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美, 吕武兴, 邓 敦
(唐人神集团研发中心,湖南株洲 412007)
维持家禽生理需求所需的钙(Ca)量可能随日龄、Ca 来源和日粮中的植酸盐含量而变化。 在过去,Ca 被当做一种廉价的填料来使用, 但随着对植酸酶和磷的研究深入, 发现日粮中Ca 水平是超量的, 其中植酸酶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Ca的消化率。 假如正常的玉米-豆粕日粮中含有1%的植酸盐,将螯合0.36%的Ca(Nelson 等,1968),此时加入植酸酶可以释放0.36%的Ca,植酸钙完全水解。 另外Shirley 和Edwards (2003) 报道,12000 U 的植酸酶可以水解玉米-豆粕日粮中95%的植酸磷。 因此, 在植酸盐完全水解的前提下,日粮Ca 的降低可能并不影响肉鸡的性能。 此外,有研究表明,降低日粮Ca 水平对生产性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反映在肉鸡的采食量上,因此促进采食的一种方法可能就是降低Ca 水平(Akter等,2018)。 Ca 具有很高的酸结合能力,与胆囊中磷和蛋白质的可溶性显著降低有关, 并可能影响磷和氮的利用, 升高后的肌胃pH 会对家禽肠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Walk 等,2012)。此外,过量的Ca 会干扰微量矿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并与肠道中的无机磷相互作用, 因此较低的日粮Ca 水平有可能提高磷的利用(Hamdi 等,2015)。
本文对近年来日粮钙水平对家禽生长性能、植酸酶活性、蛋白质消化率、坏死性肠炎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家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 含有植酸酶的日粮在肉鸡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酸酶的使用能直接提高Ca 的消化率,在这种情况下,肉鸡的Ca 添加水平应该得到调整。Driver 等(2005)研究了肉鸡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时Ca 的营养需要量, 结果表明肉鸡生长前期饲喂的饲粮中的Ca 含量大于0.625%时, 肉鸡体增重无变化, 而Ca 含量为0.55%~0.625%时,体增重的值直线上升。Powell 等(2011)报道,Ca 从1.33% 降低到0.67%,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呈显著上升, 但出现饲喂高Ca 饲料的肉鸡料肉比更低的结果。 在Kim 等(2017)的报道中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 增加日粮中Ca 浓度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 同时结果显示,Ca 浓度为5.0 ~9.0 g/kg 时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 日粮中Ca 含量的增加会损害生长性能, 有可能是通过减少饲料摄入量实现的。Ca 过量会稀释饲料的营养浓度,降低适口性,减少进食量,从而使生长受阻。 例如,当玉米-大豆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时, 最佳采食量和体重在使用低日粮Ca(0.6%)时可以得到(Sebastian 等,1996)。 此外有人推测, 饲喂低Ca 饲料的禽类吸收的磷排出过多, 降低了磷在骨形成和其他代谢过程中的利用率。在这种情况下,家禽消耗更多的饲料,以使Ca水平最大化, 因此在饲喂低Ca 日粮的雏鸟中记录到了最大饲料消耗量(Akter 等,2017)。
Rousseau 等(2016)报道,在10 ~21 d 期间,相同非植酸磷(NPP)水平下降低Ca 水平,显著提高了采食量。 同时显示在低水平NPP 下(0.3%),高Ca(1.0%)会降低最终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但在较高的NPP 水平下(0.45%),高Ca(1.0%)几乎没有影响,只有平均日采食量略微降低。 这可能意味着Ca:P 比例不当也会导致肉鸡生长缓慢、食欲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 另外有研究显示,在22 ~35 d 期间,将饲喂0.35% NPP 的肉鸡日粮中的Ca 水平从0.9% 降低到0.7%,可以提高生长性能。 同时保持恒定的Ca:NPP 比率(2.0)降低Ca 和NPP 水平,对生长性能没有任何影响(Rousseau 等,2016)。 Zyla 等(2000)报道,加入植酸酶的前提下,提供Ca:P 为1.93 的日粮的肉鸡21 d 增重增加8.4%, 而Ca:P为1.44 和1.68 的日粮增加13.4%和19.6%。 