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会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组织趣味教学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文章具体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分析了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教学的原则和组织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健(1975—),男,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传统小学数学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中缺乏情感交流和积极互动,这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抑制。我们都知道,兴趣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创造热情。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强调要充分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發学生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利用恰当的方式使课堂摆脱沉闷无趣的状态,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基于此,趣味教学策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简单来说,趣味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兴趣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趣味教学的优势体现在更加契合学生好奇、好动以及乐于探究的心理特点。所以趣味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数学感知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观念比较滞后。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而更新。在以往的教学观念当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基础技能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则有所忽视[1]。这种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而学习热情的缺乏,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流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只能被动接受和理解,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活性,从而造成学生的发展不够全面。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视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并且追求在一定时间内及时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因此喜欢采用单一的语言讲授方式进行讲解。从教学效果来看,由于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缺乏情感色彩,因此课堂氛围容易变得死气沉沉。
第四,割裂了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很少开展必要的知识应用活动。在这种与生活脱节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这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于课堂,影响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教学原则
第一,以生为本。这一原则强调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在趣味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落实新课标的各项教学要求[2]。
第二,综合性。趣味教学策略所指向的教学目标是较为全面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思考。比如怎样组织学生学习、学习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优化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是教师需要考虑的。由此可见,趣味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系统处理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育要素。
第三,科学性。教师应该明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使用趣味性教学策略,也无须在教学全过程中过多追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免使趣味教学策略流于形式。否则,可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第四,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标最重要的教学要求之一,所以趣味教学同样需要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视为教学目标。为此,教师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
第五,激励性。趣味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抵触心理。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教学策略
(一)联系现实生活,调动认知经验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直接根据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会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难以优化学生的情感,容易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背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使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3]。
(二)引入故事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内容,故事作为一种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所以利用数学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课堂氛围。同时,数学故事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4]。因此,教师引入数学故事,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以“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故事。在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唐僧让孙悟空到附近的树林里摘一些野果。不一会儿,孙悟空就驾着筋斗云回来了。猪八戒迎上去接过野果,然后笑着对唐僧说:“师父,猴哥摘回来的这些野果如果2个2个地数,最后还剩下1个,如果3个3个地数,最后也还是剩下1个,而且这些野果的数量没有超过10个,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唐僧想了一下,马上就说出是7个。接着,笔者对学生说:“数野果可以用除法的方式计算,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到最后还剩下1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剩下1个在算式中应该怎样表示。”利用这种方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熟悉的故事中,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欲望
引发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趣味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准确认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寻找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点。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看,认知冲突的产生,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疑惑、矛盾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例,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对学生说:“昨天下午我到学校旁边的文具店去买东西,看到有两个学生在一起挑选文具。我在后面排队结账的时候观察了一下,看到他们两个都买了9元的商品,一个学生拿出了15元,另一个学生拿出了13元,那么结完账之后,谁剩下的钱更多呢?”根据自己以往的购物经验,学生都知道当购买的商品价格相同时,谁带来的钱多则剩下的钱就多。然后,笔者继续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解释这个问题。这样,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四)设计数学游戏,增强课堂活力
活泼好动是学生突出的性格特点之一。在趣味教学中,教师应该顺应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堂游戏,开展游戏化教学。顾名思义,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载体,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的教学方式。相比其他的教学方式,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5]。
以“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对钟表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整时、半时的含义与认读方法,并对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有初步的理解。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练习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
(五)引导动手操作,优化感官体验
“以学生为主体”是趣味教学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所以他们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以直观可感的方式展开。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新知识的建构[6]。
以“图形与拼组”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了动手操作实践。首先,笔者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初步了解了一些基础性的概念,但对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惑,笔者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剪刀、白纸等工具。相对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直观。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于是,笔者鼓励学生结合探究过程中产生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叙述。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有助于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六)组织合作学习,促进深入参与
合作学习同样是趣味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能够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协作中营造一种更加活跃、热烈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思维会产生碰撞,从而产生新的学习思路。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应该明白,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能力,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潜能、性别差异等。第二,遵循“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在划分小组时,教师要使得小组内部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而各小组之间,则要保持整体能力均衡,以此保障小组之间的公平性。第三,合理控制合作的规模。一般来说,4—6人是比较合理的人数,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对合作的规模进行相应的调整。第四,动态调整。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随着学生的变化,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调整。总之,在趣味教学组织过程中,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是极为必要的。
(七)完善评价模式,实现提质增效
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基本依据。相对于常规的教学模式,趣味教学中的评价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提质增效。
与一般性的教学评价相比,趣味教学中评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进行更加全面的归纳总结。第二,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除了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特点、情感态度。第三,增强评价过程的激励性。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所以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语
综上,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而趣味教学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现阶段的趣味教学组织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准确把握具体的教学情况,并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趣味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薛柳春.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3):255-256.
夏佳朋.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20(14):28.
朱炜.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9):102,123.
肖颖.打造趣味教学课堂,提高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效率[J].家长,2020(31):63,65.
张娟.关于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2020(11):79.
杨淑真.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2020(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