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探析

2022-11-22 13:46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成本

郑 琼

(江汉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0 引言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遭受了重创。我国实现了经济正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分别为4.8%和0.4%(国家统计局,2022.7.16),这是在我国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实现的经济平稳增长。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物流和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如何实现“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的目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物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行业,如何在疫情防控难度加大、防控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迎接挑战并创新经营模式,稳定供应链和产业链,成为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提出物流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管理创新的课题,以期给物流企业降低成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1 新冠肺炎疫情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当前,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地都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2022年3月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50%,4月6日公布的3月财新服务业PMI为42%,环比下降8.2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2022年3月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滑1.7至46.5,环比降幅和绝对值均为疫情以来最低点,这些都反映了疫情防控对物流运输产生的不利影响。

1.1 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

物流企业是实现产业链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原材料到生产环节再到消费领域,都离不开物流企业的经营运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各地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物流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受到冲击,货物不能及时送达、仓储成本增加、售后服务质量下降,有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应急机制而濒临倒闭,这些都制约了物流行业及供应链发展。

1.2 加大了物流企业经营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给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首先是物流人员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一旦感染就会被隔离治疗,大量工作交由其他员工完成,工作效率下降;其次是物流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为应对疫情,企业需要加强防护,对所承运的货物进行消毒或检验,管理成本加大;最后是物流信息化水平低[1],导致物流运行效率下降。由于疫情原因,客户对货物或商品的需求更加迫切,而物流信息不对称,现有人力物力不足达不到客户要求,服务质量下降,客户投诉率明显上升。

1.3 制约物流企业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应用于各行各业,智能物流应运而生,优化了物流产业结构。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却给经济发展带来重创,供应链被迫中断,信息沟通成本上升,物流信息化建设及升级缓慢,制约了智能物流的发展。有些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不尽合理,物流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施难以迅速运达,工程技术人员匮乏,制约了物流行业智能化进程。

2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给物流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由于多数物流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致使疫情发生后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存在物流企业成本高企、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2.1 供需不匹配致使物流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物资的供应与需求产生矛盾。一方面,匹配疫情物资的交通工具需要沟通,导致物资送达不及时,运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大量捐款捐物,但由于信息沟通不畅,供应方只能根据经验进行筹集物资,也会造成急需物资送达不及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物资供给者与需求者信息不对称,物资供给者之间也不能有效共享相关信息,使得应急物资不能及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特别是有多处发生疫情时,应急物资去向不明、供需不匹配现象时有发生。而物流企业作为供需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由于缺乏准确、及时的供需信息,导致应急物资的送达出现偏差或延误,服务效率下降。

2.2 物流运输压力较大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地应急物资需求量剧增,物流运输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现有运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因而出现运力调配不当,所需防疫物资以及居民生活保障物资的运输和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等诸多问题[2]。此外,应急物资中转站的分拨转运能力以及末端的分发配送能力不足,导致应急物资不能及时送达。

2.3 物流企业信息化成本较高

物流行业是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而迅速发展壮大的,但地区、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信息传递及信息交互存在一定困难,造成信息化成本高居不下[3]。我国目前并没有构建全国统一、完善的物流信息交互系统,物流企业只能通过现有系统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流。但物流运行过程有一定的周期性,因而导致信息交互的接口较多,信息传递相对滞后,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4]。又如在疫情防控下,各种应急物资的需求陡增,而物流流程复杂,从物资采购、生产、储存、运输、中转和配送等都涉及到大量参与者,由于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应急物资统一调度及监管缺乏规范,导致少量假冒伪劣商品乘虚而入,商品防伪溯源难度加大。

2.4 中小物流企业资金短缺

物流企业发展有赖于产业链的健全与完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导致我国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受阻,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问题日渐突出。为了促使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国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从政策层面来看,降准、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等,都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上的物流企业间缺乏统一的商务信息系统,物流、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不能有效合一,导致银行监管难,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另外,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程度低,即使是供应链金融银行也只能依靠核心企业的担保来做风险评估,而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却无法准确估算,所以银行不愿承担可能发生的损失,导致中小物流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难以解决。

3 成本管理分析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顺丰控股)。该企业在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同城急送、供应链及国际物流等方面不断拓展其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及物流服务。新冠肺炎疫情给该公司造成了不利影响。

