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和
桑蚕养殖系统保护性发展技术探究
仲长和
(盐城市大丰区蚕种场江苏盐城224100)
我国蚕业是世界范围内具有资源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原因在于蚕桑的产业链本身比较长,且覆盖到了种植业、加工业和养殖业等多个领域,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文章从桑蚕养殖系统的价值功能入手,分析了桑蚕养殖技术和保护性发展策略,目的在于构建以种植为基础,以养殖为推进机制的桑蚕共融系统,将发展性技术和策略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渠道,并基于产业化发展、产品创新等要求进行养殖业革新。
桑蚕养殖系统;保护性发展;技术
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知识经济时代下,技术创新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促进传统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和科研创新。桑蚕养殖系统的保护性发展是为了稳步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手段在产业与产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重点扩散,完成产品创新、科研创新、生产创新等,建立新时期的桑蚕养殖系统。
桑蚕养殖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生态层面,一方面,可以保持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桑树本身具有强大的根系和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净化空气维持水土等方面有着较好效果。例如桑树可以吸附二氧化碳、氟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其接近地面的根系可以延伸至深层次部分以构成立体化和交叉式的吸水网络,加强了桑树的防风能力和抗干旱能力。
桑蚕养殖的经济价值需要立足于桑蚕本身的农业文化特征来进行综合分析。
(1)从农产品供给的角度来分析桑蚕的基础功能,是通过完成农业文化遗产的合理传承来突出产业经济价值。
(2)从桑蚕的市场价值来看,蚕桑可以被加工为食、药两种产品,蚕沙和蚕蛹对于人体的益处也比较明显。具体来看,桑枝可被作为生产板材、纸张的原材料,也可以被作为食用菌栽培的载体;桑叶长期以来都是饮食保健领域和医药领域的原材料,包括桑叶茶、桑叶食品等;桑葚在饮食保健领域的产品数量也非常多。
(3)从蚕的角度来看,蚕沙、蚕蛹、蚕茧丝在医疗、美容、农业、食品等多个领域的价值也不可忽视。另外,人们对于蚕桑资源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缫丝,而是进一步推广至食品加工乃至生物技术领域,开发新的产业运作机制。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有不同功能和优势的桑树品种类型,适合应用于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能够按照市场需求作出调整以适应我国桑蚕产业的发展。桑蚕的品种作为产业科技进步的核心技术与生产过程当中的关键资料,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已经对其投入了技术研究工作,并使得桑蚕品种培育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20世纪90年代后桑蚕的产业产品供大于求的趋势开始显现,因此需要调整并且设定竞争机制,将质量不够稳定的发展区域进行缩减,从而提升蚕种质量[1]。
蚕种催青过程是养蚕阶段的关键技术环节,现阶段蚕桑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催青技术也应调整为自动化控制。从20世纪80年代起蚕种的催青设置就进行了改进,并展开了微气流调控技术的相关研究,不仅让催青密度更高且容量更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还可以针对催青室内的技术要求完成配套设施的改进。例如利用计算机来控制蚕种催青可以让蚕种的孵化更加统一和集中以保障大蚕产量,完整的蚕种管理系统也能提升后续阶段的育种水准。
桑蚕养殖技术中较典型的技术应用包括小蚕共育技术、大蚕省力技术与上蔟技术。
小蚕共育技术的特征在于节省劳动力和资源以降低养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蚕农的有效收入,从合理化的角度来研发不同类型的饲养技术。农户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饲养规模来建立不同标准的共育室,专业化饲育模式可节省25%左右的桑叶与20%以上的加温燃料,在缩短养蚕时间的同时稳定蚕茧的质量、产量,从而确保蚕作安全性[2]。
而大蚕省力化技术则是为了减少繁杂的养蚕环节,采取简易饲育方法降低劳动强度。具体来看原有的养蚕方法不仅成本较高,且大蚕期的技术、人力消耗量较大,为了适应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发展省力化饲养技术是必然趋势,包括斜面育、条桑育、地蚕育等模式,在雨水较多的时期还应做好排湿处理。该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内部公认的一种新型技术,在防鼠害、降低蚕匾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
上蔟技术的核心是利用蚕向上爬的习惯,在蚕座上放置蚕蔟,这样一来蚕就会自动地朝着蚕蔟移动。一般情况下会利用蚕的眠性在这一期间内进行分批次提青,之后在不影响蚕正常发育的前提下利用分批饷育模式控制发育进程。自动上蔟技术在一些集中化和规模化的养蚕区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蚕茧解舒和改进生丝品质的效果也较为突出。
蚕茧烘干过程中会让丝胶蛋白变性,其溶解性会受到影响,蚕丝的解舒率也会发生转变,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仿造日本的循环式烘茧设备来提升生丝品质,在我国的一些主要蚕区,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考虑到设备的价格成本,某些规模较小的蚕区尚未完全实现技术推广。
在系统化模式当中,种植系统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目的是更好地保护现有的发展性资源——桑树。野生桑树、古桑树资源一方面要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也应种植更大规模的桑园来获取可用的桑树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将休闲农业的机制融入其中,加入桑葚采摘、桑叶宴等各类活动完成不同资源的综合开发,也便于更多的企业收集资源提供质量标准的生产原料等,从而拓展产业链以推进经济增长。
