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戏曲音乐的变迁

2022-11-22 20:49徐杨
艺术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评剧剧目辽宁

□徐杨

(徐杨/沈阳音乐学院)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笔者对辽宁地区1980 年、1990 年、2000 年、2018 年查阅到的有关“戏曲音乐”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借此四年戏曲音乐发展的状态,一窥辽宁地区戏曲艺术自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的生态变化,从20 世纪80年代文艺复苏,戏曲呈现大繁盛之势再到近几年的萧条,究其“衰退”之根本。

一、辽宁地区戏曲音乐研究缘起

辽宁是全国文艺创作的大省,戏曲音乐也因其地域性差异,衍生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地方性戏剧,如海城喇叭戏、辽剧等。它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人民喜爱。

一方面,关于辽宁地区戏曲艺术的调研较少,其研究的空间大,创意新颖。故笔者以《辽宁日报》为例,探索改革开放后戏曲音乐在辽宁地区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全面呼吁文化复苏,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音乐得到了全面发展。戏曲音乐更是全面深入人民生活,并被人民接纳和喜爱。然而,改革开放的每个阶段发展都很迅猛,笔者以十年的发展为一个阶段,选取第一年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基本概括这一阶段的基本发展情况和趋势。根据梳理结果,可以看出戏曲演出生态的变迁,这也为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参考,同时还能更具体地体现地方性剧种的演出情况,为戏曲的传播复兴提供方向。

二、辽宁地区戏曲音乐研究梳理

通过对辽宁地区戏曲音乐的研究,笔者发现,1980 年出现的戏曲剧目大多以在各剧团演出的形式被记载于《辽宁日报》中。经统计,各类戏曲演出共有1851 场,主要分为评剧与京剧两大类,其中,评剧剧目有66 出,京剧剧目总计74 出,间或有吉剧、辽南戏、吕剧三种剧种,但出现频率不高。与此同时,日报中还刊登了3 篇文章,分别是对辽南戏、京剧、评剧的介绍。

据统计,京剧《玉堂春》共演出了59 场,出现频率最高,深受大众喜爱。《玉堂春》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也是京剧旦角的开蒙戏。故事见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全剧包括《嫖院》《庙会》《起解》《会审》《探监》《团圆》等折,几乎囊括了京剧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会审》二折最为精彩,声腔艺术成就极高。尤其是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依照不同禀赋创造出的新腔,各具特色。另外,《猪八戒招亲》共演出了49 场,仅次于《玉堂春》,深受大众欢迎。据统计,辽宁地区的评剧剧目《半把剪刀》共演出了113 场,出现频率最高,深受大众喜爱。此剧最早见于天方编剧的甬剧《半把剪刀》,后被改编成评剧、黄梅戏、淮剧、越剧等。主要讲述了少爷曹锦棠爱上了青梅竹马的丫鬟陈金娥,而后引发的一系列爱恨情仇。人物矛盾冲突较多,故事情节复杂,符合那个年代人们的业余休闲需要,深得群众喜爱。

其他几类剧种出现的频率不高,场次较少,但是票房同样可观,分别是两部吕剧表演《郑盈盈》和《三凤求凰》,两部吉剧表演《屠夫》和《三凤求凰》,一部辽南戏表演《青天鉴》。此外,还有关于其他戏曲介绍的文章,分别为《辽南戏重放新花》《沈阳市开设农村流动剧场受到欢迎》及《青衣后起之秀——张嬿》。

综上可知,在1980 年的戏曲艺术中,艺人登台表演,开设剧场占较大比重。而对于其具体理论的研究及新闻报道所占比重微乎其微。民众更倾向于观赏戏剧表演,身体力行地去体味其中的趣味性及生动性。由此推断,在80 年代,观赏戏曲演出比文字记载更适合民众。

