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四种四收栽培管理技术

2022-11-23 13:31高绍英
广东蚕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拱棚油菜栽培

高绍英

越冬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四种四收栽培管理技术

高绍英

(山东省夏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德州253200)

越冬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种四茬,产量高、效益好,栽培管理相对简单,值得推广。文章从茬口安排、设施结构、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越冬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四种四收栽培管理技术。

越冬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一年四种四收;技术

山东省夏津县北城街道办刘堤村已有20多年的蔬菜种植历史。近年来,为了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村里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带领村民进行规模化种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采购农资,统一管理技术,统一销售,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销售价格和数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笔者根据多年田间指导及种植经验,总结整理了夏津县越冬小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四种四收高效栽培新技术,以期引导菜农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实现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1 技术优势

从种植方面看,小葱越冬栽培,9月上旬播种,12月底—1月初扣棚,翌年2月底—3月初收获,病虫害少,管理技术简单,还能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水果玉米早春利用拱棚栽培,与大田普通玉米错开了开花时间,不用特意设置隔离带,而且水果玉米生长周期短,能提高种植指数;油菜种植更是短、平、快,易管理。从销售方面看,小葱口感好,又赶在早春绿叶菜稀缺的时节上市,深受京津冀地区人们的欢迎,能够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水果玉米营养价值高,清甜可口,近几年销售行情一直很好;油菜是大众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销路更不是问题。

采用越冬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紧密,能够提高田地种植指数和产量,有助于增加种植户的种植收益。

2 设施结构

小拱棚骨架选择镀锌钢管,操作简单,而且坚固耐用,可重复利用8年;棚膜选择无滴蓝色膜,能有效降低棚内湿度,保温效果也较好,可重复利用2年~3年。棚体结构类型有如下3种:

(1)用6 m长的钢管,棚膜宽6 m,畦面宽4.3 m。此种结构造价不高,操作简单,田间管理较方便。夏津县菜农多选择这种结构。(2)用9 m长的钢管,棚膜宽9 m,畦面宽7 m,造价比第一种稍高,但是节约土地,种植面积相对增加了。部分菜农选择这种结构。(3)用两根6 m长的钢管相接,棚膜宽12 m,种两畦。这种结构温湿度控制相对简单,田间操作更加方便,也能节约土地。但造价相对高一些,可酌情选择。

3 茬口安排

越冬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四种四收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如表1所示。小葱和油菜均采用直播的方式,而水果玉米要于2月上旬向育苗厂预订种苗,苗龄20 d。此外,每茬之间要留出10 d~15 d的时间整地、晒垡。

表1一年四种四收模式茬口安排

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法生长期收获时间 小葱9月上旬直播180 d2月底—3月初 水果玉米3月上中旬育苗移栽60 d5月上中旬 第一茬油菜6月初直播30 d7月初 第二茬油菜7月中旬直播30 d8月中旬

4 小葱的栽培管理技术

4.1 播种

4.1.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快、耐寒、抗病、高产的品种,夏津菜农一般选择章丘大葱。

4.1.2 精细整地

首先要清洁田园,将前茬作物的残枝败叶彻底清除干净,然后用旋耕机深翻晒垡3 d,根据地块和棚体结构做畦,棚间留1 m宽的畦埂,方便以后管理。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5 000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肥10 kg。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另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 kg,稀释后拌入细土中,向地面撒施,预防地下害虫[1]。

4.1.3 播种

夏津菜农一般采用干籽直播的方法播种,每亩用种量4 kg~5 kg,并用福美双或异菌脲按照种子质量的0.3%拌种,预防病害发生。播种时,先将畦面浇透水,水渗下后撒入种子,然后覆1 cm厚的细土,再喷洒蔬菜专用除草剂施田补,每亩用33%的施田补乳油100 mL~167 mL加水50 kg喷雾。出苗前要保持苗床湿润,以保证出苗整齐。

4.2 田间管理

4.2.1 小葱的生长条件

小葱生长较适宜的温度为7 ℃~35 ℃,其中以13 ℃~25 ℃生长最快,低于10 ℃生长缓慢,4 ℃~5 ℃基本停止生长。夏津县秋季风和日丽,天高气爽,降水明显减少,少数年份有湿热,晚秋多有干旱,气温下降较快;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多受极地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出现寒潮大风天气。根据夏津县近10年来的气象资料分析,一般在立冬节气(11月7日左右)以后,日平均低温降到5 ℃以下,异常低温一般出现在1月中下旬(大寒节气),极个别年份出现在2月上旬。可以依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制定科学的小葱种植管理策略。