3.1 利润下滑

2021年度顺丰控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亿元,同比下滑4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3亿元,同比下滑70.1%。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加大了对运力、相关设备以及场地等网络资源的投入,疫情期间对留岗工作人员增加补贴等,导致2021年净利润大幅度下滑。

由表1知,该公司2021年人工成本、运力成本和其它经营成本在收入中占比增幅最大的是运力成本。运力成本占收入比,较上年同期上升7.47个百分点。这主要因为燃油价格上涨、公司陆运资源方面投入增加、在四网融通推进初期网络营运模式改造资源重叠投入,从而影响了当年的经营业绩。

3.2 成本上升

2021年该公司为筹措嘉里物流并购所需资金,加大了债务融资,其利息费用上升。从其费用变化趋势表中可知,该公司财务费用增速最快,同比增长为83.24%,其他费用也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如表2所示。

首先该公司运力成本2021年与2020相比增长幅度最大,达到70.91%;其次是服务成本增长率为55.27%,说明疫情对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表3所示。

表1 顺丰控股成本占收入比及毛利率

表2 顺丰控股费用变动趋势

表3 顺丰控股经营成本结构

3.3 研发投入增加

该公司2021年网络建设投入加大,各项成本提升较快,且增加了债务融资以支持必要的资本支出。从其研发项目看,主要通过技术投入提升企业内部物流网络数字化的升级和科技客户供应链技术改造,整体研发投入平稳增长,其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保持稳定。如表4所示,该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加21.69%,其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略有下降。

表4 顺丰控股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综上所述,近年来,顺丰控股出现经营业绩下滑、成本费用上升等不利局面,但该公司坚持差异化竞争战略,针对国家宏观经济以及疫情应对情况,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网点布局,实现物流全过程线上智能化,实现降本增效,并最终推动公司创收与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4 优化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当前,疫情防控下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促进经济发展,降本增效,物流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4.1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当前,物流企业应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预防疫情等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当然,筹集充足的储备资金和人力物力,会增加经营成本,但一旦发生疫情就会显示其巨大作用,至少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物流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应增加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延误或取消合同等相关条款,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权益。同时,物流企业应改革现有成本管理模式,将物流成本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可采取下列举措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4.1.1 增强全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物流企业连接采购、生产与消费等诸多环节,涉及到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因此物流企业应增强供应链管理思维,从传统追求单个企业利益的成本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立足于整个企业供应链,加强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资源整合。物流企业应将自身的规模和经营特点与供应链管理融合,开发综合成本信息平台,共享成本效益等相关信息,完善自身成本管理,真正实现供、产、销一条龙的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发挥物流行业的时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力争实现宏观层面的低成本高效益运行模式。

4.1.2 健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机制

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牵涉面较广,事前有预算,事中有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仓储等环节,事后有反馈。要解决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以供应链视角提升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站在企业—供应链的角度开展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有助于形成系统化的成本管控系统。因此,物流企业应充分调研,考察其经营过程及管理优劣势,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以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既可降低人工成本,又可提高工作效率。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成本管理,消除那些成本过高的无效运输、配送、储存等环节,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预算管理,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4.1.3 推行绿色低碳成本管理模式

国家将会根据“双碳”目标制定加大环保以及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这可能导致物流企业增加环保及节能减排等相关费用的支出。但是,企业如果不依法履行绿色环保义务,也会被追究法律责任,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物流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节能环保方面的政策,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实施前瞻性布局和战略调整,制定绿色低碳成本管理目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大环保投入,尽可能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进一步推动物流企业绿色低碳成本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4.2 完善物流成本战略与核算机制

企业成本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企业应采用何种成本管理模式,取决于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远目标。当前物流企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各物流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确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战略,不论是低成本发展战略还是差异化发展战略,都应立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本核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成本核算制度没有诠释物流企业的运行特征,物流成本指标未能准确地反映物流企业的耗费水平,因而需要不断完善其核算体系与方法。

4.2.1 加强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物流成本的构成与生产型企业不同,它涵盖运输、配送、包装、搬运和仓储等方面,每一个环节中都有人工成本、折旧费用、损耗等多项费用,其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结合物流企业的特点,准确反映其成本耗费。如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例最大,在运输环节上的耗费主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特别是变动成本是随着货运量的多少而变化的,应合理计算与控制,尽量使其真实地反映其运力耗费水平,在可控制范围内降低成本。企业应尽可能提高仓储资源利用率以消除不必要的支出,考虑订货量和客户需求,科学计算装运批量、运输周转率和损耗成本等,合理规划仓库布局,压缩仓储成本。

