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聊城 252600)
非洲猪瘟流行传播背景下,需要养殖户意识到各类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所造成的危害性,要从防范非洲猪瘟疫病角度入手,指导养殖户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提高猪群身体抵抗能力,保证断奶仔猪能顺利度过应激阶段,更好的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各类传染性疾病。
非洲猪瘟是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国际畜牧兽医局将其划归为法定报告的A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划定为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流行,应将疫情上报,由专业的工作队伍对疫情作出有效处理,并落实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制度。非洲猪瘟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的特点,某些高强力毒株的致死率能达到100%[1]。
2018 年非洲猪瘟从国外传入我国后,便在国内迅速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主要有几下原因,一方面,养殖场频繁调运生猪,通过运输造成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另一方面,养殖户一直坚持传统的养殖管理方式,不注重养殖环境的管理,并习惯使用泔水饲喂生猪,泔水中携带有大量非洲猪瘟病毒,通过饮食传播该类病毒。当前,非洲猪瘟传播流行对生猪养殖领域造成的威胁逐渐加重,再加上病毒传播途径错综复杂,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和特效药物,防控压力巨大。非洲猪瘟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会促使相关产业不断调整,在这一背景下,要求广大养殖户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做好疫情封锁、隔离、消毒、排查和疾病诊断,进而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养殖方式的创新和改革。针对当前非洲猪瘟没有针对性药物的现状,应严格落实生物安全防范措施,防范非洲猪瘟这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保证养殖安全。
自2021 年以来,山东省临清市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出了突出努力,为确保辖区范围内的生猪养殖安全,临清市采取多项举措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首先,及时调整非洲猪瘟防控领导小组,以党工委书记、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站所、办公室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加强对防控工作的指导。其次,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各村微信群、村内公示栏等形式广泛宣传“非洲猪瘟” 的危害性及防控知识,及时普及非洲猪瘟防控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营造群防群控群治的良好局面。最后,加强检疫管控。加强兽医的警示教育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检疫出证工作,管控号检疫证章。严格落实生猪定点屠宰许可制度,强化生猪入场查验,严禁“三无” 生猪进入屠宰环节。截止到2021 年上半年,发放张贴明白卡2000 余份、预警告知书1200 余份、公告1200 余份、防控知识挂图2000 份。同时对养殖场(户)、生猪屠宰场、生猪交易市场进行排查日报告,掌握辖区内养殖动态变化情况,安排专职检疫人员负责产地和屠宰检疫,做好检疫消毒登记。坚持赶场日和日常排查巡查相结合,严厉打击非法售卖行为。
首先,设消毒卡哨加强生猪流通环节监管。在各个县乡范围内的主要路道口设立消毒卡哨,实行24h 值班制度,对过往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车辆进行检查、消毒、登记。同时对非洲猪瘟疫情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镇农技站按规定及时上报。其次,建联防体系加强生猪疫病防控。镇层面建立镇村社三级联防体系,由政府牵头,村级组织实施,村(社区) 书记、防疫员具体落实。农技站人员包片定期进行技术指导,督促春秋两季强制免疫落实到位。加强疫情处理能力。给各村印发《临清市非洲猪瘟应急预案》、分发防控资料,不定期走访排查养殖户,一旦发现生猪可疑病变立即上报。镇农技站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消毒品、消毒设备、生物制品、防护用品等防疫物资。最后,做好强化疫情排查,防患未然。继续推进“3+1” 网格化监管体系,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动态掌握辖区范围内畜禽发病死亡情况,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日排查、日报告制度。此外,全范围开展培训,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技术人员到各乡镇,采取分类指导、分层施教、逐级培训的方式,广泛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大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养殖户生物安全意识。
3.2.1 做好寄生虫清除工作
蜱虫是非洲猪瘟病毒等多种病原的中间传播媒介,在传播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很多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和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叮咬皮肤传播病原,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主要以夏秋季节发病为主。为了有效降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各类传染性疾病,应做好环境清理,消灭环境中的诸多寄生虫,防止其他疾病的传播和蔓延。进入夏秋季节,各种苍蝇蚊子和蜱虫处于繁殖生长高峰期,在这类害虫繁殖高峰期到来之前,应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消毒处理,一般使用菊酯类农药,加强对养殖周边环境,尤其是隐蔽环境喷洒消毒,杀灭寄生虫的幼虫,减少寄生虫数量[2]。另外,在保育猪养殖场内部禁止饲养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因为这些动物是某些体内寄生虫,尤其是血液原虫病的中间宿主,通过控制其活动范围,能有效降低各类血液原虫病的发生流行,保证保育猪健康生长。
3.2.2 构建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
在发展保育猪养殖产业过程中,应根据猪群生长发育阶段构建完善的消毒方案,做到定期消毒,严格消毒,清理环境中的多种病原,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确保仔猪能健康生长。结合当前养殖规模,应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要求养殖户严格执行。在疫病进入流行高发期前,应定期使用高敏类消毒类药物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次氯酸盐、氢氧化钠、过氧乙酸[3],这类消毒剂对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等多种病原均有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圈舍环境和饲养管理用具的彻底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避免养殖设备传播疾病。做好圈舍通风换气工作,保证整个圈舍干燥整洁,及时清除各种粪便和污染物,减少蚊虫滋生的可能,为保育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2.3 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生猪
当前基层地区养殖户在发展生猪养殖过程中,仍习惯使用泔水饲喂生猪。泔水在长时间堆积发酵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它是造成各种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传播流行的重要途径,极易引发病原的大范围传播。为防范非洲猪瘟这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要求养殖户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生猪。引导广大养殖户根据猪群不同生长阶段科学调控饲料,严格控制各种化学添加剂,尤其是违规添加剂的使用,推广应用微生态添加剂和中成药添加剂,提高猪群身体抵抗能力,减少应激反应。
3.2.4 做好粪污无害化处理
养殖场需严格落实卫生清理制度,定期清理猪舍中的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对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病死病例,一定要妥善处理,不能上市销售,更不能随意丢弃。无害化处理一般采用深埋或焚烧的方式。与病毒相关的一切物品都应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不能随意丢弃养殖场中的废弃物,否则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很容易传播疫病。另外,在保育猪养殖期间也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防范传染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