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农,周丽梅
(1.云南大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精神财富。在1950 年至1979 年党中央实行“长期建藏”①从西藏和平解放起,为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西藏与内地的共同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西藏工作实际,逐步确立了扎根西藏、边疆为家的长期建藏思想,选派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藏,在西藏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后,伴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考虑到前进藏人员在藏工作中个人身体、家庭、养老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中央进一步摸索“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对口援藏办法,援藏干部选派由“扎根式”转为“轮换式”,时间1~5年不等。相较之下,长期建藏具有普适性,对口援藏更具针对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涉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政策期间,数以万计的青年为援助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区的革命和社会建设而进入并扎根雪域高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援藏干部,他们具有多民族、多省份、文化程度高、行业分布广、居藏时间长、援藏意志坚定等群体特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用他们的牺牲和付出实现了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区发展动力从外援性向内生性的转变,他们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创造了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本文的研究对象——扎根式援藏干部,特指在“长期建藏”政策出台后、“对口援藏”政策出台前,于1950年至1979年间进入并扎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这一涉藏地区的外地干部,数十年间,他们经历了“进藏—建藏—留藏”的过程。使用“扎根式援藏干部”对这一群体展开论述,一是为体现其融入程度深、援藏时间长的群体特征和扎根涉藏地区、参与当地建设的工作性质,二是与1979年后在“长期建藏”政策被取消,“对口援藏”办法被启动背景下进驻高原工作的轮换式援藏干部相区分。但不论是扎根式援藏干部还是轮换式援藏干部,他们都是援藏工作的承担者、落实者,都是“老西藏精神”的践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并提出党的民族理论方面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论断一经提出就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学者们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从理论来源、基本内涵、培育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同时,亦将目光投射至负责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就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实施方略等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还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1]。对此,高校应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着眼思想、活动、文化、理论、机制等维度,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理论基础、群众基础[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制度为保障的实践路径[3]。部分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将相关理论融入思政课程,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梳理前人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建设的路径探讨多围绕思政课程建设展开,对大学生影响最直接的专业课课程设计的探索不够,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的意识不强、合力不大、路径不宽等问题,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性”“联动性”理念要求还有差距。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落实,其核心要义在于深挖各专业学科的思政资源,将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等教育要素融入各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课程思政旨在形成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全课程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强调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4]。高校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必须打破壁垒,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在此背景下,云南大学充分认识到课程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载体和重要支撑,是探索学科建设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于是,从2020年1月起,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教师着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设。该课程面向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硕博”学生,通过讲理论、实践、参与式教学等方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作为学习内容,也作为增强学生“五个认同”的内化实践。该课程自开设以来,教师多次带领学生赴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临沧市及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等地开展调研,深挖“西畴精神”“老山精神”“张桂梅精神”“老西藏精神”,感受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现实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践教学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学习的延伸和深化,本文主要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大学本科生为实践教学对象,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设计下的迪庆州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展开讨论。借由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教学成效的总结分析,深度挖掘专业课思政教育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
沉浸教学模式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及成效[5]。沉浸式教学强调“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触”,去主动参与、深入体验、合作探究。本文所探讨的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正是该教育理念的实践。
本文的访谈对象——扎根式援藏干部的居留地为迪庆州。该地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 380米,属于典型高寒地区,居住着汉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26个民族。受天然地势阻隔及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迪庆州无一寸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医疗、教育、财贸等社会事业与内地存在很大差距。基于此,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积极响应毛主席“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克服生理、心理、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同迪庆各族人民一起提升教育质量,改善医疗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迪庆州“旧貌换新颜”。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我们对26 位年龄在69~100 岁的离退休扎根式援藏干部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并对其家属、同事以及迪庆州当地人等进行了侧面补充访谈。
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对象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硕博”学生。自2021年1 月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秉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生活即教育”的原则,鼓励学生与扎根式援藏干部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置身于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的历史情景之中,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迪庆州历史变革中的重大意义。而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具体教学设计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导向。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高校育人的职责、使命所在,也是高校全面育人之本、立德树人之魂、创新发展之源,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进高校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理论教学的延伸拓展环节,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高度,通过实地考察、参与访谈、深层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素材的关键点和闪光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其教学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历史与现实的存在,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针对性和未来指向性,牢固树立“五个认同”。
2.教学内容:剖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案例。大量实例充分说明,在中国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术语[6]。扎根式援藏干部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入迪庆州,扎根高原几十载,同各族人民一起投身教育、医疗、财贸、交通、科技等领域建设,促使“民族团结一家亲”“联手齐心干大事”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与当地人长期的交往互动中,他们把自己当成迪庆人,当地人也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形成了“政治上团结统一、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命运共同体。
就政治共同体而言,扎根式援藏干部与迪庆州人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活动。BKX回忆说:“1960年4月,在得知来自四川得荣的武装叛乱分子深夜渡江,企图翻山进入西藏叛逃出境的消息后,我们昼夜兼程,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展大排查,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经过一个星期的围堵、搜寻和宣传教育,叛乱分子最终落网。”①出于民族学、人类学田野伦理要求,文中涉及的受访人,使用化名,后文同此。受访人:BKX,男,汉族,云南楚雄人,1942年生,曾先后任迪庆边防部队文书、文化教员,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委员、州委常委等职,先后参与援老抗美筑路警卫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扣林山骑线拔点作战。
