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德县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2022-11-23 02:00张彩云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耕全程畜牧

张彩云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畜牧和水产中心,内蒙古 化德 013350)

近年来,畜牧养殖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养殖规模扩大,对饲料需求量不断增长。为了切实保证畜禽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需保证优良饲料的供给,青贮玉米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目前,传统养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北方地区气候寒冷,随着草原进一步退化,冬春季节青绿饲料供给严重不足,导致牲畜抗病能力显著下降,身体瘦弱,经济效益低下。

青贮玉米营养价值更高,有利于保存,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已经成为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重要饲料来源。青贮玉米收获后进行青贮处理,确保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能够有效解决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问题。

青贮玉米与传统玉米相比营养价值更丰富,适口性较好,生产量较高,耐储存,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在诸多粗饲料当中的饲喂优势日益突出。青贮玉米生育周期相对较短,亩产量相对较高,已经成为缓解放牧地区人畜争粮和草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1]。需加快推进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一、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

1、满足畜牧养殖需求

青贮玉米生产中,加快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农牧地区的养殖产业和种植产业健康发展。现阶段,很多农牧民用枯黄的玉米秸秆配合其他青饲料喂养牛羊,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效益有限。

青贮玉米收获后进行青贮处理,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可有效保留青贮玉米中的营养物质,还能进一步释放更多营养物质。整个生产流程相对较简单,发酵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维生素和乳酸,在满足牲畜生长发育需求的同时,有效改善畜产品质量。

2、畜牧养殖提质增效

玉米是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的主要粗饲料来源,实施青贮玉米种植机械化配套项目,能够大大提升青贮玉米的生产效率,提高玉米等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和种植效益,切实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发展青贮玉米饲料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产量和品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协同发展。青贮玉米饲料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延伸整个产业链条、提高综合生产水平的关键举措。

3、内蒙古化德县畜牧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

近几年,内蒙古化德县畜牧养殖产业显著发展,建设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优质粗饲料的需求量显著增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强,农业农村部提出和实施了粮改饲措施,粮食型作物的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在畜牧地区加快发展以全株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饲料种植,有效推动了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

二、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

1、种植地翻耕处理

青贮玉米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诸多土壤条件下生长,适合种植普通籽类玉米的地块均可以种植青贮玉米。一般田间定植密度相对较大,生物产量较高,因此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需水、需肥量相对较高。同时,由于青贮玉米的根系较发达,因此要求种植地土质疏松多孔且具有丰富的有机质。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有效翻耕,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松处理,同时进行秸秆还田,翻耕深度为24~30 cm。

青贮玉米种植每亩需完全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 kg、氮磷钾复合肥30 kg、磷钾肥各10 kg,结合土壤翻耕翻入地表以下。并结合玉米的种植所在地的实际气候条件、田间墒情以及后期机械化作业等多因素确定是否起垄种植。

2、科学播种

播种前科学选择玉米品种,当前市场中流通的青贮玉米品种较多,化德县推广应用较好的主要品种是中北410 和中北412,抽丝时间相对较晚,长势较强,植株最高可达330 cm 以上,茎秆粗壮,整齐度相对较好,气生根比较发达,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同时高抗叶斑病和锈病。

土壤5~10 cm 地温持续维持在10~12℃时播种。青贮玉米播种密度比普通玉米高,通常播种深度为3~5 cm,行距为60~70 cm,株距为20~30 cm,使用精量玉米播种机播种调整好株行距后,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镇压等工序,种肥施在种子侧下方5~8 cm 处。

3、田间管理

有效的中耕除草、科学追肥、病虫害防控,可有效改善青贮玉米生产条件。玉米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9~10天后出全苗,15 天后结合秧苗情况及时定苗,要确保苗全,培养健壮幼苗。

定苗时进行第1 次中耕除草。此时玉米幼苗较小,应进行浅中耕,避免压倒幼苗,浅中耕深度控制在3.3~5.0 cm。进入拔节期后进行第2 次中耕,深度控制在5~8 cm,达到抑制地上部分、促进新根生长的目标。

合理施肥,一般每亩需尿素20~22 kg,磷肥和钾肥各10~12 kg。追肥主要以尿素等氨态类氮肥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发育,预防倒伏。春季播种的玉米分两次追肥,分别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量前期占30%,后期占70%。

4、适时收获

青贮玉米主要在玉米植株青绿时收获,收获时间较严苛。青贮玉米处于乳熟末期或者蜡熟初期,平均含水率为50%~70%时收获。收获时科学确定留茬高度,避免在青贮饲料中混入泥土。收获后的青贮玉米切割为2 cm 左右[2]。

现阶段,青贮玉米收获切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段收获法,另一种是直接收获法。分段收获法利用人工或收割机械割倒植株,在田间晾晒后然后集中收集,运送到储存地点,再使用固定式切割机对青贮玉米进行切碎处理,直接青贮发酵。直接收获处理即使用带有玉米割台的牵引式或者自走式青贮玉米收获机,一边收获青贮玉米一边粉碎处理,将粉碎好的青贮玉米直接抛洒到普通拖车中,然后运送到青贮地点进行青贮处理。

5、青贮方法

目前,玉米青贮主要包括青贮窖储存和圆捆裹膜青贮两种方式。需根据储存方式的不同加入适量尿素等添加剂,以满足乳酸菌的发酵所需,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亚硝酸的产生。

青贮窖储存。将粉碎好的青贮玉米装填到青贮窖中,层层压实,顶部用塑料薄膜封严,再用废旧的轮胎或者泥沙将周边压紧,保证不透气、不漏水,防止青贮饲料和氧气接触造成腐败变质[3]。

圆捆裹膜青贮处理。先用原捆打捆机将粉碎好的青贮玉米秸秆进行压实和打捆处理,制成圆柱形草捆;再使用拉伸膜裹包机对草捆进行包膜处理,放置在储存场地。

两种青贮处理方法能够显著延长青贮饲料的保存时间,保存期限通常在1~2年以上,并且容易运输,能够实现商业化利用。

三、结语

加快推进青贮玉米饲料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能有效降低牛羊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中耕全程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马铃薯中耕施肥机的研究与应用
手工制鞋全程LOOK
辽宁省畜牧良种生猪补贴资金24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