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娜 胡炎峰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力求做到:沁美于心、以美担当;融美于学、以美增韵;循美而行、以美为媒;秉美之力、以美育人。
晋中信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正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学一验”,即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竞赛教学、项目教学、实习教学和互动体验为一体的教学模式[1]。围绕此模式,在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中开展实验,根据课程结构形式、学分构成形式,将相关课程体系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 教学。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制定分层培养计划,以全新的模式开展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通过联动艺术与工程技术,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与互动体验,开辟新型教学途径,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融入教学,实施产教融合,使双方参与人才培养的每一个过程,真正做到“双主体”,搭建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共同促成双方知识共享、交流与创新。
“教·学”——如何教、如何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攻克的难题。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极强,乐于探寻新鲜有挑战的事物。教师应因材施教,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如通过模拟情境引发学生关注,并最终达到情感共鸣。在环境设计中,要以景观感知为基础,做到融会贯通。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将特定的地域文化作为景观感知,以行为认知和空间环境认知为突破口,在景观构造、景观场景模拟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置身环境中感知和理解,锻炼设计思维、设计方法的多元化表现能力。新时代的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较高的文化修养及创新精神。
广义的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与所在地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处地域环境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地域文化[2]。品读一座城市,我们需要用心去感悟它的曾经和现在,感受其留给我们的每一处、每一景,细细品味深厚的地域文化,让其渗入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现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文化进行着极大限度的交融。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更希望能看到有“亮点”的事物,那什么才是有“亮点”的事物呢?我们应该挖掘属于这片土地、代表这群人的“名片”。一处建筑、一处雕塑都可以承载历史的印记。这些有历史痕迹的事物只会不断流逝,不会再生。身处其中时,用双眼端详其造型,用双手触摸其纹理,感受其蕴含的文化气息。年轻的我们,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它们呢?在观察其形态之外,又该如何理解其内在文化呢?如果我们只保持城市历史建筑的形态,它仍然像一个物体,它的辉煌只会逐渐消散,而这种保护其实只是保持一种自然的衰落。对此,我们可以尝试转变视角,即为历史环境注入新的生命,使新旧建筑和谐共处,延续历史记忆[3]。
目前国内对历史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处置还处于模糊的阶段,不能科学地评判和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的馈赠”,面对这些遗迹,持谨慎保守的态度,使得有些遗迹不受重视甚至屡遭破坏。要正视这些蕴藏历史岁月的遗迹,审视我们对其的认识,用最适于其存在的方式保护和挖掘,最终“酝酿出最香甜的美酒”。
在面对这些遗迹时,我们需要有更全面的知识背景、更成熟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更敏锐的文化自觉,才能够担负起这份沉重的社会责任,为世人呈现最原始、最真实、最有深度的一面,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续写历史的新篇章。
将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外界的影响和制约,在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实际场地和理解场景。景观规划需要建立在对场地特征的研究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分析和项目设定进行前期准备。气候、位置、地形、水文等场地要素是景观规划将要使用的“基本材料”。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在课程中采用“专业+思政”新模式,以思政教育和践行社会服务的使命为核心,以“中国设计青年加油”为主题。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以及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自信培育等高度统一,具备天然的思政属性。要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的思政教育优势,为社会输出更多德才兼备的设计人才。
环境设计专业育人目标以新时代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为中心,即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有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中国特色,坚持初心使命,坚持思政教育。要培养学生高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以设计为地域赋能,以设计驱动民艺创新[4],建立学科自信。坚持“育人中心,两个为本”,即:育人之道,立德树人;责任与爱,思政与专业协同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以“一中心两育人”为出发点,“一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育人”——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教学中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OBE 目标导向结合PDCA 循环,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项目教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中采用“一课两式”模式,“一课”即以某一专业课程为载体,“两式”即联合课堂和平行课堂。
联合课堂:在专业教学中组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引入项目设计师参与指导,特邀非遗传承人传授技法,邀请商业企业代表带领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从多学科视角、实践设计、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联合导师的阵容扩展至全国知名高校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从思政专题学术讲座到设计再到实践,合力为学生营建多学科视角的课程内容。
