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超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加强国企党的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建党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提高国企党建质量和实效,以高质量党建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不断完善国企党的领导决策制度机制。按照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持续加强党对国企领导的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入公司章程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健全完善公司“三会一层”,推进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发挥作用[1]。按照国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定位,优化完善党组织前置研究决策制度程序,推动党的领导贯穿公司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实现制度、事项、流程逐级细化,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顺畅的制度体系。围绕职责定位,加强对国企各治理主体责任落实的分类指导和跟踪监督,依法科学划分决策事项权限,确保权责明确、严格履职。
2.推进独立法人国企基层党总支(支部)有效参与公司治理。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制度机制建设,落实公司党支部(党总支)对公司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把关制度程序,建立完善支部委员会(总支委员会)议事规则,制定完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有关制度,细化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
3.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完善议题提请制度程序,按照提议、审核、论证、征求意见、审定、会议决定等脉络建立流程图。加强对拟提交议题的调查研究,涉及全局性的议题在程序设定上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必要时进行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和合法合规性审查。针对决策程序走过场、民主讨论不充分等突出问题,探索建立旁听、列席制度,加强对决策过程的监管,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1.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坚决执行。严格执行“第一议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党员干部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稳政治方向,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2]。
2.抓实抓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牛鼻子,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落实。定期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会、形势分析会、述职评议会,持续传导压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联系点、常态化基层调研制度,督促履行“一岗双责”,逐级落实“两个责任”清单,促进业务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
3.强化政治监督。围绕“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结合乡村振兴、金融风险防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建立完善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机制。严格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党内公开等制度,完善加强对国企“一把手”及其他班子成员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监督,纳入纪检监察部门日常督查、巡察内容和绩效考核指标[3]。
1.健全基本组织。规范国企基层组织设置,配强配齐基层党组织班子,必要时设置专职副书记。建立健全国企基层党组织换届提醒机制,按照“双请示、双批复”程序要求,督促按时开展换届选举。同步设置国企党组织工作部门,按照不低于党员人数1%比例配备党务人员。定期开展组织建设督导梳理,推动规范化,提升组织力、领导力。
2.建强基本队伍。严格发展党员标准和程序,加强发展党员向基层的倾斜力度,更加注重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注重从生产建设一线、急难险重岗位发展党员。严格制度程序,规范做好双推、双评、全程公示,全程纪实和全程责任追究。加强对发展党员的培养、考察,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党建业务培训和党务人员职业规划,推进党务人员专职化,更加注重从党务干部中培养选拔干部,打造专业化党建队伍。
3.开展基本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管理,定期开展“三会一课”、谈心谈话,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实时召开党建述职、民主评议。通过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民主议事、过政治生日、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好主题党日活动。利用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培训。创新工作方法,以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活动,增强活动吸引力,真正让党员学习有收获、思想有变化、工作有成效。
4.落实基本制度。完善企业“三会一层”,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党内公开制度等,严格执行第一议题、集体学习等制度。更加注重国企党组织制度的细化完善、监督落实,及制度设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适时开展制度落实年等活动,提升落实实效。
5.强化基本保障。严格按照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编制党建经费使用计划,纳入年度预算,保障党建经费。大力开展党内关怀,以精神激励、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关心关爱,为党员排忧解难。
1.推进国企党建分层分级模块管理。按照“分层分类、拓展延伸”的思路,开展分层分级精准管理,探索推进国企“党委、支部、党员”三级工作体系,围绕生产经营、矛盾调和、权益保障等工作,精准发挥各层级职能作用,实现对网格区域的服务保障全覆盖[4]。定岗、定人、定责、定效,建立多元化党员服务团队,党员亮明身份,突出发挥作用。
2.推进党建工作数字化、流程化建设。依托国企改革数字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数字化、流程化建设。从基础工作抓起,系统梳理党建工作业务范围及业务办理流程,细化党建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路线路、步骤流程表,建立党建工作日常业务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化办公、数字化监控,有效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3.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开展党组织星级创建,注重建设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国企党组织。党员围绕政治忠诚、思想过硬、担当作为、作风优良,开展夺旗争星,争当政治素质优、模范带头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共产党员。围绕生产经营、服务群众重点工作,建立完善党组织、党员先进性评价体系,细化考评细则,开展日常评价,督促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