4.2.2 扣棚前的管理

(1)酌情浇水。扣棚前的管理目标是保证葱苗“壮而不旺”,以养根为主,不收割。葱苗休眠前长到35 cm左右即可。当子叶全部伸直时,浇1次小水,并进行间苗,去掉畸形苗,疏除过密幼苗。以后视天气情况酌情浇水,保证土壤见干见湿,切不可浇水过多,造成徒长。此外,土壤封冻前再浇1次封冻水。(2)施肥1次。浇封冻水时,随水追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1次,每亩施肥量为15 kg~20 kg。(3)清除枯叶。小葱在11月进入休眠,绿叶开始干枯收缩,养分回流。在扣棚前10 d左右(12月下旬),将小葱的枯叶剪掉,并带出田块统一处理。此项工作要在晴天上午进行,以便于葱叶伤口愈合,防止感染病害。(4)扣棚。12月底—1月初,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扣棚。钢管间距要根据当地的风向和风力确定,风力大的地块要密一些,间隔1.3 m~1.6 m。覆膜后四周用土将薄膜绷紧、压实。

4.2.3 扣棚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0 ℃~25 ℃,夜间5 ℃~6 ℃,高于25 ℃要及时放风。春节前,遇到极寒天气要采取保温措施,可以用草帘围在拱棚两侧防寒。春节后,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加大放风量。(2)肥水管理。扣棚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小葱生长。此期间不再施用高氮肥料,以免葱苗氨气中毒,要选择蔬菜专用的冲施肥,如氨基酸类或腐殖酸类的冲施肥。每亩随水追施15 kg~20 kg,在葱苗长到10 cm左右时追施1次,肥力不足的地块可在15 d~20 d以后再追施1次,不可多施,收获前15 d停止施肥。选择晴天头阴天尾浇水,浇水后,连续3 d在日出后将东西两棚头同时掀开进行2 min~3 min的强通风排湿。阴天早晨一般不放风排湿。

4.2.4 病虫害防治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葱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越冬小拱棚小葱的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只要做好清洁田园、种子处理和田间温湿度管理,一般不会发生该类病害。若采取防治措施,优先选择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或者哈茨木霉菌,其次可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多菌灵、百菌清、甲霜灵、异菌脲、嘧菌酯等药剂,扣棚前遇到连阴雨天气喷施1次。春节后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棚1次,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浓度,以免造成药害。小葱的虫害主要是蓟马,夏津县发生较少。化学防治一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水乳剂按100 g/亩的用量喷洒。需要注意的是,采收前15 d必须停止用药。

4.3 收获

小葱扣棚后60 d左右即可收获,夏津县一般在2月底—3月初收获。要选择晴天收获,清理其上附着的泥土,掐去黄叶及黄尖,捆扎成0.5 kg~1 kg的小捆上市,或者根据客商要求来定。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不可碰伤小葱茎叶,以免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和存放时间。

5 水果玉米的栽培管理技术

小葱收获以后,及时清洁田园,整地施肥,由于种植小葱施基肥较多,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 500 kg即可,或者施用优质复合肥60 kg,整平耙细。之后按67 cm×20 cm的株行距挖穴移栽水果玉米种苗,定植结束浇一遍定植水,6 d~7 d以后再浇一遍缓苗水。

5.1 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温度和湿度可以适当高一些,温度一般控制在22 ℃~30 ℃之间,湿度在85%以上。缓苗以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加大放风量。但是不能过早撤除棚膜,因为春天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要实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前,用草苫围挡在拱棚两侧,防止冻害发生。到4月20日以后,晚霜彻底过去,方可完全撤除保温设施。

5.2 肥水管理

缓苗以后,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生长;拔节期4叶~5叶时追施苗肥1次,要轻施、少施,一般每亩追施优质复合肥10 kg;抽穗期7叶~9叶时追施1次攻穗肥,随水冲施优质复合肥25 kg;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是需水关键期,如果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2]。

5.3 中耕除草

结合浇水追肥,及时浅中耕,既能改善土壤环境,又能除草,拔节期后还要随着中耕进行培土。苗期行间杂草过多时,还可以用除草剂除草,玉米在3叶~5叶期,杂草在2叶~5叶期为最佳施药期。若玉米田里一年生禾本科的杂草较多,在使用除草剂时应加大烟嘧磺隆的用量;若阔叶杂草(苍耳、藜、蓼、龙葵等)较多,在使用除草剂时应加大莠去津的用量。在使用含有两种或三种合剂类型的除草剂时,要根据杂草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某种成分较高的除草剂。注意避免重复施药,以免造成玉米药害[3]。另外,要注意选择无风天气施药,压低喷头,喷在垄沟内的杂草上即可,切不可喷洒到玉米苗上,给幼苗造成伤害。

5.4 打叉

水果玉米生长期间,要及时去掉多余分蘖,以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每株只留最上部一个主穗,其余小穗都及时去除,以免其与主穗争夺养分。打杈要在晴天上午进行,以除早、除小,不伤主茎为原则。

