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琰 胡 静 尹志欣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是根据学校所设专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是对于产教融合整个运行系统而言可以促使系统内各要素迅速有效运转的活动机制。本文通过学校及企业两维度多因素调研数据分析,阐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深入发掘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问题,切实剖析高职教育中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进而以期改变传统的产教融合动力模式,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进产教融合法规,全面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持续健康发展。
考虑到产教融合动力系统中的内外动力因子主要包括学校、企业、政府。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方面,高职院校方及合作企业方,关于政府方面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通过其他相关方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所得。调查问卷涉及人群包括职业院校教师及领导、职业院校学生、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调查内容包括外部动力、资金因素、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得问卷453份,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归纳,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现状进行如下分析。
在对学校的调查中显示,就学校参与校企联合创建相关项目的频率来看,“偶尔”占到62.96%,“经常”占到25.93%,说明产教融合项目频率不高,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在学校调查者当中,对产教融合持支持态度的占到96.29%,其中,非常支持者占比62.96%。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大部分人员对产教融合是赞成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持保留态度。
在对企业人员的调研中,有33.33%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的人才“可以”胜任企业的工作,并有66.67%的人认为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的人才“基本可以”胜任企业的工作,说明产教融合可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但企业对人才的质量的满意度不高。企业在产教融合中提供教师专业提升仅占16.67%,企业参与教学占到37.5%,企业参与人才方案的制定占到58.33%,说明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对教师技能提高作用不大显著,但是企业对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产教融合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的保障[1]。政策方面,14.81%的学校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在产教融合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40.74%的学校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推动产教融合的动力“一般”,另有18.52%的学校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推动产教融合的动力“不太好”。在企业调查者中,54.17%的企业被调查者表示和学校的合作有政策鼓励或引导。调查显示,在促成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政府在政策方面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
从校企双方的积极性来看,学校方的调查显示,62.96%的企业是学校主动联系的,另有18.52%是企业联系,还有14.81%是熟人介绍;企业方的调查显示,有66%的企业是自己寻找的合作学校。数据显示,45%的企业方调查者认为产教融合制度不完善,另有25%的企业方调查者认为产教融合形式无创新。政府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和学校在寻求合作的道路上缺乏一个稳定的平台帮助他们寻找最契合的合作对象,缺少完善的产教融合制度及产教融合形式增进企业和学校的产教融合积极性。
经济方面,市场需求是产教融合的保障。在学校方面的问卷调查中,有29.63%的被调查者认为市场竞争对产教融合的作用“很明显”,48.15%的被调查者认为市场竞争对产教融合的作用“比较明显”,说明经济环境对产教融合的作用很大。但是调查显示,学校在产教融合合作中产品收益为零,获得实验设备的比重仅占37.04%。企业方调查中,显示在合作中获益一般的比重占到了58%,另有12.5%表示没有收益。近半数被调查者认为市场竞争对产教融合作用显著,产教融合的进行不能脱离市场因素,产教融合需要遵循市场规律,结合市场需求。在产教融合的收益调查中,对学校来说更多的收益是潜在的,例如有些企业虽然没有为学校提供实验设备,但是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提高了就业率,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这对学校是潜在的收益。
学校和企业是产教融合的两大主体,校企的共同利益驱动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调查显示,92.59%的校方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产教融合中的主要收益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7.41%的人认为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硬件得以提高。58.33%的企业被调查者认为在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获利一般,另有12.5%的企业被调查者表示在合作过程中无获利。调查说明,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直接收益不明显,更多的是隐性收益,如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的声誉、企业的影响力等,产教融合利益驱动不足。
产教融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学校到企业、从教学到生产、从专业到行业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指导。从调查数据中看到,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不大,政策环境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没有有力的资金支持、严密的法律法规支撑,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环境[2]。
产教融合资金支持不足。政府没有资金奖励或相应补助激发企业积极性,国家给予高职院校的资金不足以开展产教融合,特别是民办院校得不到国家支持,在优秀教师资源的引进和培训方面处于劣势。另外,产教融合法律保障不完善,数据显示政府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产教融合职权不明,校企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产教融合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首先就是满足各自的利益需求。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方需要提升办学条件,收获办学资源,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素质;企业方的需求是降低用人育人成本,实现技术创新[3]。
在学校受访者中,有37.03%的被调查对象对产教融合持保留态度,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承担了太多事务性工作,并没有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或者实际的物质收益。很多教师表示“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又要科研又要教改,还要抓学生实习搞产教融合,教师有三头六臂也不够用”。
同时,92.59%的院校被调查者认为产教融合主要受益者是学生,学生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实践能力得以提高。但也有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在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在企业学习条件差,挣钱少,还要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企业工作和企业正式员工待遇有差别,他们有奖金我们没有”“很累,经常加班”。
教师和学生是产教融合的实践者,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他们却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现象,这对于产教融合的发展是不利的[4]。
完善的政策是保障校企双方利益,促进产教融合的有力保障,提高劳动力质量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推进产教融合,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相关制度建立[5]。政府方面,充分重视高职教育,不断完善政策和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障高职产教融合顺利进行。具体来说,产教融合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支持,政府各部门间应通力合作,教育、经济、市场、税收等部门联动与协调诸多问题,以期达到良好效果[6]。在政策上对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进行地方性财政奖励,如减少企业纳税,降低企业工业水电费用。
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管理机制。对于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将产教融合和教师课程挂钩,进行课程改革,同时产教融合计入教师工作量,规定工作量,并给予一定补贴,使广大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积极性投入到产教融合当中。
产教融合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如何切实维护好各方利益,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化管理。
企业方面,出台企业产教融合管理规范,明确校企双方的义务与责任。从财税金融政策出发,调动企业积极性。积极保障企业的利益,完善产教融合合作机制,通过税收、政策性奖励、地方性补贴等形式降低企业的隐性成本及用人成本,从而激发企业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让企业积极投身到产教融合当中[7]。
学校方面,在风险保障方面,出台学生安全管理办法,针对产教融合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待遇问题等用法律来进行规范,明确校企责任,可以和保险等行业结合,保护学生权益[8]。
除了政策上的引导、法律上的规范,政府应该积极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政府可以建立或委托有实力和积极性的企业联合建设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帮助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本地区寻找合作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学校方可发布校企合作专业需求,企业方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区域院校专业发展,寻找适合的校企合作院校[9]。发布数据的同时,平台还可以根据需求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了解该地区优势行业、热门专业发展方面,这对学校专业建设、专业课程改革、新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平台建立后,可完善其追踪及评价机制,这样通过平台,实时追踪产教融合进程、发展及问题,便于政府对于产教融合进行管理、把控及规范。
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探索产教融合的新形式。根据调研数据,企业主要的需求是培养周期短、成本低的高技术人才。学校方面,通过产教融合,促进学校在课程开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创新。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将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和诉求整合起来才能激发产教融合积极性[10]。
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共同点集中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或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提升人才培养效率。高职院校在完成课程、专业等方面的创新的同时,应不断发挥科研优势,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速产教融合进程。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引导管理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校企利益不平衡,师生积极性匮乏[1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任重而道远,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共同努力,建立相关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法律体系,积极构建学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寻求利益共同点,激发产教融合积极性,增强产教融合的决心,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定能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持。