进入1990 年,辽宁地区关于戏曲表演已经开始从记录戏曲场次转向关于不同剧种的新闻类文章撰写,研究方向发生变化。据统计,新闻撰写的文章共出现了25 篇,以京剧、评剧为主,辽南戏、川剧、梅花戏、越剧、折子戏为辅。但仍存在少量记录戏曲表演场次的报道,共计6 篇,具体有川剧表演《打饼》,折子戏表演《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京剧诞生200 周年纪念演出》,越剧表演《胭脂》《女中郎》(上、中、下)、《花中君子》及椅子功表演《元旦声屏好戏连台》。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不同剧种的新闻类文章撰写增多。评剧总共出现了五篇文章,分别是《锦州评剧团将〈雷锋的童年〉改编为评剧深受儿童欢迎》《艺苑掠影》《植根山乡的艺术之花》《群芳吐艳振兴有望》及《省首届戏剧玫瑰奖揭晓》。京剧总计出现了7 篇文章,根据不同剧目介绍的新闻有《谈谈京剧〈盗魂铃〉》《京剧〈沙龙〉好!》,主要介绍了这两个剧目,对里面的角色、人物、唱腔唱法等方面做出评价,并呼吁要想振兴京剧应分两步走,一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二为走大众化道路。而《沈阳振兴京剧联谊会铁道部沈阳桥梁厂举行“庆元旦,京剧名家,票友联欢会”》《省首届戏剧玫瑰奖揭晓》《我省纪念徽班晋京200 周年》等文章主要介绍沈阳京剧界新老名流举行票友联谊会,退休的京剧演员重返戏台,并演出了许多优秀作品等。《拼搏,为了京剧而振兴——纪念京剧演员保锡茹》一文主要介绍了京剧演员保锡茹在京剧舞台上的造诣,以及其刻画的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真假美猴王的剧照》一文主要介绍了沈阳京剧院《真假美猴王》应欧洲七国邀请在欧洲进行巡演,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互联网的冲击,时间更替到2000 年,人们面临更多的音乐文化选择。一部分人开始接受新鲜的音乐文化,所以关于戏曲的表演也逐渐减少。文章中对保护传统戏剧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据统计,关于戏曲的新闻共出现了16 篇,以京剧、评剧居多,间或有其他群众性戏剧的表演。

评剧总共出现了6 篇文章,评价人物与剧团的文章有《“庄户剧团”一枝独秀》《吃透剧本 把握人物——我是怎样塑造〈关东腊月雪〉主要人物“林红霞”的》《评剧“白派”新传人——访沈阳著名评剧演员张凤儒》《评剧新秀孙路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评剧新秀孙路阳》一文,文章主要介绍了8 岁的评剧演员孙洛阳从小就喜欢一身正气的包公,为了演好包公,他查询了有关包公的资料,终于将一个活脱脱的包公形象搬上舞台。除了包公,孙洛阳还演了《祥子与虎妞》里的祥子,《李逵下山》中的李逵,《张飞》中的张飞等,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深受大众喜爱。关于剧目类的文章有《锦州评剧〈风流屯的娘们〉获全国大奖》,主要介绍了在9 月14 日闭幕的“中国首届(唐山)评剧艺术节”上,锦州评剧团演出的《风流屯的娘们》获剧目银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等7 项大奖。此剧根据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温莎的风流娘们》改编,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入了地方、民俗文化,但仍不失原著的诙谐和艺术。锦州评剧团开创了把世界名著搬上评剧舞台的先河。

京剧总共出现8 篇文章,分别为《在京剧程派第三代传人中迟小秋首演〈四郎探母〉》《〈四郎探母〉对程派韵致——迟小秋饰演铁镜公主唱腔赏析》《魂殇》《他一生的挚爱与追求——记抚顺“名票友”何长高先生》《迟小秋大连胶东再放异彩》《京韵飘荡“皂角园”》《鼓乐起处满堂彩——“六艺节”上大连京剧团〈西门豹〉演出小记》《影片〈生死抉择〉改编成京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一生的挚爱与追求——记抚顺“名票友”何长高先生》一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何长高先生通晓京剧的唱做念打与伴奏,他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京剧上,目前他仍在高等院校进行普及京剧教学的实验。他对京剧国粹终生不渝的挚爱和追求,是感人至深的。他演唱过《红娘》《宗保巡营》等曲目。