4.培育建设特色党建品牌。把创新精神贯穿党建品牌创建始终,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效能。探索推行党员“1+N”联系群众机制、传帮带机制等;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试点建设,推进国企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围绕经营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开展特色创建,以党建推动重点任务完成,培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党支部工作法。
5.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更加适应现代企业运营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加强日常考核,让实干者实惠、为担当者担当;强化纪检监督,建立容错机制,以务实的举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发展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1.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在统筹推进上下功夫,深入探索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党建工作保障重大任务等融合机制,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中心业务工作有效统一起来,推动国企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重点、难点、焦点来确定目标、开展工作,从目标融合、过程融合、考核融合三个维度同步推进,实现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
2.拓宽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平台。要依托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工程攻坚、项目攻关等,积极拓宽党员干部干事平台,把党员组织起来。实时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组织开展各类争创活动,为党员干部历练成长、发挥作用提供舞台。要围绕有效解决重点工作中的症结难题,组织建立“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
3.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注重过程管理、跟踪问效,建立健全党建考核制度,根据业务特点设置考评指标,加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要强化结果应用,把考评结果与党员评优、绩效奖惩、职位调整等结合起来,对重视党建工作、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群众反响好的党员干部要与业务干部同等重视、同等培养。
4.树立模范标杆。要深入基层和生产经营一线,着重挖掘和推选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典型事例,切实把那些民意基础好、群众认同度高、社会影响大的典型事迹挖掘出来,积极培树、挖掘、宣传身边的优秀党员、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加强对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的宣传报道,强化先进典型引领示范效应,形成学习模范、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
1.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到选人用人全过程。坚持国企领导人员“20字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和奖优罚劣、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突出班子正职的政治能力、驾驭能力、决策能力,选好配强“关键少数”,注重班子成员在年龄、经历、专长等方面的合理搭配,选好班子副职,增强整体功能。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在发挥好各年龄段优秀干部作用的同时,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严格履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基本程序,做好任前把关,动议即审,做到“凡提五必”,防止“带病提拔”。推进国企中层干部“四制”改革,加强党务工作岗位和生产经营岗位轮岗交流,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历练国企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2.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国企全面取消“处长、科长”等行政化职务称谓,结合实际设置管理、业务、操作三类岗位职业发展通道,把员工的能力、业绩与岗位层级、薪酬待遇进行联动。定期面向社会引进急需短缺的各类人才,从源头上解决人才断档老化问题。建立内部人才遴选制度,畅通和规范基层员工“上行通道”。建立人才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将培训计划完成率、人才引进率等量化指标纳入党建责任考核体系,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人才培养责任。
1.强化廉洁自律教育。坚持将党规党纪宣传和反面警示教育有机结合,持续营造明规守纪、崇廉拒腐的氛围。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讲廉政课、纪检干部讲法纪课等。丰富教育方式,运用各种载体推进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岗位廉政教育,将岗位职责、廉政风险、行为规范相结合,抓好因岗施教,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开展不同的教育,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要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2.强化廉政监督。坚持完善企务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通过设置纪检专线、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定期整理反馈职工提出的问题,开展动态监督检查[5]。全面做实做强基层监督,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专职纪检干部,实化细化职能,做到靠前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系统梳理领域廉政风险点,全面推行“清单+台账”监督模式。督促指导各级干部运用蹲点调研、全员接访、带信下访等方式延伸基层党组织监督触角,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持续深化内部巡察监督,围绕重要节点、重要领域、重要环节精准开展巡察。探索建立整改促进机制,采取集中督办、巡纪联动等方式,加强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清零、责任到人。
3.深化以案促改。坚持把做好以案促改和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作为加强“三不”一体推进的具体实践,充分运用身边“活教材”“解剖麻雀”,做到原因剖析不透彻不过关、对照检查不扎实不放过、问题整改不清零不收兵。精准查找国企违纪案件暴露出的思想教育、权力监督、体制机制等问题,围绕设权、用权、控权等环节,查漏补缺、建章立制,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4.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制度完善,针对反复出现、屡查屡犯的问题,加强制度补缺,实现上下左右有界受控;要把职能监管和纪检监督紧密衔接,督促对发现的问题抽丝剥茧、深挖根源,围绕职责权限、工作流程、管理环节,修订完善制度机制。坚持把制度落实作为业务督查和执纪监督的重要内容,加强党的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维护制度刚性运行,防止“破窗效应”。以制度的完善从根源上防止问题发生,让坚守正道、积极向上、担当作为的良好风尚浸润国企、助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