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研学课程的高职美育课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2022-11-22 20:58:40谢金苗
职业时空 2022年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研学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优秀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精神,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忆和伟大的工匠精神,能成为高职美育教学的珍贵资源。非遗研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形式,其浸入式的文化教学方式能使教师和学生沉浸在学习环境中,使学生主动探究非遗文化知识,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诸多文化机构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打造了非遗研学课程,携手高校共建美育教学新模式,并推动了非遗创意产业化发展。高校可借助非遗研学课程的“东风”,将其教学模式引入融入美育课堂中,从而探索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美育;研学;工匠精神

引   言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指示,大学美育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课程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表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1]2020年,教育部成立了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促进开展高校美育教学的调研、督导、检查和评估等工作。由此可见,高校重视美育教学、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高校应积极构建大学美育新格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这表明,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应重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并以创造性、创新性方式完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教育任务。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开展高校美育教学的重要思路,也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教学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中华文化与高校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文化能为高校美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美育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二者环环相扣、紧密结合。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精神追求的反映,也是中国人民美好心灵、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这些正是高校美育所需要的人文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不少学者和教师已经关注到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珍贵记忆和文化资源,能够有效促进美育课程的建设。以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为例,上海市政府强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积极引导市级“非遗”传承人和传承团体走进校园开展传习,使“非遗”项目活起来、传下去。“非遗进校园”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和现实之路,能够助力高校开展文化教学、品德教育和三观培育等工作,亦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

工匠精神是我国自古尊崇并积极弘扬的美好理念,代表着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反映了从业者执着、专注的工作态度。新时代,高职院校重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努力培养一批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的高素质从业者,而这些行业的职业需求和精神取向,正与从业者的工匠精神息息相关。为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借助高职美育作为通识必修课的影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美育与研学课程

目前,许多美育课程以通识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授课教师的专业多为艺术类、中文类。就文化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服飾美、音乐美、雕塑美、舞蹈美、戏剧美、书法美、文学美等,大多为欣赏类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大多采用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媒介中欣赏美,并获得人文知识,但这一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学生无法真正从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难以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换言之,“偏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单纯的理论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美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指师生共同组成一个体验型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完成探究、归纳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非遗研学指由文化机构开发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堂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和校外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非遗研学课程,是一门“科普+实践”的文化体验课程,将民间的非遗技艺如剪纸、扎染、篆刻、刺绣等,融入大众化课堂教学中,使体验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非遗研学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目前,国内文化机构以课堂教学活动为出发点,挖掘了非遗蕴含的文化教育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开发了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以公开课的形式让学习者亲身参与到研学体验中。广东省一家文化机构已开发了近二十项非遗项目,同时拥有自主研发专利的非遗设备,能有效解决高校对非遗实训、通识课堂和美学教育的需求。就“非遗进校园”而言,该文化机构已与多所高校展开了非遗“产学研”的校企合作,“非遗进入高校美育课堂”具备现实可行性。在教学上,该文化机构采用了多种实践手段,如手工操作、实地体验、工匠交流、技艺展示等,使千年技艺和古人智慧以大众化的形式走进了课堂。为加强“非遗以创新形式进课堂”的可行性,该文化机构为非遗项目打造了定制版教材和“三包”——课程包、工具包、产品包,为课堂配备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同时学生能带走自己的文创作品。

(二)课程特点

1.手作体验性。非遗研学课程采用实操体验教学的方法,配有专业的非遗知识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感受非遗并掌握基本知识。

2.知识科普性。在非遗研学课程中,老师在带领学生体验文化内容的同时,还需融入“历史导入”“过程讲解”“学生复述”等环节,达到知识科普的效果,使学生在各种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文化知识。

3.课堂浸入式。非遗研学课程通常会打造一个浸入式的文化课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非遗文化知识。如非遗文创工坊、非遗形象展示馆、非遗实践课堂等研学基地,均能够在展示非遗文化、体验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等环节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情感交流性。非遗研学课程不仅注重文化展示,还强调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展示、讲解文化内容的同时,还会引导学生复述文化内容,并设计自己的个性化文创产品,使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完成文化知识的构建。

5.主动引导式。非遗研学课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动手实践+课堂亲身体验”,而是在教学中设置文化主题和实操环节,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非遗研学课程经典教学案例

本研究以上文提到的文化机构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为例,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具体见表1。

三、非遗研学课程的价值

(一)对教学资源的价值

一是非遗实训基地和美育教研室并驾齐驱。文化机构注重产教融合、多元赋能及落地转换,配备了较完善的非遗技术指导与设备资源,如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体验展区等,其建设规模与管理模式能为高校建立美育教研室提供借鉴。

