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梅 曾呈进
(1.宁德市高级中学,福建 宁德 352100;2.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但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和训练应试仍是主流。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学习真正成为主动有趣而有质量的活动,是新一轮教育改革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是促进当前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方式,[1]受到广泛关注。笔者近些年积极探索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发现受限于教室物理环境下的班级标准化授课,单元学习很难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知识的呈现方式,成为单元学习实现以生为本的助推器。本文以高中地理“土壤”主题单元为例,探讨信息技术赋能以生为本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目标,以单元为单位,以主题为线索,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设计的实践性或体验性的学习任务群。[2]单元学习活动关注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多感官、多形式的学习体验。目前地理课堂单元学习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动手类、观察类、调查类、表达类(表1)。[2]
表1 地理单元学习活动分类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考察、实验、调查是地理课程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学习方式,[3]但受种种客观条件限制和主观因素影响,这些活动很难在中学教学中常态开展和实施。信息技术的发展,破解了地理课程实施中的难题,为地理教学改革带来机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直接用于支持地理野外学习,帮助学生轻松地将真实的地理数据绘成图表;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能实现野外定位,快速获取、上传、处理野外获得的信息;虚拟现实技术(VR)可以提供近似真实的环境,为不能外出的学生提供地理实践的替代性体验;[3]计算机软件可以模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等地理过程,加强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互联网技术将海量鲜活资源引入地理课堂,深刻地改变了知识的习得方式;利用大数据,教师可以即时关注每个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个体指导的作用,使地理课堂走向真正的以生为本。[3]
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单元式学习为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笔者尝试构建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实施路径(图1)。
图1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实施路径
单元活动一般围绕主题而组织,主题是单元的灵魂,引领整个单元学习的走向。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核心概念、教材开篇导语、社会热点议题等都可以是单元主题的素材来源。
单元学习目标是单元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引领后续的单元活动和单元评价。单元目标设计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单元内容特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指向。
笔者在高一“土壤”单元教学中,首先研读各版本教材,依据课程标准1.9 的内容要求,整合人教版和鲁教版的相关内容,形成以“土壤”为名称的学习单元。其次,基于对本校学情分析及对学校周边境况的考察,确立单元学习主题“认识家乡的土壤”和“观察家乡土壤特征——探究家乡土壤成因——养护家乡土壤措施”的单元逻辑主线。[4]据此确定单元整体学习目标:通过野外考察及运用土壤标本,认识家乡土壤的外部形态特征(地理实践力);运用图文资料,解释家乡土壤的形成原因,理解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综合思维);通过调查,了解家乡土壤(红壤)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合理利用和改良家乡土壤提出建议(人地协调观);辨识其他类型土壤的特点、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区域认知)。
单元学习活动结构是围绕单元目标设计的若干个活动组合,这些组合之间或关联并列,或层级递进。单元活动结构是对单元设计的整体架构,是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要具备整体课程的意识,厘清单元的逻辑内核设计单元活动结构。“土壤”单元活动结构设计如图2。本活动群确定了三个任务,四个活动,覆盖动手类、观察类、表达类和调查类四种活动类型,由“动手观察→探究表达→调查阐释”,活动类型的递进组合符合认知的循序渐进、思维的逐级进阶、能力的渐次提升过程。
图2 “土壤”单元活动结构
技术支持是单元活动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更加直观、实时、生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交流的平台、管理的手段,运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5]将信息技术由教师的展示技术转变为学生可以自主操作的技术,推动地理课堂向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方向进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本单元共策划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方案。
1.动手类学习活动设计。动手类活动包括演示、操作、制作等,设计这类活动需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土壤观察”不光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甚至动手挖,在多感官的体验中强化对土壤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创设真实情境和必要铺垫,而且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切身体会家乡父老耕作的不易(表2)。
表2 “家乡的土壤”单元学习活动1 方案设计(动手类)
2.观察类学习活动设计。观察类活动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想象进行观察,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地理原理或地理规律的活动。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对土壤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分别有土壤物质组成实验、土壤质地手感实验、土壤保水性实验(表3)。
表3 “家乡的土壤”单元学习活动2 方案设计(观察类)
说明:鼓励基础好的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为基础差的学生提供设计模板。
3.表达类活动设计。表达类活动主要指就地理图文资料、地理现象的成因、规律和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进行讨论、交流或有逻辑的阐述。“土壤的形成原因”适合设计表达类活动。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说明家乡土壤特点的形成原因,训练综合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表4)。
表4 “家乡的土壤”单元学习活动3 方案设计(表达类)
4.调查类活动设计。人地关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线,单元学习的落脚点是感悟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渗透人地协调观的培育。通过开展文献检索、实地调查、访谈调查等活动,了解家乡土壤利用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调查求解、分析决策中,提升批判性和创造性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表5)。
表5 “家乡的土壤”单元学习活动4 方案设计(调查类)
本主题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突出了以下特征。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生立场,关注学生“学会什么”“怎么学会”,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它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创设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设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任务驱动,把学习的过程变成活动的开展过程、任务的完成过程,强调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等多感官和多形式的学习体验中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单元学习活动。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设计者、创造者,活动方案的制定、学习方式的安排均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或与教师一起设计。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推动者和服务者,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术技术帮助。[6]
整体性是单元学习设计的最主要原则。本设计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的一致性,单元整体目标以全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逻辑起点,覆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各活动目标在总体目标统揽下分解,形成前后关联、上下一致的目标体系;二是内容的系统性,基于课标要求,整合各版本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源,形成系统性结构化的学习单元和知识体系;三是情境的脉络性,以家乡土壤为情境贯穿整个单元学习,形成情境脉络,与课堂教学模块有机结合,使学生浸润其中,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四是任务的层次性,聚焦单元核心问题“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借助“家乡”这个真实区域,在贯通一致的大情境下衍生出若干有关联性、递进性的单元学习活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思考,在问题求解中达成目标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借助信息技术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野外考察路线规划和点位选取、土壤剖面考察记录、土壤性质实验描述、土壤利用状况资料搜集,有了更便捷直观的完成方式;学习任务的解决途径、活动报告的呈现形式,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和样态;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经验分享,变得可视化和智能化;师生之间线上线下的实时交互,使教学实施可以差异化和个性化。谷歌地球实现了足不出户,却能用眼睛丈量土地;微信直播消除空间阻隔,隔着屏幕也能与前方同学共同感受野外考察的乐趣……信息技术使地理课堂异彩纷呈,生机盎然。如果说单元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信息技术则是课程改革的有力推手,协同促进地理“教”“学”方式的变革,助力地理课堂走向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