进入2018 年以后,辽报中关于戏曲艺术的内容大大缩减。以文章形式记载的也只有12 篇,以评剧、京剧为主,海城喇叭戏、晋剧、辽剧为辅。其中,评剧总共出现了7 次。分别是《锦州评剧团十部评剧赴京津冀巡演》,介绍了天津宝坻剧院邀请锦州评剧团赴天津演出,评剧团百分之九十都是青年演员,注重创作排演大型剧目,以复排传统戏及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评剧为主,表演深受戏迷喜爱。《“评坛流芳”津沈评剧名家演唱会在沈上演——通过交流演出传承评剧艺术》介绍了沈阳评剧院与天津评剧院共同打造的评剧盛宴,在盛京大剧院演出。《辽宁河北两地艺术家联手打造 首演获好评——〈秋月〉:一部净化心灵的现代评剧》介绍了国家艺术基金2017 年资助项目大型现代评剧《秋月》,它是继《孝庄长歌》之后又一部刻画人性的大剧,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宫首演。《专家京如是点评——评剧〈孝庄长歌〉塑造人物可圈可点》介绍了6 月27 日《孝庄长歌》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名专家对剧目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意见。

京剧共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国韵粹影”优秀青年演员系列会演精彩纷呈——沈阳京剧院演出梅荀张三大流派代表作》,介绍了9 月2 日晚京剧《玉堂春》在盛京大剧院上演,这是“国韵粹影”优秀青年演员系列会演之一,且陆续还会演出其他剧目,它们均是京剧梅派、荀派、张派艺术的代表作。还有《向欧洲观众推介中国京剧艺术——大连京剧院剧目巴黎演出获最高奖》,介绍了大连京剧院日前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赴法国参加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演出京剧《霸王别姬》《赵氏孤儿》,《霸王别姬》获得该戏曲节最高奖“塞纳大奖”。

除了京剧和评剧,其中还出现了介绍海城喇叭戏、晋剧及辽剧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冯玉萍主演的评剧《孝庄长歌》是已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将此作品改遍为晋剧版,不但反映出各剧种之间交流的亲密无间,更加强了山西和辽宁两省地域文化的交流。

三、辽宁地区戏曲音乐变迁原因

通过此次对辽宁地区戏曲音乐的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归纳,笔者对此四十年间,辽宁地区戏曲艺术发展的研究现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传统戏曲呈现出“衰退”趋势。

传统戏曲的巅峰时期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戏曲进入高峰时期的原因是大背景下的传统音乐复苏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各表演艺术家不辞辛劳的演出并创作出适应时代的新作品。戏剧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各剧团找剧场进行演出。同时,当时的物质条件较为匮乏,很多贫苦人家还在使用收音机或者黑白电视。戏曲属于大众艺术,通过唱念做打等方式吸引观众,填补精神文化的空白。这样不仅可以留住群众,还可以吸引和培养新的观众。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传统戏曲仍然受大众欢迎。各剧场仍然十分火爆,民众也开始从理论研究着手,更加具体地探索戏曲本体。正是演出和研究双管齐下,才使得戏曲艺术在此二十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00 年以后,传统戏曲表演走向没落。各剧团不再在剧场表演。笔者认为,这归因于新媒体对传统戏曲的冲击,如卡拉OK、电影、音乐剧等文化样式分流了一部分戏曲爱好者。另外,社会文化迎来了一个大更替,快消费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仔细品味已经成为过去,审美开始偏向于现代化的通俗易懂的文化艺术,传统戏曲面临着巨大挑战。

进入2018 年,国家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复兴。评剧艺术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开始编创新的剧目《孝庄长歌》,并将《孝庄长歌》改编为晋剧版。此次创作不仅是晋剧和评剧的交融,更是山西和辽宁两省地域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戏曲艺术在人民群众中的发展,同时,对于戏曲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也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近日对辽宁地区戏曲音乐的研究,使此地区戏曲音乐研究不再空白,同时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了一份依据。与此同时,戏曲艺术的发展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和改革的道路上汲取时代精华,为未来的发展创造可能性,让戏曲艺术的真正内涵和精髓在时代的脉络中得以保存,令其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评剧剧目辽宁
舞台剧目
辽宁之光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关于评剧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