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钱 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迈进,民间文化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处境,传承民间文化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基于传承民间文化、构建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需要,我园重点研究本地区一些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礼俗仪式、生活习惯、语言和艺术,再将它们重新架构,最终形成具有“爱家乡、乐生活、会审美”等核心价值的民间文化课程体系,使民间文化课程拥有更加清晰的脉络和实施路径,为幼儿园开展民间文化课程研究提供实据。
民间文化源于民间,人的生活是文化的呈现,生活方式即文化。我园地处江南古镇,质朴的民风民俗、绚丽的民间艺术,构建了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浸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园将幼儿园办园文化作为民间文化课程的“底色”和“基色”,积极探索蕴含幼儿园文化特质的课程构建,力求民间文化课程传递着课程文化的温度,表现着文化立园的样貌。
民间文化源于民间生活,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园根植于本土资源,通过走访、调查、研究,深入挖掘社区资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力求让课程资源可视化。一是基于幼儿生活,梳理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我园从人、事、物、礼四个方面,梳理了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汇总表,所有课程资源一目了然;二是确立资源维度,层级设计民间文化课程体系。我园根据民间文化资源及课程的核心价值,从人文景观、节庆文化、民俗文化三个维度,规划民间文化课程体系;三是用地图的方式呈现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我园以园所为中心,用绘画、表征、图片、文字等方式呈现各资源节点、路径及其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资源价值。根据这张资源图,幼儿可以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可以利用哪些资源、材料开展些什么活动;四是用儿童化的方式创设“甘露印象”民间文化长廊。我园创设了“甘露印象”文化长廊,可视化呈现了甘露老街、印染坊、剪纸坊、金甘露点心店等资源风貌,鼓励每位幼儿用绘画、剪纸等方式,表征对甘露的认知,为课程实施提供资源支架。
对幼儿来说,资源和内容没有明显的界限,学习即和环境中多方因素互动的过程。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我园紧紧围绕“爱家乡、乐生活、会审美”的课程核心价值理念,基于本土民间文化资源,遵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经纬架构以“和美中秋”“福满新春”“欢腾元宵”“诗礼端午”等传统节日为载体的“甘露节”系列主题内容,以“甘露老街”“燕水人家”“秋香步道”为基点的“甘露景”系列主题内容,以及以“四月十五民俗会”“民间传说”为素材的“甘露风”系列主题内容,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课程框架。民间文化课程不仅呈现了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还呈现了教师可以利用什么资源,采取什么方式,组织什么活动,如何推进活动,获得什么经验等问题,确保了课程实施的精准性。
在宏观设计民间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我园架构了更具操作性的主题活动计划。在主题计划的制定上,我园以《指南》为指针,根据课程实施经验,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课程理念进行制定。主题计划内容丰富全面,包括主题活动计划、环境与活动照片、课程故事、主题活动资源目录及相关资源、周计划、日计划、精彩活动、主题活动评价表等。
民间文化课程的预设和生成是交互的。因而,我园更关注儿童视角,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经历和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我园回归本土,回归生活,回归资源,基于幼儿的学习经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主题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路径和方向,完整地呈现幼儿的学习过程。一是我园通过主题墙创设,用调查表、图片和表征、作品等方式,呈现幼儿的学习路径和方向,引发幼儿自主地在主题墙边驻足交流;二是我园以“我的学习日志”,呈现幼儿个性化的学习经历,引发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不断讲述自己的学习历程;三是我园基于主题的实施,用绘本、影集、录像等多种方式,呈现幼儿的主题探究过程,便于幼儿直观感受、回顾主题探究的经历。幼儿的深度学习过程是对自身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是一个持续的探究过程。基于幼儿的学习经历,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语言、动作、作品、表征对自身游戏、学习经历自我表达,鼓励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计划,对自己的活动过程或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记录。
所谓儿童立场,即从儿童出发,关注儿童的已知,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而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在长期浸润于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的研究中,教师对民间文化有一定的关注度、敏感性,资源意识和课程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教师对幼儿内在学习需求日益关注,不断研究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教师通过课程审议、方案调整、研讨学习、专家对话、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过程,不断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什么是最适宜的实施方式?”“什么是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等问题。通过学习故事、观察记录、课程故事等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变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园研究从民间文化课程文本到多元活动的可视化转换。教师通过对核心经验的梳理与分析,初步呈现主题网络过程,包括对学习活动展开的情境脉络、学习活动进行的实质内容与步骤、各种材料和资源融入学习活动中的情形、师幼之间有意义的对话;幼儿实际操作或活动的情节、教师的引导与催化行为描述等。简单来说,在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价值取向的推动下,围绕幼儿构建的课程实施方式得到了全面考虑和设计。幼儿可以通过教师投放的材料、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内化民间文化,在对民间文化的亲身探究和自主操作中获得知识、能力、信念、情感等多方面发展。例如,在“年货节”主题活动中,在充分讨论、多元描述、多方参与的基础上,我园从活动入手,与幼儿共同围绕“年货知多少、发现古镇年货节、出行方式大讨论、参观古镇年货节”等制定学习计划,形成凸显内在逻辑关系的主题网络,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方式将计划记录下来,让幼儿尝试在讨论和表达中学会设计逻辑合理的活动计划。
教师在主题实施前,做好各项环境创设、资源收集、幼儿经验梳理、预设主题网络设计等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运用记录表和评价表,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和过程性评价;在主题实施后,教师通过梳理幼儿的新经验、完善主题网络、幼儿行为检核性评价等,对主题实施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实现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3~6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能将各种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多元的经验。”民间文化课程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建构对自身对民间文化的经验图式。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我园以《指南》精神为引领,基于儿童的立场,关注儿童的需要,回归儿童的经验,紧扣社区资源的利用、儿童经验的提升、主题网络的逻辑设计、儿童的多元发展,关注儿童学习发展的过程,让儿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让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可视化。
幼儿有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需求和能力,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探究过程。因此,教师放手让幼儿参与课程设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活动计划生成动态化、多样化活动;鼓励幼儿用讲述、画画、表征、贴图、打卡、照片、表演等,记录自己的活动过程、新的发现、新经验以及活动中新的疑问,呈现完整的实际活动脉络、活动历程。例如,在讨论出行方式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打勾、投票、贴花朵等方式,选择和探讨不同交通工具的适宜性,进一步认识交通工具、出行方式与交通规则、身体健康、环境保护等主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完整的经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