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与嬗变

2022-11-23 04:04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境中华文学

李 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南 济源 459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从文化效果方面来看,这是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历了数千年的社会历史发展积淀形成的,同时也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与此同时也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强盛的具体目标,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1]。党的十八大曾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传统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而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推动社会文化体系建设的文化发展动力,真正的优秀民族文化指的是大众普遍认同接受的思想,其思想广度和内蕴深度都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变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和嬗变提供了全新的契机。

一、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特点及优势

(一)新媒体语境的特点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媒体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时催生了一系列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媒体形式能够扩充文化传播介质,同时也能够促进大众阅读层次和阅读习惯的优化更新,这也是新媒体语境得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传统媒体形式与新媒体形式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媒体形式具体指的是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而与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相比,新媒体形式融合了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元素,由新媒体平台取代了传统的信号媒介和纸质媒介。在新媒体平台数字信息技术的帮助和引导下,传统优秀文化传播方式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媒体形式的推动者主要是80、90后。新媒体语境的诞生,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途径,并且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也改变了大众的文化心理、行为状态、阅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新媒体形式改变了人们对于文学传播交流方式的认知。新媒体语境经历过初级发展阶段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同时电子终端设备的普及促进了相同文化属性的群体诞生。此外,新媒体平台数量逐渐增多,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语境的发展是建立在新媒体传播方式多元化基础之上的,并融合了三维制作、电子感应等多种技术手段。从文化的传播效果这一层面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可以凭借新媒体语境发布文本、图像,新媒体的这些优势给大众获取资讯、交流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与帮助[2]。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新媒体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并且有着相对直观的表达效果,对于了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之间的文化边界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新媒体语境可以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具和载体的主要原因。

(二)新媒体语境对于民族文化文学传播的优势

新媒体语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提供了发展基础,这其中包括文化、历史、文学、教育等不同的层面。受传统传播方式局限性的影响,大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新媒体包括多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多样化的方式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可以通过新媒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其丰富的传播方式更是满足了大众群体对快节奏生活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元素经过打包和再创造之后,显示出了更强的文化感染力,更容易被大众群体接受理解[3]。广义上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上的传统文化仅仅指的是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精神财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传播就包含在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文学元素实现了历史的延续和继承,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动向,并且具有相对宽泛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体渗透在大众群体的思想、文学、人文、艺术以及思维中,这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以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主要局限于单一引导,其交互性较差,并且大众对于文化的理解也相对模糊,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开放性逐渐增强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新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广泛度来实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数字信息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领域取得进展的重要体现,同时新媒体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提供了合理的表现形式,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肩负的则是对于新媒体技术应用提出的高要求[4]。因此,要通过新媒体语境来整合文化资源,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抢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发展制高点。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嬗变

(一)极大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在新媒体语境的影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元素开始出现了价值多元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主要成因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去中心化。在这种形势之下,文学元素不再是单一的传播媒介,文学会逐渐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新媒体语境的出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中心地位和文化价值进行了削弱和离散,为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打下了发展基础,同时新媒体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价值体系对于不同的文学价值观有了更多的包容性,多种文学价值观并进发展、融合、碰撞[5]。人们凭借电子设备的阅读软件阅读世界范围内创作者的文学作品,尽管文学价值传播媒介不断变化,但同样可以实现阅读目标。由于软件功能的多样化,使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不一样的问题,人们对于文学的审美还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传统的报社、出版商,还是当前以互联网、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革新说明了文学元素在自身领域之外的适配性。新媒体语境的广泛适用,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传播带来了极大发展机遇,同时社会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给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新媒体自身有着传播范围广、效率高等特点,并且在传播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便捷性以及可接受性将会明显提升[6]。伴随着文学传播的不断深入以及传播路径的多元化,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主流文学和新兴文学领域产生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无形之中降低了传统文化中新兴文学被主流文学诟病的概率,扩大了新兴文学的发展空间,进而使其产生了嬗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传播沟通机制的完善,为传播优秀文化中的文学元素提供了高质量平台,由此扩宽了文学传播的渠道,使其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在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不断延伸。

(二)通俗传播成为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新手段

新媒体语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是对传统传播方式的革新,并且这种革新是以适应大众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为基础的。而文学传播通俗化方式的目的是满足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因此,必须对当前所处文化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生存条件进行研究,在此之后利用大众常见的文学元素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在传统文化浸染下所创作的《老子》《三国演义》 《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大众阅读原著晦涩难懂且可接受性较差。在新媒体语境的影响之下,可以使用通俗语法语句将其翻译成易懂的白话文,方便阅读者使用不同新媒体平台进行重点阅读。由此,大众会逐渐提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度,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媒体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也将传统优秀文化中历史性的经验积累逐渐内化为大众的民族心理,而使用通俗常规的方式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亦能够充分发挥新媒体语境对于传统文化文学嬗变的促进作用,从而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向现代化转化[7,8]。从实际意义上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嬗变具体指的是在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对其中的文学传播和嬗变起到了辅助作用。此前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其根本目的是将传统文化传播的纸媒介转化为电子媒介,存储电子信息数据库内,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嬗变提供了坚实的载体。从国家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多个层面来看,文化认同是核心维度之一,它是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肯定性认同,在新媒体语境下实现文学传播,能够为传统文化的文学嬗变提供了创造力和文化凝聚力。