5.5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害主要是玉米丝黑穗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和玉米螟。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是以预防为主,除了有机肥充分腐熟,清洁田园,合理轮作外,选择抗病品种和药剂拌种很重要。可以和育苗厂协商,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拌种剂选用福美双或者粉锈宁等。若在田间发现病株,一定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地深埋,避免孢子成熟后在田间传播。(2)地老虎的防治,用50%的辛硫磷乳油0.5 kg,加少量水,掺入100 kg细土中拌匀,于傍晚撒施在苗根附近,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8 d~10 d灌1次,连续用药2次~3次。(3)玉米螟的防治一般在大喇叭口期,首选生物药剂白僵菌或者Bt乳剂。白僵菌要用含菌量50亿/g~500亿/g的孢子粉5 g与过筛煤渣拌匀制成颗粒剂,撒入心叶丛内,每株用量2 g;Bt乳剂每亩用量为15 g,加3.5 kg的细沙拌匀施用;或者直接用辛硫磷颗粒剂,撒入心叶丛内。

5.6 适时收获

为保证水果玉米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应适时收获。一般在玉米穗吐丝后17 d~23 d,外观花丝变黑,籽粒饱满有光泽时采收最好。采收时间一般选择清晨,带苞叶一起采收,边采收边分级,并且最好当天出售。

6 油菜的栽培管理技术

6.1 保证出苗率

6.1.1 选择优质种子

要选择适合夏季栽培的抗病、耐热、高产、不抽薹的油菜品种,如上海青(该品种美观整齐,纤维细嫩,味甜口感好,产量高)。籽粒饱满、有光泽的种子为当年新种子。

6.1.2 精细播种

播种前深翻晒垡3 d。由于前两茬都施用了较多的基肥,所以种植两茬小油菜可以只施用1次有机肥,用充分腐熟的粪肥1 000 kg,每茬再施用优质复合肥25 kg即可,并将畦面整平耙细。播种时,先将畦面浇透水,水渗下后撒入种子,然后覆细土,厚1.5 cm。

6.1.3 播后保持畦面湿润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覆盖物,如遮阳网或者草苫等,保持苗床湿润,等种子发芽长根而叶未平展前及时揭开覆盖物。不用覆盖物的,要每天早晚在畦面上洒水,直至苗齐。出苗整齐后,也要在早晨或者傍晚合理灌水1次。

6.2 尽早间苗定苗

如果间苗定苗过晚,幼苗密度过高,会互相争夺养分、光照和生长空间,不利于培育壮苗。一般在2叶一心期第一次间苗,除去小苗、弱苗、病苗和杂草,控制苗距为3 cm;幼苗4叶一心期时第二次间苗、定苗,控制苗距为10 cm。

6.3 适时追肥,合理浇水

定苗以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1次~2次,出苗后15 d左右随水追施高氮复合肥1次,每亩施肥量为8 kg~10 kg。雨季要注意排水,切忌畦面积水,以防病害发生。

6.4 病虫害的防治

夏季栽培的小油菜,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病毒病、细菌性软腐病和黑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和菜青虫等。由于小油菜是叶用蔬菜,生长期又短,所以应尽量少用药或者不用药。病虫害一旦发生,要在发生初期,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及时防治,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施用浓度,以及安全间隔期。可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技术,对不同的病虫害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6.4.1 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

在农业防治方面,可清洁田园,深翻晒垡,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干旱的天气要勤浇水,多雨季节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物理防治方面,可以使用防虫网防治油菜害虫。近几年来,一些菜农开始采用20目~32目的乳白色或银灰色防虫网覆盖栽培,病虫害减少,省药、省工,还能提高小油菜的品相和品质,一举多得。

6.4.2 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

(1)种子处理。选用无病小油菜种子,或在播种前用55 ℃的温水浸种10 min,消灭病菌和虫卵,预防病虫害。还可用种子质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后再播种。(2)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发生初期及时用药。细菌性软腐病、黑腐病在高温多雨、田间积水的条件下易发生,一般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9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600倍液防治。炭疽病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病毒病在高温干旱、蚜虫防治不力的条件下易发生,因此首先要消灭蚜虫,在发病初期可喷施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盐酸吗啉胍等进行防治。针对蚜虫,首选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水剂,其次选择高效低毒的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潜叶蝇,可选择低毒杀虫剂阿维菌素乳油或灭蝇胺等。防治菜青虫,首选苏云金杆菌、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或者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水剂,还可使用低毒杀虫剂茚虫威、除虫脲等,既要高效防治虫害,又要注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7 结语

本文根据多年田间技术指导和亲身种植经验,总结整理了夏津县越冬小拱棚小葱—水果玉米—油菜—油菜一年四种四收高效栽培新技术及其方法,其适合于山东省夏津县及与夏津县气候、土壤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应用。希望能够引导菜农借鉴应用,以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实现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1]吴淑红.小葱越冬小拱棚高效种植技术[J].蔬菜,2013(1):17-18.

[2]曹晓华.夏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09(1):18.

[3]杨军玉.蔬菜病虫害防治彩色图鉴[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6:55-9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4.24

S626

A

2095-1205(2022)04-72-03

高绍英(1978- ),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拱棚油菜栽培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五膜覆盖在拱棚甜瓜越冬生态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的探究
草莓的立体栽培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拱棚韭菜助农增收
拱棚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