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修省,宋维梅
(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人民政府,山东 曲阜 273145)
冬小麦是山东省曲阜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占旱地粮食播种面积的30%以上。近年来,受气候、种植制度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多因素影响,中后期易发生倒伏和病虫害,小麦生产潜力无法进一步提升。免耕施肥播种技术能够营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为小麦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利用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对玉米秸秆还田的种植地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和镇压等多项农业工作的机械化技术。此项技术播种行距由18 cm 扩大到30 cm;旋耕刀采用组合弯刀或切槽甩刀,能够对秸秆进行有效粉碎和清理,避免由于秸秆造成的机械壅堵,既保证了种子着床的技术要求,也实现了秸秆的有效覆盖,实现了免耕播种,达到蓄水保墒、节约种植成本、增产增效的目标,可有效推广和应用。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蓄水保障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是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2021年入秋以来,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大型机械无法下地进行秋收秋种,玉米抢收、小麦抢种任务艰巨。为抢抓全市冬小麦播种进度、减少农民损失,曲阜市组织召开了全市小麦免耕播种现场观摩会,邀请省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现场指导讲解免耕播种技术,并通过农机技术现场演示让大家观摩作业模式,增强小麦适期播种的信心。
小麦属于分蘖类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群体结构自动调节能力,适期播种可以有效保障小麦较佳群体结构,实现稳产高产。小麦免耕技术在减少作业次数、降低作业成本的同时,可以加快播种进度,实现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同时可解决中后期倒伏和早衰问题,实现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收统一。
科学合理的搭配优良品种是增产增效的基础。曲阜市地势相对较为平坦,气候适宜,十分适合小麦生长。要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种植制度,选择经过国家或本省审定、高产、稳产、适应能力相对较强、耐干旱、抗倒伏、耐严寒的小麦品种[1]。当前全市推广应用较好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泰农18、济麦22、维麦8 号、临麦4 号等。要选择正规合法的种子销售机构购买,确保种子发芽率较高,播种前使用药剂或者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为给冬小麦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需对土壤进行整理。与传统耕作方法不同,小麦免耕播种取消了土壤铧式犁作业。土壤含水率在15%~25%时进行1 次机械化深松作业,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营造虚实结合的土壤结构。长期采用小型拖拉机翻耕作业的种植地,深松深度应在30 cm 以上。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浅耙或浅旋耕处理,耙地深度一般在18 cm以内,能够确保土壤细碎、土壤容重降低,避免耙地造成土壤水分大量损失。土壤含水率在15%~20%时,利用免耕播种机按照农业技术要求确定相应的播种行距与播种深度,一次性完成种子播种、化肥深施、播后镇压等多种工具,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种子的分层需求,避免烧苗[2]。
避免连续多年在相同地块种植小麦,应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为冬小麦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准,小麦种植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在0.5%~0.8%,耕地平均含量为0.6%。由此可知,本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另外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由于部分农户坚持传统施肥方式,过量使用氮肥使土壤当中的氨态氮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板结化较严重。同时不重视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的追施,微量元素缺乏较多,不利于小麦产量提升。
要提高重视程度,注重培肥地力。播种前对前茬作物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并通过深松或者浅旋耕翻到地表以下。同时,施用大量土杂肥或商品有机肥,严格控制氮肥施入量,一般每亩追施完全腐熟的土杂肥2000~3000 kg,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 kg,磷肥、钾肥各10 kg。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肥前对土壤养分进行取样检测,根据作物养分需求科学施肥,确保养分充足供给。
一般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配套动力37.0~51.8 kW,播种宽幅控制在1.8 m,播种6 行,种肥上下间距大于5 cm。秸秆还田是,每亩玉米鲜秸秆还田量不少于1500 kg,粉碎长度不大于10 cm,还田合格率要大于95%,留茬高度不大于15 cm。地块含水率要适合机械化操作。
播种前做好药剂拌种工作,一般每亩播种量8~10 kg,机械化种子播种深度3~5 cm。每亩需颗粒状种肥30~50 kg,化肥施用深度8~10 cm,遵循种子在上、肥料在下的原则,种肥间距不大于5 cm。播种后沟深调至12 cm,不漏种、不重复播种,要求播种深浅一致、下籽均匀,严密镇压。入冬之前冬灌,保证土壤水分适宜,加速秸秆腐烂,培育壮苗[3]。开春后在小麦拔节前每亩追施尿素5 kg。
小麦生长发育阶段,一定要做好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冬前开春杂草3 叶期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并结合田间病虫害发生流行趋势进行预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2016~2020年,曲阜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重点推广应用小麦免耕播种施肥。截至2020年底,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00 hm2以上,推广效果良好。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引入1000 型拖拉机牵引2BMSF-12/6 型免耕施肥播种机等机械设备,实现了当地机械设备的有效调整、更新。该设备可在秸秆还田量较大的情况下实现机械化播种,解决了小麦播种时秸秆拥堵问题。田间大多还田秸秆被分流到两边,种床经过旋耕处理之后有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发育。采用扩大种植行距方式,营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边际效果明显。
播种后地表垄沟相间,作物生长于沟部,形成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的蓄积雨水,形成了生长小气候环境。降雨量相对较少时,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流至作物根部,将无效降水转变成有效降水。同时,由于坡面具有阻挡作用,能够减少由于风力作用和阳光直射造成的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再加上秸秆覆盖在土壤表面,起到了蓄水保墒作用。
小麦免耕施肥种植技术是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轻传统种植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与有机物,更好地满足小麦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养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