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严文萍,阎仿,郝晶
西安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陕西 西安 710006
先天性心脏病是发育异常和遗传因素影响的心血管疾病,是新生儿常见心脏疾病,其在每年出生患儿中发病率为0.7%~0.8%,我国每年约有15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倘若未及时治疗约有1/3的患儿在出生后1年内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1-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常采用手术治疗,若不及时诊治将会错失手术的机会,而患儿因为年龄小则加大了治疗难度及手术风险[3-4],因此,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的护理措施的报道较多,但是其对儿童术后生存质量提升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新型的全视角预控管的干预方法可以通过全方面、多角度方式科学有效预控、防范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5]。本研究将探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西安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6岁;(2)符合《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分型》[6]诊断标准,且符合手术指征。(3)精神状况良好,配合医治;(4)患儿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恶性肿瘤、血液疾病、糖尿病者;(2)伴随严重性器官功能障碍者;(3)存在免疫缺陷疾病者;(4)有传染性疾病者。其中2020年5月之前未采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4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2020年6月及之后应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4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1~6岁,平均(3.12±1.02)岁;疾病类型: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16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肺动脉狭窄8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1~6岁,平均(3.09±1.04)岁;疾病类型: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缺损14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肺动脉狭窄9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18名,实施前后未出现人员变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入院后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和其主管医生护士,介绍床旁呼叫器的使用、病床的使用、医院与患儿相关的管理制度等,简单讲授先天性心脏病的疾病知识。遵医嘱协助患儿完善术前准备,即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碘过敏试验,指导患儿练习床上排便。术前1 d告知患儿家属晚上10点以后禁食禁水。术后让患儿回CCU病房,遵医嘱给予患儿对应的常规护理,让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5 h,其中股静脉穿刺采用盐袋压迫止血7 h左右;股动脉穿刺采用螺旋式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12 h,每隔2 h放松半圈,至解除全部压力。术后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做好手术感染的预防工作等。
1.2.2 观察组 该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1)全视角风险分析:手术室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根据先天性心脏患儿自身特点与手术特点进行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明确先天性心脏患儿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如体位安全风险、皮肤受损的风险、低体温风险、生命体征异常风险、水电解质失衡风险、气道阻塞风险、穿刺肿胀风险以及潜在术中感染风险等。(2)全视角风险预控:手术室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对已确认的风险项目进行循证查阅,并与手术室同类型手术患者护理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全方位视角与预见性视角考虑,制定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全视角风险预控手术室护理方案,全科室护士将其方案培训后再进行实施。具体方法:(1)体位安全风险预控,根据手术的需要,将手术床调到相应的位置,检查其安全性,当患儿躺在手术床时,观察是否符合手术需要。视情况将压腿带固定在患儿身上,松紧适应,且压腿带不影响手术操作及患儿呼吸。(2)皮肤受损风险预控:首先检查患儿皮肤是否受损,必要时给患儿贴压疮贴或者涂红霉素眼膏,手术床上床单需铺平整,避免患儿因皮肤脆弱和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导致皮肤受损。各关节易受压部位可安置啫喱垫,小关节部位放置小海绵垫。(3)低体温风险预控:手术间温度和湿度调制到手术室规定范围内,固定好患儿体温检测电片,方便随时对患儿体温进行观察,根据患儿手术情况盖好手术部位被子,起到保温的作用,若体温偏低时,有需要可采用输液加温器。(4)生命体征异常风险预控:随时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安置好心电监测电极片、血压带、血氧饱和度夹及中心静脉管道。巡视时发现患儿皮肤监测电极片脱落,及时归位,方便随时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若有异常情况告知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5)水电解质失衡风险:手术时间过长时,告知麻醉医生是否需要控制液体速度或者更换液体。在手术造影时,记录冲洗液的量、尿液量。(6)气道梗阻风险预控:巡回护士提前准备好吸引器、气管切开包及抢救药物等,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立即进行应急抢救,手术中要将心电监视仪置于视线范围内,便于观察。(7)穿刺肿胀风险预控:静脉穿刺选择粗、直血管,液体固定好,手术医生对患儿进行穿刺提醒其做好保护措施,手术完后检查穿刺部位,做好无菌保护。(8)潜在术中感染风险预控:术前做好手术间各项检查,使其处于备用状态。手术操作台上保持无菌状态。手术时间超过3 h询问手术医生是否追加用药。观察整个手术进程,出现污染时立即提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3.1 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 根据本次研究手术特点自制护理风险评估量表(本调查量表经信效度检验Cronbachα系数为0.905)评估应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前后的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量表内容有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方法防范、护理风险处理三项,每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风险控制质量越好,均由科室内三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士对操作护士进行评分,每名护士每项得分取三位人员的平均分。
1.3.2 护理风险发生率 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两组患儿体位异常、皮肤损伤、低体温、气道阻塞、穿刺肿胀及感染的发生情况。
1.3.3 家属满意度 自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满意度调查表(本调查量表经信效度检验Cronbachα系数为0.906),满意度评分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护理措施、手术熟悉度、护理效果等。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应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前后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比较 应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后护士的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应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前后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比较(±s,分)
表1 应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前后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比较(±s,分)
时间应用前应用后t值P值人数1818风险识别96.47±3.2188.60±4.186.3350.001风险防范97.24±2.1087.04±4.578.6040.001风险处理96.38±3.3188.76±4.036.1990.001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总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7<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P=0.027<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比较(例)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会导致患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逐渐加重,此时并发症也会增多,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7-8]。因此,临床上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多采用介入手术治疗。为了使先天性心脏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好的护理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医学发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是手术室护士根据患儿疾病的情况做出干预措施,首先评估护理潜在风险因素,从而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风险处理能力的相关培训和考核[9]。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此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发现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护理应用后护理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是这种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护理干预能提前发现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可能会存在的风险,根据手术情况、患儿情况、还有当时所处环境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哪些是护理中可能容易发生的风险因素,再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为避免术中出现异常事故,通过提前掌握手术全方位情况,做好应对处理,进而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与谢萍[10]、程荣等[11]研究结果相似,这种护理风险预控或防范能够强化护士在护理中的风险意识,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此外,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总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护理干预在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全方位、多视角地对整个手术的护理工作实施干预,有效地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体位异常、皮肤损伤、低体温等风险事故的发生,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较,这种干预模式更加细致与全面,能快速地采取护理风险预控措施。与前人研究结果[12-13]相似,提前做好护理风险预控措施,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手术中意外事件发生,进而保护患者安全。最后,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针对这种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护理,护士需要学习更多东西,掌握好相关疾病手术知识,具备良好工作能力。对整个手术状况了如指掌,能够明确手术进行到什么程度,护理工作需注意的事项。因此,护士需掌握运用好所学知识与技能,秉承良好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才有利于护理工作更好的完成,使得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护理效果得到保障,进而提高患儿家属对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的护理满意度,与前人研究结果[14-15]相似。
综上所述,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增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