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愉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岭镇中心校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生活和工作中,其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同样也展现了其不寻常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模式,正是由于信息技术设备可呈现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被极大地激发,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良好,创新了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也使得原来单调的课堂表现形式变得多姿多彩了起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内容,如歌曲、视频等,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启发,他们更乐于展现自己的思维,从而使得其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图片、文字来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准备的时候,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收集相关教学素材和资料,耗时耗力,而且收集到的资料比较单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大大方便了教师,教师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能够收集到想要的各种教学素材,节省了教师收集素材的时间,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够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1]。
在我国,所有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应对考试,学校以及社会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非常看重,学校则更加看重自身的升学率,究其根本,这和我国的教育体制是有关系的。我国虽然最近几年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试教育体制在当下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会存在的。考试分数一直以来都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好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标杆,所以,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会将重心放在提升考试成绩上,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就限制了高效课堂的建设。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不重要。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更重视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强,但是其他综合能力方面却显现不出来任何的优势,不具备社会竞争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不到提升,在面临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的时候,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针对此,教师一定要整合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进行细致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由此来构建高效课堂[2]。
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传统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方式显得更为多元。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得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获得了提高,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在现代教学体系的影响下,教学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学教育也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教学理念是非常契合的,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小学都应配置了多媒体和数字化的教学设备,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这些多媒体和数字化设备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运用,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虽然学校也对教师进行了相应的技能培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甚至无法独立完成PPT的制作,导致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信息技术无法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设备很大程度上是传统黑板的替代品,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其深度的功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于信息技术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不清晰,导致教师通常只会在进行公开课展示的时候才会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来开展教学,究其根本,也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的认知不足。
由于信息技术设备可以播放各种图片、视频以及音频,很多教师就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过于依赖于信息技术设备,导致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种“播放电影”的状态,由以往的人为灌输知识,转换为了机器灌输。教师没有对教学信息进行筛选和细化,大量的教学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播放出来,呈现一种数量多但质量不佳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教师只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势,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就是就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来将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结合,由此来达成同一个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起到一种辅助教学的效果。不过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来播放一些视频、音频,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导致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也搞不清楚本堂课中的重点,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之前,要把握重 点,对教案进行设计,要将对课堂教学有用的资源运用上去,同时要舍弃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不能让信息技术设备抢掉课堂教学的风头,一定要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3]。
课堂教学本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一个过程,当信息技术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但是从目前小学农村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过于依赖课件,最终沦为了操作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人员。所以,教师一定要强化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的认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旧是组织者和制造者的身份,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来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总的来说,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精准地把握课堂设计,要掌握信息技术设备在课堂中的使用频率,并且要将其和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要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程度,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想要使得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深度融合,则需要根据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的情况,不断地探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和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各个班级中的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的时间比较多,如果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运用视频、音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的。首先,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培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然后教师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来开展教学,同时将一些拓展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加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教师可充分地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快速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视频来展示给学生,图片是静态的,视频是动态的,通过如此动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刺激,可以加深其对于相关内容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轻易感到乏味,学习的有效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改变了传统授课形式,将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听转化为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课程信息,引导学生自主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通过信息技术和课堂的结合,让传统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强化,但是教师如果仅仅把结果给了学生,那学生就很难掌握到学习方法,因为如此生硬的教学内容是既不能刻在他的头脑中,也不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自然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教师应善于发现各个学科中的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优点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着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把已掌握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4]。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采用教师讲解加黑板板书的方式来将知识要点呈现给学生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限制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量,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升。而信息技术设备具有的优势是黑板所无法比拟的,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可将教材内容进行快速的展示,教师则只需要使用鼠标就可以进行重点标注和翻页,节省了大量书写板书的时间,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可以利用书写板书的时间来传授更多的知识要点,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此外,信息技术设备可以展示的教学资源非常广泛,能够将教材内容和拓展知识进行融合,可以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知识快速地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实现对所有教学资源的整合,让教学内容的故事性显得更强烈、更直接,学生可以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的情景中去。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课堂教学节奏加快,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们进行自主讨论提供充足的时间,利于学生的全方位综合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生活和工作中,其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同样也展现了其不寻常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模式。课堂教学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实现的,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会面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对于此,仅仅是借助教师的口头讲解是很那描述清楚的,学生也很难接受这样抽象的知识。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例如,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有很多的知识点是无法用语言来具体描述的,在小学数学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图形问题,还会需要进行立体几何图形的绘制,特别是当遇到一些需要依靠图形的准确性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采用手工绘制的方法确实很难获得准确的答案,而教师应用计算机软件能够把立体几何图形精确地描绘起来,同时也能够完成对图像的翻转和各种动作。信息技术把课程中的重难点直接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实现有效掌握,对提高学生的认知与感官感受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限定的课堂时段里可以传授给学生的更多的知识点,课堂的质量也获得了提高[5]。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迫使其发生变革。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优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更好地提升。不过从目前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仍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师一定要把握住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促进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