饲喂高Ca、低NPP 的日粮可能会由于Ca 和NPP 之间的失衡或过大的Ca:NPP 比率, 导致肠道内形成Ca-植酸复合体或Ca 焦磷酸盐或正磷酸盐,这可能会阻止植酸酶对植酸的水解, 从而降低禽类对磷的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Ca 是影响家禽小肠黏膜植酸酶活性的关键因素(Applegate 等,2003)。Lei 等(1994)的研究表明, 日粮中的外源植酸酶在相对较低的Ca 水平和较小的Ca:P 的情况下具有优势。 日粮中植酸酶用来水解植酸磷, 但植酸酶提供的非植酸磷的量取决于水解植酸磷的量。 关于日粮Ca 对植酸酶释放有效磷能力影响的报道结果存在差异。Powell 等(2011)发现,在添加植酸酶的情况下,肉鸡饲喂较高水平Ca (1.33%)的磷利用率增加更多,且低Ca 水平(0.67%)限制了对植酸酶的反应,因为Ca 不足以利用植酸酶释放的磷。 有另一些研究出现了相反的结论。 在没有Ca 或外源植酸酶的情况下, 回肠植酸磷的表观水解率为69.2%, 同时出现的表观磷吸收水平为67.9%,证明了肉鸡利用日粮中植酸磷的内在能力。然而,在添加日粮Ca(0.5%)的情况下,肉鸡水解植酸磷的能力大大降低,仅25.4%的日粮植酸磷被水解,磷的表观吸收率为29.4%,这说明日粮Ca 水平对内源性酶降解植酸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Tamim 等,2004)。Sebastian 等(1996)报道,与低Ca(0.6%)或推荐Ca(1.0%)相比,高Ca(1.25%)日粮降低了植酸磷的利用率(以磷的最低存留率来评估) 。植酸酶对非植酸磷的等效性还受到日粮中Ca:P 比例的影响, 因为Ca:P 比例不仅会影响小肠中植酸磷的释放和磷的吸收, 而且还会影响植酸酶的活性(Qian 等,1997;Scho..ner 等,1993) 。 在42 日龄肉鸡中,Aksakal 和Bilal(2002)发现,在Ca:P 为2:1 的日粮中,植酸酶可使磷保持率提高8.5%,但当Ca:P 为1:1 时,磷保留率提高到39.8%。 另外,Van der Klis 等(1997)发现,在未添加植酸酶的日粮中, 将日粮Ca 水平从30 g/kg 增加到40 g/kg,可将蛋鸡的回肠植酸降解率从大约33%降低到9%,在添加500 FTU/kg 植酸酶的日粮中,Ca 诱导的植酸降解减少相对温和,从大约76%到64%。
尽管关于外源性植酸酶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加,但产生了模棱两可、有时相互矛盾的数据,这些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日粮中的Ca 水平有关。 植酸分子具有很强的螯合阳离子和形成难溶的植酸钙络合物的能力, 一个植酸分子可以和五个Ca 原子结合,大约三分之一的日粮Ca 可能在消化过程中与植酸结合, 这些络合物对植酸酶活性起到抵抗作用。 不溶性植酸钙络合物的形成主要受肠道pH 和Ca:P 比例影响(Lei 等,1994)。外源性植酸酶主要作用于肠道较近端和较低的pH水平中, 因此其有效性本不应受到小肠中植酸钙络合物的影响。 然而石灰石具有很高的酸结合能力,会提高肠道pH,这将有利于Ca 和植酸的相互作用, 并可能根据其pH 影响外源植酸酶的活性(Selle 等,2009)。 此外在较高的Ca 水平和较低的饲料NPP 水平下观察到的反应抑制,可能是由于这两种矿物质会形成磷酸钙, 这种复合物在鸡肠道中不易溶,导致吸收减少(Faridi 等,2015)。 由于肠中pH 和Ca-PP 盐形成增加, 在更高浓度的Ca 下可以降低通过植酸酶水解植酸磷的能力(Taylor,1965)。 Sebastian 等(1996)将较高Ca 浓度下降低植酸磷利用率的影响归因于以下三个因素:(1) 通过Ca-植酸复合物的形成使植酸盐沉淀;(2)添加Ca 会增加肠道pH,从而降低矿物质的溶解度和可用性;(3)Ca 对植酸酶活性位点竞争的直接作用。
较高的饲料Ca 浓度会提高胃肠道的pH,并促进形成高度不溶性、 抗植酸酶的植酸钙复合体(Gifford 和Clydesdale,1990)。 这增加了肠道中未消化的植酸与蛋白质结合的风险,并导致蛋白质消化降低。因此在植酸酶存在下,减少日粮Ca 可以通过降低近端胃pH 来节省胃蛋白酶功效并提高氨基酸消化率。Akter 等(2018)的结果显示,高Ca 日粮 (10 g/kg) 降低了蛋白质的回肠消化率, 且Ca 磷双向交互作用影响肉鸡回肠蛋白质消化率,低Ca 和低NPP 日粮对蛋白质消化率影响最大。 这一结果与Cardoso Júnior 等(2010)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 报告显示, 饲喂含有低Ca(6.5 g/kg) 的日粮可以提高禽类的蛋白质消化率。同时,在Ca:NPP 比例为2:1(Ca 含量为0.65%,NPP 含量为0.325%)的日粮中,代谢能、干物质代谢率和粗蛋白质代谢率达到最佳水平。 Wilkinson等(2014)的研究表明,饲料Ca 水平从2.5 g/kg 升高到10 g/kg,回肠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降低,回肠可消化能从12.9 MJ/kg 降低到10.80 MJ/kg; 同时降低日粮Ca 含量可使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平均提高8%,苏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的消化率提高10%。 