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3 12:10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惠农培育农民

刘 葭

(福建省广电网络集团,福州 3500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成为战略发展助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消除人才限制,深度开发人力资本。实现人才的全面化发展,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发展基础,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助力器,人才资源能够实现乡村富裕。但是,多数乡村劳务力量外出,导致乡村人才匮乏,农业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现代化建设,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相应地增加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难度。乡村地区只有促进产业发展,大力整治环境,才能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出人才带动作用。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推广和落实惠农政策

惠农政策,能够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然而基层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政策解读能力弱,无法联系惠农政策与生产实际。尤其是部分惠农政策,通过审批才可发挥作用,当缺乏专业的帮助时,农民则无法将惠农政策落实到农业生产中。注重培养农村人才,建设长效培养机制,能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乡村人才的文化素养高,能够准确解读惠农政策。首先,乡村人才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将惠农政策落实到生产实践中,给予农户示范。其次,乡村人才可以详细解读惠农政策,解答农民的问题,使农民能够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中,展示出惠农政策的价值。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

虽然惠农政策可以增加农民收益,然而会降低拉动效应。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培养具备示范性、引领性人才,进一步加强农民综合素质。当前,乡村农业特点在于分散经营,产业化水平低。培育农村经纪人、经营人才,可以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培育创业经营型人才,展示地方特色优势,满足乡村剩余劳动力需求,延长农村产业链,提升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1.3 改善乡村风貌

为了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保持乡村稳定发展。农民思想观念与技术落后,客观条件限制大,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大,致使农民收入不佳,极易出现不稳定因素。培育乡村人才,可以加强农民思想认知,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改善农民收益状态。通过农村合作社、乡村企业可以将农民群体聚集在一起,共享技术资源与利益风险,加强农民间关联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乡村人才具备先进生产技术,能够向农民推广先进思想与技能,讲解法律知识与政策方针,从而提升农民思想文化水平,改善乡村风貌。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单向流出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度降低,多数农民外出务工。城市发展环境、教育医疗和福利待遇都明显优于乡村。当前,我国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乡村人才流出导致生产经营主体转变,老人和妇女承担繁重农活与家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新技术,致使农村生产粗放化。一些人才虽然获得农业技术,但是却放弃农村事业,导致乡村人才队伍不稳定。

2.2 人才培养机制欠缺

我国培养农村人才的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人才培养规划与管理方案。比如,乡村人才因为一些限制,无法进入到政府、党委人才选聘行列,对人才积极性影响大。地区实行基层改革工作,编制数量减少,不能留住优秀人才,从而导致人才队伍乏力。同时,部分地区缺乏经费,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导致乡村人才工作力量不足,乡村建设出现严重人才流失问题。

2.3 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乡村内部人才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导致乡村人才培养中,存在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问题。虽然党中央出台了乡村人才建设文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且加大农村扶持力度,但是在长期发展中,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评价机制,以中央下发文件为主,没有考虑到地区特色,所以缺乏健全考核体系。

2.4 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脱节

当前,我国乡村整体发展不佳,人才支撑力度不足,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缺失。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与政策,并未重视农业技术培养问题,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当前,我国乡村职业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基础不扎实,导致农业相关教育投入力度不足,对农村农业建设升级的影响大。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农村培训,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落后,对农业教学质量影响大。同时,乡村人才培养缺乏整体规划,人才管理的科学性不足,影响乡村人才培育机制。由于乡村地区财政倾斜少,各项经费紧张,因此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人才队伍培育的延续性与正规化不足。

2.5 创新创业环境缺失

乡村地区缺乏稳定创新创业环境,且扶持政策与鼓励机制,无法吸收外来人员与本地人才。针对整体收入水平,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传统养殖与种植的收入水平低,经商、外出务工成为收入主要来源。基于职业发展角度分析,我国传统农村的产业化发展不足,经济水平整体落后。基于生活条件分析,多数乡村地区偏远,交通不发达,且乡村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子女入学与就医问题。乡村环境卫生差,文化娱乐设施匮乏,致使乡村生活单调,不满足宜居性要求。此外,创新成果收益制度、税收制度,是引导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的吸引力,但是乡村地区的相关政策不明晰,无法鼓励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建设与培养对策