三、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新途径

(一)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新媒体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新媒体语境的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带来新机遇,同时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我们从客观层面加强宣传和引导,进一步响应国家发起的新媒体战略,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中,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部门进行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生命力[9]。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首先要坚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其中的精髓部分进行萃取,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而不同”思想就蕴含了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的关系,并且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传播的开放兼容性质有了合理解释。在传统文化传播背景下,信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而在新媒体语境下,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文学传播领域的乱象。因此,必须对其加以监管,纠正文学传播之风。首先,要健全文学传播的法律法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传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要对文学传播的内容以及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对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源头上保证文学传播的正向性和积极性。然后,努力加强新媒体自我监管制度,要求新媒体平台做好文学传播内容的审核工作,要严格筛选传播内容,为民众提供畅通的投诉渠道,进而增强新媒体平台监管主体的广泛性。此外要采用新媒体平台文学传播的等级划分制度,避免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10]。除此之外,一方面要建立起由政府监督、法律规范以及新媒体平台组成的监督评价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针对新媒体文学传播的监督网络,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要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之上打造出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新平台,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文学元素,尽可能地展示美好故事的形式。在文学传播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将优秀文化中的文学元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不同艺术形式能够共存,并在共存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升级,最终形成新媒体技术和文学传播的特色艺术形态,充分发挥新媒体语境对于文学传播的促进作用,积极开拓传统文化发展路径,进而形成一种具有现代风格的传统文化,缩短大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努力实现文化发展。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新媒体语境下,可以利用现代传媒优势充分发挥形象宣传窗口的作用,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内容的传播与提炼,打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传播典范,这不仅可以实现大众更深入理解文学传播的精神文化,还可以凭借新媒体的优势构建出符合现代文化氛围的价值观,也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文化的失传,和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用新媒体语境可以整合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传播资源。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体系中,核心价值观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同时也寄托着国人的精神追求,而新媒体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学传播的双向发展,通过这个桥梁可以提高文化交流效率、取得交流共识,进而提高核心价值观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新媒体凭借自身的多元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增加了更多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同时文学领域内相对宽泛的文化元素也使得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更具多元化的特点。首先是新媒体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内的多种使用形式,在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同时,能够提升文学传播速度,使其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社会大众不断提高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识,尤其是要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都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传播、发展、传承、创新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要加快网络数据库的建设进度。通过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传播的要求。除此之外,相关文化主管部门要做好传统文化普及以及推广工作,通过新媒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元素进入学校课堂。此外,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青少年喜爱程度最高的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因此,相对多元化的媒体形态也推动了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传播。

(三)创新优秀文化中文学传播的方式,提升自我精神及自身国际影响力

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并且要意识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传播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传播者,必须要熟练掌握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技术,在利用其便捷性、趣味性、广泛性等特点的同时,也要合理规避其泛娱乐化、庸俗化的特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文学传播的文化价值。此外还要提高文学传播者自身的媒介信息素养,充分尊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需求,深度挖掘出适合使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文学内容,保持优秀传统文化不被侵袭,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化、庸俗化的解读。并且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对文学传播的内容深加工,提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中,导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元素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展示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这正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学元素与新媒体结合的典范。由此大大提升了民族精神及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元素借助新媒体的推动进而形成了易于沟通的新语境形式,从而达到了中华民族文化广泛传播、积极发展的目标。二者在实现有机结合的同时,也将会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全新的发展格局。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避免简单层面上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简单结合,更不能是对西方模式的盲目模仿。要回到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出发点上,就必须寻找文学传播延展的可能性,保持严谨的态度开展文学文化的创作与革新,才能让先进的现代数字技术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通过新媒体在不同文化和文学领域内传播覆盖,大众会逐渐认可具有深厚底蕴的传统优秀文化,而文化领域的发展也必将会带来繁荣昌盛的民族复兴。

在新媒体语境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的有效传播,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同时也能有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文化复兴。而新媒体也能为传统文化增添更多的传播要素。正因如此,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文学传播体系中,促进传播观念、民族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并且加强文化传承、文学传播的监管力度,为其高效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媒体语境下为民族文化中文学传播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伴随着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学传播的发展,二者的结合必将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语境中华文学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我们需要文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