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2022-11-23 01:25高鹤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4期
关键词:县城县域城乡

高鹤芳

(山西省忻州市委党校,山西 忻州 034000)

从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乡村振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消灭了绝对贫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继而拉开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帷幕。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跳出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中看乡村振兴,要在县域城镇化的协同作用下,在县域经济的带动下实现“三农”的现代化。县域经济指的是将县城作为发展的中心,乡镇作为推动发展的纽带,农村作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在整个循环中农村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同样也是非常有潜力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在实现全部脱贫后,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生产生活水平很低,无论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治理水平、农民素养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如何使农村社会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自力更生,实现自我发展,这就需要乡村积极地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以县城为切入点,与县域城镇化相互协同推进,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的力量,带动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1.县域经济的特点分析

1.1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划分的区域经济范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是最基层最基本的单元。县域经济中有县级党委政府作为权力主体,有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自由市场,有县级财政支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齐全,生产、流通、分配等各环节完备,可以说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完备的经济体。但县域经济独立却不封闭更不全面,它要受到来自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控,要参与外界范围的资源交换,县域经济的空间范围与自然条件决定了县域经济不可能做到产业种类齐全,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在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选择一种到几种产业种类做到产业化、规模化、链条化,这才是县域经济应该选择的发展路径。

1.2 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

县城属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单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切入点。2022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县城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方面的关键支撑作用,要实现县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更好融合。

县域以地理空间为划分,具有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历史底蕴、产业基础,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把握规律。新时代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相符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资源节约集约有效利用、坚持不超过生态承载容量为原则,尊重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顺应本县城的人口流入流出情况,通过县域的差异化发展,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时代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相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要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推进“三农”现代化。所以县域经济要走现代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道路,同时带动农村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带动农民向高技能、高素质、高文化全面发展,带动构建新型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促进城乡更好融合发展。

1.3 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地理空间为划分的区域经济,它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推动县城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县城的城镇化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了产业集聚,才能有人口的集聚,继而有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最终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据2019年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2019年中国县域经济总量已达39.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可见县域经济的体量非常大,蕴藏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县城也必将成为未来拉动中国内需增长,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2.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

2.1 从城乡融合角度来看

县域是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从以城市为主的快速城镇化转向以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的高质量城镇化,从离土又离乡的异地城镇化转向离土不离乡的就近城镇化,城乡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而县域就是这个关系变化的新载体。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共同推动下,县域成为了两大战略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点。

2.2 从空间结构来看

一方面县域的区域范围覆盖了县城与乡村,县域经济需要县城、乡镇、农村三级联动。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表面上看是在乡村实施,实际却不能只停留在乡村范围,必须要跳出乡村看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产业是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乡村的公共服务是县城公共服务的延伸,返乡的人才第一意愿也是居住在县城,既享受县城的城镇化又兼顾农村生产,所以说县域也是县城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作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交会区。

县域经济是县城新型城镇化的最大驱动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没有产业发展农民无法自力更生,振兴也只能沦为空谈。所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发展城市群,在山西区域有意培育山西中部城市群。纲要颁布一个月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又进一步做出明确的指示,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建设。这对于山西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山西省委、省政府迅速抢抓机遇,制定了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重大决策。紧接着,2021年12月31日《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推出。文件确定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产业将放在现代农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新型能源、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等7大领域重点开展,站在全国大发展格局的高度来谋篇布局。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规划分为太原和忻州两个部分,太原部分包括4区1市1县,忻州部分包括1区1市4县,并将重点打造4大工业园区,带动山西中北部整体发展。近期规划到2025年,远景规划至2035年。太忻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是忻州市“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十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域经济将迎来重大的政策利好,这一战略也必将是忻州市未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总抓手和切入点,进而带动片区内乡村的快速发展。

3.县域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3.1 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产业集群

根据县域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人文历史、耕种情况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全省太忻一体化的大战略下,找准自己的产业方向、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全面布局,从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忻州市各县要充分利用好忻州作为太忻一体化北引擎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积极探寻发展道路,布局产业,加快发展。如:忻府区作为主城区域内有忻州古城、云中河景区和温泉疗养地,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导向,促进全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提升城市雨水、路面、电网等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服务,打造世界级康养中心。2022年3月清凉湾温泉康养小镇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9.34亿元,是山西文旅康养集团着力打造的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忻府区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点示范项目。

