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径游幼儿园(311255)陶 丹
民俗游戏也称为民间游戏、传统游戏,是指流传于民间,以嬉戏、消遣为主的娱乐活动。它具有广泛性、自由性、趣味性的特点,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易于为儿童所接受。将民俗游戏与区域游戏相结合,创建一个具有情景化的区域游戏场所,使幼儿对民俗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幼儿主动游戏、全面发展。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一个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民俗游戏的材料不能对孩子构成潜在的危险。比如在跳跃区,教师在走廊的一侧和地面上要铺上厚垫子;在走廊投篮区中,教师要设置网兜来保护,不让球反弹等。
(2)适宜性原则 各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来选择游戏,清楚地知道这个游戏是否适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创设游戏区域。
(3)趣味性原则 民俗游戏的有效开展应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之上。在创设区域时,可以添加一定的游戏情景,让游戏充满趣味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吸引幼儿主动游戏、主动学习。
(4)区域性原则 创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区域的场地特点,不宜设置场景过大、运动量过大的游戏,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民俗游戏,这样有利于游戏的开展。
(5)差异性原则 幼儿的家庭不同,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等各有不同,因此他们的能力、智力、兴趣、经验等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材料投放时,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目标设计要分层次,以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1)游戏区域中环境的创设与更新 一是创设环境。各年龄段的孩子的兴趣点是不同的,这与他们的经验、年龄等方面是有关联的。因此,在创设游戏情景时,应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活动方式,从而创设出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游戏环境。例如,教师把动画片《熊出没》里的民俗场景搬到现实中来,幼儿会激动万分、兴趣盎然。二是更新场景。区域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有序、探索、变化的游戏场景。根据游戏的开展情况、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及时调整,不断刺激幼儿继续游戏。同时,尊重幼儿意愿,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体,让幼儿自己尝试讨论各种场景的更新与设置。例如,通过不断变换游戏场景,“踢毽子”游戏可以是“孔融让梨”,也可以是“北极探险”等,不断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2)游戏区域中内容的设置与安排 一是区域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幼儿获得最多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将区域活动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教师可以从幼儿自身及其周围生活环境入手,将活动内容融入区域,使幼儿更好、更快地进入游戏的情景,为后面进入角色游戏做好前期铺垫。例如,端午节时,将传统的民间活动“赛龙舟”融入到了区域中,小朋友们划着“龙舟”、喊着口号,玩着击鼓游戏,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二是区域安排应符合发展规律。幼儿阶段发展的目标不同,能力也不同,在区域安排上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但也不能拔苗助长,安排难度过大,也不适合幼儿游戏。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可以让小班幼儿扮演小鸡,让中大班的幼儿扮演老鹰和鸡妈妈,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
(3)游戏区域中材料的投放与使用 一是选用安全、有趣的材料。兴趣是幼儿游戏、学习的维系纽带。安全、有趣的游戏材料是吸引幼儿游戏的前提。民俗游戏“滚铁环”中的铁环和铁杆较重,又不易操作,教师将其进行改良,铁环换成了色彩艳丽的塑料环,铁杆是轻便的不锈钢与彩色塑料的结合。这样的调整在外观上更加有趣、新颖,在安全性上也更适合幼儿。二是选用多样化的材料。民俗游戏的材料也有高低结构之分,高结构的材料美观,容易吸引幼儿,但替代性不强,长时间游戏易使幼儿失去兴趣;而低结构的材料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玩”,更能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和创造力,一块七巧板、一根橡皮筋能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三是选择多层次的材料。游戏材料的投入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要多提供不同难度的多层次材料,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
(4)游戏区域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游戏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关注孩子与材料、环境、同伴等之间的互动程度,并充分利用指导和评价来推动游戏的进一步开展。一是观察指导。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才能帮助教师了解、分析幼儿的游戏水平、特点以及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才能让教师客观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避免因为不了解幼儿的一些行为、想法而出现盲目、无效、干扰性的指导行为。二是及时介入。如果观察发现幼儿有问题时,教师应看准时机,适时介入。如,当幼儿玩分组游戏或者角色游戏时,常常会因为人员安排、角色分配而发生争执,教师就可以用传统游戏“点兵点将”来进行选择,通过游戏选出来的幼儿,大家都乐于接受,能很好地化解矛盾。三是激励评价。游戏中的激励评价是助推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幼儿一些游戏行为,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清楚幼儿的兴趣点,也能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困惑、难题,从而寻找解决的方法,为下次更好地游戏做好铺垫。在评价中,以幼儿为游戏评价的主角,让他们自我评价,分享游戏时的感受与玩伴,讨论感兴趣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并请其他幼儿一起想办法解决。
在评价中,教师也要善于利用鼓励与表扬,调动幼儿积极性,善用纵向比较。每个孩子的能力不一样,只要他积极参与、有进步,教师就要给予肯定、赞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有兴趣继续游戏。
(1)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在玩游戏时,通常要运用到身体的各器官、关节、骨骼、肌肉等。例如,“踩高跷”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力;“竹马”游戏锻炼了幼儿的跳跃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获得了愉悦的身心感受、成功的快感、同伴的鼓励,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大胆,长此以往获得了健全的人格。总之,不同的民俗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同的促进作用。
(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在游戏时大多是集体游戏,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形成友好交往、协商的游戏态度。例如,在“跳皮筋”游戏中,需要两人把皮筋撑开,其他幼儿才能跳,这就需要合作和协商,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有的游戏需要分组进行,有着严格的游戏规则,这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谦让、解决问题、遵守规则等社会性行为。
(3)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俗游戏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每一代人有意识地保护和传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使民俗游戏在幼儿园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