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ESP教学发展路径研究

2022-11-22 22:20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设置英语教学英语

郭 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博客、微博、微信,这些都是高校教师和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自媒体正无意识地改变着高校师生的基本生活习惯和方式。早在2002年,美国学者就着手自媒体领域的相关研究,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走过传统媒体时代,一只脚在新媒体时代,而另一只脚在自媒体时代。一般意义上,学术界将自媒体定义为“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途径”。其实,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新闻途径,它更是一个应用平台,用户可以利用自媒体进行交流、学习、分享信息等。高校是最早接纳自媒体的青年学生聚集地,也是创造和改变自媒体的主要力量。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诸多高校改革借助自媒体工具进行推进和实施,作为高校英语教学转型的重要构成部分ESP教学也应借势而为,在自媒体时代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路径。

一、ESP兴起:高校英语教学的新理念

具体而言,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即专门用途英语,它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比如金融英语、会计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等。ESP概念其实在国外提出较早,但在国内兴起较晚,因为我国英语教学一直秉承通用英语理念,更强调综合性英语教学[1]。而ESP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教育,强调实用性,与传统英语教学理念有巨大差距。它的兴起是适应现代教学方法和社会需求而提出。

2003年4月,教育部开始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门,高校英语教学也在进行多样探索和实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和理论界学者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由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向ESP转型的路径。一直以来,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主导理念是通用英语,即不分专业对所有学生进行通用性教育,类似于中学英语教学方式,教学层次性创新不足,高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没有完全的凸显出来。实际上,在国外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主流,它更偏重实用性和学科分类,强调因材施教的英语教学理念。教育界和理论界不断呼吁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崛起,改变现有的通用英语教学主导格局,建立适合现代高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新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学生英语专业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比如一名金融专业毕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他可能常用的英语知识主要集中在金融英语方面,对于英语文学、英语语法方面使用较少。

二、高校ESP教学面临的困境

随着ESP课程的兴起,高校逐步认识到实用性和现实性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ESP教学逐步在高校中开展,从效果来看,ESP教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现实需求,达到了ESP教学的初步目的,但是ESP教学在我国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水平与质量和通用EGP还有一定差距, 而且ESP教学供给远远还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供需还存在相对的不平衡。

(一)师资专业化有待提升

ESP教学要求最高的就是师资力量,师资是开展ESP教学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国内高校英语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是科班教学模式,即一般高校英语教师毕业于英语相关专业,他们以博士或者硕士身份进入高校工作,即使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也主要是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这就造成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英语水平的ESP教师较少。一些符合ESP教学的教师或者从事专业研究,或者进入科研院所工作,真正从事一线ESP教学的教师主要还是从EGP转型过来。国内不缺高校EGP教师,因为每年有大量英语专业博士或硕士毕业求职,但是大部分科班出身教师无法胜任ESP教学工作,他们的专业化水平达不到ESP教学的要求[2]。ESP教学与EGP教学区别的核心就是专业化,如果专业化上不能满足课程的需求,一些英语专业化教学很难称为ESP教学。因此,目前国内ESP教师师资专业化有待提升。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来看,在本科阶段ESP教学主要设置在大三或者大四,在研究生阶段主要设置在研一或者研二。研究生阶段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将课程设置在研一或者研二相对较为合理,但是在本科阶段ESP课程设置在大三甚至大四是相对不合理的[3]。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国内诸多高校的思路是等学生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后再学习ESP课程。其实,从国外经验来看,通过ESP课程学习专业知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因为学生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后,再让其学习一遍,他更偏重的是英语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收获就会相对不足,专业性和英语学习性相对不平衡。况且,目前国内高校的现状是学生在大三或者大四阶段的主要精力在求职或者复习研究生入学考试,精力难以集中于ESP课程学习。从这个角度讲,高校ESP课程设置不合理。

(三)内容更新缓慢

ESP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性,所以它对课程的内容实时化要求较高。它不同于EGP课程,EGP课程一本教材可以使用多年,主要注重通用性知识,而ESP教授学生的是专业性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像计算机、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内容更新是非常迅速的,需要对课程内容不断地更新,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ESP课程与EGP课程更新方面并无实质区别,ESP课程内容更新思路与EGP是一致的,ESP课程内容明显滞后于课程教学要求[4]。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最新的前沿咨询可以通过自媒体在社会公众和特定人群中传播,自媒体的出现,更暴露了ESP课程内容更新缓慢的弊病,将ESP课程带入更深的困境中。内容更新缓慢的一个原因也和教师专业化程度相关,教师主要教学重点在于应用教学,专业性研究不足就会导致教学内容更新相对滞后。