3.1 落实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是乡村振兴关键,需要充分发挥出人才引导作用,加强重视。第一,注重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具备丰富内涵,对各领域人才的需求度高,不仅包括高精专业人才,同时须培育本土人才。在具体实践中,乡村人才培育应当建设良好社会氛围。为了加强宣传效果,要采取多元化渠道,比如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平台等,积极宣传乡村人才的正向影响,加强农民认可度。开展宣传工作,能够发挥出人才价值,使农民快速接受新技术与新工艺。积极宣传典型范例,宣传乡村振兴的优秀组织与个人,以讨论会方式激发群众学习意愿,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第二,做好落实。乡村振兴初期发展中,不太重视乡村人才培育,导致人才流失率较高。面对此种现象,政府部门应建立人才工作小组,专门负责人才开发与培育,落实工作细则。乡村人才培养内容较多,要联合多部门落实培育计划。将乡村人才培育引入到发展规划中,发挥出合力作用。参考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人才奖励制度,以表彰、奖励方式,积极引导乡村人才投身乡村工作,高度肯定人才价值,激励其他人才。同时,关注乡村人才工作情况,协调处理实际问题,维护人才队伍稳定性。

3.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地区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会产生较多不良问题,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此种现象,注重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优化培训机制。为了提升乡村人才培育效果,应当深入分析现有人才类型、人才需求,制定培训目标与方案,从而加强培训计划性与针对性。科学规划培训流程,建立健全流程制度,扩大培训覆盖面,细化培训流程、内容与效果。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对于不同农民群体,开展不同的培训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建设师资数据库,共享师资力量。在培训资金使用过程中,必须落实专款专用制度,以免浪费和挪用培训资金。第二,确定培训时间与地点。如果培训时间与地点安排不合理,则会影响人才培养效果。比如在农忙时期开展培训工作,则农民参与度较低,所以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基于短期培训、长期培训划分,应深入分析培训目的及培训对象需求,从而提升培训效率。关于培训地点,可以在田间地头开展,结合理论与实践,吸引大量群众参与培训。第三,扩展培训内容。对于不同群众情况,需要设计不同类型培训内容。比如基层干部,面临较多农业转型发展问题,要注重培育问题处理能力。具体实施中,通过党校培训基层干部,发挥出党校理论宣讲优势,发挥出主阵地作用,从而加强乡村干部管理能力。对于新型职业培训,需要将生产技能、经营管理作为重点。为了加强培训针对性,深入分析农民需求与市场趋势,应用订单培训模式,使农民群体掌握农业生产知识、经营管理技术。农村地区应当与龙头企业合作,注重打造致富品牌,增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化培养原则,考虑不同对象的差异需求,从而改善乡村人才的培训效果。第四,优化培训形式。为了加强乡村人才培养效果,采用多种培训模式与方法,注重阵地培训,开设人才培训班。以小组讨论、集中授课方式,不断加强培训对象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培训,引导群众学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观看产业培训视频,满足农民学习需求。同时,组织本地优秀人才考察示范乡村,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与做法。

3.3 改革生产经营模式

传统农业经济增长缓慢,注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改革,不仅可以发挥出乡村人才作用,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当前,多数乡村应用单一生产方式,不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无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针对此种现象,注重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带动农民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全面履行服务职能,基于市场信息、经营技巧,为人才发展提供指导,确保其转移至加工服务业,建立多元化产业链,培育复合型人才。第二,注重组织形式改善。不断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乡村农业发展。乡村人才可以采用合作机制,扩大农业生产与经营规模。政府部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生产农户提供土地资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民与市场联系度,从而吸引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3.4 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人才具备能动性,会按照利益选择居住地与事业地。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显著,农村人才单向流出,会使农村人力资源受到影响,并且影响农村发展。为了处理好上述问题,需要建立引导人才流动机制,确保城市与乡村人才双向流动,实现人才的全面化发展。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能够为外出务工人员、本地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让其可以充分展示自身才能,从而为农村培养出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人才培养,会极大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决定乡村群众收入水平。政府部门应重视乡村人才培养,优化培养模式,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在具体实践中,应当深入分析不同人才的培育需求,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力度,促进生产经营模式改革,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乡村经济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惠农培育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秦都农商银行 金融助力出实招 暖企惠农见实效
新世纪惠农政策演进梳理
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惠农政策 “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