈部,在前正中线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廉泉穴(在颈部,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肢体抽动、扭颈加颈夹脊、耸肩:配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注意力不集中:配定神穴(在脸部,人中沟下1/3 与中1/3 交点处,水沟穴下方);背部腧穴可选: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④贴好后,从上面轻轻按压胶布,以加强刺激量,提高效果,但应注意手的卫生。⑤每次留针2~3 d,留针期间需保持留针部位皮肤清洁干燥。⑥每日早、中、晚各按压1 次,每次按压3~5 min,每周治疗2次[6]。
2.4.1.4 注意事项:①使用前检查针体,如有弯曲和损伤时,勿用。②操作过程中避免针尖误伤自己与他人。③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如有晕针现象,应立即停止治疗,对症处理。④埋针要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穴位。如感觉刺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⑤埋针期间,请勿洗澡,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如有发红、发痒等异常,立即剥除。
2.4.1.5 禁忌症:关节处、红肿局部、皮肤化脓感染处、紫癜和瘢痕处,均不宜埋针。皮肤过敏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也不宜埋针。
2.4.2 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运动护理等。①饮食护理:饮食规律有节,富含营养,宜多食用含钙和铁高的食物,多食补脾益气的食物[7],如绿叶蔬菜、鱼、牛奶、粗粮、核桃、莲子、百合、新鲜水果等;少食过甜食品,不食巧克力、碳酸饮料等食物,避免刺激神经兴奋。②生活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限制每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进行激烈刺激的游戏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填减衣物,避免外感疾病。③运动护理:引导其多参加户外活动,放松心情,提高身体素质。
2.4.3 情志护理
心理护理是重点,家长应重视对患儿在精神方面的护理。①对待患儿不能过分的溺爱或粗暴,防止其精神受到刺激,要有耐心、爱心,密切注意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多疏导、多沟通、多关爱,帮助患儿消除心理困扰。②帮助家长和患儿正确的认识疾病,避免患儿产生自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信心。③鼓励和帮助患儿多与他人交流、交往,树立良好积极的心态。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较复杂,大多数认为是受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影响,多巴胺分泌过多,致使患儿出现多动、抽动等表现[8-9]。临床治疗主要为氟呱啶醇、硫必利等药物治疗,存在复发概率大、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中医在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疾病有不错的疗效,不良反应方相对较少[1]。皮内针疗法是以十二皮部及卫气理论为理论基础,将针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的一种中医绿色外治法。《内经》提及人体分为皮、肉、筋、骨,皮部为第一道屏障。《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中记载:“卫者……卫护周身,在于皮毛之间也……”。表明卫气的防卫免疫功能,在皮部形成屏障保护,而皮内针持续刺激,进一步增强了卫气的抗邪作用[10]。本文选取的抽动症个案为脾虚肝亢型,小儿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不养肝,肝风内动则出现病变,其主要治则为清肝息风、补气健脾。皮内针辨证取穴治疗抽动症的作用机制为:太阳穴被称为经外奇穴,其深层脑组织是大脑颞叶,为“三叉神经”和“睫状神经节”的汇集之处,有解除疲劳、振奋精神、保持注意力集中等作用;丝竹空归于手少阳三焦经,有疏散少阳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有祛风通窍的作用;天突为任脉的主要穴位,循任脉上传廉泉;肩髃穴归经于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肩部的腧穴,可治疗肩臂挛痛,有疏经通络的作用;定神穴为经外奇穴,分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有安志定神的作用;心俞、肝俞和脾俞,均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俞可散发肝脏之热,脾俞是调理脾胃的要穴,心俞可散发心火,缓解易怒烦躁的情绪。皮内针辨证取穴,加强穴位刺激,安全无痛,治疗效果明显,且不易脱落[11],更易于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总结皮内针治疗来缓解多发性抽动症的护理经验,归纳临床心得,以推动皮内针技术在治疗抽动症中的应用。抽动症在临床中病情复杂,个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更加细化对抽动症的辨证分治,进一步完善皮内针的治疗规范和评估标准。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