二是提供专业且完善的非遗培训课程体系。非遗研学课程内含针对性强的培训手册、教材、学材、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有助于高校构建立体化的专业培训资源体系,帮助美育教师加强文化教学能力。

三是产学研共建加强非遗教学的师资力量。 “校企互动”能有效推进校企产学研共建,让企业中的技术骨干、非遗专家携技术进校园,共同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学校还能将美育老师送入企业学习相关的技术,联合开发校企教材、实训手册等。

(二)对高校美育的价值

一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非遗是中国艺术审美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以精美造型、物性特征、实用价值为主的物质审美形态,如扎染、广彩、通草画等,往往有着造型奇异、色彩鲜艳、趣味横生的图案,能带来强烈的视觉美感震撼。

二是丰富美育课教学内容。目前,美育课程大多为欣赏型课程,如音乐类课程包括名曲鉴赏、声乐艺术等。教师遵循着“概念特征——特点类别——案例鉴赏——审美技巧”的顺序教学,形式刻板且一成不变,而非遗文化的融入能丰富其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和审美眼界。

三是丰富美育课教学手段。美育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通常以文化讲解与知识普及为主,缺少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非遗研学课程采用“体验式文化教学法”,让学生在浸入式的文化课堂中体验非遗文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补充美育教学手段。

四是拓展美育课教学资源。国内不少文化机构已积极开发系列教材、配备多种设备、整合教学资源,致力于实现“非遗研学课程进校园”的落地转换。这类文化资源有助于构建集美育、文化于一体的高校美育资源体系,进一步拓展高校美育多维研究空间。

五是增强美育的师资力量。非遗研学课程的校企合作项目有利于促进内培外引,增加匠人与教师间的研讨交流机会,也便于进行知识集中或者开展短期培训,以增强美育师资力量。

(三)培养工匠精神的价值

一是通过中华文化走入工匠世界。中国工匠注重传承文化、敬畏自然、尊重作品,将心血倾注于一双巧手,用细致且严谨的传统技艺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工匠精神既是中华文化的见证,也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人对品质生活追求的反映。在高职美育课上传播非遗文化,讲述工匠背后的传承故事,能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工匠的世界,探索宝贵的文化财富。

二是在课程实践中提升专注度。非遺研学课程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之美。一项非遗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展示、体验、学习,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会传承人的匠心精神。以篆刻艺术为例,其步骤主要为打磨印石、印稿设计、操刀治印、修改调整、刻边款、拓边款等,每一个步骤看似简单,但都需要匠人们发挥百折不挠、百做不厌的精神,在经年累月中磨练精湛的技艺。学生在体验某一环节时,或许会遇到挫折与失败,但能专注感受匠人的坚持与奉献精神,这正是课堂体验的意义。

三是整合资源打造教师教学团队。非遗工匠们不断雕琢作品、改善工艺,对细节和美感追求完美,每时每刻都能反映出工匠文化的精髓。非遗研学课程能将非遗大师与专任教师结合起来,以学徒制传授技术与工艺,打破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隔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向工匠请教、学习,并近距离感受工匠对技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共同探索教学模式。

四、教学实践

(一)课程概述

笔者曾在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美育与传统文化》《大学美育》等课程的教学。本次实践课程意在以“科技美”为主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展示美感体验,从而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本次实践课程将美育与非遗相结合,以“活字印刷术”为内容,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匠人的匠心精神。在授课前,笔者已到文化机构学习了非遗研学课程,掌握了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流程,能独立讲授活字印刷术的起源、步骤及意义,并结合工匠精神进行讲解。

(二)课程资源分析

教材资源: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大学美育》(黄高才)和《古法造纸与活字印刷术》(李锵鸿)。前者主要从设计、技术、适用、效能等方面讲解科技美的理论知识;后者主要从历史文化、知识科普、造纸背景、人物介绍、体验步骤、课后操练等方面进行讲解。其中,体验步骤中详细展示了操作工具、体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配以卡通人物的图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

教具资源:本节课需要的教具主要为活字印刷术的工具包,除纸张以外,其他材料均可循环利用,教学成本较低。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实践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电学院的大一学生,包括机械、数控、计算机等专业。此类专业的学生未来将从事制造业工作,追求工作技艺的精湛并强调精益求精的精神,与非遗工匠精神的理念相契合。对于学生而言,形成精湛的技艺,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经过反复操练和回顾,最终才能具备高超的手艺本领,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正与工匠精神相通。为此,本次实践面向机电学院的学生,为其设计灵活有趣的美育课堂,从而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与工匠精神。

(四)整体教学环节

1.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设置教学情境——中国科技美,并进行提问:“中国科技有哪些美?”“谁能介绍一下活字印刷术?”在简单的讨论过后,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李子柒:古法活字印刷术》,用多媒体展示活字印刷术的美。