4.2.2 改进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成本核算主要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它适用于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应采用新的方法核算其成本。首先,从核算内容来看,物流企业的成本构成有别于其他行业,应分别反映物流企业的服务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信息成本等成本费用。同时,应结合物流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核算其质量成本,如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售后成本等。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双碳”目标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反映物流企业的环境成本,如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成本等。其次,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不能局限于财务成本,而应更多地考虑管理成本,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按照成本动因归集和分配各项成本费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最后,有些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实行的是标准化管理,因而可以选择标准成本法核算成本,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而且还能为企业编制成本预算和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4.2.3 建立财务预警的成本管理机制

疫情防控下,企业应事先拟定完善的应急方案,留足备用金和应急物资,这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可能会产生影响,但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得以持续经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需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核酸试剂等物资,在疫情防护期间需求量大,如果物流企业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交通阻断、运力紧张、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难以保证物流流程通畅,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物流企业必须制定紧急预案,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事先统筹,一旦外部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物流企业可以启动预案,保证企业经营不中断。

4.3 培养复合型物流成本管理人才

物流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环节,物流活动是否畅通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而物流管理是专业技能较强的管理活动,物流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整个流程。因此,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复合型物流成本管理人才,他们既具备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等相关理论知识,又掌握物流活动过程且具备必要的科技知识。

4.3.1 高校应培养物流成本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高校没有专门设置物流成本管理专业,有些院校只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但是,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物流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仅仅只开设了《物流成本管理》课程。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要求学生既懂专业又要懂技术;而对物流企业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懂物流活动流程及成本管理、能够及时处理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显然,高校需要与物流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物流企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趋势,改进其人才培养方案,为物流企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物流成本管理人才。

4.3.2 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与滞后性,所以物流企业必须结合企业需求,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物流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的成本管理人才匮乏,因而要提高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需要加大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如对从业人员进行成本预算、成本计划与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成本分析与考核等方面的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并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的能力[5]。

4.3.3 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

复合型物流人才是物流企业的宝贵资源,企业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就必须要有吸引物流专业人才的良好制度,并为物流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未来升职的空间。只有充分调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企业才能不断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对物流成本管理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有利于明确员工的责、权、利和物流绩效评价。另外,在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实行目标管理,对成本管理目标人员施行适当的奖罚制度,以便于对物流成本管理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并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模式,提高成本管理质量。

4.4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物流企业也不例外。由于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因此构建强有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并对物流运营中每一件物品的流动、中转、人员接触等状况进行实时把控,可以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4.4.1 新技术推动智能物流发展

物流企业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信息,推动智能物流发展。各部门在信息平台上可以互相交流与沟通,实现信息共享,这既可以缩短物流时间,又能够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同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及时合理规划运输路线、计算仓储最优值以及配送最佳方案;针对突发状况可以启动紧急预案,遇到恶劣天气或交通突发事件,还会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企业作出合理的规划,减少风险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完成许多重复的分拣、包装、运送等工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融合,提升企业成本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能力。

4.4.2 强化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物流企业在推进智能物流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信息系统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减少信息系统风险。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开展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ISO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并不断加以完善与优化。同时,物流企业应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进行保护与测评工作,以高标准的技术防护要求,提升其信息安全能力。另外,物流企业应注意隐私合规风险的管控,减少潜在的损失,对信息系统及数据处理者的履责进行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切实保护用户及员工的利益。

5 结语

目前,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融资难、信息化水平不高,经营效益亟待提升,国家应出台更多的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特别是疫情期间应减免税收、免租免息及必要的政府补助,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而且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因此,物流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防控机制,一旦遭遇重大公共事件,便可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防护。同时,物流企业应着力构建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结合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我国“双碳”目标,制定信息化、绿色低碳、多维度的成本管理体系,利用供应链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等技术,改进现有成本核算与管控体系,引进懂专业、熟行业、通技术的复合型物流成本管理人才,采取积极稳健的人才激励政策,促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供应链物流成本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