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善用“大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2022-11-22 23:44张泽一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思马克思主义思政

孙 昭,张泽一

(北京联合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1)

0 引言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例如,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专门讲到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内涵十分丰富,寓意极其深远。对其如何高站位地认识并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一理念对于新时代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新理念以来,学者们围绕什么是“大思政课”进行了深入探讨:冯秀军认为,“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肩负的课程责任和历史使命,在于其造就青年的责任和义务,在于其贯通古今中外、联结现实的大视野[2];张士海着重梳理了“大思政课”建设的历史、实践和理论三重逻辑,强调“大思政课”的“大”体现在系统建设和多方协同等方面[3];朱旭从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导向、拓展思政课外延的现实联结、在大历史观基础上的全球视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格局和提升思政课活力的要求等5个维度阐释了“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4];叶方兴从思政课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出发,阐释了“大思政课”的内涵,突出了“大思政课”的课程形态本质[5]。本文认为,“大思政课”的“大”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小课堂向社会的多维延展方面。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校应将思政课从狭小有限的校园小课堂,拓展到宽阔无垠、生动鲜活的社会空间,拓展到一览历史千秋、俯瞰时代波澜的宏大视野,拓展到各种思潮错综交汇、激烈争锋的网络空间,构建起大小课堂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统一的“全方位”育人格局,构建起各种主体“同守一段渠、共种责任田”的全员育人格局,构建起“大中小幼一体化”“昨天、今天、明天”相贯通的全程全链育人模式。

2 高站位理解为什么“大思政课”要善用之

2.1 善用“大思政课”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

“大思政课”育人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工作方法。如上文所述,“大思政课”之所以大,在于其对传统思政小课堂的超越和拓展。传统思政课的内容大多强调从理论上、教材上及文件上等方面阐释马克思主义,虽然体现了理论的权威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在象牙塔里谈理论、悟思想。离开了常青的实践与鲜活的现实,任何理论都会显得灰暗与乏力。因此,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教育“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不能拿着文件宣读”,就是要告诫我们,照本宣科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出路是跟现实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提供的是行动的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不是照抄照搬的现成答案。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本本”,不与现实相结合、不与实践相联系,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而又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挫折到崛起,从苦难到辉煌,从任人欺凌、山河破碎、一片衰败到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巍然屹立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令世界惊叹的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最根本的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思政课承载着“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担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艰巨任务,只有让广大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体会到“这把刷子”的妙处和神奇,学生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由衷地认可,自觉地践行,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政课教育的根本目的。

2.2 善用“大思政课”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千千万万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肩负伟大使命和担当国之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是传统的思政课堂能够轻松实现的,必须要有更大的育人视野、更高的战略思维,进行全空间、全员、全方位协同育人[6]。高校要立足“大思政课”的理念,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把握世情;既要有历史视野,又要紧跟时代;既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要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方面面的生动实践、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要利用国内外素材解疑释惑,又要强调政治性,善于鉴别是非;既要在课堂上讲,又要在社会、家庭中讲;既要在思政课上讲,又要在其他课程中融入地讲。高校通过善用“大思政课”,把中华民族5 000多年来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170多年的不屈斗争精神融入思政课,把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铸就的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把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创举、生动写照融入思政课,让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有温度”,更加关照现实“有地气”,更加吸引眼球“有人气”。观念一变天地宽,教师要用好“象牙塔”内的思政小课堂,善用“社会熔炉”中的大课堂,把两种育人资源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真正感悟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激励青年一代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理想,自觉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以青春之我谱写最美奋斗之歌。

2.3 善用“大思政课”是增强思政课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最活跃并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群体,要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其成长规律。然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的思政课堂还存在“我讲你听”的陈旧灌输方式,教学目的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在有些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学主体的参与性不强、教学内容呆板、教学方法老套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带入感和体验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实际效果的发挥,使思政课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民族复兴等精髓硬核,难以“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易被学生消化吸收,只有将其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感性内容和生动实践,才能吸引学生眼球,提升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参与率。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全面、真实、充分地获取感性认识,才能进一步得出正确的理性认识。思政课之所以强调“大”,其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和感知触摸,最后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因此,高校必须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丰富和生动的社会实践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学生触摸到中华民族5 000多年铸就的灿烂文化,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的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体验到“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成就,感受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磅礴力量,领略到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勇且诚”的光荣传统,自觉以实际行动诠释“识大理、明大德、有大为”。

