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2-11-22 23:11:50陈金花
关键词:职校药学人才

陈金花

(通辽职业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药学是研究药物机体作用的学科,连接多个医学专业模块。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掌握基础性的药学知识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基本前提。就目前职校药学教育情况来看,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只会按部就班地学习,长期依赖于教师,只靠机械性记忆,没有联合实际,这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专业水平也不能有效增长。因此,教师要参照学生的特点,优化药学教学内容结构,开展多类型的活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一、背景概述

药学专业包括多个板块内容,如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学、药理学等。在现代医疗行业变革背景下,学生专业学习层面出现两级分化现象,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基础能力、兴趣等差异化严重[1]。就当下来看,学生专业水平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其一是理论基础功底深厚,其二是实操能力强,其三则是综合能力薄弱化,没有达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职校必须深化药学专业改革,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发,明确专业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知识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养成,教师要正确的引导,积极构建良好的药学教学情境,打造多位一体的教学体制,朝着产学路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校教学目标。

二、职校药学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医疗水平也相应提高,市场对医疗人才需求量急剧递增,其中药学人才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确保药品安全和使用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下,做好人才培养对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职校要增强认识,重视学生理论与实操能力的训练,专项训练自主学习能力。职校药学专业宗旨是为医疗行业输送一批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药学专业是连接药学与医学的基本媒介,在临床治疗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医药学领域的扩展,传统药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下面会逐一概述潜在的缺陷。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特定学习目标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学习方式策略,修改学习计划内容,实现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思维的差异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长期接受机械系的灌输,缺乏深度思考,自主意识淡化,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二,药学内容繁杂,涉及多范围内容。但是由于近些年来专业基础课压缩,授课内容与知识章节不符,总体内容多,课时少,对学生自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药学类教材一般是教师选定的,目前职校医学教材老旧,没有及时的更新,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某些教材与职校学生贴合度不够,内容晦涩难懂,对基础知识和思维薄弱学生来说,会严重打击学习自信。其三,在药学教学过程中,药物作用机制讲解是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都不愿主动探究思考,只是对教材药物药理知识强硬背诵,对深层次意思没有深刻的理解,无法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并且,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末倒置,属于应付式学习,没有自主思考。其四,职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医疗人才,从事于药店、医院、药品生产企业等,然而,当下药学专业学生自我认识模糊,定位不准确,对未来职业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自主学习能力差,固步自封,致使毕业后无法达到市场就业标准[2]。

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举办丰富性的实践活动和任务,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有效扩充学生知识量,提升业务水平,全方位地培养行业需求的应用型职业人才。总之,在激烈化的人才市场竞争条件下,职校在药学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思想层面,改良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实验课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对后续课程教学有着奠基作用。并且,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也会主动性探究钻研思考,成为符合岗位需求的药学人才。

三、在药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根据当今医学领域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方向,职校需不断思考创新,构架新型的教学体系和脉络,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强化专业素养。药学知识量丰富,需要记忆各类型的药物机理作用,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才能做到正确用药。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成绩、增强专业能力的必要因素之一。自学能力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从而解决潜在的问题。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意识,就会产生强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间接转化为自身能力,专业学习也将事半功倍。自学是实现理想的前提,在药学课堂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研究、发现问题、找寻规律、调动积极性,转变角色,最终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四、药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研究

1.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

药学是医药专业的重要板块,也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日后职业发展。从近年来数据显示,药学专业毕业学生主要从事于药物开发、管理及基础性医药研究等,在整个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职业院校药学教育中,教师要突出药理学特点,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特点,有计划性教授专业知识内容,调动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基于职业化人才培育背景,针对药学专业,院校要参照职业和岗位要求,定向培育,贯彻医药卫生教育准则。然而,现在很多药学教育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学生自主深度的思考,单向传授实验的方法,却没有相应的发挥展示空间,阻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为了让学生主动性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打造创新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明确学生课堂地位,有序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对任务的精细化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任务划分为多个小板块,细化专业内容,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最终获得成功,树立自我意识,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基础性药物临床研究篇章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首先,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提取问题要素,并将完善的解决计划制作成ppt,根据抽签来进行课题问题汇报,教师小组会多角度评判,如完成度、药物应用准确性、实验过程的严谨等,给出合理的分数,并进行排名。结束后,教师会总结每个小组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意见,小组课后进行补充。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其对基础药理和实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3]。