胃蛋白酶的pH 活性曲线在1.8 ~5.0,最适pH 为2.8(Bohak,1969),这表明pH 对胃蛋白酶活性有很大影响。 家禽胃蛋白酶主要由丝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和酪氨酸组成,最适的远端肌胃pH 往往反映了上述氨基酸的最大消化率。 在Walk 等(2012)的研究结果中,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受到Ca 和植酸酶交互作用的影响。 在1.03%Ca日粮中, 当植酸酶添加量为5000 FTU/kg 时,肌胃pH(2.6)接近胃蛋白酶最适pH(2.8)。 然而,当饲喂0.64%Ca 时,500 FTU/kg 植酸酶降低了肌胃的pH(2.15),降低了丝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和酪氨酸的消化率 (主要存在于胃蛋白酶中)。 在低Ca(0.64%)日粮中添加5000 FTU/kg植酸酶可使肌胃pH(2.5)恢复到胃蛋白酶最适pH 附近, 同时也提高了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Walk 等,2012)。
坏死性肠炎(NE)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以严重的肠道坏死为特征的禽类疾病。 随着抗生素从家禽饲料中去除, 禽类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一直在逐渐增加。 高Ca 对产气荚膜梭菌等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 但Ca 与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有关(Williams,2005)。 在Zanu 等(2020)的研究中,在相同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处理下, 饲喂高水平Ca 具有较低的粗蛋白质、K 和Zn 消化率, 这些营养素消化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Ca 通过为产气荚膜梭菌的活性提供有利条件而增加NE 感染的结果。饲喂高Ca 日粮的肉鸡肠道pH 升高, 而产气荚膜梭菌对pH 敏感,在肠道高pH 和大量未消化营养物质 (尤其是氨基酸)的条件下繁殖更快,因此高Ca 可促进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 因此,Ca 是NE 发病机制的一个因素。
日粮Ca 水平促进NE 的第二个机制与α-毒素和Net B 的合成和活性有关。 α-毒素是一种磷脂酶C, 是一种矿物质依赖性的鞘磷脂酶。 α-毒素的α-螺旋氨基末端部分的催化位点依赖于锌。然而,β-羧基末端部分与真核细胞的C2 结构域同源, 后者通过Ca 依赖的机制参与膜相互作用和磷脂结合。 此外,由A 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Net B 毒素的全部活性依赖于Ca (Keyburn 等,2010)。 Net B 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毛孔导致细胞溶解,导致Ca 离子流入细胞质。Ca 离子进入细胞质可以导致线粒体活性的解除调节、 腺苷三磷酸水平的降低和活性氧的产生, 最终导致渗透性细胞溶解。Paiva 等(2014)的肠道组织学数据有力地支持了这些机制,饲喂0.9%Ca 的肉鸡中与NE 相关的死亡率更高。 同时肠腔内Ca 水平升高导致VH 和VCR 降低,CD 升高, 尤其是在NE 暴发高峰期的第19 天。这表明,在NE 发作期间,肠腔内较高的Ca 水平加剧了对肠壁的损害。 另外有研究通过给鸡进行产气荚膜梭菌攻击,结果显示,虽然Ca 对产气荚膜梭菌的计数没有任何影响,但高Ca 显著增加了拟杆菌的数量, 这是一种潜在的致病细菌,同时高Ca 日粮能降低盲肠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Zanu 等,2020)。
综上所述,在家禽日粮中降低钙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过高的日粮钙浓度形成的植酸盐络合物,不仅会降低植酸酶的功效,同时增加了肠道中未消化的植酸与蛋白质结合的风险,导致蛋白质消化降低。 肠道中Ca 水平的增加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的活性,增加了NE 感染的可能性。 对于降低家禽日粮中钙的使用,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特定浓度植酸酶下最大生产性能所需的Ca和NPP 浓度结果,特别是关注过量Ca 对消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了解现代肉鸡需要低钙的确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