然而,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从哪里来?显然,思政小课堂的资源是不足的,必须从大课堂的广阔天地及生动活泼的实践长河中获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要亲口尝一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思政课教师在讲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讲再多的理论,都不如从现实生活中攫取一个生动鲜活的例子显得更为畅快淋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专门提到湖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一位87岁老人救助的实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湖北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累计救治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3 000多人。为了人民,不计任何成本,不惜任何代价,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不变和立场永恒的真实写照。试问,类似这样的“大思政课”讲法怎能不直击学生的心灵,触动他们的情感,激起磅礴的青春伟力?因此,高校必须善用“大思政课”,让广大青年品出马克思主义真理“真甜”“真好”“真妙”的味道,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以昂扬奋斗者的姿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洪流中去,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成就伟大梦想。

3 应用型高校“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虽然都强调立德树人,但是,由于办学定位、治校文化及学生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大思政课”在落地实施方面应该各具特色,不能千校一律、同一面孔。应用型大学一般服务于一定范围的经济社会,人才培养侧重于基层一线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运用,加之学生能力、特点等因素的考量,其思政教育天然需要“大思政课”的现实滋养和实践回归。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探究应用型高校“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3.1 充分发挥校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大思政课”的总体设计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7],明确了党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把学校事业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思政课”工作的开展。学校党委在“大思政课”的建设中,主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对加强“大思政课”乃至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例如,2021年3月,北京联合大学党委推动制定并出台了《北京联合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北京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从教学目的、方式、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大思政课”实践进行了全方位规划,统筹安排了“谁领导、谁去抓、怎么做”等问题,形成了党委统筹、院系主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2021年11月,学校党委印发了《关于办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实施意见(2021—2022)》,该意见指出了学校建设“大思政课”的总体思路,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线,构建思政课、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同社会现实融会贯通的育人路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创新育人方法,丰富载体形式,用好红色资源,传承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精神,推动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12月,北京联合大学成立“大思政课”研究中心,设立专门机构并组织业界专家共同研究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总之,学校党委“把方向、建制度、谋策略、促落实”的总体设计,是推动“大思政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3.2 全校协同配合,构筑“大思政课”的同心共建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坚持全校协同配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8]。“大思政课”涉及的学生数量庞大,教师队伍的配备、师生安全的保证、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与统筹等因素致使组织实践活动的难度系数增高,要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需要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及人事处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部门主动了解“大思政课”建设的实际困难,给予帮助,排忧解难,通过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发力,形成一定的协调保障体系,确保“大思政课”的顺利开展。“大思政课”的协同机制包含多个方面的协同:第一,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需要协同;第二,专业负责人与教师党支部之间需要协同,以实现思政教育在各门课程中的全覆盖推广、整体性设计、一体化推进和差异化操作;第三,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加强协同,围绕立德树人同向同行;第四,各类线上线下资源、校内校外人才需要实现协同,步调一致;第五,学校层面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做好制度协同,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打好协同育人的基础。总之,只有全员、全程、全方位形成合力,才能够不断完善思政课的工作体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办好“大思政课”。

3.3 不断强化“大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影响着“大思政课”的实际效果,是推进“大思政课”落地的关键力量。“大思政课”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高校必须围绕教师培训体系,着力破解教师能力不足及本领恐慌等问题。例如,北京联合大学采取了思政课教师和基地专家配合讲好思政课的“双师”模式,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采用“引入全国知名专家、加强院内骨干教师培育和实行多种形式共建”的模式,积极加强“大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知名特聘教授指导、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思政课特级教授带头、青年骨干教师跟进的梯队式教师人才队伍。持续推进的“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的不竭动力,效果十分突出。在2021年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中,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北京赛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名的好成绩。学院教师在讲授思政课过程中,善于将北京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香山革命纪念馆、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1946年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等北京红色教育资源地开展了大量的“大思政课”实地教学,拍摄了许多音视频资料,这些成果在公众号、网络媒体和广播电台深受师生和群众欢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3.4 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鸿鹄志、树报国情

