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分析

2022-11-23 09:37
山西青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考核课程建设

花 岚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6

近年来,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各个高等学校逐渐地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够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为了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部分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三大类中选择两类以上的选修课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目前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要实现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科学建设,仍需相关的工作人员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一、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进行公共选修课的建设虽然是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建设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共选修课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始终无法有效地显示出来,限制了学生的建设和发展。就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而言,目前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公共选修课数量不足

公共选修课数量不足是当前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在进行公共选修课的选择时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想要选择的课程不多,但都已被选。想要找到一门选修课顺利地进行学习就如上战场一般,分秒必争。部分学院的学生因为专业性质的限制,课余时间本身就少,可选择的范围也比较狭窄,要想获得一门选修课就更加的艰难。而且对于高等院校的选修课而言,不仅数量上严重存在着不足,在类型上也欠缺创新,无论学生在哪一学年进行选修课程的选择,面临的都是同样的课程,要想选择不同的,感兴趣的课程略显艰难。高校开展专业选修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学习发展的机会,但是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类型都不够充足,无法实现高等学校创设公共选修课程的目的。

(二)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

将课程的学习的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程的学习质量,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这一切都建构在学生对该课程有一定了解程度上,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进入到课程学习的阶段能够不失所望,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但是在实际选课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一般开放的公共课程的选课时间较短,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所有的公共课程进行了解,大多数人只能在公共课程选择的过程中“望文生义”,盲目地进行课程的选择,一旦课程选择成功进入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又会因为心理落差而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公共选修课程也逐渐地沦落为枯燥、乏味的专业课,失去了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三)课程考核不够科学严谨

课程考核不够科学严谨是影响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3]。大多数公共选修课“重课程考核,轻课程管理”,这种对课程考核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教师将课程考核都放在了学期末的课程考试中,由一张试卷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种不科学的“重课程考核,轻课程管理”的教学模式中,各种迟到早退、在课堂中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频发,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学期末的课程考核中,大多数学生通常都是以期末突击或者作弊的方式应付考试,学上缺乏对公共选修课的正确认识,无法体现出公共选修课建设的价值。公共选修课除了没有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助力,反而成为了拉低学生素质,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累赘。

(四)课程安排不合理,教育效果低下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不断进行扩招,导致诸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效率降低,教师资源逐步紧张,教学空间也十分受限。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许多高校选择周末和晚自习进行补课,主要针对一些时间安排冲突的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这种现象便导致了原有的公共选修课程的时间存在着被占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情况,许多高校的下一步工作便是降低选修课程的学时,致使相关选修课在传授时急于赶进度而有意无意忽略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最终让选修课的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问题的应对方法

公共选修课之所以能够被广大高等学校所认可,并将其加入到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源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价值和教育意义。高等学校必须基于公共选修课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对目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凸显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课程建设的实效性。

(一)加强课程建设,满足教学需求

为了能够有效满足当前高等学校对公共选修课程的需求,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将课程建设提到首要位置,丰富公共选修课程的类型,增加公共选修课程的数量。

1.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数量和类型

高等学校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质的师资力量。学校应当加强对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不断地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的数量和类型,进而规避学生盲目低效的选课现象,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4]。为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对于具有较高职称的教师,学校可以对其进行明确具体的要求,设置更多的公共课程教学任务,明确规定其在固定的学年内必须教授一科及以上数量的公共选修课程,让学生的公共选修课配备更高的师资力量,提高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和信赖程度。第二,加强对校外资源的运用,学校可以通过相关教师的引导,将校外的一些专业人士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利用校外的人员扩充学校的师资队伍,为公共选修课程的创新创造条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课程数量和类型上的需求。第三,可以在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上大做文章,在追求选修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公共选修课的范围和种类,让学生在公共选修课报名时具有更多更适合的选择,规避选择时的盲目性和学习时的低效性。[4]

2.严把质量关卡,提升课程建设的意义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不能一味地进行公共课程数量和类型的增加,要基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进行考虑,及时地对课程进行考核,严把质量关,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丰富的、优质的公共选修课。为此,学校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考虑;第一,对于新开设的课程,要及时地、科学地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课程才能予以授课资格,对学生的相关选修课程进行严格把关检测。在进行课程审核时,可以从开课单位和学校层面进行审核,组织相关的学者和专家对课程的教学规划、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确保课程开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学生提高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对于已经开设的课程要定期地进行审查和考核,对于一些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模式长期无法更新或者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课程可以酌情取消。对于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教师和课堂应进行一定的惩戒和整改,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第三,高等学校在进行公共课程创新的过程中数量可以多,但不可泛滥,要确保每一科选修课开设的质量,才是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学习尽职尽责的最佳体现。

(二)提升课程管理,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加强课程管理是当前高等学校提升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需要学校能够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升课程建设的效果。在选课之前,教师应做好相关的引导和推荐工作。相关选修课程的负责教师应依据课程特点进行适当宣传,并注重课程的评价。

1.加强选课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选课期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生不匹配合适的选修课,不仅浪费了学生选课的机会,还影响了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效果。为此,学校可以在选课期间要求学院或者相关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和发展的方向,选择合适的科目进行学习,提升学生选择公共课程学习的意义,为学生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打下基础,也为高等学校公共课程开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宣传,提升课程透明度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性选课,学校可以加强对各种公共课程的宣传,提升公共课程的透明度,让学生抱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制作宣传册,系统地对课程题目、类型、教学内容、开课单位以及任课教师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提升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程的了解程度。第二,学校还可以在校网页面中开设选修课程了解窗口,让学生可以在校网中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资源了解相关公共选修课程的基本信息,为之后的选课打下基础,提升学生选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重视课程评价,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应当加强对课程评价的重视,要明确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才能引导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实现优化和进步,才能让公共选修课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课程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公共课选修课的评价建设中,学校可以以学生为评价主体,适当地采取学生的建议,实现对公共选修课程的优化。

(三)重视课程考核,强化课程建设意义

重视课程考核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体现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价值的强有力武器,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基于此进行思考,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1.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提升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

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才能提升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才能有效地帮助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突破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的教学困境。传统的考试制度中,部分学生因为教师的低要求,通常会选择在考前突击和考中作弊的方式通过考试,这也让后学者逐渐地放松了在日常教学中的学习,严重地影响了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需要公共课程任课教师严把考试关,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提高监考和评价的标准,适当调高课程通过的标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视,实现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2.加强课程纪律监管,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于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言,仅靠加强对考试制度的重视是不足的,还需要教师在平常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课程纪律的监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整肃高等学校的学风,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各种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睡觉等行为做到零容忍或者不容忍,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惩戒和处罚。对于旷课缺席的学生更是要进行严肃的处理,上报相关学院,对相关同学的该门课程学分进行适当的降低。逐渐地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规范学生课程学习的行为,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为实现公共课程建设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公共选修课的时间安排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公共选修课安排在周末或者晚自习阶段进行。由于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的紧张,部分高校甚至让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意占用公共选修课程的学时,这种现象会导致教学效率的大打折扣。而长期的周末授课,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没有在工作日时高涨。为了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率,这一现象应得到相关高校的注意,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应对原有课表进行调整,在工作时酌情安排相应的课时给公共选修课。在学时要求上,应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权重,让公共选修课的地位和重要性得以彰显,这样才能提高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对于相关选修课教师,应提高他们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完善以及课堂节奏的平稳把控,让学生学习和吸收的效率更高。

高等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公共课程的建设也应当基于此进行考虑,要实现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丰富化和多样化的建设。在此基础上,从课程的开设和课程的考核两个方面入手,要实现学生学习观念和课程建设质量两手抓,将公共课程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考核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