在养殖系统设计方面,一个完整的养殖系统包括桑蚕资源库、蚕园等,目的在于保护发展蚕资源,使规模化的蚕园获取不同的蚕资源,如蚕蛹、蚕沙、蚕茧丝等都能在不同的场合发挥作用。后续的工作阶段可以考虑以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形成传统农业、现代工业、贸易与科学技术层层相关的产业链,从养蚕开始直至最终的产品销售,建立一条龙的产业化运营模式,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作会变得更加紧密[3]。
在生态系统方面,利用现成的土地资源建立合理的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完成蚕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控制废料的产生与排放,并让废料资源化;另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的生态循环标准与蚕桑本身的环境条件,发挥桑蚕产业的生态价值。如可以将林用桑种植在丘陵或是半山地带,利用桑树代替其他类型的林木以保障桑树在水土保持方面本身的价值。
文化系统方面,以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作为策划主体,以桑蚕文化作为主要的文化载体,构建文化系统,提升人们对桑蚕养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必要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载体,如生态博物馆。桑蚕生态博物馆一方面实现了对于人文特征和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够将核心区域内部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
保护性养殖指的是在经济和政策的帮助之下让大型优质企业加入产业运作的过程当中,整合桑蚕资源的优势,利用先进的生产设施以达到规模化的生产目的。例如以家庭为单位将养蚕的散户联系起来,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和专业化管理模式,减少在养殖、加工乃至销售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类经济损失、资源损失。当地的政府部门可以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指导小组,对养殖农户展开专项技术培训,以高质量的指导模式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扩大原有的生态模式范围。
在我国的部分桑蚕养殖区域还设立了循环生态发展体系,将养蚕与养鱼进行协同运作,即桑叶—蚕—蚕沙—鱼—塘泥—桑—桑叶的良性能量传递系统,这不仅可以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生态良性循环要求,同时还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这一发展阶段能否让蚕农接受相关的操作和养殖方法是最关键的问题,此时可以考虑选择重点的村镇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创建典型生态模式,掌握生态模式在操作方面的具体技术要素[4]。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蚕业应该在保护性技术的帮助之下突出其与一般农业特性上的差异。例如在产品流通方面,蚕业产生的各类产品并非直接的生产消费品而是经过原料加工的产品,表明该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联系紧密且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经济系统。在产业链当中桑树栽种和养蚕属于传统的农业范畴,以家庭和区域为单位,而丝绸加工属于加工范畴,原料质量和产品质量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应用保护性技术的同时,还应实现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链发展,借鉴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产业化和标准化运作。
以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广西地区的蚕桑产业在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于21世纪初期就已经达到了全国前列标准,在2005年正式成为我国第一大蚕茧产量区域。该地区的发展结果是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的综合联动,在行业有序竞争和科技进步方面的价值更加显著,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市场的高度开放。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产业,并从我国开始开放生丝市场后,蚕桑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且蚕桑产业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属于上游的生产环节,最终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影响力与市场之间高度关联。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的专业化运作,当地政府不断地拓宽蚕茧的流通渠道,吸引大批国内乃至国外的企业进入广西进行采购,建立专门的运作市场[5]。
第二,农业结构的调整。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蔗糖产区,蔗糖无论在产量还是在技术模式上都处于世界前列,但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蔗糖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状,基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区域内的蚕桑产业开始被视作为蔗糖的接续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
第三,技术优化,我国的杂交蚕是品种改良的主要手段,且广西地区的蚕桑产业指导在优化之后也陆续推出了其他杂交组合。