2.知识讲解。(1)中国科技美的概念、种类及影响;(2)鉴赏包含设计美、技术美、适用美等属性的科技作品;(3)活字印刷术的起源、步骤及意义。

3.课堂体验。(1)检字并排版,选择喜欢的诗句依次排列在木板上;(2)刷墨并上墨,用刷子反复沾染墨汁,用鬃平刷反复印刷;(3)印刷检验,通过目测和估量,确保每个字均匀地沾上了墨汁,不轻易移动纸张,避免模糊、重影;(4)掀起宣纸,此时用肉眼观察,如个别字未能均匀地印刷,可用手轻轻按压,确保每个字印刷完整,即完工。

4.课堂交流。教师请同学们自由交流,主要分析为什么每个人的作品完成度不一,有的力透纸背,有的字迹清晰,有的模糊不清,这些情况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古人在大批量印刷作品时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能够避免字迹模糊的情况?从以上问题清单中引出同学们对工匠精神的看法,并分析、讨论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5.强化工匠精神。在课堂体验环节之后,同学们已然了解印刷作品的不易与艰辛。为强化同学们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教师引入工匠人背后的故事,从而加强同学们对匠人匠心精神的理解。此处引入手工艺人王超辉老先生的“传承故事”,带领学生走进工匠世界,了解匠人如何用木活字将作品进行印刷,并将文稿装帧成册,成就了 一本本典雅、厚重的线装古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王先生每年要刻1万多个木活字,用掉近100支刻刀、70000多张纸,对15道木活字印刷工序了然于心。满是划伤的手掌和嵌满木屑的指甲,记录着王先生坚守的岁月,这正是工匠精神的光辉见证,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向往的精神。

6.教师总结。教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探讨的内容主要有:活字印刷术包含哪些科技美?活字印刷术中的工匠精神如何体现出来?哪些工匠故事打动了你?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五、基于非遗研学课程的美育实践效果

(一)增强师资力量

学院选取了中文类、艺术类等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专任教师,并优选少量外聘教师加入美育教研組。在培训期间,学院将教师送至文化机构,专门学习系列非遗研学课程,如活字印刷术、押花、造纸术、扎染及书法,使专任教师近距离与非遗大师交流,感受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接受文化与艺术的熏陶,完善教学理念。

(二)编写专门教材

学院组织教学经验、科研经历丰富的教师合力编写了《大学美育》教材,其内容以突出中国文化美为主,有关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美(物质文化美、非物质文化美)、中国艺术美、中国文学美、中国书法美、中国科技美。在框架编排上,每节均加入了“知识链接”(展示中国工匠背后的故事,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环节。

(三)完善教学形式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学习非遗研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在美育课上展示多彩非遗内容,并深化师生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一是增加学生演讲环节,教师讲解文化内容后,请学生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表述自身的领悟;二是鼓励学生自我展示,每节课都提供学生展示环节,如对美的认识、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展示工匠故事等;三是设置课堂体验环节,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并爱上中国文化。

六、高职美育课培养工匠精神的具体对策

(一)重视美育非遗互融,引导非遗研学进校园

学校应将质量高、口碑好的非遗研学课程引入大学美育课堂中。一方面,学习其教学模式,组织独立的专题研学活动,如实地参观、课堂体验、工匠交流等,用1~4个课时开展研学活动;另一方面,借鉴体验型文化教学法,在某一课时中讲解非遗文化,为学生展现匠人故事,用真实的传承经历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二)促进师资力量互补,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学校应重视以“内培外引”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引导教师培养中华文化融入美育教学的意识,并增强文化和审美教学能力。一方面,学校可开展校企合作,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传习讲演。另一方面,学校可选派专任教师走进企业进行现场体验、校外实践、参观讲演,切身感受民间工匠的匠心精神,提升教学能力。

(三)探索更多非遗元素,讲好非遗工匠故事

非遗呈现了扎根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工匠精神,并在潜心手艺、甘于清苦、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身上反映出来。这正是大学美育所追求并宣扬的民族美、科技美和艺术美,值得人们去探索。教师应认真收集大国工匠的传承经历,讲好非遗文化故事,引领学生学习工匠身上乐于奉献、专注一心、不图虚名的精神。

结   语

高校应将非遗文化纳入美育教学视野中,充分发挥非遗蕴含的美育价值,凸显工匠精神在美育中的作用。非遗研学课程的成功经验为高校美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窗口,能激发学生的匠心精神,将非遗文化作为大学美育教育资源十分合适,也非常重要。简言之,非遗美育教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强化学生“知行合一,美美与共”的意识,使学生养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5):19-23.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06):9-16.

收稿日期:2022-05-18

作者简介:谢金苗(1995- ),女,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研学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2:48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