2.以案例教学,展现专业知识

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主要是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达到以药学服务为中心的工作结构。药学是医药类专业的关键,是从事医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着最全面的药学服务,指导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伴随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教学失衡、学生自主意识淡化、缺乏思考能力,机制单一等。所以,针对这一现况,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专业水平,提高自学能力,教师要摈弃以往的课堂讲学理念和方式,积极创新,整合丰富的药学经典案例,引领学生探究思考,提高兴趣,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考虑到药学专业课程内容的繁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摘选出符合药学方向的篇章内容,划分重难点,如临床药效学、新药临床实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作用等,以病例讨论为基本方向,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对于当下医疗行业研究重点“心血管系统临床用药”,以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话题内容,展开班级话题讨论,表述意见,如病例诊断、用药标准和内容、疗效评价、药物作用等。为了活跃教学氛围,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知名药学专家的视频,组织学生系统化学习。之后,学生需要根据案例,来给出一篇科学的药房,备注药物作用,从而串联药理学知识,构建一体化知识系统。又如,对休克临床用药、水肿的临床用药等,科任教师可以以年级为单位,举办比赛活动,让学生制作完整的疾病分析表,其中包含疾病症状、病因、治疗方案、选药条件等。在新时代环境下,职业院校要加紧培育专业性药学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路径,掌握完善的药学知识,努力成为高素养的现代化医学人才。

3.明确教学目标,有序开展教学工作

药学分为多个板块,覆盖内容宽泛。由于课程内容的复杂性,教师要全面整合,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简化药理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从实际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不愿主动性探索药理知识,且对晦涩难懂的篇章产生恐惧的心理,害怕实操,不敢动手实验。学校要多面研究,推进药学课程体系改革,贴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计划。同时,学校要及时更新教材和设备,为学生自学提供必要性的条件,通过实训积累职业经验。在这一环境下,学生也会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深刻探讨分析药学问题,培育正确的逻辑思维,构建知识框架。

例如,为了规避药学教学的无趣性,学校可以依托3D虚拟技术,建立模拟药房,以电脑为媒介展现各个种类的药物,并熟悉药房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摆脱教师的控制,自主调整学习次序。例如,学生可以摘抄其中的一些处方,并进行审核,无误后进行处方调剂,最终发放药品。或者,师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表现一些病症胃疼、前列腺、拉肚子等,让学生体验医师的职责,并开设药方,指导患者用药。通过一对一的教学形态,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加了社会实践次数,也锻炼学生学生的自主用药能力,一举两得。总之,药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着重考察学生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师要间断性的总结不同学生的缺陷,采取针对性的教授计划,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4.优化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路径

如何培育复合型医疗人才是当下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社会所关注的中心点。当前,只有加快教育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明确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创建开放性学习环境,才能培育合格的专业化药学人才,从而促进医药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现在职业技术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都沉浸于课堂知识,不会自主课外学习,且缺少社会实践,综合能力较差。所以,学校要分析现况,找出原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朝着实用型人才前进。考虑到医疗行业的变化性,学校可以建立校企联合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让专业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例如,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实训课,平衡理论课时,让全体学生参与。单纯依靠教材讲解,学生无法深刻的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实验,提供一批实验兔,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与数据分析整合能力也会大大提升。又如,以布洛芬的开发为例,章节内容繁多,学生可先自行查阅文献资料,并采购一些甲苯、丙烯、无水氯化铝,实行水解脱羧,并用碱性溶液氧化。此外,还需了解造模、取血的步骤,加强实验次序的紧密性,从而精准确定布洛芬的纯度和杂质量。当然,平常,学生可大胆的设计一些临床试验计划,选定研究药物种类,搜集整理分析,并呈交整个实验过程,让教师检验审查,做出科学的评价。药学是医药专业的重点学科,在当下的社会趋势下,为了让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教师要贴合岗位需求,调整教学计划,端正学生自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培育业务能力,成为实用型技术人才。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老话深刻的说明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药学基础知识覆盖范围广,知识量庞大,学生需要掌握完备的知识与实验技能,从而为日后从事药物研究、开发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这也是职校医药专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职校必须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设置一体化的教学结构,让职校学生成为高素质的药学人才,促进医药行业的进一步革新发展。

猜你喜欢
职校药学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