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余 蕾
教师以游戏化形式实施幼儿美术教学,能够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幼儿美术由于学习难度偏高,幼儿极易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将游戏活动融入美术教学,有助于幼儿掌握运笔、用墨等绘画技巧,提高美术水平。基于此,本文以幼儿水墨画为例,就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策略进行阐述。
一方面,教师以游戏化形式实施美术教学,有利于幼儿园提升教学适宜性,以游戏形式对教学氛围重新构建,这对调动幼儿情绪、激发幼儿兴趣有较大帮助。幼儿面对外部环境,通常会呈现较为强烈的被动接受和依赖心理。因此,高质量的教育氛围和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教师以游戏化形式实施美术教学,不但能够增强幼儿参与的主动性,而且能在游戏化活动中不断激发幼儿的创作欲,从而增强美术教学效果。
教师能够充分接受并应用游戏化教学。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盲目地认为,美术活动属于游戏活动,且多数幼儿有较强的参与意愿。此外,管理者通过详细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缺乏游戏精神,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解决幼儿在游戏中面临的问题。
教师的主体行为表现为两极分化状态。一种是对幼儿游戏全面掌控,从初期游戏选择、材料准备到中期实践参与、后期评价,一切由教师自行决定,幼儿机械地参与,没有自主权;另一种则是教师赋予幼儿绝对权利,没有任何指导和约束,幼儿仅凭自身想法开展游戏,使这种教学活动失去教育价值。因此,教师以游戏化形式实施美术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该教学模式的价值,围绕幼儿的成长需求,有计划地设计美术活动。
在开展游戏化美术教学中,教师能选用的游戏资源过于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游戏化活动。部分教师面对线上游戏教学资源,存在照搬现象,创新意识不足,没有结合本班实际。
教师可通过相关游戏将美术内容引出,引发幼儿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欲。例如,教师为幼儿展示一幅较为简单的水墨画作品,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加深对水墨画的了解。随后,教师可利用游戏抛出教学内容,邀请三名幼儿到讲台前摆出不同动作,让其他幼儿依照这些动作,进行水墨画。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充分表达其创作感受。
在幼儿水墨画美术活动中,教师可充分连接各环节与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以“彩墨游戏”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根据幼儿爱好,设计与其性格特点相符的活动过程。活动中,教师先讲解水墨画的特点,指导幼儿认识多种水墨,并要求幼儿尝试使用水墨画创作工具;接着,教师让幼儿在宣纸上自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创作水墨画所需的材料与工具为重点,促使幼儿通过游戏,精准掌握水墨的作用和用量。
以游戏化形式实施美术教学时,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实际出发,开展绘画游戏,尽量消除美术活动中的枯燥氛围。同时,教师要避免采用难度过大的绘画技巧,以免幼儿产生畏惧心理。以“彩墨游戏”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结合主题内容,引导幼儿掌握水墨画写生方法,并让其了解局部刻画与整体创作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合作同伴,将彼此作为创作对象,开展画人游戏。虽然幼儿呈现的教学效果有限,但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更好地掌握水墨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