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肇庆 526040)
在体育强国视域下,人们对体育运动与锻炼的关注度更高,政府部门的职能从经济建设型逐渐朝着公共服务型过渡,加强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捷、实惠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追求目标。高校是重要社会场所,具备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其拥有丰富的场地和人力资源,能够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发挥作用,以缓解政府部门所面对的公共服务压力。体育强国视域下各个地区的体育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体育资源匮乏之间所暴露出的矛盾越来越大,还需对高校体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
现阶段,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相关学者对这一概念提出了自身的见解与看法。人们认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是行为,同时是一个过程,即对高校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满足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课外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基础上,对周围居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整个过程中重视服务的作用,同时它是高校实施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和主要途径[1]。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服务内容由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两部分组成,结合体育公共服务自身的特征,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范围相对比较广,不仅需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还需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具体分为校内体育公共服务、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与竞技体育公共服务3类,具体的服务内容有健身设施服务、体育信息咨询、健身指导、体育文化宣传等服务内容。
新时期,社会大众对体育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应该是比较全面且稳定的。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服务行为的满意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体育指导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部分高校的体育公共服务实践局限于对外提供体育场地设施,对于体育服务行为方面的提供还是存在不足,很多群众从未享受到高校体育服务行为,并且高校所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灵活性差,未能将体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2]。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和实践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体育公共产品与体育服务行为有效发挥作用,使得人们都有进行体育运动的机会和权利。我国出台了《全民健身条例》等条例法规,对公共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作出了规定,但是规定的实施缺乏力度,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依然得不到有效提高。很多地区的高校积极响应政策,对高校的体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但是由于缺乏制度的支持,且运行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很多院校的体育场地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明显的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市场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引导。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体育锻炼需求,若是高校进行科学经营,科学把控体育教学和场馆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将会为高校带来更多的效益。
当前,很多地区,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居民对于体育服务行为的满意度始终不高,其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当前,大都是由高校的体育部门负责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进行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学校体育部门更为关注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不是提供体育公共服务,长期以来,对于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是相关工作难以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价与监督。部分高校管理人员与教师缺乏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未能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部门未能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继而使得高校对当前体育资源的管理不到位,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教师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3]。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多是依靠体育课和各种体育活动来实现的,该实践方式在新时期,难以较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对体育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新时期,要不断地丰富供给内容,在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促进校园全民健身以及社会全民健身的实现。目前,各高校体育公共服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高校正在积极开展体育场馆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扩大体育锻炼范围、保障师生体育教学和锻炼等工作。部分高校依托体育部门,建立起了体育服务平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日益完善,人们获得了更多自身所需要的服务。这为全民健身局面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广大高校在进行体育公共服务实践时,可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去规范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有偿和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地进行经营工作。高校部分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可向大众收取合理的费用,高校可参考社会体育场馆、各种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方式,不仅能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还能够为学校发展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高校可以利用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势,承办群众性的体育比赛、青少年体育培训等活动,获得一定的运营收益,并将所获得的收益用于体育场馆的设施维护以及新设备设施的购买等方面,能够有效缓解高校的财政负担。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成立相关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高校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管理工作,做好资源与财务管理,在体育强国的视域下,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4]。
科学的评价与监督机制,有助于促进高校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且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落实起到保障作用。因此,在新时期,要不断完善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人员的劳动付出,给予公正客观的激励评价,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服务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出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优势。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可选择有管理经验或是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参与到体育资源的开发与经营工作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公共服务队伍,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政府部门需要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程度纳入全民健身事业考核中,或是对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进行评价,加强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服务[5]。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职工与其家属、校外的人民群众,由于面对的人群比较多,其运动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对于服务的购买力有着一定差异。因此,各高校应该灵活提供服务,群众自行进行服务选择,并积极进行服务的宣传活动,各项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做好整体规划与人员安排,保证各项体育活动能够有序进行,组织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发挥作用,不断促进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和进步。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各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实践工作,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构建一个良好的服务新模式,依靠多媒体更好地提供体育服务,形成一个“云平台”。高校可积极进行属于学校的体育APP 研发,综合各项体育信息和体育资源,依靠功能定位,人们能够明确院校中各体育场馆的各项信息。软件可以为人们提供预约服务,便于人们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在其中建立一个社交平台,人们可以从中分享自身的锻炼心得或是自己喜欢的健身项目,寻找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运动。还可以建立一个运动商城,人们可以从中购买健身器材、健身课程等[6]。
在体育强国视域下,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还面临很多困境,需结合实际,对这些问题做好探究,积极寻找破局之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将高校体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