代县资源丰富,铁矿资源全省第一,钛矿储量全国第二,金、银、铜等资源也较丰富。代县还盛产酥梨、辣椒、黄酒、大米、大豆、黄米等农产品。“十四五”期间,代县聚焦园区发展,以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精密铸造业为主打产业,2022年集中开工6个项目,总投资40.6亿元。

3.2 以人为本,引导农民离乡不离土,就近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带动中国社会创造出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成就显著。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 ,而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7.9% ,从1978年到2021年这43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以年均1.09%的增速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

但同时城镇化也伴随着诸多的问题与矛盾,比如:一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 “一头大”的现象,人口集中流向大城市,导致大城市的城镇化率远远高于中小城市以及城镇。二是部分流入人口没有实现真正的市民化,购房成本过高、落户限制、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优质公共资源不能共享,导致了“伪城镇化”的问题。三是城市不断扩大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公共资源挤兑等“城市病”。

所以,2009年以后国家逐步提出要走以人为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注重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等,更加强调城镇化的质量。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土地和资本,农民就近实现城镇化有助于县域产业与农村产业的资源互补、有效配置。农民进入县城既可以享受县城较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基础服务,又可以进入企业就业,提升家庭收入。由于县城与乡村距离近、交通便利,农民也可以享受农村的自然环境与农业产出,真正实现离土不离乡。而根据个人意愿不愿,回乡村的也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继而获得土地资产收益,提高收入。

3.3 提升城乡品质,打造美丽乡村

在县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下,县城与乡镇人口逐渐增多,产业配套设施需求逐步增大。城乡在公路、铁路、空路等交通建设,住房、学校、公园、体育馆、文化馆等市民文化休闲运动场所配套建设,水、电、网等基本生活配套等等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水平和品质也会慢慢提升,进而更好服务产业与人的发展。

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建设好美丽乡村。农村产业必须在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范围内,本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宗旨,以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为方向积极探索培育,重点打通乡镇道路、物流环节、电商布点做好配套服务建设。重点打造一批文旅小镇、康养小镇、特色小镇。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推动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全面构筑农业美、文化美、农民美、治理美、组织美的五美乡村。

以岢岚县宋家沟镇宋家沟村为例,宋家沟村是一个搬迁移民村,共搬迁合并了周边14个村145户265人,与原有农民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626户,1395人的中心城镇。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宋家沟村看望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并提出了“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经典名句。岢岚县工业基础较差、自然风景秀丽、人文历史景观丰富,“十三五”时期确定了发展文旅产业的战略方向,并重点重建了岢岚县古城墙,宋家沟村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带动下,立足自身红色教育基地和自然环境优美的资源优势,加上宋家沟镇行政区划内的全国唯一的宋长城遗址还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荷叶坪两个景区的旅游资源加持,探索出了集红色文化、历史古迹、自然风光、特色小镇四大旅游项目融合发展的乡村发展道路,村内的道路景观,基础设施完全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打造了美丽乡村的样板工程。

3.4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和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为主的乡村振兴,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方向都是走向城乡关系的重塑,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融合,所以可以将县城视为农村的升级,农村视为县城的延伸。空间融合上,交通联通县城和乡村,大力发展交通体系,缩短城乡交通距离。人口融合上,村民往返于县城与乡村,作为村民与市民双重身份既作为农村劳动力又作为县城劳动力融入城乡发展。生产要素融合上是土地、资本、物资等的流通与融合。另外还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城乡的均等发展,让农民真正有归属感。

4.结语

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将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发展、互相助益,带动乡村社会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农村产业,推动人口流动、美丽乡村建设,治理明显改善,实现乡村美丽、农民自由、产业兴旺、治理高效的现代化农村景象。总而言之,发展县域经济对带动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是未来各县镇科学规划布局,走向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

猜你喜欢
县城县域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回流县城”是这代年轻人的时代机遇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