思政小课堂的基础理论是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前提。重视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思政小课堂的育人价值。在“大思政课”的理念下,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关键是青年学生要先接受好学校教育,再接受社会教育[9]。没有扎实的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就会陷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尴尬境地。思政小课堂要先把大课堂实践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思政小课堂作为第一课堂,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起着科学指导实践的作用,具有别的课堂无法比拟的理论价值,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所在。上好“大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讲,也不能只在教育基地讲,重要的是把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后在现场亲身体悟,“大思政课”的真正价值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和疑点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把小课堂的理论运用于大课堂的实践,大课堂的实践成果反哺思政小课堂的理论,以此促进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增强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升专业知识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其实践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深化“大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背景,实施分类教学和分专业教学,融入爱国主义精神、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建立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实际探究“四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满足学生的多元成长需要。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教研部教师的不同教学对象,将思政课教师分成文史、理工、艺术三大教学类别,每个类别均实行由教授牵头的教学组长负责制,教学工作组负责组织任课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长、兴趣点及关注点进行差异化的“大思政课”教学设计,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关注的前沿问题和实践主题引入相应的思政课教学,建立起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大思政课”教学体系。

3.5 以多元实践场所为拓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环境

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使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高校就需要根据客观物质条件,充分利用多元实践场所。“大思政课”之“大”,首先就在其实践场所之大,即跳出传统课堂的一隅之地,走向社会的四方天地,但并不意味着实践教学就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第一,坚持以校内课堂为中心。学校是学生的主要且相对比较安全的活动场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营造显性和隐性相统一的育人氛围,让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触及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内实践活动,如“青马工程”研学、辩论赛及主题演讲比赛等。第二,重视社会课堂的育人价值。社会是思政课教学的丰富素材库,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车间和田间地头,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等,有助于确保思政工作“深、实、细、准、效”。第三,应用网络课堂提质增效。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网络授课的形式趋于普遍化。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基于网络技术的精准思政在抓取学生思想动态与个性化需求方面,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精准研判,“大思政课”可以借鉴之[10]。第四,用好“榜样课堂”的力量。榜样示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一,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更易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活动,要保证实践教学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榜样课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榜样课堂”是以实践教学汇报为平台,学生各自展示实践成果与感悟,经过综合考评后,学校树立先进典型并予以表彰,从而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3.6 “大思政课”需要采取整零结合、灵活多样的推进方式

红色资源是上好思政课的宝贵财富和生动教材。“大思政课”实践由于涉及人数较多,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整零结合、灵活多样的推进方式。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务必重视安全,夯实质量,精细化管理,寻求三者的最优化组合。因此,学校应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将实践队伍分解为有整有零的若干单元。“整”的单元范围尽可能大,涉及学生尽可能广,多集中在学期内,而“零”的单元则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而特意分解开来进行单独教学的部分,多集中在寒暑期。2021年以来,北京联合大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统一组织学生分批次先后走进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及北大红楼等代表性红色景点,开展“大思政课”现场实践教学,将北京红色资源转变为鲜活的思政课素材,将革命遗址作为教室,将革命历史作为教科书,将革命文物作为教具,构建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平台。在课前,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题,现场由思政课教师与红色教育基地负责人实行“双师”授课,课后则由校院各部门跟踪推进。除了整体推进以外,暑假期间,学校先后组织了13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江西井冈山、河北阜平、湖南韶山及广西湘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老区,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和研讨式的学党史主题社会实践。每一次生动的实践教学都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深刻学习,学生从这种沉浸式教育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从这些生动和鲜活的“大思政课”中明白了“行、能、好”的朴素道理,形成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许多学生在“大思政课”后表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得到了提升并愈加坚定,纷纷表示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为强国而努力学习、不懈追求。

猜你喜欢
大思马克思主义思政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以“大思政”理念开启思政教育发展新篇章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