就经济共同体而言,扎根式援藏干部与迪庆州人民始终为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而齐心奋斗。扎根式援藏干部发放生产资料、提升当地人的商品意识,带领迪庆州人民逐渐走向富裕。LTL回忆说:“解放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迪庆各民族商品观念淡薄,对做买卖、讨价还价羞于启齿。对此,我们在指导群众饲养牲畜,拿去市场交易的同时,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帮助建盖农贸市场,购置经营设备,组织固定季节性物资交流会。渐渐地,迪庆交易市场日趋繁荣,附近村民、客商也到此做交易,交易品种上万,极大满足了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所需。”②受访人:LTL,男,汉族,云南鹤庆人,1936 年生,曾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丽江专区中心支行会计、计划科员,中国人民银行迪庆藏族自治州分行党组成员总稽核等职。
就社会共同体而言,扎根式援藏干部与当地人在生活上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友谊。据一位干部AYX 说:“除了将一身本领献给迪庆外,许多人还把自己的妻子、孩子带到迪庆,在迪庆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可谓‘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我们一行人中一直留在维西的有6人,他们与当地的藏族、纳西族、傈僳族姑娘成家,真正成了迪庆人。”③受访人:AYX,男,汉族,湖北武汉人,1948年生,曾先后就职于维西县商业局、德钦石棉矿厂、迪庆藏族自治州物资公司等。
就文化共同体而言,扎根式援藏干部与迪庆州人民在语言、习俗、饮食、服饰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吸引,共有共赏共享。以语言为例,CXY 回忆说:“在中甸林业局设立以前,当地人大多只会讲本民族语言,根本听不懂普通话,但随着我们这批外地人的进入,普通话逐渐在林区流传开来,当地百姓经常有模有样地跟着我们学。”④受访人:CXY,男,汉族,安徽人,1952年生,曾先后就职于中甸林业局子弟学校、中甸林业局。
借由口述史可以发现,“进藏—建藏—留藏”的扎根式援藏干部无一不与当地人深层互动、密切关联,双方逐渐形成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扎根式援藏干部的经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和鲜活证明,其口述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创新依托。在教学期间,除了让学生与扎根式援藏干部面对面交流,听其讲述自己与当地各民族交往互动的故事外,课程教师还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作为划分模块,规范记录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的案例,以此作为教学案例库,让学生在回望历史过程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具体的人和事紧密结合起来,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教学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从课堂走向田野。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书斋式教学模式,从真实的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具体而言,该实践教学注重发挥民族学专业田野调查优势,并在整个田野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发现权、体验权交给学生,使其从实践中体悟真知。作为生成知识的主体,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构建的历史情景中,亲身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迪庆州的生动实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教育的目的,除了普及历史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更关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具备正确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7]。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场上,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始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的主线。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自觉地在情感认知上与口述者产生共情,并将这种情感认同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行动,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守护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1.学史明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8]。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借由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案例的学习,学生深刻领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明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握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导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2.学史增信,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想信念。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8]。“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9](80)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以这些干部口述历史为内容的教学,包含着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共同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实例,它生动诠释了扎根式援藏干部同各族人民一道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和信念。在翔实准确的史实支撑和对口述史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从党和国家带领迪庆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实践及成效中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五个认同”。
3.学史崇德,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境界。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8]。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扎根式援藏干部在与分裂势力的千磨万击中付出了生命和鲜血,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并肩携手的民族精神在雪域高原的生动体现,是助推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宝贵精神财富。借由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营造的生动场景,学生真切感受到了迪庆州扎根式援藏干部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指引及“老西藏精神”的浸润、熏陶下,学生争当“老西藏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提升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境界。
4.学史力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稳步实施,持续推进[11]。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通过田野调查方法开展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从思想层面认识、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学以致用,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借由实践教学提供的“大课堂”,学生真正将自己所学、所闻、所思、所感与现实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主地与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守护者、促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民族学专业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尝试,并且已取得良好成效,深刻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对课程思政改革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13],必须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的实地访谈,现场听取这些干部与迪庆州各族人民交往互动的细节,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它启示当前课程思政改革者要全面梳理、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用案例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把理论知识融入一个个案例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水平。此外,还要注重增强教学的感知性、体验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现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空间更加开放、载体更加多元。通过实地调查、深层互动,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了解逐步上升为自觉体认,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把握。
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书写祖国悠久历史、创造中华灿烂文化、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事实不仅在我国史书上有翔实生动的记载,在契约文书、盟碑、壁画等物质载体和神话传说、文学艺术、地方节日等精神文化中也有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留下了真实的烙印,是抹不去的集体记忆。细究之,不难发现,我们周围仍有大批与扎根式援藏干部一样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老战士、老党员和英雄模范、道德模范,他们的生活史就是一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活教材”。我们可以定期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展示与民族团结主题相关的图片、音像等,并邀请具有典型性、时代性的人物进校园、进课堂,现场讲述曾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民族交往互动故事,让学生在参观、聆听、对话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人才培养聚焦国家战略,践行使命担当而打造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它启示高校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领导,形成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体系。在建设一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色理论课的同时,还须整合育人资源,开拓育人平台,开展社会实践、实训锻炼等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从实地体验、面对面接触中受教育、长才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师是关键[14]。高校教师要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种好“责任田”。民族学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长期扎根我国各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的机会,挖掘、了解所在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记忆,记录并将其转化为学科教学资源,把真实的事件、故事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显、提升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深度和时代价值,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看齐的“纲”。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破解专业课与思政“两张皮”的困境,让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使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五个认同”。当前课程思政改革者须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大课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学生群体中铭于心、立于言、践于行、成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