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2022-11-23 10:51赵咏梅
南方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信息化

赵咏梅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山东莒南 276600)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各产业行业的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后者的发展,并为社会创造出了更高的价值。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大有裨益[1]。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从业者进一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的解决,以便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的有效融合,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 应用优势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结果,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业与网络、农业与数据间的有效联结,对于推动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联结使农业经济发展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为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促进农业智能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1.1 准确分析农业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对于其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农业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农业加以融合,通过对以往发展情况的大数据整合及对当前市场发展情况的分析预判农业发展前景,并与当前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另外,农业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接收和了解最新的农业信息的需求,同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新的服务,这对于宏观了解农业发展状况、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调整农业结构也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农业生产活动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农业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发展[2]。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地方农业信息产业、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农民能够据此进一步了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及应用优势,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理念的更新,促使农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转变为技术型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3 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我国信息技术起步较晚,但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也获得了极为突出的成就。信息技术本身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任何一个产业,但将其与产业进行融合却能促使后者获得突破进展。在农业生产上,相关工作者可利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准确预测天气情况,同时了解当地农业历史发展情况,在预测农业市场后给出科学、完善、可行的发展建议,这对于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4 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加快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上作用明显,同时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农产品质量,使高质量农产品更快进入流通市场,以达到更高经济收益[3]。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劳动力缺失等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使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可在此推动下由劳动力集约型产业向技术型产业转变,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技术起步晚,而且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不全面,尚未得到大范围普及。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多为机械化、信息化操作,大范围承包,节约劳动力。但是,我国多数地区还是小规模家庭生产,以人力为主从事农业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另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需要结合现代化机械设备,虽然我国在农业设备制造上有了突破式进展,技术水平也有极大提升,但农业工作者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在具体农业生产中对于精密机械的使用率不高,与农业信息一体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4]。

2.2 农民信息化能力不足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互联网、手机等进入了家家户户,农民也几乎实现了人手一部手机。但是,不少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不高,加之受到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的限制,难以迅速接受外界最新的农业发展理念,造成自身农业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信息化生产能力欠缺,且其对于相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配合度也不高,这些都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建设[5]。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参与者,在其中占据主体地位,如果农民信息素养不足、思想水平受限,或者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策略的贯彻力度低,将会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化培训势在必行。

2.3 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人员培训、宣传推广、设备购置、网络建设、平台搭建及软件开发等各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充足的资金是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基础,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将直接阻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展开,影响实际建设效果。因此,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4 农业信息交流不通畅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化技术改变了各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信息交流共享的实现,对于凝聚行业各方优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农业发展中,农民若想学习信息技术仅能够通过电视和广播进行,其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熟练,仅能根据自身需求片面性地搜索相关内容,这导致农民获取信息相对滞后,不利于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6]。此外,部分地区政府部门未高度重视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未进行区域内信息网络的构建,导致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受阻。

3 策略

3.1 提升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信息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由于农村传统观念束缚、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或交通条件不佳等原因,信息技术推广受挫,无法取得理想效果[7]。对此,当地政府部门要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应从当地发展实际出发,制订出针对性的推广策略。1)政府部门可邀请农业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当地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组织专家开展讲座,宣传和推广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8]。2)政府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季节特点和天气状况,定期维护和更新信息技术软件,提升各项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及实用性,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若条件允许、资金充足,政府还可针对地方情况加快推进农业研究所或科研机构的建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使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3.2 加强农民信息化能力培训

农民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体,加强农民信息化培训、提升农民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对于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有着关键作用。因此,地方农业部门需要认识到农民信息化能力培训的重要性,确保农民能够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正确认知,配合相关部门的推广活动,熟练掌握各项农业信息技术[9]。具体而言,农业部门可按照当地农闲时间为农民制订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另外可根据农民实际情况针对性进行分级训练、现场培训、远程教学等,首先选择参与意愿较强的农民及种植大户,以起到示范作用[10]。以病虫害信息检测系统应用为例,在培训过程中先要让农民认识到这一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然后教授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让农民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充分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程度,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农业技术推广者也需要深入农户,通过交流了解信息化技术推广和应用面临的困境,针对性地更新和纠正落后的观念,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3.3 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

若想实现农业经济现代化,首先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信息化设施的完善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提升[11]。资金是信息化建设推广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必须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各家各户都能够在信息网络设备的支持下快速获取最新农业消息,并于网络平台销售农业品[12]。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地方企业参与至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对此类企业予以政策倾斜,保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充足资金支持。另外,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入也需要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如通过提升待遇、增加编制、住房优惠等提升吸引力,减少人才流失,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4 建立专业技术交流平台

农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技术交流平台的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及市场人员等主体需要通过共同平台的构建实现信息交流,及时获取最新农业信息,并通过信息的交流分析了解市场发展前景,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满足市场需求[10]。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专业技术交流平台的建立,同时及时更新平台信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强大支持。在进行平台构建时,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还需要有高水平专业人员参与,只有集聚各方力量才能够实现专业技术交流平台的顺利构建。

4 结语

农业研究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天气的实时监测,并按照监测结果及时提醒农民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恶劣天气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时可根据大数据技术分析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并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给予针对性指导。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原因并予以针对性解决,让农业信息技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信息化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