根据广西地区的发展案例可知,产业发展不仅和市场驱动作用有关,同时还能够按照市场的动态发展趋势合理地控制生产规模以避免蚕茧产品的供需失衡,引起产业内部的生产和波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无论是农户还是加工企业都需要意识到产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点,并使养殖者和市场之间保持平衡,建立外生型模式、效率型模式,实现内部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外部的环境管控。
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完成农业现代化运作的一项综合技术手段,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联会更加紧密。蚕桑产业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需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准以保证产业的稳步发展,这使得蚕桑的生产和加工都要始终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产业标准化体系和生产技术方案[6]。我国在蚕桑农业标准化方面已经完成了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融合,按照协调统一的原则,力图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标准,为农业产业在工艺流程方面的改进提供支持和帮助。我国的蚕业标准化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各类繁育制度和技术规程的出现,行业已经开始朝着国家标准的高度而推进,现阶段的行业组织保障与标准体系也基本形成。
虽然蚕桑产业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发展规模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后续工作中需进一步强化农业标准化发展工作,根据国家对于农业的建设要求,全方位调查市场动态和关键信息,秉承市场优先发展原则,分阶段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措施。例如蚕业包含蚕桑产业与柞蚕业,两者有着不同的产品技术标准和品质标准,制定全方位的育苗、栽培、催青、饲育机制,按照行业化标准进行规模生产是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在标准化发展的实施和制定方面,蚕桑的产业标准应该体现出现有的技术和产业水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各项手段。如农业标准的国际化趋势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工作当中要以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为载体,组织有条件的区域开展专业生产运营,增加养殖户数量,加强对应的技术指导,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
要想促进我国的蚕桑产业及桑蚕养殖系统的保护性技术措施的稳步发展,需要从产品的角度建立创新发展对策。例如我国的部分区域虽然有着良好的蚕茧产量,但质量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部分蚕茧丝的质量只能达到3A-4A的等级,且蚕种的抗病性与国内国外的一些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对此,应基于市场发展优势建立大规模的蚕种资源库,获取国内外的优秀信息资源,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蚕种资源库,这不仅有助于蚕种培养,同时还可以结合本地的环境特征完成品种创新,培育和推广高质量的桑蚕种类。
桑蚕种可以选择直接引进也可以利用培育技术提升品质,如转基因技术等。当品种引进或是技术研发后需要建立桑蚕的生产示范园区,进行技术推广,发挥产品的质量优势和经济价值,尤其是其他方面的附加经济价值[8]。例如桑树种培育既要考虑到育蚕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果桑、药桑方面的技术研发,培育新型的绿化性桑树,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化,开发不同类型的蚕种领域,使更多的抗病品种、彩色茧品种有着更加广阔的产品发展空间,降低市场风险。
桑蚕养殖系统保护性发展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国的产业在组织管理、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也进行了发展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未来的发展过程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完成资源在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使保护性发展技术以整体方式完成运作,凸显出功能和优势,不仅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还要建立新型工农联合体系。
[1]刘婷,史承勇,唐英.陕西石泉桑蚕养殖系统保护性发展策略研究[J].北方蚕业,2020,41(1):43-49.
[2]代方银,王永亮.多元化蚕桑实用技术研发及种养殖模式试验阶段性成果小结[J].蚕学通讯,2013,33(3):21-26.
[3]孙雯婷,赵瑞艳,马小芹.石泉县桑蚕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途径探索[J].乡村科技,2021,12(24):39-41.
[4]刘镜茹,沈世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0(11):57-60.
[5]黄帆.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及应用[J].吉林农业,2019(11):71.
[6]曾云.浅谈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养技术[J].广东蚕业,2021,55(6):11-12.
[7]朱卫霞,任颍超.基于Labview的桑蚕养殖温度控制仿真系统[J].广东蚕业,2019,53(10):14-15.
[8]刘焕强,顾晓峰,补雅晶,等.基于ZigBee的智能桑蚕养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382-386.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4.04
F326.3
A
2095-1205(2022)0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