(四)自媒体平台应用不足

自媒体工具已经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得到普遍应用,自媒体也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学习到最新的专业知识,以微信为例,各种专业性的英语学习公众号数不胜数,学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到最新的专业咨询,也可以通过这些公众号每天积累一些英语词汇。从目前自媒体平台应用来看,高校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主要是自发行为,高校教师将其融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应用还较少,自媒体平台目前应用不足,孤立于ESP教学存在[5]。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就是各种自媒体平台,他们改变了学习方式,缩小了人们沟通的范围,降低了英语学习成本,它们的出现理应为ESP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工具,能够有效推动ESP教学的普及发展,但是,从目前ESP教学展开情况来看,自媒体平台应用的预期和现实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三、在自媒体时代寻求高校ESP教学发展路径

国内2002年已经开始自媒体的应用,博客从2002年开始风靡网络用户。但是,真正让国内用户感到自媒体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是2011年初微信开发和应用。它的出现是自媒体强大崛起的开端,自媒体开始由原有的信息分享和PC端走向应用平台和移动客户端,至此以后,自媒体在信息端开始了自己的时代。自媒体拥有强大的信息流通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它的出现可以为高校ESP教学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一)ESP教师与自媒体平台相配合

在专业化知识更迭速度加快的今天,专业化不足是困扰ESP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难题。由于我国高校院系设置的原因,许多ESP课程都是由英语院系教师开始,他们英语能力相比于各专业课教师更强,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是短板。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习惯于传统的EGP教学方式,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这就造成ESP课程的专业化不足。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发展可以弥补ESP教师的专业性不足难题。因为,在现有师资力量下,很难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和招入年轻教师补充ESP课程的教学不足。与其通过长期教师自身水平的提升来提升专业化水平,不如借用自媒体平台来进行相互弥补。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自媒体内容,比如结合某个专业英语公众号平台,在课堂与学生共同以英语交流的方式进行开放式讨论,也可以将公众号平台作为学习参加工具,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和听力训练。自媒体平台的应用内容非常广泛,一些行业专家也有固定的英语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这些专家的动态,课外以自媒体阅读方式完成学习内容。

(二)利用自媒体平台优化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设置会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ESP课程也不例外。它相比于其他课程,对学生会有更高的要求,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直接降低ESP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各个高校之间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同,ESP课程设置也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实现完全统一化。ESP课程设置可以结合自媒体信息对课程进行优化。比如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划分学生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置ESP课程,不局限于具体的班级和年级。同时,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在自媒体平台建立网上学习课堂,这样就让学生不局限于现实课堂学习和课程设置,利用平时时间学习ESP课程,这种方式也可以打破课程设置的局限,使学生不局限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从根本上对自媒体课程进行优化。自媒体平台也可以为各个高校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各个高校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交流,打破原有的自我探索模式,将整个高校系统连接起来,甚至高校之间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发布ESP课程信息,让同一城市高校学生自由旁听学习。

(三)发挥自媒体内容优势

高校教师一般长期任教于高校,外部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对内容更新的敏感度相比于企业较差,这是高校教师教学的劣势所在。ESP课程的发展对高校从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内容方面紧跟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前沿,自媒体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发挥其内容优势,给予ESP教师内容的更新。内容是教学的依托,教师依据内容进行教学,解决内容更新的难题可以利用自媒体进行。现在,各个学科都基本已经建立多个微信公众号,用以分享最新的学术信息,一些行业内专家也会定期更新博客和微博内容,高校ESP教师可以定期对这些内容进行关注,学习前沿的专业信息。高校ESP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分享群组,在平台内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

(四)发挥自媒体应用功能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已不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新闻和信息传播工具,它已经成为一个应用的集合体,它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应用功能,用以满足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需求。我们可以利用微信进行购物支付、机票预订、购买理财产品等等。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微信创建学习平台,将ESP教师和学生在线上融合进一个共同平台中。一些科技公司已经开发了利用自媒体进行学习和测试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线上交流和学习,它的功能类似于E-learning(在线学习平台),只不过它将学习终端由PC转为了移动设备。打破现有的ESP教学局限,必须要发挥自媒体的应用功能,突破现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自媒体在不断地创新,ESP教学可以借用其创新功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发挥自媒体应用功能,以它为媒介,将教师和学生、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相结合。

四、结语

在企业界掀起自媒体创新高潮的时候,高校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适应自媒体的发展潮流。ESP是高校英语教学的新兴课程,在国内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在自媒体时代,ESP教学可以利用自媒体工具和平台,弥补ESP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发挥两者的优势作用,做好自媒体与课堂的有效衔接。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主动拥抱自媒体,将成熟自媒体工具和平台大胆应用于日常教学;另一方面,课程开发是自媒体应用的核心问题,高校需要发挥统筹作用,做好自媒体与课程的契合,降低使用成本。总之,高校需要实现新型学习资源和平台的整合,通过自媒体优化课程设置,发挥内容优势和应用功能,使自媒体成为ESP教学的迭代工具,实现“ESP+自媒体”的放大效应,为高校学生供给更多优质课程。

猜你喜欢
设置英语教学英语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以混合式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栏目设置一览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