平行课堂:以相同或相近教学目标、相同授课时间的课程组建跨专业、年级、班级的学生团队,共同开展项目制教学,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的壁垒,高效达到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师生互动。
在项目教学中探寻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地域文化联动环境设计,革新教育理念,犹如在新时代的环境中引入味醇甘冽的陈年老酒,将地域文化与现实环境连接,将地域文化在新的维度全新呈现。地域文化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形成的,它的形成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可架起一座学生与当地自然环境、生活风俗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课程建设添加地域色彩,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在项目教学中进行实操演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度总结和延伸反思,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探寻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以特定区域的地域文化为研究主题,为学生设定开放性的设计选题。将授课环境转移到开放的室外,让学生开展实际的现场调研,结合前期文史资料搜集和整理,分析周边环境现状,解读地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点。教师要把控时间节点,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在研究初期确定研究对象现状,以调研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思考如何联动环境的“前世与今生”,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有的关联问题和发展问题,确定研究内容。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具体考虑设计的定位和社会需求,在此前提下进行个人的设计定位,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发展定位,最终制定出详尽的项目策划书和设计任务书。具体内容中应涵盖历史文脉、社会现状、未来发展等具体事宜,体现功能分区定位、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地域文化体验等细节内容。学生通过前期调研和方案推敲论证,确定研究项目的使用功能、受众群体、景观设计范围,根据现状选择并划定范围,充分考虑涉及的技术手段和受众体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指导并安排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进行设计,激发学生进行蜕变。每个学生作为特定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对事物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教师应该抛开业界和学术界所谓公认的或已被证实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案,引导学生开放性地、创造性地进行分析,提出新颖的具有明显实验性的方案。这是本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
在实习教学中探寻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实习教学中将“产·学·研”作为学生发展的新方法、新理念,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加速学生与社会的接轨,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制定“3+1”模式,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项目教学”并联实习教学。在实习教学中,学生的各项技能都能得以提升,所以可以让学生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磨炼,开阔视野,拓宽实践范围,体验真实的项目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设计要求和形态各异的地域文化,学生将快速提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技能和心理上的成长和成熟。将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可以使学生通过互动体验深化感知能力,对环境空间尺度、环境形态、景观构成要素、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有更直观和真切的体验,在环境设计中真正做到兼容并包。传承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不是简单复制或重现某个文化符号和地域景观,而应通过教育和引导的形式,启发学生解构文化,引导学生有效传递文化,通过设计的手法解读、传承、开发地域文化,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富有地域特性。在教学中,师生协同了解“场地”,强调对多元文化要素的接收和整理,寻找更多设计元素,重视文献资料的调查和多视角的实地观察和解读,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总体到细节。
将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值得思考的是:当下的人们如何面对这些古老的遗迹?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它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要秉持着对历史遗存“原真性”的自觉及其存在价值的敏感,在当代社会发展语境下,讨论以另外一种状态活着的地域文化的发展之路。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所听、所见、所想、所为”为基本逻辑,一切从现状出发,提升学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进而思考应对策略[5]。
地域文化最直观有效的传递方式莫过于令人产生感官体验。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尘封已久的文化,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用年轻的心“温暖”苍老的院落。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快速成长,为后期走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在环境设计专业改革教学中,学校要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启动“地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地域文化有效地传递给更多人,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地方建设,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以课程搭建为核心。产教融合视域下教育模式的建设将搭建全新的跨界教育。此跨界课程体系将协同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等多因素完成建构。积极努力推进产教融合,带动和提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解决经济市场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融入地域文化,推动学生主动积极走入社会,实现专业教育的衍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共融,加快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为新时代新环境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